雷水解震上坎下
伊塔:这一卦上卦为震为雷为动,下卦为坎为水为险,动在险上,就像是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一样,所以称为“解”。
胡图:哦,就像解开绳子一样把困难解除吧?
伊塔:嗯。再联系上一卦“蹇”,是不是正好相反啊?两卦卦象相反,意思也正好对立,互为综卦。
胡图:哈,真奇妙。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伊塔:“解”的下卦“坎”是险,上卦“震”是动,所以必须有行动才能解除危险。往西南有利,是可以得到民众的支持,得到好的答复。
胡图:啊,西南人民会支持我……
伊塔:这行动要像雷电那样迅速才行,不能犹豫拖拉。好比春雷滚滚后,天地解冻,各种花草树木就要发芽生长了。
初六:无咎。
胡图:这个简单,我也会分析了。这第一爻阴爻阳位不正,但和上卦的“九四”阴阳相应,所以普普通通,不算吉利也没有灾祸。
伊塔:嗯,没错。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胡图:这句就不太明白了。狩猎的时候抓到了三只狐狸,还得到了黄金做的箭头。这为什么是吉祥的呢?
伊塔:因为这一爻阳爻阴位,处在下卦的中位,所以吉。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胡图:“负且乘”应该是指背着东西坐在车上吧。然后就招来强盗了……
伊塔:这第三爻阴爻阳位不正,所以用“负且乘”来比喻,是危险之兆啊。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胡图:不懂了……
伊塔:“而”就是“尔”,“你”的意思。解开你脚趾的束缚,朋友因为诚信而到来了。
胡图:哦,那还不错。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伊塔:本卦中一共有四个阴爻,而“六五”虽为阴爻,却居于上卦中央的至尊之位。所以“六五”是和小人脱离了关系的君子。只有和小人脱离关系,才会得到吉祥。但君子即使是对小人,也应该有诚信的态度。
胡图:啊,果然做个君子是很不容易的啊。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伊塔:“隼”是鸟,“墉”是指墙。
胡图:这句话简单:王公站在高墙上用弓箭射下了鸟,没有什么不利的。
伊塔:嗯,这一爻阴爻阴位得正,又位于全卦的最上方,所以用在高墙上射鸟来作比喻。
小故事
身险困难、危险中时,需要一点智慧和观察力,也需要一点运气,刘伯温和司马懿的例子颇为典型。
刘基脱险
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就变得多疑、残忍和喜怒无常。他从《史记》里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中得到启发:既然已经得到了天下,留着他们还有什么用呢?于是他一直在内心里算计着怎么处置这批开国功臣。
第二天,朱元璋就下旨建造功臣阁,为功臣们褒功设赏。但暗中却设了圈套,做得十分隐蔽。但他的诡计瞒过了满朝文武,却没有瞒过正宫娘娘马皇后。她知道皇上要用残忍的办法对付功臣,心中很不满意。特别是开国功臣刘基,如此良臣惨遭毒手的话太可惜了。她先是想派个心腹传话给刘基,又担心这消息会泄露出去,这样不但救不了刘基,连自己的性命恐怕也保不住。召刘基进宫吧,那就更不妥了。万般无奈之下,马娘娘想到刘基每隔一天要来为太子授课,就吩咐了心腹宫女,把接送刘基的轿子换上了一根被虫蛀坏的杠子。
那天刘基坐上轿子没走上几步就摔了出来,脚踝受了伤,只好先回家养伤。马娘娘不失时机地派了太监送去两盒礼品慰问刘基。刘基打开金丝彩盒一看,一盒里盛着几颗剩枣,另一盒盛着几个半青半红的蜜桃。刘基就觉得有点蹊跷,这皇宫里有的是山珍海味、时鲜果品,马娘娘为何又偏偏送来又小又差的剩枣和半生不熟的蜜桃呢?
正在纳闷间,听到门外徐达进来了。徐达问刘基知不知道皇上要在功臣阁赐宴,而且只有开国功臣才能去的事。刘基马上想到了马皇后送的剩枣和蜜桃,心里顿时豁然开朗:这“剩枣蜜桃”不就是“趁早秘逃”吗!看来这功臣宴有鬼,得赶紧逃跑。刘基有意想把这事告诉徐达,但又不便直说,只好暗示道:“赴宴的时候要切记八个字:‘尽忠报国,紧跟万岁。’懂吗?”
徐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军师刘伯温的话总是对的,便问道:“难道这庆功宴另有说法?”
刘基紧盯着徐达,一字一顿地说:“到时便知,切记勿忘!”
到了那天晚上,功臣阁上君臣欢宴,歌舞升平。酒过三巡后,朱元璋降旨道:今晚来的人,官晋三级,荫袭三代。群臣山呼万岁,欢声雷动。朱元璋随即起身离席,对群臣说道:“朕突然有国事,不能奉陪,众卿自便吧!”又吩咐总管李太监说:“好生侍候众位大人开怀畅饮!”
徐达见朱元璋要走,立即想起了刘基叮嘱的八个字:“尽忠报国,紧跟万岁。”便悄悄地跟下楼来。朱元璋看到徐达匆匆下楼,恼怒地问道:“徐卿不在楼上喝酒玩乐,下来干什么?”
徐达急忙跪奏道:“万岁夜间回宫,途中要防奸人的暗算,臣是特来保驾的。”
朱元璋见推辞不了,只好让他保驾回宫。朱元璋一走,李太监频频劝饮,众大臣被灌得醉眼熏熏。却忽然有人大喊道:“不好了!失火了!”等群臣们惊醒的时候,四面已经烈焰冲天了。大家纷纷出逃,却发现楼梯已经被抽掉,无路可逃了。
这时朱元璋正在金华宫里和嫔妃们饮酒作乐,听说功臣阁失火后,假装派了人去救火。但等到御林军赶到时,功臣阁早已是一片废墟了。而刘基早已知趣地告老还乡了,逃过一难。
司马懿死里逃生
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司马懿在渭水上对阵。经过几次接触,有负有胜,战事处在胶着状态。司马懿的一贯战略是以守为攻,他深知蜀军劳师远征,补给线太长,利在速战速决,所以就深沟高垒,和蜀军慢慢耗。
诸葛亮经过了前几次后勤不继的教训后,这一次就有所准备了。他创制了木牛流马,克服了运输不便之苦,又实行屯田政策,让军士们就地种粮,作为久驻之计。司马懿得报后大惊道:“我所以坚守不出,就是因为估计他们的粮草会跟不上,想等他们自己吃不消撤退。现在诸葛亮用了这些政策,显然是要做长久打算,不想退走了。”
司马懿派人抢了几部蜀军的木牛流马来研究,仿制了一批作为军运。可这木牛流马上都有特殊的机关,魏军连吃了几次亏,反被蜀军劫去粮草不少。于是司马懿干脆挂起了免战牌,任蜀军辱骂挑战,就是闭门不出。
诸葛亮见司马懿不肯出战,便定计于葫芦谷顶搭草房,埋伏地雷和引火物。又化整为零,令军士们四散屯田,引诱魏兵。司马懿连续抓了一批蜀兵后,从他们口里得知诸葛亮现在不驻在祁山而在葫芦谷下寨安营了。司马懿觉得有机可乘,就发兵去劫营。诸葛亮远远望见魏军的行动,料定他们必来攻祁山,而司马懿本人则亲攻葫芦谷,便教魏延如此如此。
果然,魏军攻祁山是声东击西,司马懿和二子司马师、司马昭并中军护卫人马,却杀奔葫芦谷而来。碰上魏延后,厮杀一阵,魏延拨马便走,司马懿从后追上。魏延且战且走,直把司马懿引入了葫芦谷。司马懿派人探到这谷里没有伏兵,山上尽是粮房,于是带了军士冲进谷里看。
可是魏延却早已不见了,粮房上又布满了干柴。司马懿心知中计,正要下令退兵,但说时迟,那时快,忽听一声喊叫,周围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了谷口,引起地雷齐响,草房着火,黑烟冲天。司马懿吓得手足无措,下马抱住儿子大哭道:“看来我父子三人今天都要死在这里了。”
正在等死的时候,忽然下起一场滂沱大雨来,狂风大作,谷中的火马上被扑灭了。司马懿擦擦额头道:“这真是老天保佑了,再不乘机逃出去,更待何时?”于是带军冲出葫芦谷,得庆生还。历经这一场灾难后,司马懿再也不敢出兵迎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