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正儿八经de生活
7826600000045

第45章 正确思考是在复杂的信息中找到事实

为了理解分辨事实与纯粹信息的重要性,你不妨去研究那些听到什么就做什么的人。这种人很容易受到传闻的影响,他们不加分析就全盘接受报纸上登载的一切消息,他们对别人的判断也是根据这些人的敌人、对手的评语得出来的。

必须强调这一点,因为许多人正是触到了这个暗礁,而掉入了错误结论的无底深渊之中。

在司法程序中,有一项被称之为《证据法》的原则。其目的就是获取事实。任何法官只要能根据事实来作判决就能做到公平,但如果他规避《证据法》,根据谣传的消息来作判决,就可能会冤枉无辜。

《证据法》会随着对象与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在缺乏你所知道的事实时,如果你能够假设在你眼前的证据中,只有那些既能增进你自己的利益,又不会对任何人造成损害的证据才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证据,你只要根据这一部分的证据去判断,就不会出错。

这是最为重要的关键和要点,你肯定没有忽视它。许多人有意或无意地错把权宜之计当作事实,他们做一件事或是不愿去做某件事,唯一的原因就是这样做能够促进自己的利益,而未曾考虑到是否会妨碍他人的权益。

不管多么令人遗憾,今天大多数人的想法,不但远远谈不上精确,反而以利害关系作为唯一的基础。最令人震惊的是,有很多人在事情对他们有利时,他们表现得很“诚实”,但当一件不光明正大的事情对他们似乎更为有利时,他们就会找到无数的事实来为自己辩护,结果当然是使自己走向后悔之路。

正确思想者会采用一种标准来指导自己。他时时遵从这种标准,不管这种标准是否会为他带来既得利益,或是把他推向不利的境地。

正确思考者只和事实打交道,而不顾及它们是否会影响他自己的利益,因为他知道最终这个对策会把他带到成功的巅峰,完全满足他所梦想的一切。他常常理解克罗伊斯所说的下面这句话中蕴含的哲理:

“凡事都是在一个轮子上旋转,因此没有任何人能够永远保持幸福。”

正确思考者只有一种标准。他一丝不苟地根据这种标准为人处世,对他有利时如此,对他不利时更是如此。因为他明白,平均下来他将来的收益会超过目前的损失。

要想成为一个正确思考者,就必须具备一种刚强而不可动摇的性格。你应该作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正确思考会附带一些暂时的惩罚,不能否认这一事实。但是,虽然千真万确,同样正确的是,获得的巨大补偿归结起来甚至会使你乐意接受惩罚。

在收集事实的过程中,常常有必要借助他人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仔细核查证据以及提供证据之人。当证据的性质影响到提供证据的证人的利益时,我们有理由更仔细地审查这些证据,因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通常会禁不住诱惑而歪曲事实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如果某人诽谤另一个人,他的话即使有什么分量,也要谨慎接受,因为人类的本性就是这样。人们从他们所不喜欢的人身上,只会挑出毛病。

某些很有能力的人也尚未超越这种诋毁他们的敌人、对手与同行的粗俗且具自我毁灭性的习惯。应该提醒你注意这种普遍的趋势,因为这种趋势对正确思考来说是致命伤。

在你成为一个正确思考者之前,你必须明白这一事实:当一个人开始在某个行业中充当领头人物时,诽谤者就开始散播“谣言”,对他展开人身攻击。

不管一个人品行多么良好,或是他对这个世界有多么卓越的贡献,他都无法逃过这些误入歧途之人的攻击,因为这些人喜欢破坏而不喜欢建设。林肯的政敌散布谣言说他和一个黑人女人同居,华盛顿的政敌也散布类似的谣言。由于林肯和华盛顿都是南方人,制造这些谣言的人也就认为这是他们所能想像出来的最合适、最有破坏力的谣言。

我们用不着回到美国第一任总统身上去寻找人类擅长的这种诽谤才能的证据,因为他们也造谣说哈丁总统具有黑人的血统。

当威尔逊总统从巴黎带回他认为是消除战争和解决国际纠纷的最有效计划时,除正确思考者之外,所有其他人都受到“他们说”的影响,误认为他是暴君尼禄与叛徒犹太的化身。那些肤浅的和“被收买”的政客以及那些自己没有头脑的无知者皆随声附和,目的就是希望毁掉世界历史上惟一一位提出消除战争计划的人。

造谣者杀害了哈丁和威尔逊总统——用恶毒的谎言杀死了他们。他们以同样的办法对付林肯,只不过方式更为壮观而已——他们鼓动一名狂热分子以一颗子弹提早结束了林肯的生命。

正确思考者必须防范谣言,这样才能使自己做事无怨无悔,当然这不只在政界如此。一个人只要开始在工商业界扬名,这帮造谣者就会活跃起来。如果某人所做的捕鼠器比他的邻居所做的要好得多,那么全世界的人都会涌到他家门口向他道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前来的,却有一些人不是来道贺的,而是来谴责和破坏他的名声。已故的“全国收银机公司”总裁派特森就是显著的例子。他生产的收银机胜过任何其他人,因此也就受到了无情的打击。然而在正确思考者看来,并没有一丝一毫的证据可以支持派特森先生的竞争者所散播的有关他的恶毒谣言。

至于威尔逊和哈丁,我们只要看看林肯和华盛顿已经名垂青史,就可以知道后人将如何来看他们。惟有真相是永存的,其余的一切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

谈到上面这些人物,我们并不是将其进行颂扬一番。你注意这一事实,对于“他们说”的证据一定要做最细致的审查,尤其是如果它们具有消极破坏的性质时更应如此。如果把道听途说的建设性的证据当作事实来接受,这并没有什么害处,但如果是破坏性的证据,那就应该尽量对其进行最严格的核查。

作为一个思想精确的人,利用事实既是你的特权,也是你的责任,即使你必须费一番心力才能取得这些事实。如果你允许自己被各种消息所左右,你将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正确思考之人,你也无法确定是否能实现你“明确的主要目标”。

许多人失败的原因在于因偏见与仇恨,而低估了敌人或对手的优点。正确思考者的人眼中看到的是事实——而不是偏见、仇恨和嫉妒的错觉。

一个正确思考的人和优秀的运动员有些相似——他必须能公正(至少对自己如此)地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因为所有的人都是两者兼而有之。

“我不相信我可以欺骗他人,因为我知道我不能欺骗自己。”

这是正确思考者的座右铭。

我们假设上面这些“暗示”已足以使你明白寻求事实的重要性,直到你已确信获得它们为止。现在我们将讨论组织、分类和利用这些事实的问题。

请你再度在你熟识的朋友圈子当中找出一个虽然比他的同事们显得更轻松,却能获得更大成就的人。对这个人加以研究,你就会发现他是一位战略家,他已学会如何安排事实而使自己能够获得“增加收益”法则的帮助。

一个人如果知道他是凭借事实工作,工作时他就会充满自信,他就不会因为要弄清方向而犹疑、拖延和等待。他事先就知道努力的结果如何。因此,他的工作效率比其他人高,成就也胜过其他人。其他人则必须摸索着前进,因为他们无法确定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合乎事实。

如果你了解将寻求事实作为思想基础的好处,你就朝培养正确思考的习惯迈进了一大步。如果你还能区分不重要与重要的事实,你的进步将更大。后者可以比喻为使用大铁锤的人,前者则是拿着榔头的人,因此后面一锤抵得上前面一千次的努力。

由于在目前这一时代中,金钱被认为是“高效能”人士中最具体的证明,因此且让我们来研究一个积聚财富最多的人——约翰·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先生有一项特别突出的长处,那就是他只习惯于了解与他终生事业相关的事实。洛克菲勒先生年轻的时候非常贫穷,那时洛克菲勒就把积聚大笔财富作为“明确的首要人生目标”。研究洛克菲勒赚钱的方法,并不是目的,也没有什么帮助。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他最明显的优点是坚持以事实作为其商业哲学的基础。有些人说洛克菲勒先生有时对待他的竞争者并不公平。这种说法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不是。作为正确思考者,我们不愿对这一点争执不下。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人(甚至包括他的竞争者)指责洛克菲勒先生对其对手的实力“轻易判断”或“估计过低”。他不仅能一眼看出与他的事业相关的事实,而且还主动寻求事实,直到他确信获得为止。

爱迪生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爱迪生就是通过对相关事实的组合、分类和使用而获得伟大的成就。爱迪生先生以自然法则作为自己的主要助手,因此自己必须先确定事实,然后才能利用这些法则。每一次你打开电灯的时候,你要记住,是爱迪生先生将相关事实组合在一起的能力使之成为可能。

每一次你听留声机时,要记住,正是爱迪生先生坚持处理相关事实而发明了留声机。每一次你看电影时,要记住,它诞生于爱迪生先生与重要的相关事实打交道的习惯。

在科学领域中,相关事实是进行工作的工具。对爱迪生先生来说,纯粹的信息或谣传的证据是没有价值的。然而,一个人很可能把一生的时间浪费在这上面,就如同其他很多人一样。

谣传的证据永远不能发明出电灯、留声机或电影,如果有所发明的话,那只是“意外”而已。

问题是什么是重要和相关的事实。

答案完全决定于你人生的明确目标是什么,因为一个重要及相关的事实是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之中,你可以使用而不会妨碍他人权益的任何事实。

所有其他事实,就你而言都是肤浅而不重要的。

你也可以在处理不重要和不相关的事实时和你在处理与它们相反的事实时同样努力,但你一定没有多大成就。

进行创造性思维:新、奇、妙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从更广泛的含义上去理解,不仅做出完整的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思维过程是创造性思维,那些尽管没有取得最后发现和发明,但在思考的方法和技巧上,在某些局部的结论和见解上具有新奇独到之处的思维活动也是创造性思维。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中那些重大发明和发现过程中存在创造性思维,在人们的政治、军事、经济决策中和生产教育、艺术活动中,也无不存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一旦成为人们最普遍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就将标志着人类的文明程度发生了划时代的飞跃。

一、锻炼与发展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一般人的天资并没有大的差别,如同马克思所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人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用脑的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像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一样,勤于用脑可以使大脑越来越发达,思维能力越来越强。我国清代的思想家唐甄说得好:“心,灵物也;不用则长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因此,我们要注意养成凡事都要用脑筋想一想、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不满足于对事物的一知半解,不满足于接受与记诵现成的结论。只有这样,脑子才能越用越灵。

二、克服从众心理

恐怕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枪打出头鸟”“利刀子先钝”,这些“名言”都很熟悉。

中国人的这种中庸之道自古到今都相当盛行。

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这样一次实验。他找来7名大学生坐在一起,请他们判断两张卡片上的线段长度。第一张卡片上画着一个“标准线段”,其余的每张卡片上画着三个线段,其中只有一个线段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阿希要求大学生们找出其余卡片上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并且按照座位顺序说出自己的答案。

其实,那7位大学生中,只有倒数第二位是蒙在鼓里的受试者,其余6位大学生事先已经串通好了,他们的答案保持一致,但三分之二都是错误的。以此来测试那位受试者能在多大程度上不受周围人的影响,坚持自己的正确答案。

实验的结果是,有33%的受试者由于屈服于群体的压力而说出了错误的答案。

有趣的是,不但人类有“从众”的倾向,其他的群居类动物也许都有“从众”的习惯。法国的自然科学家法伯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把一群毛虫放在一个盘子的边缘,让它们一个紧跟着一个,头尾相连,沿着盘子排成一圈。于是,毛虫们开始沿着盘子爬行,每一只紧跟着一只,既害怕掉队,也不敢独自走新路。它们连续爬了七天七夜,终于因饥饿而死去。而在那个盘子的中央,就摆着毛虫们喜欢的食物。

思维上的“从众定势”,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有害心理。另外,随大流也是一种比较保险的处世态度,你想,自己跟随着众人,如果说的对,做得好,那自然会分得一杯羹;即使说错了、做得不好也不要紧,无须自己一人承担责任,况且还有“法不责众”的说法。

当我们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如果一味地从众,自己不动脑筋,我们就很难获得成功。

三、大胆胡思乱想

想像力能使常规被认为不可能的东西变为现实。拿破仑说过:“想像支配人类。”想像力,这是人的伟大之处。

人的创造范围完全是由人对自己的想像和认识所决定的。创造力是让人去“胡思乱想”,想那些常人不敢想的,做常人认为怪异而不敢做的事情。开始时也许是空想,但如果你能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为之奋斗,也许理想会变成现实,这对个人的发展、事业的进取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丹尼尔·高曼说:“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将以有无创造性思维的力量来论成败。”而作为决定创造范围的想像力就当然也显得很为重要了。

看过《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读者应该记得福尔摩斯是如何在面对他所遇到一件件稀奇古怪的案件时施展他的想像力的。他往往是根据他经过仔细观察后得到的线索来进行想像,有很多想像是常人所不能想到的,然而福尔摩斯却突破常规,大胆进行想像,最后根据想像进行追察,出人意料地破了案。福尔摩斯在总结他的破案经验时曾对华生说过苏格兰场的警察们有时老破不了案,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因为他们缺少想像力。福尔摩斯的许多破案方法至今仍然是许多警察学校的必修内容。

譬如,如果我们看到七条菜青虫卷曲身子从斜面滚下去,普通的联想顶多认为菜青虫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逃避的方式,但放开一步联想,我们很快就能想到轮子,再放开一步,也许我们会联想到人类可以利用一个球形的充气囊从悬崖上往下跳;如果做无限制的联想,我们甚至可以去想菜青虫滚动的轨迹可能与某一个行星的公转轨迹相似,或者气候的变迁使得菜青虫采取了这种姿式的卷曲与滚动。当然,想你力可以无边无垠,但最终都要回复到正在学习的内容或正待解决的问题上来。你需要记住的是,无论你的想像多么荒诞不可理喻,如果有助于解决问题或者使你产生绝妙的创意,那么就说明你采取了正确的做法。当爱因斯坦思考相对论时,他正在做着白日梦,幻想着自己正骑在一束光上,做着太空旅行,然后思考。如果这时在出发地有一座钟,从我坐的位置看,它的时间会怎样流逝呢?这样做并不复杂。我们何不也尝试着做一做呢?

四、善于提出建设性的问题

世界著名的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曾经使用过提问创造思维法来找出问题的最终原因,从而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有一天,丰田汽车公司的一台生产配件的机器在生产期间突然停了。管理者就立即把大家召集起来,进行一系列的提问来解决这个问题。

问:机器为什么不转动了?

答:因为保险丝断了。

问:保险丝为什么会断?

答:因为超负荷而造成电流太大。

问:为什么会超负荷?

答:因为轴承枯涩不够润滑。

问:为什么轴承不够润滑?

答:因为油泵吸不上来润滑油。

问:为什么油泵吸不上来油?

答:因为抽油泵产生了严重的磨损。

问:为什么油泵会产生严重磨损?

答:因为油泵未装过滤器而使铁屑混入。

在上面的提问中,主要用“为什么”进行提问,连续用了6个“为什么”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当然,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并不会像上面叙述的那么顺利,但主要的思路是这样的。

在这些提问中,若当第一个“为什么”解决后就停止追问,认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换上保险丝。这样,不久保险丝还会断,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在使用提问法来解决问题时要做到“追根问底”,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五、列举缺点创造思维法

“列举缺点创造思维法”,从这个名称中我们就很容易知道这种方法关键在于找出对应事物或问题的针对对象的缺点,从缺点入手,寻求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列举缺点,实际上就是指我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不断地主动去发现问题,发现缺点,改善改良周围的事物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做“有心人”,多追求完美,而不能用“将就将就”、“凑合凑合”来对待事物,否则就会失去创造新的事物的动机而失去创造的机会。

走进商店,我们就能发现货架上的商品似乎在不停地更新换代。电视、自行车、保温杯、衣服等日常用品在使用中会不断地被发现缺点,明智的厂家会根据这些缺陷对产品不停地进行改进。比如,如果下倾盆大雨,鞋子总是被淋湿,通常的雨伞帮不了忙。假如高档的皮鞋被淋湿,鞋主会很心痛的。为此,日本人新发明了小型鞋伞以弥补这个不足。只要把固定在鞋尖上的鞋伞撑开,就能使鞋和脚保持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