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李翰祥离开邵氏,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也让邵逸夫大受打击。而接下来的1964年,更是一个多事之秋,围绕着邵氏公司,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
首先是邵逸夫的长子邵维铭遭到绑架。邵维铭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专修法律。毕业后来到新加坡,协助三伯父邵山客经营邵家在南洋方面的电影业务。
1964年2月5日,邵维铭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突遭绑架。邵山客得到消息,心急如焚,立即致电香港的邵逸夫。
邵逸夫自然也焦急万分,但他久经沙场,此时仍能保持镇定。他分析,绑匪的目的无非是敲诈钱财。邵氏公司在南洋名气极大,到处都有邵氏的院线,树大招风,未免会引起一些人的觊觎。眼下绑架邵维铭,定是要拿他作为人质,想从邵逸夫身上大捞一把。
邵逸夫的猜测是对的。对方正是新加坡一帮黑道人物,目的是索取高额赎金。邵山客告诉邵逸夫:对方开价300万。
邵逸夫松了一口气。只要有价,事情就好商量。为了儿子的人身安全,他与三哥商量,最后决定,不报警,答应绑匪的要求。邵山客按绑匪指定的时间地点,将300万赎金如约送到,对方还算守信,见到钱,当下放了邵维铭。一场灾难,算是用钱买回了平安。
事情虽然很快解决了,却在邵逸夫心里留下了阴影。他时时觉得自己处在危险当中,内心深处不免有些战战兢兢。
绑架事件刚刚平息,香港电影界又出了一件大事。
这件事,彻底改变了香港电影业的格局。
香港电影界,好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邵氏公司的天下。但自从电懋公司成立以后,这一格局开始发生变化,邵村人经营的邵氏公司每况愈下,而“电懋”则蒸蒸日上。1957年,邵逸夫从新加坡来到香港,接手邵氏在香港的电影业务,形势才有了新的变化。邵逸夫兴建影城、改组班子、大胆起用新人,并且用尽手段,不惜成本,为公司招揽人才,并与“电懋”展开了挖角大战。之后起用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李翰祥,拍出了《貂蝉》、《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影片,“电懋”渐渐招架不住,开始呈现败势。
此时,“电懋”内部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电懋”在香港的当家人钟启文辞职,转投他处。“电懋”的著名编剧、制片主任宋淇,此前也已经离开了“电懋”。“电懋”的金字招牌、大牌编剧张爱玲,去了北美,继续从事自己的小说创作。一时间,“电懋”的各种人才流失过半,使公司陷入了困境。
但“电懋”毕竟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做后盾。钟启文走后,陆运涛来到香港,亲自担任“电懋”行政总裁。他为公司注入大量资金,拍摄了多部当时时兴的宽银幕彩色电影,同时加紧开拓台湾市场。台湾是国语片的主要市场,“电懋”拍摄的时装片在台湾很受欢迎。
可以说,“电懋”尽管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终究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也是唯一能够对邵逸夫构成威胁的公司。所以,邵逸夫与陆运涛,两个香港电影业巨头,终于坐到了一起,展开了谈判。陆运涛首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平共处,避免恶性竞争。
邵逸夫细细思忖,分析两家公司的优势和劣势。当时,李翰祥刚刚从邵氏离开,邵氏公司上下,人心稍有浮动。而资助李翰祥离开的人,正是陆运涛。倘继续与陆运涛明争暗斗,难保他不趁此时机,鼓动并资助更多的邵氏骨干跳槽。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为避免这种局面,邵逸夫向陆运涛伸出了橄榄枝。1964年3月5日,邵氏与“电懋”发表“君子协定”,内容是:今后不拉对方编剧、导演、演员或其他重要职员;不在闹双胞胎案;每一月或两月双方部门负责人以茶聚方式会面、交换意见……
这一“君子协定”对于邵逸夫来说,一方面,限制了一个强大对手的恶性竞争,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他自己的许多竞争手段。李翰祥离开后,邵氏很长时间没拍出有轰动效果的影片,而陆运涛亲自执掌“电懋”之后,“电懋”正渐渐恢复元气。这让邵逸夫很有危机感。他不得不考虑,如何在不违反“君子协定”的前提下,与“电懋”竞争。
邵逸夫尚未想出好的办法,形势突变:陆运涛突然死亡。
这一变故,彻底改变了邵氏与“电懋”的对峙局面,也改变了香港电影业的格局。
事情的起因,缘自第十一届亚洲电影节的举行。1964年6月,十一届亚洲电影节在台北举行,香港两大电影业巨头,邵逸夫和陆运涛,都来台北参加了这一次活动。
电影节6月19日闭幕,6月20日,台湾有关部门组织与会代表在台湾观光。有两处可选,分别是台中和金门。如今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当时尚未迁入台北,博物院所藏珍宝,当时都存放于台中雾峰故宫。陆运涛对文物兴趣浓厚,想去参观国宝,于是带领“电懋”代表团乘飞机去了台中。
邵逸夫没有陆运涛那么浓厚的艺术家气质。他作为商人的实用主义精神,这一次救了他。他了解到,金门是禁止参观的军事重地,那里有一些地下工厂和一些地下戏院,平时是无法进入的。邵逸夫后来说:“这种机会千载难逢,我当然去金门看看哦。”
就是这一不同的选择,造成了两人生死两重天的结局。1964年6月20日下午5jf 30分,陆运涛乘坐的这架“中航”C—46型环岛号班机,在台中上空失事坠毁。机上52名乘客,5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这次事故夺去了陆运涛的生命,也将“电懋”推向了灭亡之路。
不只陆运涛,这次飞机失事,还带走了多位当时电影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除陆运涛夫妇外,还有国际电影懋业公司的制片王植波、台湾电影制片厂厂长龙芳、国际影业董事长夏维堂等人。当地媒体称:这是台湾光复以来,第一架民航客机在本省失事。这第一次,给电影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尤其是陆运涛之死,彻底改变了香港影业的格局。
陆运涛对于香港影业,有着开创性的影响。他最先引进好莱坞机制,在业务上制订全年计划,工作中实行流水线作业,片场按照事先的规划安排拍片,管理制度非常先进。同时,“电懋”对于剧本的要求也是最为严格的。剧本乃一剧之本,陆运涛组织了最高水平的编剧,对每一部剧仔细把关,确保影片精益求精。就艺术性而言,“电懋”的作品,是当时香港水平最高的。
获奖情况,“电懋”也并不输于邵氏。1956年到1965年,“电懋”共出品102部国语片,其中剧本、演员、导演获奖无数。
但是,在许多时候,“电懋”的时装片,观众反应都不及邵氏的古装剧。这令许多电影专家也感到不解。因为按照常理,在香港这样的大都市,其市民似乎更应该欢迎时装片。
其实,从此前“电懋”与邵氏的争斗中就能够看出,陆运涛的弱点,是文人气太重,他更关注作品本身,却对市场缺乏足够的认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剧本文学性高,并不等于普通大众能够接受,有时还可能恰恰相反。况且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时局不稳,经济也不算发达,有许多地方仍是粮食救济地区,这种情况之下,“电懋”的作品就显得与生活脱节。“电懋”电影中的人物,多穿着华丽,出入高档场所,啜着咖啡,吃着西餐,与情人喁喁而语。所谓烦恼与艰难,也不过是与恋人分手、与父母分歧等儿女情长,与普通平民生活相去甚远。
此外,“电懋”和邵氏一样,在管理制度上都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大权系于一个人身上。因为权力过度集中,陆运涛遇难之后,导致了“电懋”内部一片混乱。陆运涛经管“电懋”,从未让家族的其他人插过手,他突然去世,陆家却没有兄弟或子侄可以接管。而这本是家族产业,没有落于旁人之手的道理,于是最后,由陆运涛的胞妹夫朱国良接过了电懋公司。
1965年,朱国良将“电懋”改组为“国泰机构(香港)有限公司”。但是此时,原“电懋”人员已经大量流失。朱国良只好任用新人,搞低成本制作。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延续着以前的路子,使用已经成熟的模式,“国泰”在以后的几年里,制作出了许多影片,在年产量上甚至一度超越“电懋”。1965年到1970年,国泰总共出品97部国语片,影片总体水平虽然远逊于“电懋”,但也不乏佳作。
但邵逸夫自陆运涛逝世,就不再将“电懋”当成对手了。果然,朱国良接手后的“国泰”,无论是影片艺术成就,还是票房,都远远不能对邵氏构成任何威胁。
1971年,朱国良停掉了国泰制片公司。至此,陆氏家族影业宣告结束。
事后邵逸夫庆幸地说:“要是我和陆运涛同坐一架飞机,哪能还有命?”的确,如果当时邵逸夫也登上那架飞机,那么后来的香港电影史,怕要重新改写。如果陆运涛活至今日,香港电影业的格局也会是另外的样子。但是历史不能假设,陆运涛死了,“电懋”终在电影业销声匿迹,而这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中在成全邵逸夫香港影坛霸主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