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传奇邵逸夫
7829300000033

第33章  李翰祥返邵氏再建奇功

李小龙一拳定乾坤,改变了香港影业一枝独秀的格局。“嘉禾”不但在邵氏的穷追猛打之下存活下来,还迅速发展壮大,占领了影坛霸主邵氏公司的江山。

最为心焦的自然是邵逸夫。邵氏公司比“嘉禾”更早地介入武侠片,但票房却比“嘉禾”的功夫片差了一大截。他找来武侠片教父张彻,分析原因。

张彻认为不是导演水平的问题,而是演员的原因。他认为《唐山大兄》、《精武门》等影片之所以比邵氏的武侠片卖座,不是因为罗维导得好,完全是因为李小龙的出现。他直言不讳地夸李小龙武功高强、气质好、形象好、演技好,而错过李小龙,是邵逸夫最大的失误。

邵逸夫此时没有时间懊恼,而是严令张彻,虽然邵氏没有李小龙那样的影星,但也有许多优秀的武打明星,要从邵氏内部挖掘人才,利用现有资源,拍摄出卖座的影片。邵逸夫与张彻一起,把目光投向姜大卫、陈观泰、狄龙、傅声等人身上。

从邵氏一成立,就一直以歌舞片为主打。当时身手敏捷的动作演员,可能永远都只能作为明星的替身出现在影片里。李翰祥离开邵氏之后,张彻弃歌舞片转武侠片,运动员出身的王羽才有机会一举成名,其他动作演员也才见到了出路。其中佼佼者即为姜大卫、狄龙、陈观泰等人。

姜大卫原名姜伟年,乳名阿尊。他出道最早。童年时就参演过《江山美人》等片,1966年进入邵氏做武师。他的动作漂亮,身手灵活,为许多明星做过武打替身,有“弹性替身”的称号。

张彻的动作片走俏市场之后,他着重栽培姜大卫。姜大卫身材矮小,但张彻认为能否成为巨星,跟身高没有关系,许多电影巨星都身材矮小,比如卓别林。张彻根据他的身材特点,让他扮演一些符合他身高的角色。他为姜大卫量身定做了一部影片:《拳击》,由姜大卫和狄龙主演,于1972年10月公映,反响热烈,甚至由此引发了一轮拍摄泰拳武打片的热潮。姜大卫曾以《报仇》一片荣获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奖,因为他的身高,被媒体戏称为“缩水影帝”。

狄龙原名谭富荣,1946年生于广东。和姜大卫相比,狄龙的身手更为专业,他少年曾拜师学过咏春拳。而李小龙的功夫,就是以咏春拳为基础,再博采众长而创研的。狄龙有武学底子,而邵氏当时刚刚掀起武侠片热潮,因此顺利考入邵氏的南国演员训练班,并深得张彻青睐。考入训练班的第二年,张彻拍摄《死角》一片,任用狄龙为主演,使狄龙从此踏上专职拍摄武侠片的道路。他和姜大卫搭档,演了多部武侠片,虽不可与李小龙的功夫片争锋,但仍被许多人熟悉和喜爱。

与他们相比,以陈观泰武学功底最为深厚。陈观泰8岁习武,开过武馆,收授徒弟。他是有真功夫在身的,1969年,新加坡举办东南亚国术大赛,陈观泰获轻重量级冠军。张彻对陈观泰甚为关注,动员他进邵氏做了武师。最初,他也只是给不会武功的明星做替身。李小龙走红之后,张彻与邵逸夫都意识到,真功夫才更受欢迎,于是大幅度提高武师的地位,给他们加薪,希望能调动武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尽情施展发挥,以从武师当中发现武星,而不是再像从前一样,由擅长演戏的明星在台上比画。

这样一来,陈观泰就有了演戏的机会。1972年,他出任《荡寇滩》一片的男主角,同年又主演《马永贞》一片,从而一举成名。

姜大卫、狄龙、陈观泰三人,是70年代邵氏的三大功夫巨星。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功夫与演技都堪称出色。但是,必须承认,演艺生涯极其短暂的李小龙,在艺术成就、票房号召力、电影史上的地位,都要远远超越邵氏这三位明星。1972年姜大卫主演的《拳击》一片,虽然市场反应尚可,但与同年上映的《精武门》、《猛龙过江》相比,仍差得很远。在“嘉禾”的强大攻势下,邵氏只能依靠实力强大、人才众多来与“嘉禾”对抗。但就武侠片而论,邵氏的出品量是“嘉禾”的五倍,也就是说,邵氏只能靠数量来维持与“嘉禾”旗鼓相当的局面。

李小龙虽然不在了,但李小龙塑造的银幕形象,已成为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峰,观众很难再认可其他演员的表演。“嘉禾”也因此确立了自己在影坛的地位,成为邵氏的强大对手。邵逸夫此情此境之下,不能不感到焦虑。邵氏有大批的演员导演,却拿不出一部能够媲美李小龙的影片。

正当此时,邵逸夫得到一个消息,令他看到了对付“嘉禾”的希望——邵氏的前功勋导演——李翰祥,回到了香港。

李翰祥当初离开香港,在联邦公司的帮助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但是,一个好导演,却未必是一个好老板。他自立公司不久,即与资助他的联邦公司闹翻,而他自己的国联公司,虽然拍的影片连获大奖,钱财上却一塌糊涂。当时他一家大小的开支,每月两万元左右,而他一年做下来,却未必挣得了二十万。弄到最后,国联公司连电费都交不出了。

毕竟,拍电影是个花大本钱的事情,没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想成为一名独立制片人,自己开公司拍电影,是非常艰难的。李翰祥虽然导演电影极具天赋,却也不敢保证每一部影片都卖座。倘若不卖座,对一家新成立的公司而言,则是致命的。

这种情况之下,李翰祥放弃了台湾的公司,悄悄回到香港。邵逸夫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万般感慨。当初邵氏同李翰祥闹上法庭,兵戎相见,反目成仇,如今看到他如此落魄,邵逸夫颇有些解气。但邵逸夫比任何人都了解李翰祥的水平,况李翰祥毕竟为邵氏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对于李翰祥的落魄回港,邵逸夫心情是复杂的。又正值“嘉禾”日新月异,迅速崛起,令邵氏一时竟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邵逸夫于是考虑,重新起用李翰祥,也许是对付“嘉禾”的方法。

邵逸夫委托方逸华去和李翰祥谈判,劝他重回邵氏。以方逸华在邵氏的地位,加上她和老板的特殊关系,她的出现,无异老板亲临。

许是由于李翰祥大导演的面子问题,他并没有爽快地答应方逸华,而是表示好马不吃回头草,决不再回邵氏。

但方逸华知道,李翰祥同邵逸夫一样,心情很复杂。李翰祥回香港的消息一经传开,有许多制片公司都曾找过他,希望他加盟,其中包括“嘉禾”。但李翰祥都没有答应。也许,他的内心深处,也在隐隐期盼着邵氏能给他一个台阶,让他重返邵氏。因为在香港的电影公司当中,只有邵氏才能给他提供足够大的空间,供他施展才华。再者便是,他虽然从邵氏离开,并最终与其闹上法庭,但在他落魄江湖无名无望的时候,毕竟邵氏是最早给他机会的地方,之后他事业的辉煌,也都是依靠邵氏发展起来的。所以,就算李翰祥对邵氏兄弟的待人略有微词,对邵氏公司却还是有感情的。

方逸华了解这一点。所以对李翰祥号称不吃回头草,她微微一笑,给了李翰祥一个台阶:“您就当为邵氏救急好了。您知道,邹文怀走了,张彻导演脾气火爆,很难统揽大局,现在邵氏急需人手呢。六叔说了,翰祥若肯回来,邵氏出四万块钱一部影片的片酬。这可是全香港最高的标准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翰祥就坡下驴,答应回到邵氏为六叔效力。

重返邵氏的李翰祥,确是费了一番心思,思考拍一部什么片子,来与“嘉禾”相争。如果继续拍武侠片,从市场角度讲,观众对李小龙的狂热追捧,致使其他公司的武侠片都无法超越“嘉禾”。从个人角度讲,武侠片不是李翰祥的长项,他没有把握拍出一部能超越张彻的戏。而张彻才是邵氏公司武侠片的开创者,所以就算拍一部叫座的武侠片,也不过是往张彻头上再记一笔功劳而已。

一天,李翰祥无意中碰到一个老熟人。这个老熟人使李翰祥福至心灵,茅塞顿开,有了新的思路。

这个人其实是邵氏的一个小角色。他叫郝履人,是邵氏公司的一位部头演员。他身份并不显赫,收入也不丰厚,但人缘极佳。因为他总是一脸的和善,并且乐天知命,从没有人见他发过愁。

老郝乐观豁达性格的形成,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他年轻时,曾在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手下当过差。他见识过刀光剑影,经历了世事变迁,自觉世间事不过如此,因此对一切都付之一笑。

因为他的经历奇特,那些后备演员们经常缠着他讲故事,讲他亲身经历过的传奇故事。老郝自己没什么好讲,但韩复榘却是个笑话很多的人。韩复榘本人是个大老粗,这样一个人做山东省主席,每天面对大小官员、部署工作,不免笑话百出。加上老郝性格诙谐,讲的时候不动声色,却添油加醋,令人捧腹。李翰祥还在邵氏的时候,就经常听他讲故事。

就在李翰祥为新片的内容发愁的时候,碰见了老郝,自然想起他的那些故事,不由灵机一动,决定出奇制胜,拍一部幽默搞笑的讽刺喜剧片。

李翰祥单独请老郝去饭店吃了一顿饭。从饭店出来之后,把自己关了五天五夜,拿出了一个剧本:《大军阀》。

《大军阀》塑造了一个草包军阀庞大虎的形象,原型已不再限于韩复榘,而是李翰祥杂取民国诸多趣闻轶事,以张宗昌、韩复榘、孙殿英三大军阀为原型,将各种笑料串在一起的一部影片,以嬉笑怒骂的方式,讽刺了北洋政府时代。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军阀庞大虎,是一个自作聪明、有勇无谋的土皇帝。日俄战争后,原是土匪的庞大虎因为帮助俄皇抗敌,大发洋财,摇身一变成了占领北方领土的大军阀。他虽然操控着百姓的生死大权,但目不识丁,愚昧无知,还经常自命不凡的炫耀才能,结果笑话连篇,丑态百出。

李翰祥善于描摹世情百态,注重细节铺陈,这部讲述民国军阀轶闻的影片,即使拿到今天来看,也依然趣味十足。

李翰祥完成了剧本,兴冲冲拿给邵逸夫去看。邵逸夫一看李翰祥的神情,已经知道,又一部优秀的影片要诞生了。他没有看剧本,只简单听李翰祥说了故事梗概,讲了些草包军阀的故事,邵逸夫即刻拍板拍摄。

本子定下来了,但确定演员的时候,却有些波折。“大军阀”这个人物形象,在李翰祥心中已经成熟。他认为这个角色非台湾演员崔福生莫属。崔福生无须化装,只需套上军服往镜头前一站,就是活脱脱一个“大军阀”形象。况且崔福生是香港观众熟悉的形象,还有“影帝”称号,倘能请他出马,定能大赚票房。

但崔福生当时的身份是现役军人,乃台湾空军的地勤人员。他要申请出境,台湾当局不可能批准。邵逸夫通过关系多方斡旋,最终还是没有获准。

李翰祥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公司内物色人选。他把公司里演反派人物、喜剧人物的演员一一过滤了一遍,却认为都不合适。

男主角虽然尚未确定,开机日期却是固定的。因为女主角胡锦的档期很满,不可能改变拍摄时间。李翰祥无奈,只好在男主角暂时缺席的窘境下,勉强开机拍摄。在戏份最重的角色缺席情况下拍片,这在电影界可谓稀罕。

所幸,在开机的第二天,就被李翰祥找到一个合适人选。

所谓合适,是事过境迁之后众人的定论,当时大家却都不看好这位男主角的扮演者。这个人,就是后来蜚声影坛,但当时却从没演过电影的许冠文。

许冠文是广东番禹人,拍摄《大军阀》那年,许冠文30岁。他1971年加入无线电视,主持粤语节目“双星报喜”。李翰祥经常看他主持的节目,说也凑巧,许冠文平时主持节目,都戴一副眼镜,就在《大军阀》开拍当天的晚上,他把眼镜摘掉了。摘掉眼镜的许冠文令李翰祥眼前一亮:这正是自己寻找多时的“大军阀”。

邵逸夫以及公司其他人员,都对此持怀疑态度。虽然许冠文主持的节目风格幽默诙谐,但他毕竟从未演过电影。由一个全无表演经验的人,出任主角演一个几十年前的大军阀,未免有些冒险。

但一则影片已经开始拍摄,时间不等人,二则邵逸夫相信,李翰祥看人一向有他的独到之处,所以也就点头同意。

许冠文虽然从没演过电影,却是电视台的当红主持人,也是一位公众人物。所以邵逸夫不仅同意让他出任主角,索性再利用这个资源,大肆炒作一番。邵氏公司对外宣传,《大军阀》一片找到了一位合适的演员来饰演庞大虎,但对这位演员的名字却讳莫如深。外界纷纷猜测这位演员是谁,香港的?台湾的?内地的?

待到签约之日,邵逸夫特意请来许多记者,而许冠文就坐在邵逸夫旁边。记者们都以为许冠文也是代表媒体来采访的,不料李翰祥突然宣布:男主角就是许冠文。可谓石破天惊,记者们先是目瞪口呆,接着纷纷举起相机,镁光灯闪个不停。第二天的报纸上,都是这一消息。因为许冠文的知名度,以及主持人做演员带给人们的意外,《大军阀》还未问世,已经在大街小巷炒得沸沸扬扬,而邵氏公司也收到了宣传效果。

紧接着,邵氏又制造了第二个噱头:给许冠文“落发”。

许冠文作为节目主持人,一直梳着一种很得体的发型。但因为剧情的需要,许冠文要剃成光头。这种形象的反差必将引起香港观众的好奇,所以许冠文“落发”当天,影棚里又挤满了记者。更有戏剧性的是,第一剪子是影帝姜大卫、影后李菁剪下的,这自然又成为各报刊娱乐版的头号新闻。

如此一来二去,《大军阀》还在襁褓之中,港民的胃口已经被吊起来了。

1972年8月,《大军阀》上映。果然捷报频传,轰动了香港。票房大卖,影票场场告罄。影片诙谐幽默,迎合大众口味,因此戏院里观众笑声不绝。许多人不是来看电影的,而是来看自己熟悉的许冠文,会在电影中有怎样的表现。而许冠文的表现确实不俗,谁也没有料到,这位平时举止斯文、戴着眼镜的主持人,会将一个出身绿林、一介草莽的“大军阀”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许冠文由此脱颖而出,成为香港影坛的喜剧巨星,被尊为“冷面笑匠”。李翰祥因此片在亚洲影展获得“幽默滑稽导演奖”。而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邵逸夫,此片为邵氏公司创下了400万元的票房。

这部影片使邵氏公司暂时转危为安,在“嘉禾”的咄咄气势之下暂得喘息。这部影片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使邵氏公司从此打破了武侠片一枝独秀的格局,掀起了风月喜剧片的潮流。

《大军阀》主要讲述民国军阀轶闻,但其中却有不少表现“风月”艳事的镜头,所以该片可以看做是风月片的开山之作。影片中,女主角胡锦仅限风骚,狄娜更是褪下衣衫全裸上镜,她们活色生香的表演,令观众大饱眼福。《大军阀》火爆的票房提醒了邵逸夫和李翰祥,他们决定放弃武侠片,让观众在习惯了打打杀杀之后换一种口味,继续风月片的拍摄。

于是,李翰祥一鼓作气,仍以许冠文为主角,拍了《一乐也》、《丑闻》、《声色犬马》、《风流韵事》、《风雨奇谈》等纯粹的风月片,为邵氏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

其实,60年代的香港电影,受西方性解放潮流的影响,免不了夹杂些风月情节和香艳镜头。1973年,功夫片巨星李小龙暴毙,火爆一时的功夫片也随着灵魂人物的辞世,迅速冷却。香港的电影市场一度跌入低谷。电影人蔡澜曾经说过:每逢电影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就是色情片兴盛之际。现在看来,之所以有此言,大约是因为色情片相对于动作片成本低,而且色情本是人之所欲,故而永受欢迎。

当时的邵氏,错失李小龙,许冠文也没有留住,与“嘉禾”相比,票房大不尽人意。于是邵逸夫决定拍风月片。他的名言是:“电影不景气,唯拍风月片。”

《大军阀》的成功,更坚定了李翰祥和邵逸夫拍风月片的决心。这之后,邵氏公司拍摄了大量的风月片,开创了70年代风月片的辉煌。

在李翰祥的风月片中,较有代表意义的,当是《金瓶双艳》。这是李翰祥根据对《金瓶梅》的研究心得拍的电影。这部影片不拘泥于单纯渲染情色,而是突出了对人物内心的刻画,把握了原著的精髓,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堪称香港风月片的经典之作。

邵氏的风月片,托起了一大批性感明星,如胡锦、恬妮、邵音音、白小曼等。这些性感艳星为香港影坛贡献了一大批佳作。

李翰祥的风月片虽然也在情色上做文章,但因为他的古典美学修养颇深,所以他的影片俗则俗矣,但是他将世俗精雕细刻,非常具有观赏性。他在风月片中对于旧时市井民俗的刻画,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影像资料。他还擅长将奇闻趣事、艳情怪谈放在一起,使影片容量很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他的风月片题材五花八门,广泛取材于戏曲、民间传说、中外名著等,所以不会令观众感到重复雷同,保证了影片质量。

总之,风月片可算是李翰祥对香港影坛的另一贡献。这也许只是他牛刀小试的游戏之作,但片中角色性格特点的鲜明、服装布景的考究、氛围景象的逼真,皆体现了大师功力,令其他跟风者望尘莫及。

但李翰祥重返邵氏之后,之所以大拍风月片,只是为了票房。他真正耗费心血严谨制作的,是清宫历史片《倾国倾城》及其续集《瀛台泣血》。在李翰祥拍了一系列风月片之后,他说服邵逸夫让他拍摄清宫戏。邵逸夫本不看好历史戏,但他知道李翰祥在历史方面的造诣,所以勉强点头同意。令他意外的是,这部影片居然在香港一炮打响,而且拷贝卖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无人不叫绝,且获多项大奖。

李翰祥重返邵氏,搞了“风月”和“清宫”两大片种,一谐一庄,令他的创作更加从容成熟,使李翰祥的电影事业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而李翰祥的重新加盟,更强化了邵氏阵营。1973年,李小龙暴卒,而邵氏借《大军阀》等几记重拳,打的“嘉禾”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