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为习练者日常修行而编写的简明手册。它所提供的基本信息都与修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相关,可以说是对上一篇内容的提炼,便于读者在实修中对修证方向和具体技巧进行把握。
上一篇中我们分学部对各个阶段的修证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这是一种系列式讲座的表述方式,可以较好地表达不同修证阶段的修持重点、原理及方法特点,较易把修证的道理讲透,但由此产生的不足是过大的信息量给读者对修证方法的整体把握带来了不便,无法在短时间内让读者了解所述修持体系的主要架构,不同修习方法间的相互关系及如何在日常修习中具体应用。
所以有必要对前述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出一些简明易记的手册类指南,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在实修中对修证方向和具体技巧进行把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众多习练者提供一个直接的修习指导,使他们能先按指南做起来,然后再慢慢学习和理解修证方法的原理和目的。对一些信心坚定、长于“行”的习练者,这也许是一条方便的入门之径。
佛法的修证涉及面相当宽,而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在一个指南里将其全部罗列一遍,因此从什么角度去整理提炼相关内容是指南编写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作者认为简明实用是本指南的第一要素,它所提供的基本信息应该与修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关。
从实修的层面来看,修证方法可行的基础和目标、修什么、如何修?是一个修证方法所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也是与具体修持相关的实际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决定了方法的合理性与否;第二个问题要解决修持的具体对象;而第三个问题将回答修持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因此,对上述三个方面问题的答复,也就成了本指南的基本内容。
为了便于流传,下面提出的“修证方法指南”以“一”、“二”、“三”、“四”、“五”口号式的标题进行表述。其中,“一”是对第一个问题的答复,它告诉我们这套修证体系建立的依据及终极目标;“二”是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它告诉我们这一方法所要修的就是证知“能/所”或“主/客”出处的能力;而“三”、“四”和“五”则是对第三个问题的解答,它从具体修持的操作原则、步骤和技巧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修持问题的具体解决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