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不满新法,遭人嫉恨,乞外任以避之,出为杭州通判。当时新法正如火如荼地推行。苏轼不但于诗中对新法的某些弊端表示不满,而且“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哲宗元祐四年(1089),苏轼因与旧党中某些人政见不合,不能见容,于是又求外任,即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苏轼出至京郊,宣仁太后即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苏轼自熙宁七年(1074)离开杭州至此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杭州“吏民习公旧政,不劳而治。”这一年正赶上大旱,“饥疫并作”。苏轼向朝廷请示,免除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故米价不涨;又多方筹款买米以救饥民。次年春天,又减价卖“常平米,民遂免大旱之苦”。苏轼又多方筹资,作(zhān)粥,药剂,救治百姓,活者甚众。这年秋天又下大雨,太湖泛滥,毁坏庄稼。苏轼知来年必有饥荒,于是又向朝廷请求免除上供米一半,又筹资多买平价米储备,以备明年平价卖出。因此,吴越之民皆免于流离失所。他还想方设法帮助百姓解决了吃淡水的问题。
中唐白居易为杭州太守,修白堤,放西湖水入运河,灌田千顷。然湖水多葑(fèng,菰菜之根),易堵塞水流,须年年疏通,而“近岁废而不理,至是湖中葑田积二十五万余丈,而水几无矣。运河失湖水之利,则取给于江潮”。而江潮多淤泥,成为市井大患。苏轼到杭州后,疏浚茅山、盐桥二河,使潮水不再入市;又修复唐刺史李泌引西湖水所作之六井,使百姓稍获其利。
为了彻底解决湖中的葑田问题,苏轼又到西湖考察。他看到湖中葑田太多,清理出来也无处堆放;且西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一天也到不了。如果取湖中葑田堆积湖水成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除而行者便”。葑田除去,招募人们种菱角,春天除草,则湖水不再会被葑田堵塞。计划订好后,即请示朝廷,又多方集资,招募劳工,很快修成了大堤。“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图画,杭人名之苏公堤。”(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堤的修筑,不仅保证了水资源的利用,方便了交通,而且成为杭州西湖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是西湖游客的必到之地。
苏轼二十年间两次任杭州地方官,有德于民,所以“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一个封建官吏,能如此深得民心者,真乃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