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7836100000168

第168章 苦读《汉书》

苏轼贬黄州,因不许签书公事,所以多有闲暇。除了与田夫野老悠游山水外,读书是其生活的重要内容。

据宋人王《道山清话》载:“东坡在雪堂,一日读杜牧《阿房宫赋》凡数遍,每读彻(完)一遍,即再三咨嗟叹息,至夜分犹不寐。有二老兵,皆陕(陕西)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一人长叹操西(陕西)音曰:‘知有他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其一曰:‘也有两句好。’其人大怒曰:‘你又理会得甚底、’对曰:‘我爱他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叔党卧而闻之,明日以告。东坡大笑曰:‘这汉子也有鉴识。’”可见苏轼在黄州读书,每有会意,便“再三咨蹉叹息”,夜深不睡,害得陪侍老兵寒睏交迫,苦不堪言。

而最能体现东坡读书精神者,莫过于其读《汉书》了。

据宋人陈鹄《西塘集耆(qí)旧续闻》卷一载,苏轼在黄州,未认识司农朱载上。时朱公分教黄州,以“官闻无一事,蝴蝶飞上阶”诗句得苏称赏,后朱公登门拜见,二人遂为知己。朱公不时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掌管宾客请见事务的小官)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侍候颇倦(等得睏倦了),欲去则业已达姓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刚才)了些日课(每日的功课),失于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曰:‘抄《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抄耶?’东坡曰:‘不然,余读《汉书》,凡至此三经手抄矣。初则一段事抄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曰:‘不知先生所抄之书,有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意。东坡曰:‘足下试举题一字(说出一个字的题目)。’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又数次挑字)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李白)也。’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中等智力之人),岂可不勤读书耶?’新仲尝以是诲(教育)其子辂(lù)。”

苏轼到黄州,已年近五十,又是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读书不但要抄,而且至于再三,可见其刻苦、认真,以致朋友来了也要完成当日的功课才出来相见,宁可慢怠朋友,也不废弃读书,其学问之大,也正有此而来。才同谪仙的大学问家尚且如此苦读,只有中等才智的人不刻苦学习行吗?朱载上教育儿子新仲要勤读书,新仲又教育自己的儿子辂要勤读书。无疑,他们都认识到了勤读对增长学问的重要性,他们都是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