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7836100000183

第183章 奖掖后进

欧阳修之于苏轼,确如伯乐之与千里马。而苏轼亦以同样的胸怀对待后进之士。

随着苏轼文学创作的声誉越来越高,“粉丝”也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士子络绎不绝。黄庭坚给他寄来书信和《古风》二首,并称“晚学之士,不愿亲炙火烈,以增益其所不能,则非人之情也”(《上苏子瞻二首》),表示愿列于苏轼门下。苏轼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称其《古风》二首“托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认为此人“将逃名而不可得”,黄由是而声名始振;秦观举进士不中,到徐州谒见苏轼,并撰写《黄楼赋》,苏轼“以为有屈宋才”,“忽然一鸣惊倒人”,并说“少游文章美如玉,又琢磨之功,殆未有出其右者。”把他介绍给王安石,勉励他应举。秦观遂中进士。元祐初年,苏轼又以贤良方正荐之于朝,除太常博士。及秦观死,苏轼闻之,叹曰:“少游不幸死道路,哀哉!世岂复有斯人乎?”(《宋史·秦观传》)晁补之十七岁时随父至杭州,观钱塘山川风物之美,著《七述》以谒见杭州通判苏轼。苏轼也曾打算著文描绘杭州的山川景物,读晁补之《七述》后,自叹“吾可以搁笔矣”,并称其父“博辩隽伟,绝人甚远,必显于世”,晁补之由是知名。苏轼知扬州时,晁补之为其幕僚,尝以其从弟晁咏之之诗文献给苏轼。苏轼读后说:“有才如此,独不令我一识面耶?”“乃具参军礼入谒,轼下堂挽而上,顾坐客曰:奇才也!”(《宋史·晁咏之》)晁咏之遂举进士,举博学鸿词,一时传诵其文。张耒“游学于陈,学官苏轼爱之,因得从轼游,轼亦深知之,称其文汪洋冲淡,有一唱三叹之声。”苏轼就是这样十分热情地接待、培养和奖掖这些年轻士子,一时间,形成了以苏轼为盟主的文学圈子,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十分活跃的气氛。哲宗元祐年间,苏轼在京四年,主持过学士院考试和进士贡举,拔擢毕仲游、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出任馆职,又举秦观、陈师道任京官。他们互相酬唱,蜚声文坛,后人所谓“元祐诗人”,即指苏轼提携的这些后进之士,而其中的黄庭坚、张耒、秦观、晁补之,被称为“苏门四学士”。陈师道早年曾见知于曾巩。苏轼等荐其为徐州教授,后谒见苏轼,改颍州教授。苏轼知颍州,待之如弟子。李廌(zhì),曾谒见苏轼于黄州,持文求教,“轼谓其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拊其背曰:‘子之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御也。’廌再拜受教……旦而别轼,将客游四方,以葳(wēi,繁盛)其事。轼解衣为助,又作诗以劝风义者……又数年,再见轼,轼阅其所著,叹曰:‘张耒、秦观之流也。’”(《宋史·李廌传》)“苏门四学士”加上陈师道和李廌,世称“苏门六君子”。

苏轼爱才若渴,门生对他景仰备至。他被贬海南,友人参寥要与颖沙弥渡海相从,经苦劝乃止;巢谷自眉州来访,渡海后死于新洲;葛延之从江阴跋涉万里,登门求教。苏轼在海南,仍重视培养黎族知识分子,竟有一人金榜题名,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名进士。

苏轼一生坎坷,多处困境,但每当想起他所提携的后学之士,总能感到快慰。他在《答李昭玘(qǐ)书》中说:“轼蒙庇粗遣,每念处世穷困,所向辄值墙谷,无一遂者。独于文人胜士,多获所欲。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世皆未知之,而轼独先知之。”政治上未遂其志,慧眼识才,则多遂所愿。欧阳修当年把主盟文坛的责任托付给苏轼,苏轼当仁不让;同样,苏轼也多次对其子弟讲:“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欧阳修)之付授也。”(李廌《师友谈纪》)

苏轼在培养后进之士的过程中,也不断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常常利用和弟子们的书信和各种序、跋来阐明自己的文学思想。但苏轼完全没有王安石要人“同己”的毛病,他并不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学生,不要求弟子们对自己亦步亦趋。他的学生可以自由评价他,如黄庭坚,一方面称赞苏轼文章“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一方面又说“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秦观写词,并未沿苏轼的路子,苏轼并无不悦,相反,对其词评价很高,因赞赏秦观《满庭芳》词首句“山抹微云”而戏称秦观为“山抹微云君”;又绝爱秦观《踏莎行》词末二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而将其书写在自己的扇子上。正因如此,所以苏轼弟子虽多,但在诗、词、文的创作方面无一人完全沿着苏轼的路子走,他们都能够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创作风格,促进了文学艺术多样化的发展。

葛立方说:“东坡喜奖后进,有一言之善,则极口褒赏,使其有闻于世而后已。故受其奖拂者,亦踊跃自勉,乐于修进,而终为令器。若东坡者,其有功于斯文哉,其有功于斯人哉!”(《韵语阳秋》卷一)

苏轼一生热心奖掖后进,其但开风气不为师的风度,使其弟子既在道德、文章方面受到影响,又不使其囿于自己的框框,影响他们的自由发展。所幸者是弟子们的诗文各具其貌;所不幸者是他们中无一人能如苏轼所望成为一代文坛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