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宋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他更是屈指可数的通才作家,不但诗、词、文成就斐然,而且在书法、绘画等方面也成绩卓著。他是著名的文学活动家,是欧阳修之后无可争议的文坛领袖;他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提出了“务令文字华实相副,期于适用”,文章应“技道两进”,创作应勇于独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文章应“如行云流水”,要“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以及反对文风雷同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主张。宋人称苏轼文章“为天下第一”(范祖禹《荐讲读官札子》);《宋史·本传》称他的创作“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其文今存约四千篇,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今存二千七百余首,与黄庭坚齐名,并称“苏黄”,“继李杜后为一大家”;其词今存二百八十多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其书法自成一家,与蔡襄、黄庭坚、米芾(fèi)并称“宋四家”;其论画卓有所见,主张“神似”“传神”,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善画竹石,虽属文同为代表的“湖州派”,但“竹石风流各一时”。由此可见,苏轼真可谓“天下之奇才”(宋代王巩《甲申杂记》)。
苏轼经历了岭南七年的贬谪生活,九死一生,于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归,几经周折,才在常州落脚,不幸于次年即病逝于常州。
“文星落处天地泣”(费衮《梁溪漫志》卷七)。苏轼去世,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哀悼:其好友相率吊祭于其家,京城的太学生数百人自动聚集到佛寺中为他举行祭奠仪式;曾经亲睹和亲历苏轼善政的吴越之民相与痛哭于市。其弟子李廌作祭文悼其师云:“道大不容,才高为累。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衋(xī,伤痛的样子)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见朱弁《曲洧旧闻》)。这无疑是道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所以这篇祭文在当时即广为传诵。
苏轼热心奖掖后进,培植了大批人才;苏轼的作品在宋代即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之先河;苏诗历代受到推崇,金代诗人,明代公安派,清代的宋诗派,无不传其衣钵;苏词影响深远,直至清代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派仍宗法苏词。苏轼的文学作品及其书画作品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
苏轼没有成为宋朝的宰相,这或许是历史的遗憾;苏轼成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这绝对是历史的幸运。苏轼如果真的当了宰相,那只不过是在历史上长长的宰相名单中多一个名字而已;他成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留给后人的是永恒的精神财富。韩愈在评说柳宗元一生的得失时说:“然使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辨之者。”(《柳子厚墓志铭》)用此话移之于苏轼,难道不也是恰如其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