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7836100000020

第20章 爱才荐贤

韩愈为入仕求过不少人,但真正为他出力的不多。韩愈仕途坎坷,深知出身寒微的才德之士步入仕途之艰难,所以当他步入仕途、有能力施加影响之时,他便积极举贤荐能,奖掖后进,不遗余力地为才德之士进身奔走呼号。他不但写《师说》,弘扬师道,褒奖从师求学的李蟠;写《讳辩》为李贺举进士制造舆论;而且在贞元十九年,因关中旱饥,朝廷决定暂停吏部和礼部考试时,他立即上《论今年权停选举状》予以反对,认为在当时“有君无臣”的情况下,朝廷急需要有“忧国如家,忘身奉上”的“纯信之士,骨鲠之臣”来“辅宣王化”,国家能不能治理好,关键“在得人”,而培养和选拔人才是“深思熟虑、为国家树根本之道”的大事,如若停止科举考试,“所害实深”。

他不但建议朝廷广开才路,而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引荐后进之士,如贞元十一年(795),他向郑余庆推荐了孟郊;后又推荐樊宗师、张籍、张惟素等于朝,甚至在张籍眼睛失明的情况下,他还以张籍“盲于目”而不“盲于心”为由,极力劝李浙东给张籍安排工作;他还举殷侑为御史,举钱微、韦(yǐ)、马总、张正甫、韩泰等自代(代任自己原有的官职),而他最有名的一次荐士之举,莫过于贞元十八年(802)向陆傪(cān)推荐人才。

据《唐摭言》云:“贞元十八年,权德舆主持进士考试,陆傪员外通榜协助,韩文公荐十人于傪,权公凡三榜,共放六人(六人考中),余不出五年内皆捷(都中进士)。”韩愈当时刚任四门博士,是个从七品上的芝麻官,但他不惧自己位卑荐贤而遭议论,遂写下《与祠部陆员外书》一文,一次向他荐推十人。文章先说权德舆主考,他的职责是“得人”,而你的职责是向他“进贤”。“如得其人而授之,所谓两得矣。”接着,就向陆傪介绍了十个人的情况:“愈之知者,有侯喜、侯云长、刘述古、韦群玉,此四子者,可以当首荐而极论,期于成而后止可也。沈杞、张苰、尉迟汾、李绅、张后余、李翊,皆出群之才,与之足以收人望,而得实才。主司广求焉,则以告之可也。”最后又以陆贽主考时,梁肃、王础向其荐贤传为美谈来恳请陆傪。结果,当年即有六人及第(唐《登科记》为五人),其余几人此后几年相继金榜题名。

韩愈不顾人微言轻,不忌流言蜚语,“举贤不避亲”,将自己的年轻朋友及弟子推荐给主持科考的官员;而韩愈也的确是慧眼识珠,十人先后皆中进士,亦足见韩愈并未为私情而“妄举”。韩愈此举被后世传为佳话。

史称韩愈独有接后辈名,唐代二百九十年,获此声誉者,大概只有韩愈一人。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这是两条不同的用人路线,也是世族地主和庶族地主之间一场持久而激烈的政治斗争,它直接关系到统治集团内部权力再分配。韩愈千方百计为庶族有识之士入仕尽心竭力,充分证明他是任人唯贤路线的积极鼓吹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