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提倡文从字顺,写了许多文字畅达的作品;但他也追新求奇,写了一些“怪怪奇奇”之文,其流弊是造成了皇甫湜、来无择、孙樵一派艰涩怪癖的文风。此风直至宋初尚未消歇,到北宋中期,以写怪文风闻于世的“太学体”流弊更甚。欧阳修继承韩愈“文从字顺”的一面,又学习王禹偁的平易自然,提倡平易晓畅的文风。他不仅批评唐代元结、樊宗师文章“以怪而取名”的“不胜其弊”,而且在给“太学体”的代表人物石介的信中,多次告诫:“君子之于学,是而已,不闻为异也。”“书虽末事,而当从常法,不可以为怪。”而他反对和痛抑怪异之文的惊人之举,则是嘉祐二年(1057)他知贡举(主持进士考试)时的作为。
当时“太学体”风靡于世,而名气最大的人物之一是刘几。据沈括《梦溪笔谈·人事》载:“嘉祐中,士人刘几,累为国子第一人。骤为怪崄(xiǎn)之语,学者翕(xī)然(行为一致)效之,遂成风格,欧阳公深恶之。会公主文(主持进士考试),决意痛惩。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时体为之一变,欧阳之力也。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公曰:‘此必刘几也。’戏续之曰:‘秀才剌(là,乖谬,悖谬),试官刷(主考官把他刷掉了)。’乃以大朱笔横抹之,自首至尾,谓之‘红勒帛’(即以朱笔涂抹文字),判‘大纰缪’字榜之(张榜公布),既而果几也。”刘几在进士考试中写佶屈聱牙(文句不通顺)的古怪文字,欧阳修不但“戏续之”,指其乖谬,违背常法而将其刷掉,而且气愤地用朱笔横抹,判“大纰缪”张榜公布。这一举动是对当时“太学体”的沉痛一击。凡写怪文章的,一律弃黜,这是最致命的。众所周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走的都是“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十年寒窗,求的就是金榜题名。现在因写怪文而名落孙山,岂不要命?其失落和恼怒可想而知。
据《宋史·欧阳修传》载:“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毕事(进士考试张榜公布后),向之嚣薄者(浮薄之人)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相当于今之民警)不能制(无法制止),然场屋之习(科举考场的文风),从是遂变。”《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二年》也说:“榜出,嚣薄之士,候修晨朝,群聚诋斥(诋毁谩骂)。”欧阳修利用主持进士考试的文权,痛抑写怪文章的人,这些人恼羞成怒,趁欧阳修早朝之机,在其马前聚众闹事,围攻谩骂,连民警都无法制止。但欧阳修硬是不惧威胁,顶住了这股歪风。从此以后,科举考试文风一变。
欧阳修主持进士考试痛抑“险怪奇涩之文”,这在当时确是一件大事。此后文风一变,的确是欧阳修的一大功绩。但欧阳修也清楚,文风的变革,不能单靠行政命令,有破还得有立。欧阳修一面痛惩险怪之文,一面奖励写质朴自然之文;在刘几之流被黜的同时,苏氏父子及曾巩等人均得到应有的奖励:或金榜高中,或被推荐于朝,这对一代文风的影响甚为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