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从身份到契约: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理性思考
7839700000048

第48章 弱势群体研究(7)

第四,制约功能。家庭文化一经倡导,深入人心,形成舆论,对人们的言行举止具有制约力,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

第五,激励功能。良好的家庭文化,协调家庭成员人际关系,使家庭成员感觉心情愉快,幸福、舒畅。

(三)流动人口的家庭文化

家庭文化是家庭中一个深层的信念系统,在家庭成员的活动中发挥着行为导向、情感激发和评价标准的作用,制约着家庭成员活动的各个方面,不同的家庭会因其秉持的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作为家庭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的一种表现,家庭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家庭教育、婚姻观念、生育观念和家庭养老模式等构成了家庭文化的核心内容,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由于家庭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现代性、客观性和现实性的特性,流动家庭一方面带着流出地的农村文化,另一方面又需要融入流入地的城市文化,从而使得流动家庭面临以个人价值、功利主义、理性为特征的城市文化对以家庭、情感为纽带的农村文化的挑战和冲击。

随着流动家庭由农村社区进入城市社区,其家庭文化由传统、封闭、单一性向现代、开放、多元化转变。在家庭关系上,传统农村家庭是以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和手工劳动为标志的农业社会的家庭形态,具有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双重职能,家庭结构以父子关系为轴心,父权是其基本特征;流动家庭进入城市后,由于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家庭成员互动频率增加,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密切,家庭结构以夫妻为轴心,夫妻家庭权力趋向平等化。

婚姻文化上流动家庭呈现出传统的家族、父母专制婚姻弱化,个人、自主婚姻强化的趋势,夫妻之间由单向依附于丈夫或妻子转变为双向依附,由经济依附关系转为互为精神支柱的关系,追求夫妻之间的感情投入和心灵交融。生育文化上一方面受到传统种族的延续、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现代生育观念的影响,但传统的生育目的、数量和性别思想有所减弱。

在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上,流动家庭一方面保留着根深蒂固的乡村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受到城市复杂性、分化性、开放性、流动性和异质性生活方式的影响。经济因素使流动家庭的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单一、消费商品化程度低,主要集中于食品、衣着等日常的生存和生活消费。但是,由于流动家庭受到城市消费观念的影响或希望融入城市生活,有些流动家庭通过象征性消费以期获得地位认同,使自己与留守的农村人相互区分,或通过消费角色的转换,采取城市和农村不同场景中的消费行为。

流动家庭的人际交往有较大的局限性,流动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其人际交往圈主要局限在亲戚、老乡的范围内,他们与城市人的交往仅限于生产、生活方面的联系,感情交往极少。而且,由于流动家庭的较频繁的流动性,使得流动家庭与城市中其他人的联系沟通较少,仅仅停留在最起码的必需层面。

家庭教育文化主要指家庭对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环境。由于不同家庭的子女教育存在差异的本质原因是文化上存在着各种差异,流动家长如何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必然会受到其所认同的文化的影响。流动人口家庭进入城市后,在文化上既受到原来农村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在思想观念上既有传统和现代之争,又有封闭和开放之别,加之流动家长本身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面对多样化的选择,势必会陷入一种迷茫状态。多数流动人口家庭由于家庭经济收入低且不稳定,家庭中子女多,长时间工作使得家长无暇顾及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家庭中亲子文化互动少,缺乏必要的文化生活。不少流动家庭的父母忽视子女的文化教育活动,根据有关调查,四分之一的流动家长很少给子女买书,四分之一的流动家长不带子女去书店、公园、文化宫。由于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低,不能给予子女学习上的辅导或很少与学校老师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家庭文化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文化的缺失或不足影响子女的社会化、城市化和健康成长。

流动家庭的文化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受到不同规范文化的碰撞,从而使其家庭文化呈现出以往未有的新特点和走向。

(四)流动人口的家庭文化对子女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文化是文化在家庭的呈现形态,包括文化的内容和存在方式。随着户籍管理制度的逐步松动,流动人口家庭化将出现扩大的趋势,流动人口子女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家庭教育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现实的家庭文化首先要受现实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同时传统文化对它的影响也十分巨大。“传统文化不仅表现在一些思想家的著作里,而且渗透在民族心理素质、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许多方面。”(陈显威,2005,第93页)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在家庭文化、家庭教育观念上既受原来农村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城市家长的影响以及周围其他流动家长的影响。以下本文主要从家庭文化的视角通过家庭成员共享或相互作用的几个维度,角色、认同危机、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家庭传统文化、家庭人际关系来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

1.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流动人口虽然身处城市,但他们的自我角色认定仍然是“农村人”,因此他们仍然沿用农村传统的教育模式或者以学校教育代替家庭教育模式。流动人口子女中有的就出生在城市,他们生活在城市但不属于城市,他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文化观念等与城市不合拍,既不属于农村又不属于城市,始终游离在城市的边缘,扮演着“社会边缘人”的角色,容易产生角色困惑。父母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家庭教育水平高度相关,流动人口低层次的文化水平无疑会影响其家庭教育观念、能力和方法。由于流动家庭父母一方面遇到一系列的文化冲突与角色的失调,另一方面文化水平低,无法解释和帮助子女解决角色失调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城市贫困流动人口家庭,其家庭文化和家庭教育欠缺明显。

2.认同危机

认同是依附于特定社会角色中的自我的一系列意义,这一系列意义随着个体的内在参照标准变化而变化。(邓治文,2007,第54页)斯特莱克强调多重角色认同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行为的重要作用。认同是自我和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状态,当自我能够适应环境的需要,社会和他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基本吻合,自我的认同感就很强。否则,就会出现自我认同危机。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指出:“自我认同并不是个体所拥有的特质,或一种特质的组合。它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安东尼·吉登斯,1998,第58页)

流动人口家庭由于经济上的贫困,他们通常为生活奔波,不能为子女提供理想的甚至是基本的家庭教育。流动人口子女一方面沿袭父辈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另一方面又在繁华的大城市中耳濡目染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他们深切地感觉到出生地与大城市生活的极其悬殊的差距,切身体验到父母的无能为力,这容易导致角色上的冲突、认同上的危机,并可能引发反社会化行为,而且,流动人口子女普遍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存在“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所接触的人际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关。(赵娟,2003,第18页)

3.价值观和道德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方向。流动人口子女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家庭文化直接影响着价值观的建立。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及其相互关联的血缘关系而进行的。家庭文化对人的培育和熏陶,其本身就是所谓人的社会化过程,通过家庭成员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熏陶,运用自己的教育手段表现着各自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有意无意地强烈地反映着各自的教育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家庭中子女的教育者,流动人口由于自身文化程度偏低,加之对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充电”,使得体现家庭教育特点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太大,不可避免地在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上产生偏颇,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障碍。有的父母对其子女的道德教育主要停留在行为检点、不打架、不偷东西、不与坏人接触,对卫生习惯、文明礼貌、心理品质等方面较少涉及。而且这种教育一般停留在口头说教,很少身体力行,有些家长甚至自身没有做好表率。子女的价值观、道德品质、社会化程度等直接受到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同时,子女的行为表现又会影响父母的行为方式,进一步形塑家庭文化,而家庭文化则体现在家庭成员的价值取向、道德品格、生活方式中。

4.行为方式

流动人口子女的价值观、道德观不仅反映了家庭文化,而且家庭文化体现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方式中。社会转型时期,流动家庭受到城乡不同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价值标准。家庭文化冲突的本质是价值观念的冲突,容易使人产生心理失衡、越轨行为等。特别是青少年好奇心强,思想单纯,判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差,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而流动人口一般居住在郊区、犯罪率较高的夹居地带,人员复杂,打架、偷窃时有发生,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极易近墨者黑,流动人口对孩子的行为教育主要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管束。

当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行为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家庭总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家庭教育的经济投入和教育时间投入不足。

第二,教育方法上注重物质奖励,语言鼓励、奖励少,很少对子女的良好表现加以口头表扬,除因考试成绩好外,且奖惩措施形式单一、直接,方法原始、粗暴、过激,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原则,甚至不惜通过伤害子女的身体而实现教育的效果。

第三,教育过程上不注重言传身教的作用,大多数父母无视子女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

第四,教育知识经验和家庭教育知识的来源渠道有限,家庭教育知识主要来源于其父母的经验传授和自己从小接受家庭教育的体验。

第五,教育投入注重功利性强。流动人口一方面处于经济贫困,另一方面需交纳城市中高额的子女教育费用,由于经济因素,流动人口对子女教育的投资主要取决于子女是否有出息,能否用知识改变命运,否则会停止对子女教育投资。

第六,教育方式缺乏民主。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方式多为放任型、专制型和溺爱型,很难做到与孩子平等、民主地相处。流动人口父母普遍觉得自己没有文化,一方面在子女学业指导上不能给予帮助,多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另一方面在子女面前难以树立威信,在教育决策和教育过程中常采取专制、粗暴的手段进行压制。

5.家庭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开放,多中心、多元化文化的交流碰撞,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家庭文化、家庭观念,这不仅带来了人们观念的更新,文明意识的上升,如男女平等、家庭文化的反哺、家庭传统功能的社会化等,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文化腐蚀,影响人们的思想,并引发越来越多的家庭问题,如青少年犯罪、家庭暴力、不良性行为、婚外情等等。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技能的训练,也培育人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精神。中国人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渗透在民族心理素质、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和光荣的传统,如“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立身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品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和为贵的亲和团结精神以及“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等,这些传统文化也成了中国家庭文化的主导文化。(陈显威,2005,第93页)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家庭文化能够培育人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精神,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优秀的家庭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子女的助人为乐、艰苦朴素、勤劳善良的美德,增强其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自豪感。流动家庭由于生活居住环境、父母为生计奔波疏于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6.家庭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