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完全初恋手册
7840500000009

第9章 正视萌动的情感

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间接影响着青少年以后的人生。

如何与父母亲相处,是青少年们的心理负担与困难之一。随着思考方式的改变,年轻人也会改变对父母的看法,开始批评父母的言行,甚至“看不起”父母,形成了代沟隔阂。假如父母处理不当,就会有亲子关系的冲突而产生不悦。再者,年轻人追求独立自主,力求减少依赖父母,而有些父母却不关心青少年的自主精神,造成家庭不和。

因此,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浮云般的感情需要及时的疏理。

1.父母一点也不理解我

你的困惑:父母有时候不了解我们,他们不知道我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们总是按着自己的意思去做……我与他们之间有很深的代沟,我与他们简直无法沟通。

我来为你疏导:

心灵故事之

故事之(1)

女生宿舍里,巧巧向好友述说着自己的烦恼:“今天早上和我妈吵架了。她说今天天气不好,非让我穿毛衣,我说我不冷,不想穿,就这点事就吵起来了。有时候真烦,都这么大了,连这种小事他们都要干涉,累不累呀!”

好友也颇为理解地说:“彼此彼此,昨天晚上我也和我爸吵架了。放学回家后,我赶紧打开电视,想看看那场都快结束的足球,刚看两眼,我爸回来了,进门就在那喊:‘怎么又在看电视,一点都不懂事,快做作业!’我说我刚看,马上就赛完了,赛完我再做作业,你猜怎么着,他上来就把电视关了,还说什么,女孩子看什么足球。唉,他们一点都不理解我!”

故事之(2)

冯勇是一名高二学生,但是在这个花季的年龄里,他却一直想着“把爸爸赶出去冻死,然后我出家”。原因是从小学二年级起,他每次都是被爸爸看着强制学习。为了让他专心学习,爸爸拿走了他房间里一切好玩的小东西,而且不让看电视,不让出去玩,学累了也很少让他休息。有一次学累了,爸妈竟一人掐他腰,一人扭他耳朵让他去学习。冯勇觉得很郁闷,他觉得父母不了解他,于是处处和父母作对,不仅爸妈说的话坚决不听,就连父母爱吃的菜他都不吃了,为的是“和他们划清界限”!

透视心灵深处

现代社会,思想的发展迅速,各种新兴的思想随之而生,家长的思想变化已远远赶不上时代的潮流,使本来就已存在的代沟现象更为严重。代沟成为困扰两代人之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那么,“代沟”是如何产生的呢?

有56%的被调查学生表示自己不能被父母理解,其中10%的学生认为家长“根本不理解自己”。大多数人都反应,父母只盯着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其他方面的感受。“给你吃这么好、穿这么好,不就图你学习上有长进吗?”这句话几乎成了多数家长的口头禅,殊不知,这句话也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压力。

每一个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觉得爸爸妈妈是最完美的人,上了中学后却发现了他们的一些缺点;小的时候跟爸爸妈妈上公园逛商店,总愿意爸爸妈妈拉着自己的手,可上了中学就不愿让他们领着了,总想自己去玩;小时候什么都与父母说,长大了却发现父母原来不了解自己,就封闭了这个通道。这就是“心理断乳期”的表现,由于两代人生活与成长的环境不同,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一定距离是很自然,很正常的,有人称之为“代沟”。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有其发生的必然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会慢慢苏醒,同时对父母的意见不再是简单地服从、照办,而是要分辩是与非。他们希望自主地安排生活,不希望、也不愿意父母干涉。但父母仍然用昔日对待儿童的教育方法,这已不能适应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于是就会让青少年产生父母不了理我这样的感觉。这就产生家庭矛盾,也慢慢演变成为代沟。

其次,是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足之处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父母的一生总有这么多的理想没有完成,而他们习惯于将未完的理想与信念都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他们梦想的延续,他们设计孩子前程的同时,就是为他们年轻而未完成的青春理想而设计。而青少年也在追寻属于他们自己的理想,这就产生了思想上的矛盾。就像一个名人说过“孩子在3~4岁是行为上的独立,而16~18岁则是思想上的独立”,他们不会任父母来设计自己的未来,这也是代沟产生的原因。

解开心结

虽然代沟现象是常见的,但是不加以重视,也会产生巨大的危害。他可能是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学习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面对代沟时,作为青少年不要一味的怨怪父母,以逃避了事,要敢于面对,正确的解决才是科学之道。

常言道:“话不说不明,理不辨不清。”要解决代沟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站在青少年的角度,要明白:父母是爱你们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以你的将来考虑作为前提的。对你们事事关心,事事过问,一切都要控制住在自己的视野之下。这虽然是爱子心切的表现,但管得过死,难免就产生冲突,使孩子们感到父母不理解他们。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与父母,只有让父母明白了这一切,才有解决的可能性。假如你一时难以理解父母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与父母“对立”,记住父母的话,并在实践中去逐步认识和理解。这样,你就容易与父母保持友好、平等、和谐的关系了。最要不得的做法是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就更加封闭自己,并且不断地埋怨。那样只会使隔阂越来越大。

另外,要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现在的父母多半都认为,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因而忽视了子女在情感、兴趣、心理等多层次的需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需求就会不但的升高,青少年们还有许多想法,有些想法是父母年轻时不曾有的,所以也就会意识不到,就出现了不理解。所以,要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你的成长,那样,就会生出理解与宽容。

现在人们常说“理解万岁”,青少年们在要求父母们理解自己的同时,也要去理解父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能要求自己的父母没有一点缺点和失误。要知道,理解是相互的。

2.青少年如何面对异性交往

你的困惑: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生,虽然没有性别歧视,但是从内心深处我更偏重于男生的那种豪爽的性格。所以身边常常是一些男性朋友,最近有一些关系较好的女性朋友对我说,当男生接近一个女生时,他就有一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友谊是不会在异性之间产生的。我真的很纳闷:难道异性之间只会产生爱情吗?

我来为你疏导:

透视心灵深处

异性之间不只产生爱情,更多的是友谊。异性之间不但可以存在友谊,而且异性之间是可以互补的,他们的不同倾向将相互补偿,换言之,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好处是很多的。异性之间的纯真友谊,是男女关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关系,这是一种中性关系,需要男女双方都要偏离原来的性别,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点是纯真友谊的核心。这有别于爱情,虽然异性的友情中也有许多共同点,包括:知趣、爱好、能力、理想、价值观等;也可以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支持、各有收益;更有了解对方、信任对方的眼光,甚至会在关键的时候依赖对方。但这种异性间的关系,没有排他性,双方都可有很多这样的朋友,或者双方的朋友也会因此相识,建立友谊。

从友谊的角度来说,真正的友谊是人们在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关系,没有性别,没有距离,没有高低之分。异性友谊更是一种轻松的、宽广的情感,异性友谊的建立,只是有着共同理想与兴趣,共同的见解与理解。他们之间就像二条平行的铁轨,他们永远看得到对方,而又不会走到一起,只会默默的为对方祝福。但也不可缺少相互批评,因为总批评你的人,不一定是坏人,总帮你说话的人,不一定就是好人。虚伪的友谊,会把纯洁的友谊葬送。这就是真正的友谊,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对任何的事情都是一个初步的认识,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这时候的友谊更容易形成,只要得以正确的把握和认识,异性青少年的友谊将会更加美好。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从而使情绪易于波动,活动能力增强,人格独立要求增加,同时产生愿意与异性交往的想法,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而非是“恋爱”。学会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一堂必修的“社会课”,期间需要逐步树立良好的交往意识,培养健康的交往心理,但是更多的家长和青少年们会对这种情况不能持正确认识的态度,所以会担心,小孩子一旦和异性搭起了友谊的桥梁,难保那座桥不会变成“鹊桥”。所以有些家长就会在将与异性交往神秘化,把异性交往划为禁区。不错,青少年确实还不成熟,在与异性交往时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性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没有达成异质社交性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有些人可能会以为鼓励或放任两性互动就是意味着同意或支持青少年谈恋爱,其实不然。基本上鼓励青少年和异性交友是为了让他们懂得如何和“人”交友,并且为将来谈恋爱做准备。

青春期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异性友情不可或缺。此时的男孩、女孩,以其特有的性别磁场在对异性产生吸引力,或被异性磁场吸引。这不是他们自身意识到的,更不是他们刻意计划的。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学习建立异性友谊。与异性交往并非是“长大以后的事”,相反,如果真的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性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在对异性家长的态度、表情、言行上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十分正常。但这个过程不可持续太久,需要尽快让青少年的性别磁场指向从异性家长转向同龄同辈的异性,这是青春期社会化的一个特殊环节,可称“第二断乳期”或“心理断乳期”。男女相互接近的渴望使他们乐于参加与异性在一起的集体活动,喜欢结伴外出郊游、唱歌、跳舞或参加体育活动等等,并对异性表示关心、体贴、乐于帮助异性同学以博得异性的好感。但是,少男少女毕竟还不懂得应当怎样与异性相处,接触和交往多半没有专一性和排他性。

解开心结

异性交往是我们在社会中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异性之间的友情会越来越频繁出现在人们中间。青少年之间的异性交往不但可以,而且是正当的、必需的。它应是建立在纯洁友谊的基础上的,其目的是友情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对异性交往问题是非常敏感而好奇的。没有必要限制异性的正常交往,也没有必要强制他们与异性交往。因为不同的人心理、生理的发展水平不一致,人的社会化程度也有差别,只要在正常范围,顺其自然发展即可。如何正确交往,选择什么样的异性朋友,便成为我们高中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技能。

这就要需要在对异性之间要有一个交往度,就是说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必须把握好交往得当和适度。“得当”,即交往的方式方法要适合当前社会多数人的接受程度,不能像同性朋友那样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举止随便,亲密无间,因为男女有别;“适度”,即严格把握友谊的框架,使友谊的性质不超出友爱的范畴。这时就需要青少年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异性交往。那么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轻视异性”,这里说“轻视异性”,不是指性别歧视,而是指不把男生当男生看,也不把女生当女生看,与他或她在一起只是兴趣爱好相同。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注意消除异性间交往间的那种不自然感。心理上应该像对同性朋友那样去与异性交往,因为友谊本来就是感情的自然发展,异性间自然交往的步履常能描绘出纯洁友谊的轨迹,这已为无数的生活实践所证明。能够“轻视”异性,不把异性当回事,这是成熟的标志,所以把它放在第一条,因为它是人生迈向成熟的第一步能够不把异性当回事,这对于人们、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困难的,唯其难,所以它才成为一种成熟的象征。真正的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青少年端正自己的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方性别的意识,思想无邪,交往时落落大方。

其次,要广泛交往或称为群体交往,避免过多的个别接触。这也是一个降低异性交往的敏感度,对异性交往的一种新的解释。这个新的解释的含义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与各种人进行社会交往,所以,所谓异性交往,是一种“求异的交往”。与异性的交往只是学习的需要,或者是对共同话题的探讨。

再次,有礼有节,即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应注意把握分寸,不可过于亲密,举止要端庄稳重,言谈文雅高洁。异性间交往过分拘谨固然令人生厌,但也不可过分随便,诸如嬉笑打闹,你推我拉之类的举止应力求避免。须知异性毕竟有别,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之间交谈,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乱开。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一点有些难度,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许多的观念不为现在的青少年所知,更多的人是对于那种“男女授受不亲”的观点不屑。但是最基础的就是要做到不要在异性面前讲两性话题。

3.父母总是偷看我的日记

你的困惑:我的日记本是带锁的,那里面锁着的是我青春的心情,成长的记忆,之所以要带上锁就是为了避免父母翻看,因为,我需要自己的空间。我曾经为自己的举动而感到羞愧,我觉得我应该相信自己的父母,他们不会随意来侵犯我的隐私的。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父母打破了我的愧疚感——他们偷看我的日记。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们,我恨他们的这种行为。

我来为你疏导:

心灵故事之

故事之(1)

安琪是初三的学生,近来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而且还不时有男孩给她打电话,其父母怀疑她早恋,就偷偷撬锁看了她的日记本,才知是安琪患了轻微抑郁症,那个男孩是在帮助她转移注意力。就在父母为此担心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安琪回来后,发现日记被人偷看了,心理疾病由此加重,气得精神失常。其父母后悔莫及。

故事之(2)

王芹最得意的就是有一个自己的小书桌,上面带着一把小锁,一把小锁就可以把自己的小秘密锁在里面,所以她把自己的信件和日记全放在了里面。这天放学回家,王芹发现自己的书桌抽屉上的小锁不知道怎么被开了,打开一看,里面的东西全部被翻过了一遍。王芹赶紧走到厨房里,问正在烧菜的妈妈:“妈,咱家是不是来了小偷,我的书桌抽屉上的锁给砸开了!”妈妈却笑着和她说:“哪来的什么小偷啊,锁是我打开的,我想看看你的抽屉里到底有什么东西。”王芹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严重的侵犯,又气又恼,和母亲陷入了冷战。

透视心灵深处

这两种情况其实在当前都不是少数。不论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其日记是个人隐私,未经允许不得阅看,否则就是侵权。何况这未成年的学生,思想尚还稚嫩,会有很多的“心灵秘密”不愿让也不需让爸妈知道,当他们一旦发现自己的房间被父母背地里“检查”过,便对父母产生极度的不信任。

日记是孩子的隐私,父母经常偷看孩子的日记,是孩子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是一种严重的“侵犯”行为。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往往会有一些思想是不愿让人知道的,于是就有了日记这个“避难所”,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一旦这个“秘密场所”被人侵入,就等于心理上的稳定被人打乱。因此,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以过激的行为来反抗父母的做法。

人人都有不愿告诉别人私事,这便是隐私。个人隐私应得到尊重,但是青少年的隐私权受侵犯是常见的事。偷看青少年的日记并不是一件小事,与法与理均有过错,而由此引起的后果也不只是一时的不愉快。

破坏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青少年的日记里往往会涉及到他的朋友与同学,里面往往记录着他们一些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秘密。但是当家长和老师知道后,往往会将其公诸于众,这便会招致朋友和同学的怨恨,破坏了青少年与别人的友谊。

降低青少年的自省力。写日记是一种自省方式,偷看青少年的日记,又把日记的内容宣扬出去,是不可取的。青少年会因此受到打击,对父母产生极度的不信任感,也因此就会放弃这种自省的方式,不再写日记了。这样会使他们自省的欲望和能力大大削弱,妨碍其健康成长。

打击青少年的自信心。随着青少年独立意识的苏醒,他们都希望自己的某—领域不受干预,这正是有自信心的表现。青少年写日记是其思想独立的一种体现。做错了事,想偷偷改;学习落后了,想暗自追上去,这也正是不丧失自信心的表现。而侵犯他们这方面的隐私,是对他们自信心的最大打击。

影响亲子关系。青少年的隐私常被侵犯,家长又不善于补救,其结果必定是青少年对父母反感,不信任。一旦双方形成隔阂,再对青少年进行有效教育就困难了。

解开心结

当你的日记被父母偷看时,该如何去做呢?一旦发现,就应立即向父母讨说法。当然,讨说法并不是暴跳如雷、痛不欲生,既要据理力争,又要冷静应对。

首先,要用一颗理智的心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要知道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他们的用心是善良的。他们在没有征得你们的同意下偷看了日记,这种行为肯定是不合法的,但也有情可原,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大都是好的,他们的初衷并不是要揭你的老底,给你点颜色看,也不是为了惩罚你。主要是想了解并掌握年幼的子女心理动态,总怕自己的心肝宝贝思想滋生“病苗”,以便及早“医治”,确属“好心办了坏事”。子女更要相信父母不会用信中的内容取笑你,不会轻率地将信中内容外传使你难堪。你们得谅解他们。只要看一看他们为你操心受累而头上添的白发和脸上增的皱纹,你们就会有一种感动,他们因为关爱而出的种种过错其实真的是可以原谅的。

其次,要向父母讲道理。在私翻日记、信件的事情发生后,你千万不要发脾气、耍态度,不问青红皂白扣上“私拆信件违法”、“偷看日记可耻”的大帽子,向父母明确指出此事的违法性和对自己的伤害,希望他们尊重你的隐私权。否则,大发脾气不但不能使事情得到缓和解决,反而会让父母认为他们的自尊与权威受到了伤害,激化矛盾。

第三,与父母订一个君子协议。与父母商定家庭制度来避免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不仅是日记本,还有电脑文档、同学来信、锁在抽屉和箱子里的“体己”等,均应得到保护。可同父母约法三章,未经许可不准翻看,更不准“偷看”,对自己有什么问题,可以要直接提问,或在本人许可的情况下翻看。

第四,要增强对父母的信任。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加上学习阶段与外界交往的日益增多,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并且轻易不愿向人吐露。由于年龄的差异,代沟现象日益严重,许多的青少年担心内心的秘密会遭到父母的误解,于是便将自己封闭了起来,这种不信任感首先会使自己在感情上逐渐疏远父母,产生距离,但是这样做反而会使父母对青少年更加担心,他们迫切希望能了解青少年的想法,于是便有了日记事件的发生。其实,青少年毕竟还年轻,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在生活中为什么不主动争取父母的帮助呢?如果你能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父母也就不会采用你不高兴的方式“了解”你了。所以,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是化解信任危机的根本途径,青少年在生活中要尽量做到这一点。

总之,当你的日记被父母偷看了后,要学会彼此的谅解,理智的处理。

4.停止“单恋”着的那颗心

你的困惑:我有了自己喜欢的人,却一直不敢向他(她)告白,我害怕被拒绝,但终于有一天,我不安于暗恋而勇敢地说了出来,结果我还是被拒绝了。从此,见到他,我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我觉得很丢脸,不敢再看他,但是看到他和其他女生一起说笑,我就会很生气,就好像男朋友背叛了我一样。

我来为你疏导:

心灵故事之

我喜欢着一个男孩子,他是我的同班同学,他对我的感觉很好,总是那样微笑着对我讲话。

那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他告白了,可是,他却只对我说了声谢谢。他对我说,以后再也不要对他说这样的话了,否则连好朋友也做不成了。我知道,他根本就不喜欢我。后来,我经常发现,他和我们班另外一个女生开心地谈论着一些问题。

自从那次表白后,不知道同学们都怎么知道了我的事情,现在总觉得他们看我的眼光都变了。我现在,真的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了吗?我真的很后悔那天不应该一冲动就向他表白。我好想退学,我没有办法再面对同学们看我的眼神,再也不想再见到他和别的女生在一起有说有笑了……我讨厌生活里的一切,我该怎么做,才能回到以前的生活?

透视心灵深处

发生在文中这个女生身上的事,在青少年身上是比比皆是,青少年的年龄也到了主动寻求恋爱关系的年龄。因此,文中的女生不必过于介意,16岁的少男少女还没有对爱情的承受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从告白失恋的状态尽快跳出来,开始新的生活。

受“单恋”困扰的心理分析

一、单恋的现象比比皆是

生活中,一味地单恋的现象比比皆是,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这种心理状态。患单恋心理的人总是会觉得对方有一天会爱上自己,常常把对方的言谈举止纳入主观需要的轨道去理解。对方的一句无意的话语、眼神或表情,引起其长久的喜悦和激动,即便遇到严辞拒绝,仍毫不置疑。如果能够看见对方,就会尽可能地注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如果见不到对方,就会猜测或巧妙地打听对方的去处;如果别的人无意中谈起对方,会非常注意地倾听,表现出极大兴趣。以为只要自己大胆努力地追求,对方终有一天会被自己感动,一想到这里,就觉得应该用加倍真挚热忱的爱去唤醒对方。看那些电视剧中陷入单恋无法自拔的悲情女主角,她们为了得到对方的爱,就不惜变成一个坏女人,然而,最后她们什么都得不到。

民间有一句俗语最值得单恋者好好玩味一下:强扭的瓜不甜,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终究不是你的。

二、单恋的心理过程

单恋的心理过程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呢?英国某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单恋的模式大多是:起初双方仅是精神交流,接着其中一方萌生爱意,并陷入自己编织的情网中难以自拔,不时用隐晦的语言和行动暗示对方。如果对方年龄在25岁以下,通常会直接拒绝单恋者,30岁以上的人则大多“默不作声”,这往往使单恋者产生误解,两人陷入尴尬关系中。单恋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在14~18岁时更常见,因为少男少女此时正处于爱幻想的青春期,不善于自我控制。而在适婚男女中,60%的人“单恋”过,20%的“多情种子”还可能每年单恋他人2~3次。另外,60岁以上老人也不时出现单恋。

单恋是一种心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陷入单恋的人通常自卑感很深,这些人虽然总是进行爱的自我陶醉,但真正面对对方时,会表现出极度的紧张和不安,并且试图掩盖自己的真情,以至出现语塞笨拙的举动,使对方感到莫名其妙。这样,往往引起事后的懊悔。他们对相思的人怀有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尽管对现实的恋爱十分向往,但却不敢轻易地向对方表白,深怕对方说出“不”字。于是将深情藏在心里,却又急切、焦灼不安地期待着对方的爱情吐露。长时间的感情压抑和失望,会加重忧郁和苦闷。因而,可以说,单相思很容易加深自己的心理负担,影响正常的生活。但当他们真正地表白了自己的感情后,一旦得不到回应,就会更加痛苦。

三、单恋的优缺点

很多陷入单恋的同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感到压抑和疑虑,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尽的烦恼。像这种“落花有意,怎奈流水无情”的感情,同学们最好跳出来,否则长期下来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作为一名学生,如果让自己的学业及前途淹没在单恋中,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然而,单恋就百害而无一利吗?其实也不尽然,敢于表白自己的爱,就说明你是一个敢说敢做的人,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也许表白让你更学会如何去关注、关心一个人,如果你将这种感情加以升华、扩展,那么你将学会无条件地关怀人、帮助人。你可以利用这种体验来提升你爱的能力,相信,只要你能够面对单恋适可而止,就说明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懂得不把自己的爱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歌德就是在放下痛苦的单恋后,写出了伟大的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书中,他将单恋者的感情与细腻全部转化了文字的美丽。

解开心结

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女生比男生文静、乖巧、懂事,可以让老师、家长少操心。相对男生而言,女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对自己需求的表达方式上也要含蓄些,正因为这样,在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花季少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老师家长的关注。花季女生的情感较为细腻,就像上文中的女生一样,表白无果后就开始胡思乱想,因此,我们要更加关注女花季少女的情感世界。

花季女生如何与异性交往

第一点,应特别注意与男生的相处方式,最好是以集体交往为宜。课堂上的讨论发言,课后的议论说笑,课外的游戏活动等,为大家创造了异性交往的机会。集体交往一方面使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同学,免除了独自面对异性的羞涩和困窘,同时也满足了喜欢交际的同学的交往需要。而且在集体性的异性交往中,每个女生所面对的都是一群异性同学,他们各有所长,或幽默健谈,或聪明善良,或乐观大度,或稳重干练……这就使花季少女在吸收所有男生的优点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和心胸,从而避免了只盯住某一位异性而发展“一对一”的恋爱关系。

第二点,作为女生一定要自洁自爱,不要有轻浮的动作。与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自然适度、心中无愧。不管是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在与异性的现实交往中,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太夸张,尤其是在与某位男生(如同桌)长期交往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度”。

第三,女生在与异性交往时最忌造作。女生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流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辞;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把与男生的交往就看作是和同性交往一样,落落大方,自然坦诚。

最后一点,女生也要活得有尊严。在与男生交往时,不仅仅要自尊自爱,而且还应通过合理的言谈举止、大方的仪态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异性间的交往有别于同性,尤其在交往的时间、地点、方式的透明度上要符合青少年的特点,既落落大方,又要避免引起旁人的误解,将双方的交往限制在同学式的友谊范围之内。在这一点上,花季少女更应该有所注意。

也可以借助闺中密友的力量帮自己摆脱困境。对于女生来说,友谊的作用很重要,当别人都离开时,友谊仍会陪在你身边。当心中有了不愉快的事或者有了解不开的结就可以试着向你的闺中密友倾诉,倾诉可以让你的心情变得轻松,朋友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你重新站起来,面对所有的痛苦。因此,花季女生要懂得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所有向别人说不出来的话,都可以向好朋友倾诉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男生如何应对女生的“求爱”

一、认清自己的感情,不要盲目地接受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把完美的爱情当作一生的心愿,然而,真正的爱情是有它牢固基础的,例如执著的爱慕、崇高的理想、共同的信念、一致的情趣、高度的责任、无私的给予……都是它丰富的内涵。在青春期的同学容易在一定的生理与心理条件下把好感、同情、钦佩等感情误当爱情去追求,凭着一时的冲动向你求爱,你也可能会出于好奇、好玩、感激、同情、羞怯而接受他(她)的求爱。那么,这样双方在爱情上都扑了空,把自己对爱的想象当作了对方的真情。因此,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男生,当接到女生所送来的求爱眼神时,首先要考虑3个问题:

(1)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爱情吗?

(2)我为什么要接受这种求爱的眼神呢?

(3)如果我接受了这样的爱情,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二、冷静地处理,把握自己

当一个男生收到女生的示爱行为时,不要慌乱,也不要太过于兴奋。我们正值青春花季,有个女生对你有了的爱慕、并向你表示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就会要么陷入爱的“沼泽区”,要么伤害了对方。你既不能对她的求爱表示愿意接受或考虑,也不必声张、随意地把字条给你的好朋友看或交给老师和父母,也不要轻易将对方的信件、纸条公之于众,更不要当众嘲讽对方。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不仅会严重地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更会被大家嘲笑你这种做法的幼稚,不符合一个男生应有的举动。总之,无论你感到多么突然,都应该冷静地处理、把握住自己,避免极端化的言行。

三、表明态度、正常交往

如果你决定要拒绝向你表明爱意的女生,就要学会明确而巧妙地表明你的拒绝,因此,在拒绝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态度确定。不管是什么样的拒绝方式,都难免会给对方带来一种伤害,但不能因此而犹豫不决,如果你拒绝爱的态度不够坚决,很容易造成对方的误会,最后往往带来更大的伤害。

(2)多为对方着想。你不妨先把对方赞美一番,然后再说明你不能接受的理由;最好能让对方觉得拒绝也是为了对方好;如果必须向旁人解释,你不妨把所有不能接受的理由归结到自己身上。

(3)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方式。应该考虑到你们平时的关系和对方的个性特点,选择冷处理,或面谈,或书信等方式,但一般不要采用托人转告的方式。这样的话,会让用尽所有勇气的女生走向极端。

(4)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时间。不要在对方刚表白了爱情时就立刻拒绝,但也不要拖延太久,给对方造成误会。具体应是什么时间,你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最好让事情变得圆滑。

男生要有男生应有的绅士风度,虽然拒绝了对方,但仍应该一如既往地以坦然和自若的态度与她交往,但要巧妙地避免与她单独相处,让她意识到你的拒绝但又不伤面子。这样,时间久了,对方也会为一时的冲动反省,然后渐渐平静下来。

四、寻求帮助、勇敢面对

如果你真得觉得自己无法处理好这件事,可以悄悄地寻求你信任的长辈或老师的帮助,让他们指导你渡过难关。如果对方以无理纠缠或是以死相威胁,你也不要害怕,要勇敢面对、见机行事。有些人认为死缠烂打就能求爱成功,面对这种人你千万不要害怕,不能让对方掌握了主动权。你必须让她明白,你的态度是坚决的,如果她不尊重你和你的选择,再苦苦相逼,你是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的,那时你也不会再尊重她,也不会再考虑她的面子等问题了。

5.恋母、恋父情结,病态的依恋

你的困惑:我从小就喜欢和妈妈粘在一起,开始上学之前,我几乎与她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分离,她走哪我就跟哪。妈妈是一个标准的家庭主妇,她对我的爱用姥姥的话说就是“溺爱”。随着年龄的长大,我渐渐地开始嫉妒爸爸,还喜欢时不时地与妈妈进行一些“亲密接触”,当我大胆地向妈妈表白说“妈妈,我爱你”时,妈妈却只是淡淡地说:“乖儿子,妈妈也爱你啊!”这让我觉得很失落,因为她没有把我当成一个异性,而是儿子。

我来为你疏导:

心灵故事之

镜头一:

五岁时,男孩对妈妈说:“妈妈,长大了我要娶你做老婆。”

十岁时,男孩对妈妈说:“妈妈,我比爸爸更爱你。”

十五岁时,男孩抱着妈妈说:“妈妈,你是世上最美丽、最好的妈妈。”

镜头二:

五岁时,女孩抱着爸爸说:“爸爸,我长大了要嫁给你!”

十岁时,女孩对爸爸说:“我要永远和爸爸生活在一起。”

十五岁时,女孩对妈妈产生了敌意,经常像小时候一样要抱着爸爸玩闹。

两组镜头的父母对于孩子这样的举动表现得很理所当然,在他们看来这是孩子的可爱,有些父母甚至会亲亲孩子,只当作是一句玩笑话。

透视心灵深处

对这一现象,心理学专家指出:日后的恋父恋母情结正是从这时的心理偏差开始的。

不可否认,人类身上的确会存在着恋父恋母情绪,但父母与儿女间的爱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是延续于两代人之间的爱,即使母子或父女间如何亲密,与异性间的爱也是不同的。人类社会间的性关系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也就是说亲子间是不允许有性爱成分的,否则就会出现乱伦。当恋父恋母情绪一旦转变成恋父恋母情结就会严重影响生活,给社会带来危害。

对于儿女来说,父亲如一座山,永远都是最沉稳的依靠;母亲如一条河,永远都随着你的脚步流淌。儿子爱母亲、女儿爱父亲在常人眼里更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一种亲情的表现。但有关专家提出,儿女过分依恋父母一方,如儿子恋母、女儿恋父严重时,人的婚姻或婚后夫妻关系就会出现较严重的问题。如有的人恐婚,有的婚后极端痛苦,有的出现乱伦行为,甚至还出现杀父害母的行为。恋父恋母情结所带来的后果已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很多女性的择偶标准就是要找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在潜意识里喜欢父亲年龄的男人,她们把父亲作为榜样、楷模、偶像,认为父亲是最完美的、最神圣的。如果因此而不能接受同龄男性或者伙伴,愿意为了父亲献出一切,甚至跨越社会的伦理规范,就是一种恋父情结,属于心理问题。同样,生活中有不少男性喜欢追求年长于自己的女性,按母亲的特点选偶,他们多会对母亲百依百顺、百倍关心,甚至嫉妒父亲,觉得母亲应属于他一个人,恋母情结也成了很多男性单身的因素之一。即使结过婚,总会觉得妻子不爱他、不疼他、不理解他,一有不顺心的事总想向“母亲”倾诉,就是一种恋母情结。

其实,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子的“恋父情结”是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有的情感现象。恋母情结又称俄底浦斯情结,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通俗地讲是指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可以说在心理上还没有断乳。恋父情结又称爱列屈拉情结,由于女孩子的异性爱本能倾向,使得女孩子恋父而妒母。两者都是一种性心理障碍,即生理上已进人“潜伏期”或“成熟期”,而性心理却严重滞后,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恋母(恋父)情结的产生

专家分析认为,人们的恋父、恋母情结的形成与父母对子女不正确的爱密切相关,一般源于3~6岁的时候,青少年没有得到正确的关爱和适当的教育的原因。

人长在3岁时,心理开始发育,有了性别意识的区别,在很多方面也开始摆脱对父母的完全依赖,但很多父母都忽视了这一点。如有些父女关系母子关系比夫妻关系还要紧密;女儿或儿子很大了还与父母同床睡;父母把他们当作幼儿一样的经常拥抱和亲吻等……使他们在感情上更加依恋父母中一方。

有的人因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夫妻不和的家庭中,自幼缺少父爱或母爱,内心就会怀有对母性关爱或父性关爱的强烈需求。待他们长大后为了弥补,才会转向恋父或恋母情结。他们追求异性,并非出于真正的爱情,而仅仅出于对异性的渴望。在他内心深处真正爱的人,是自己的母亲(父母)或是记忆中一个与母亲(父母)最相似的人。

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由于性成熟而出现对性知识渴求和对异性向往是很正常的,可如果在这个时期得不到正确和科学的性和生殖健康的知识,很容易造成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偏离,妨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出现不正常的现象。

有恋父恋母情结的人都会否认,因为他们自己并没有发现自己的这种倾向。心理学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几乎都分别有恋父、恋母情绪,由于种种原因,后来都形成了恋母、恋父情结。

解开心结

一、摆正心态,找回健康心理

要想摆脱这种病态的依恋生活,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摆正心态。青少年要先看清恋母(恋父)情结对自己和对社会的危害:

有恋母(恋父)情结的青少年很难有正常的情感心理,尤其是渐渐成熟后的恋爱心理。虽然社会对于现代青少年不提倡谈恋爱,但是,这种情结会让他们失去该有的少年懵懂的青涩情怀。这也直接影响到日后的恋爱及婚姻生活。

研究证明,有恋母或恋父情结的人,性心理极不成熟,他们总是以母亲或父亲的形象作为选择异性的标准,寻找“母亲型”或“父亲型”的配偶,对其产生过分的情感依赖。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都是一种心理疾病。

恋母情结的男性心理幼稚,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意识,缺乏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对其他女性表现极端的洁癖,严重影响男孩子的个性发展,极端的危害便是酿成不正常母子关系的悲剧。因现实中的妻子与自己理想中的“母亲型”不相同,他们婚后多与妻子的关系不融洽,夫妻关系最终会发展为不可收拾的地步。

恋父情结的女性多内向、娇气、任性,因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可能阻碍长大后走近异性,走向婚恋。总在有意无意寻找父亲式的恋人,即使走进婚恋,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婚姻生涯,把感情转移到丈夫身上。所以说恋父情结会影响一个女人的婚姻,甚至是一生的婚姻幸福。

一旦恋母、恋父情结以病态状态出现,一是出现乱伦行为;一是为恐婚症,可见其危害性之大。

二、行动配合心理,提高人生价值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有恋母或恋父情结,应在心理上努力克服,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爱情及伴侣;再者要有意志和理性的力量抑制和战胜内心的冲动,充分认识这种不正常依恋的危险,认识自己行为的危害性;最后,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于工作和社交活动,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争取自我实现,体现自我的价值,寻找更高层次的心理满足,淡化自己的恋父(恋母)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