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棋,一味冲撞的是阵前卒子,动辄倾尽身家性命。惟有将帅之风者才知道何时该冲锋陷阵,何时该韬光养晦。做人处世需知过刚则易折,骄矜则招祸,应以忍辱柔和为妙方,刚柔并济,取舍有度。
1.世事如棋,谋定而后动
俗话说人心难测,社会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陷阱,一着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了。做人处世应该三思而后行,尽量让自己的计划周详,这样才能避免失败。适当的忍耐和柔顺是必要的,这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牺牲,也是为了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明朝嘉靖时期,奸臣严嵩受到皇帝的宠信,一时权势熏天,在朝中对不顺从他的大臣横加迫害,很多人都对他敢怒不敢言,许多有志之士更是把推翻严嵩当作目标。
当时严嵩任内阁首辅大学士,而徐阶也是内阁大学士,他在朝中很有名望,严嵩就多次设计陷害他。徐阶装聋作哑,从不与严嵩发生争执,徐阶的家人忍耐不住,对徐阶说:“你也是朝中重臣,严嵩三番五次害你,你只知退让,这未免太胆小了,这样下去,终有一天他会害死你的。你应当揭发他的罪行,向皇上申诉啊。”
徐阶说:“现在皇上正宠信严嵩,对他言听计从,又怎么会听信我的话呢?如果我现在控告严嵩,那么不仅扳不倒他,反而会害了自己,连累家人,所以这事绝不可莽撞!”
严嵩为了整治徐阶,就指使儿子严世蕃对徐阶无礼,想激怒他,自己好趁机寻事。一次,严世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羞辱徐阶,徐阶竟是没有一点儿怒色,还不断给严世蕃赔礼道歉。有人为徐阶打抱不平,要弹劾严嵩,徐阶连忙阻止,说:“都是我的错,我惭愧还来不及,与他人何干呢?严世蕃能指出我的过失,这是为我好,你是误会他了。”
徐阶在表面上对严嵩十分恭顺,他甚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以取信严嵩。后来,直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邹应龙告发严嵩父子,皇帝逮捕严世蕃,勒令严嵩退休。徐阶还亲自到严嵩家安慰。这一行动使得严嵩深受感动,叩头致谢。严世蕃也同妻子乞求徐阶为他们在皇上面前说情,徐阶满口答应。
徐阶回家后,他的儿子徐番迷惑不解,说:“严嵩父子已经获罪下台,父亲应该站出来指证他们了。父亲受了这么多年委屈,难道都忘了吗?”
徐佯装十分生气,骂徐番说:“没有严家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严家有难,我负心报怨,会被人耻笑的!”严嵩派人探听到这一情况,信以为真。
严嵩已去职,徐阶还不断写信慰问。严世蕃也说:“徐老对我们没有坏心。”殊不知,徐阶只是看皇上对严嵩还存有眷恋,皇上又是个反复无常的人,严嵩的爪牙在四处活动,时机还不成熟。他悄悄告诉儿子:“严嵩受宠多年,皇上做事又喜好反复,万一事情有变,我这样做也能有个退路。我不敢疏忽大意,因为此事关系着许多人的生死,还是再看看情况定夺的好。”
等到严世蕃谋反事发,徐阶密谋起草奏章,抓住严嵩父子要害,告严嵩父子通倭想当皇帝,才使得皇上痛下决心,除掉严嵩父子。
徐阶不逞匹夫之勇,默默忍耐,以柔顺的表面保全自己,终于等到时机扳倒了严嵩父子。
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不动手,徐阶的做法可谓谨慎有加。正因为他能忍辱负重,示敌以弱,才能在严嵩的步步紧逼下化险为夷,最后抓住机会一举歼敌。
我们做人处世也应该谨慎小心,不能争一时之气,急躁冒进,否则只会撞得头破血流。
2.谨慎是做人处世的秘诀
刚正直爽的确会受人敬重,可是往往也会不利于人际交往和成就大业,所以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和冲动,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特别是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对我们的事业有重大影响力的人,而这些人有的又会很多疑,如果不能谨慎小心的话,可能就不会令他信任自己,那么很多好的发展机会也就会随之溜走了,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带来祸患。
东晋明帝时,温峤在朝中掌握机要,深得明帝的器重。
大将王敦领兵在外,有反叛之心。他知道温峤十分有才干,担心温峤会对自己不利,于是请求明帝让温峤到他的军营任职。
温峤到军营后,王敦想拉拢他入伙,就对他说:“你有胆有识,应当干大事业,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你会放弃吗?”
温峤早已看出王敦有谋反之意,他明知王敦在试探自己,却表现得十分痛快,连声说:“你是做大事的人,正因为这样,我才乐意跟从你啊。有机会建大功,请不要忘了我。”
王敦十分满意,以为温峤和自己是一条路上的人,对温峤也不严加戒备了。
温峤稳住了王敦,但还是不失时机地规劝他为国尽忠。王敦毫不在意,温峤于是放弃努力,他对自己的心腹说:“王敦反意已决,不可再劝了。我现在只能处处小心,否则一定会遭他毒手。”从此以后,温峤开始极力巴结王敦,说他有不凡之相。无论王敦说什么,温峤都极力附合,从无一句反对的言语,这让王敦更加地信任他。温峤的心腹劝温峤逃跑,对他说:“你在这里受尽委屈,稍有不慎就有杀身之祸,不如一走了之。”
温峤说:“王敦派人监视我,我哪里跑得掉呢?即使我有逃跑的机会,也有可能被王敦抓回来。何况他现在还没有公开叛变,我逃出去也会被他加上罪名,反而不被朝廷所信任,我不能不慎重啊。”
温峤仍然忍耐着,又和王敦手下的死党钱凤交往。他夸奖钱凤智勇双全,有事无事都和他把酒言欢。不长时间,钱凤就视他为知己,对他另眼相看。
后来,丹阳知府一职空缺,钱凤推荐温峤继任,利用这个机会,温峤才脱离王敦的掌握,顺利回到京都。他将王敦欲谋反的消息奏报给朝廷,使朝廷有了充足的防范时间,最终平定了王敦的叛乱。
在实力不如对手时,忍耐和取信于对方是很有效的办法,可以让对手放松警惕,从而取胜。在工作生活中,适时的隐忍也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缓。当实力不如对方时,不妨默默忍耐,静候时机。
3.三千越甲终吞吴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无疑是最广为人知的以忍辱示柔求胜的例子。勾践在战败后,先是示之以柔,取信夫差,尔后苦苦忍耐屈辱折磨,最终才能反败为胜。
周敬王二十四年,吴王阖闾统领大军亲征越国,越王勾践迎战。这次战争,以吴王阖闾大败而告终。阖闾在退兵回吴的途中,由于伤重恶化,而命殒黄泉。
阖闾死后,太子夫差接替了王位,服丧期间,夫差念念不忘杀父之仇,并对天盟誓:“一定要灭掉越国,为父报仇!”为了实现自己的誓言,坚定复仇的决心,夫差派人站在他每天出入的门旁,见到夫差时就高喊:“夫差,你难道忘记了杀父之仇吗?”夫差含泪答道:“杀父之仇,不敢忘记!”
为了早日实现复仇的愿望,夫差日夜操练兵马,储备粮草,铸造武器。经过三年多的充分准备,于周敬王二十七年,决定由大将伍子胥和伯吉率军30万,向越国进攻。
越王勾践不听范蠡和文种的劝告,率兵迎战,结果两军大战之下,越军兵士死伤无数,战败已成定局。勾践见大势已去,只好在众臣的保护下,仓皇逃跑,吴军势如破竹,穷追不舍,将勾践藏身的会稽山围得水泄不通。勾践束手无策,只得向大臣们寻求解困的良策,文种说:“如今之计,惟有求和。”勾践叹气说:“吴军已获全胜,此时又怎么会答应我们讲和呢?”文种说:“吴国的太宰伯嚭,是个贪财好色之徒。只需以重金和美女贿赂于他,求和就大有希望。吴王夫差十分宠信伯嚭,对他言听计从,只要他出面向吴王夫差说几句好话,求和之事,不怕夫差不同意。”
果然,伯嚭收下了美女和珠宝后,便向夫差建议同意越国的求和。夫差终于没有抗拒住伯嚭的花言巧语,同意了越国的求和,但提出要越王勾践夫妻去吴国做人质。勾践无奈,为了生存,更为了日后复国大计,只好遵照夫差的要求,厚起脸皮,放下国君的架子,带着王后和大臣范蠡,来到吴国。
到了吴国以后,勾践将带来的金银宝玉全部送给了夫差和吴国的大臣,自己住的是低矮的石屋,吃的是糠皮和野菜,穿的是连身体都遮不住的粗布衣裳,每天勤勤恳恳地打柴、洗衣、养猪,像奴隶一样,毫无怨言。
每过一段时间,夫差就要亲自巡视一番,看到勾践他们一直是这个样子,也就不再有所顾忌,认为他们所以能这样,是由于困苦和劳作,已经将他们折磨得麻木了,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值得提防的呢?
勾践在吴国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忍辱负重,还不断让人贿赂太宰伯嚭,每次伯嚭收到越国送来的礼物后,都要去夫差面前,为勾践说情。时间长了,夫差也觉得即使放了勾践,也不会对吴国造成威胁。有一次伯嚭为勾践讲情的时候,夫差就透露了想放勾践回国的想法。但这个念头被伍子胥的一番慷慨陈词给打消了。
一天,勾践听说夫差生病了,就向太宰伯嚭请求探望,伯嚭奏请夫差,获得准许后,带着勾践来到了夫差的病榻前。勾践一到夫差面前,就赶紧伏地而跪,说道:“听说大王病了,我心中万分着急,特意奏请前来探望。我略懂一些医术,可以为大王诊断病情,希望能得到大王的允许,也可借此表我效忠之心。”
这时,正赶上夫差要解大便,勾践等人都退到屋外,再次回到屋内时,勾践拿起夫差的粪便,仔细品味,品尝后,勾践伏地称贺:“大王的病就要痊愈了。我刚才尝出大王的粪便是苦味,这预示病情好转。”
夫差见勾践对自己忠心到如此地步,非常感动,当即表示,病好后就送勾践回国。
勾践回国后一方面送出西施等美女迷惑夫差,一方面励精图治重整旗鼓,他为了不忘记在吴国的耻辱,就睡在柴薪上,吃饭的时候还要先尝一下苦胆,他和大臣亲自下田耕作,王后则亲自纺纱织布。在这种激励下,越国迅速恢复了元气,勾践终于重振雄风打败了夫差,一雪在吴国受到的屈辱。
如果勾践没有超人的毅力和忍心,就不可能挺过那屈辱的三年,若是他没有向夫差示以柔顺恭谨,也不会得到夫差的信任,那么不仅越国复国无望,勾践自己的性命也堪忧。
每个人都可能会遭遇到困境,能有柔忍之心的人才有可能挺过难关,成就大业。无论是示敌以弱,还是韬光养晦,都是做人的奥妙所在。
4.让忠言不再逆耳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喜欢听好话,而不愿意听逆耳忠言。其实很多事只要换个角度去做,许多话只要换个角度去说,就很容易被人接受了。
以委婉、灵活为代表意义的“柔”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
吴王想去攻伐荆国,许多人都认为不应该这样做,但吴王刚愎自用,告诉他左右的人说:“谁敢来劝谏我,就处以死刑。”
有一个舍人(掌宫中之政的人),他有一个年轻的儿子,这个孩子想进谏劝阻吴王,但又害怕被处死。于是,他就拿着弹弓到后园去守候,身上的衣服都被露水沾湿了,一连三个早上都是这样。吴王见了十分惊奇地问:“你到底想做什么,为什么要把衣服都弄成这样呢?”
舍人之子说:“后园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树上鸣叫着,饮着露水,而不晓得捕它的螳螂正在自己的后面呢。螳螂正低下身子想去抓蝉,但它也不知道黄雀正在它的身后等着它呢。黄雀等着螳螂,想去捉它,却不晓得我拿着弹弓正在它的下方呢!这三个都是想得到它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没有顾虑到后面的灾患。这是我这几天以来所明白的道理。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已,为了懂得这些道理,我被露水打湿衣服又算什么呢。”
吴王听了他的话,说:“很有道理。”于是,吴王收回了出兵攻打荆国的命令。
舍人之子巧妙地说服了吴王,而又没有让他觉得难堪或气恼,从而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他用事例说明道理的进谏方式的确柔婉而有效。如果我们在平时生活里也能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来劝说别人,相信会得益良多。
纵横家苏秦为燕昭王效力,他前往齐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齐王归还燕国十个城池。苏秦劝说有功而返,以为将受到燕昭王的礼遇,可是没料到有人在燕王面前诋毁他,燕昭王偏听偏信,不但不以相国之礼相待,反而对他心存成见。苏秦为自己的处境深觉委屈,他忍受着压力,想方设法摆脱这种局面。
一次在拜见燕昭王的时候,苏秦说:“近日我听到一个故事,发人深省,愿意和大王您一起分享。”
燕昭王不知道苏秦什么意思,只好耐着性子说:“说来听听无妨。”说完就闭上眼睛,不再理会他。
苏秦并不因燕昭王的态度冷漠而气馁,他开始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男子世代经商。为了让自己的家人生活得更好,他常年在外面做生意,只剩下原配夫人和一个小妾在家中独守空房。他的夫人耐不住寂寞,和一个游手好闲的男人私通,这一切都被那个小妾看在眼里,但是她什么也不敢说,害怕被夫人报复。一天,那名男子和原配夫人在房中商量等商人回家后应该怎么办。夫人十分迷恋那个情夫,就说:‘我们真要在一起,他就必须得死。到时我准备一杯毒酒对付他,一切就好办了。’小妾正巧路过,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日日忧虑不止,担心丈夫回来后会遭到不幸,可是她又不知道该怎么阻止这件事。
“不久,商人回来了,给妻子和小妾带回了许多金银首饰。两个女子忙着迎接丈夫,端上来一道道美味的菜肴。一切都准备好了,原配夫人吩咐小妾为丈夫倒酒。小妾左右为难。不倒,害怕丈夫和原配夫人说自己不懂规矩和礼法;倒吧,又害怕酒中有毒会毒死丈夫,说不定还要把自己牵扯进去;要是直接说明酒里有毒,又担心丈夫赶走原配夫人,自己于心不忍,而且也不知道丈夫会不会相信自己。她灵机一动,假装被脚下的东西绊了一下,打个趔趄,把手中的酒壶摔破了。可不知情的男主人却很生气,破口大骂,后来还打了小妾一顿。”
燕昭王听得津津有味。故事讲完后,他沉思片刻,似有所悟地问苏秦:“你不会仅仅是要我听个故事吧?你想说什么?”
苏秦见大王已明白几分,便笑着说:“我是想说,有许多在大王您身边的人,就像故事中的小妾,对大王忠心耿耿。而您却还不能像对待原配夫人那样信任他们,更何况想陷害小妾的原配还不止一个!身陷小妾处境的人最终要被大王遗弃啊!”
燕昭王看着苏秦,对他会心一笑,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不几日他便赏赐苏秦,以相国之礼厚待他。苏秦因此才得以逃脱了“小妾”的命运。
在现代社会的职场上,各种关系错综复杂,难免会有小人作祟。要想在上司的防备和小人的陷害中挣脱出来,学习一下苏秦的策略还是很必要的。
忠言之所以逆耳,就是因为它往往是一针见血,要是若能巧妙地以能启发人深思的方式说出来,让当事人自己去思考回味,并领悟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了。
5.劝人也要讲技巧
有些话明明是好话,是为了对方着想,可是因为讲的方式不恰当,就会被人当成是恶言,甚至会误会了你的用心,反而避之不迭。如何才能把劝导别人的话讲得容易让人接受,这在做人处世上是一个大学问。
明宪宗时,有一个在宫中唱戏的小太监,名叫阿丑。阿丑聪明伶俐,演技超群,而且善于搞笑逗乐,常常逗得看戏的皇亲国戚捧腹大笑。虽然阿丑只是一个为皇上演戏解闷的小太监,但他却秉性耿直、嫉恶如仇。
宪宗当时十分信任欺上瞒下的太监汪直,并任命他为西厂的总管。汪直掌握了大权后,不分昼夜地刺察官民的动向,还常常牵强附会,胡乱定罪,被他投进大牢的人不计其数。一时间民怨沸腾,朝廷诸臣却敢怒不敢言。
皇上不但觉得汪直对自己忠心耿耿,极力重用,而且对巴结汪直的左都御史王越和辽东巡抚陈钺两人也宠爱有加。这两个官员依仗汪直的权势专横跋扈,不但不择手段地排挤与他们意见有分歧的朝臣,还陷害了不少正直刚烈的大臣。由于这三个人,上自朝廷官员,下至黎民百姓,个个人心惶惶,国家一片纷乱。
而明宪宗对此毫无觉察,许多一心为国的正直大臣向他进谏,揭露汪直三人的专横,陈说他们权势过重的危害和仇怨众多的严重性,可是宪宗对此却充耳不闻,觉得是其他大臣对自己的忠臣心生嫉妒、蓄意诽谤。因此只要有前来劝谏的大臣,他都断然拒见或者厉声呵斥。
阿丑早就对汪直等人的恶行深恶痛绝,但见到诸大臣直谏不行,反而碰了一鼻子灰,他一个小太监更没资格去进谏了,搞不好还会被砍头。于是,他决定寻机委婉地劝谏宪宗。阿丑费尽心思编排了两出戏目,准备等皇上来看戏时表演给他看。
一天,宪宗前来看阿丑演戏。阿丑装扮成了一个酗酒者,只见这个醉鬼跌跌撞撞地四处走动,指天指地地谩骂,耍着酒疯。另外一个扮演过路人的戏子上台了,只见过路人慌忙上前,搀扶着醉鬼,说:“官人到了,你还在这儿游荡,是大不敬啊!”
醉鬼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过路人又对他说:“御驾到了!我们赶快回避吧!”醉鬼依然谩骂不止,不理不睬。过路人又说:“宫中汪大人到了。”醉鬼立即慌了手脚,酒也醒了大半,紧张地环顾四周,寻找躲避的地方。过路人好奇地问:“皇帝你尚且不怕,还怕汪太监?”醉鬼慌忙捂住过路人的嘴巴,低声说:“不要多嘴!汪太监可不是好惹的,我怕他!”宪宗看到这里不禁紧锁眉头,联想起以前大臣们的进谏,他若有所思,一会儿就离开了。
第二天,皇上又来看戏,并且点明要看阿丑的戏。阿丑心知这是皇上看进去了自己昨天的表演,便按照自己的计划把排练好的第二出戏搬上了戏台。
这一次,阿丑竟然装扮成汪直,穿上西厂总管的官服,昂首挺胸,左右手各拿一把锋利的斧头。只见“汪直”在路上行走,其态如螃蟹,四处横行。又有过路人问:“你走个路还拿两把斧子,不知有何用处?”“汪直”立即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说:“你何以连钺都不认识,这哪儿是斧!分明是钺!”过路人又问:“就算是钺,你持钺何故?”“汪直”洋洋得意地笑道:“我今日能大行其道,全仗着这两钺呢,它们可不是一般的钺!”过路人好奇地问:“不知它们有何特殊之处?您的两钺为何名?”“汪直”哈哈大笑道:“你真是孤陋寡闻,连王越、陈钺都不知道么?”
宪宗听后也哈哈大笑,看罢戏,宪宗立即下达诏书,撤去汪直、王越和陈钺的官职,谪贬外地。
如果阿丑像那些大臣们一样直谏,效果肯定不会比他这样以戏说事来得好。当权者往往不容别人质疑自己的智慧,说他宠信的人是奸臣,其实也等于是说他没有识人之明。所以这种时候只能想方设法让他自己明白错误。
宋朝知益州的张咏,与寇准是多年的至交好友,他听说寇准当上了宰相,就对自己的部下说:“寇准奇才,惜学术不足尔。”这句话一语中的。寇准为人正直,有着很高的智慧和办事能力,但是知识面不够宽,这就会极大地限制寇准才能的发挥。因此张咏很想找个机会劝老朋友多读读书,因为身为宰相,关系到天下的兴衰,理应学问更广泛些。
恰巧时隔不久,寇准因事来到陕西,而刚刚卸任的张咏也从成都来到这里。老友相会,格外高兴。寇准设宴款待张咏,等到分别的时候,寇准问张咏:“何以教准?”也就是问张咏有没有什么事情要指教自己的。张咏对此早有所考虑,正想趁机劝寇准多读书。可是他转念一想,寇准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自己直截了当地说他不爱读书没学问,那不仅会让寇准没面子,而且如果被别人听去,还可能作为攻击寇准的把柄。于是他沉吟了一下,慢条斯理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
当时寇准没弄明白张咏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老朋友的话一定另有深意。于是回到相府,寇准赶紧找出《汉书·霍光传》,从头仔细阅读,当读到“光不学无术,谋于大理”这句时,才恍然大悟,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张咏要告诫我的事啊。”
是啊,当年霍光任过大司马、大将军要职,地位相当于宋朝的宰相,他辅佐汉朝立有大功,但是居功自傲,不好学习,不明事理。这与寇准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寇准读了《霍光传》,也就明白了张咏的用意,并接受了他的意见。
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为人刚毅正直,思维敏捷,深受名士嘉许。但缺点就是不注重学习,影响了自己才能的进一步发挥。张咏对他的劝告可谓用意深切,而寇准的领悟也是很准确的。
写作课上老师教学生一大诀窍:“含蓄不露,便是好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见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其实这也是做人一大诀窍,做人不能太露,太露了就是“晚唐之作”,不可取。
柔婉含蓄是一种大气、一种教养、一种风度,真正会做人的人,总是柔婉含蓄的,总是懂得明明占理十分只说三分,总是记得要把逆耳的话包上糖衣再说给人听。不过这的确很难做到。人性的弱点之一是贪图一时之快,何况在理儿上的,常常会不知不觉“理直气壮”地“一吐为快”了。而且很多人都认为忠言直谏才是君子所为,但是如果你要劝导的人没有那么宽广的心胸,你的一腔热忱和好意反而引人不快,将心比心,我们自己不也一样是爱听委婉善意的话吗?所以能让忠言不逆耳,实在是大智慧,大修养,大气度,大学问。
6.退让一步容易处世
世上有许多灾祸、矛盾的起因可能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只因彼此针锋相对,谁也不肯吃亏,才会将问题升级,演变得不可收拾。这其中因口角之争而引发无穷祸患的例子不在少数。如果此时可以退让一步,其实是可以将祸患化于无形的。
释迦牟尼佛祖在世的时候,也曾经遭人嫉妒、谩骂。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人,一直堵住他骂个不停。可是不管那个人骂得有多难听,释迦牟尼仍然心平气和地保持沉默,等到对方骂累了,歇下来了,释迦牟尼才问他:“我的朋友,如果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对方却不接受的话,那么那个东西是属于谁的呢?”
“当然是属于那个送东西的人啦。”那个人很不客气地回答。
释迦牟尼说:“刚才你一直在骂我,可是我若是不接受这些赠礼的话,那么刚才那些骂人话是属于谁的呢?”
那个人顿时为之语塞,沉默了下来,从而也了解到自己以往的过错,并发誓以后再也不诽谤他人了。
释迦牟尼把自己的这个经验告诉给弟子,要他们戒之慎之:“一般人遭人辱骂后,总想回嘴报复,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那个人总会自食其果,要想污辱别人,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会回报到自己身上,污辱到自己。因为当人开口辱骂别人的时候,就是在污辱着自己的修养和道德。”
所以说忍辱不是懦弱,而是智慧,愚笨的人是做不到忍辱的。宋朝学者程颐说:“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由此可见柔忍关系到人的品德操行。
我们要和各种性格、地位的人打交道,所以要能包容各种人、各种看法、各种行为。汉朝的吕蒙正刚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一天正在准备上朝时,有一位官吏躲在门帘后头说:“就是这个不学无术的小子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就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大臣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大臣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但是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我就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了,始终要记着他说过我的坏话。倒不如不知道他是谁为好。这样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很佩服吕蒙正的肚量。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类似的情形,可能是别人不怀好意的侮辱,也可能是出于误解,甚至是平白无故的批评。如果我们不肯忍耐,非要计较个一清二白,那或许反而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流传甚广的话很多人都知道,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晋朝的朱冲家里比较穷,以耕田种地为生,但是他品行端正,为人豁达。有一次,邻居家里丢失了一头小牛,就到处去找,结果看到朱冲家里的小牛和自己丢失的小牛长得很像,就以为是自己的,把牛牵回家里去。朱冲也没有争辩。后来,邻居在一片树林里找到了自己丢失的小牛,这才知道原来牵回的牛是朱冲的,他非常惭愧,就主动把牛还给了朱冲。
村子里还有一户人家,平时爱逞强称霸,蛮横无理。有一次,他家的牛跑出来吃了朱冲田里的庄稼,朱冲发现后把牛牵还给那户人家,既不生气也不责骂,只是好言劝他把牛关好。但过了几天,那头牛又跑到朱冲的田里吃庄稼,朱冲又像上次一样把牛牵还给那户人家。之后又反反复复发生了好几次类似的情况,朱冲始终和和气气。结果这户人家被朱冲的大度给感化,深深地自责起来,以后再不在村里横行霸道了。
我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要碰上一些不愉快的事,如果一味地争吵,往往不但不能辩出个是非黑白来,反而会凭添烦恼,甚至会气大伤身影响健康。最常见的就是那些在公共汽车上,因为拥挤而引起的摩擦和口角,不仅让当事人心情恶劣,同时也影响周围人的情绪。其实只要彼此都礼貌一些,容忍一些,退让一些,事情就不会变得那么让人烦恼了。
7.位高权重者更应该忍让处世
你也许见过这样的人:有了一些权力和地位后,就横行霸道,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为一点儿蝇头小利而费尽脑筋。
其实越是身处高位的人,越应该柔忍处世,否则升上去容易,跌下来可就更容易了。
在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有一条全长约180米、宽2米的巷道,当地人称之为“六尺巷”。
据作家姚永朴《旧闻随笔》和《桐城县志略》等史料记载:清朝名臣张英便住在这里,张英历任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名声显赫,桐城人习惯将他称为“老宰相”,其子张廷玉称为“小宰相”,父子二人合称为“父子双宰相”。
当年张英家和一户姓吴的人家比邻而居,房屋之间有块空地被吴家给占用了,张家的人就送信给张英,让他出面干预。张英看罢来信,就写了首诗给家人,诗上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明理,遂撤让三尺,吴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亦退让三尺,这样张吴两家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后人称为“六尺巷”。
张英轻启朱毫,四两拨千斤,简简单单的几句诗,就化解了原本剑拔弩张的邻里矛盾,为时人亦为后人做出了谦逊礼让、与人为善的绝好榜样。
事实上,张英的做法不仅是与人为善,而且他身居官场,处处都是陷阱,步步都得小心,正如古人所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稍不留神,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顷刻之间,身毁人亡。所以张英从大局着想,还是忍让为好,免得事情闹大了,虽然不至于当时影响他的前途,但从长远来看,未尝不是个祸患。让他三尺,不仅化解了无形的隐患,又解决了邻里的纷争,实在是一举两得。
马尔辛利刚任美国总统时,指派某人做税务部部长,当时有许多政客反对此人,他们派遣代表前往总统府进谒马尔辛利,要求他说明委任此人的理由。派去的代表是一位身材矮小的国会议员,他脾气暴躁,说话粗声粗气,开口就把总统大骂了一番。马尔辛利却不吭一声,任凭他声嘶力竭地骂着,等他停下来了才和气地说:“你讲完了,怒气该可以平息了吧?照理说你是没有权力来这样责问我的,不过我还是愿意详细地给你解释。”
几句话说得那位议员羞惭万分。但总统不等他表示歉意,就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其实也不能怪你,因为我想任何不明真相的人,都会对这件事很生气。”接着,他便把理由一一解释清楚。
其实不用马尔辛利再解释什么,那位议员就已经被总统的气度所折服,他心里很懊悔,不应该用这样恶劣的态度来责备一位和善的总统。因此,当他回去向同伴们汇报时,只是说:“我记不清总统的全部解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总统的选择并没有错。”
如果马尔辛利也一样大发脾气,那无疑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反而会使矛盾激化。欲制服一个大发脾气的人,再没有比“忍气吞声”更具妙处的了。古人说:“忍气饶人祸自消。”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减少行事中的障碍,退让忍耐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在单位里,如果能够升职,或许就能看到周围一些不赞同的眼光。这种时候光是努力工作是不够的,还应该表现出你的风度和内涵,真正让人服气,这样工作起来才会更为顺利,也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8.做人不可硬充好汉
有很多人不能忍一时之气,喜欢硬充好汉,结果撞得头破血流,连自己都不能保全,更别提打败对手了,所谓“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虽然听起来可悲,但细思之,正直固然可敬,但曲径通幽地以柔忍之术达到正义的目的,是不是更有作用?
西汉景帝时,窦婴担任大将军之职,是朝廷中的百官之首。做这样的高官,巴结他的人很多,窦婴也十分得意。
朝中大将灌夫为人耿直,是个典型的武夫,他不仅不去讨好自己的顶头上司,反在私下里说:“人们都是势利眼,巴结那些有权势的人,这真是太无耻了,正人君子是不会这样的。”
窦婴后来知道此事,就向灌夫说:“你不喜欢我,不和我结交就是了,为何还要挖苦我呢?”
灌夫也不回避,回答说:“我心直口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只想提醒你不要太骄傲,否则就乐极生悲了。”
窦婴没有责怪他,却好心对他说:“你这个人有勇无谋,虽然刚直,但难当大事。如若碰上奸诈小人,吃亏的一定是你。我不和你计较,难道别人也会原谅你吗?你才应该小心才是。”灌夫对窦婴的话不以为然。
灌夫对上不巴结,对下却是恭敬尊重,不敢有一点儿怠慢。当别人都赞赏他这一点,夸他是个十足的正人君子时,有位朋友却表示了忧虑,对他说:“在朝廷做官,就要符合官场上的规矩。现在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你顶撞上司,反而讨好下属,这哪里是晋升之道呢?你不识时务,反以为荣,早晚必惹大祸。”但灌夫对此仍是充耳不闻。
后来窦婴被免职,孝景皇后的弟弟田蚡当上了丞相。田蚡是个十足的小人,灌夫十分看不起他。
百官见窦婴失势,就开始巴结田蚡,灌夫却和窦婴来往密切。窦婴十分感动,说:“我得势时,你从不和我交往,现在你不去趋炎附势,可见你为人的品德高尚。”
灌夫的朋友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说:“你的言行不合官场之道,实属不智之举。作为下级,你疏远丞相,结交失势的人,这虽是君子行为,却也难为小人所容。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你该有所反省了。”
田蚡骄横,对灌夫的耿直早有不满,他时刻想整治灌夫。
一次,在酒宴上灌夫和田蚡发生了冲突,田蚡借机将他关进大牢。窦婴为了救灌夫而四处奔走,也被田蚡诬陷。结果,灌夫和窦婴一起遇害。
窦婴对灌夫的评价其实是一语中的:“有勇无谋,虽然刚直,却难当大事。”只可惜灌夫以直为荣以曲为耻,最后落得个遭小人陷害的凄惨下场。
唐高祖李渊起兵造反时,当时的晋阳县令刘文静积极响应,立下不少功劳,是开国的功臣之一。裴寂是刘文静的朋友,刘文静和他无话不谈,还多次向李渊夸奖裴寂的才能。
唐朝建立后,论功行赏,不想刘文静的官职远在裴寂之下。刘文静心中十分不满,于是常向别人发牢骚。有人劝刘文静说:“你虽有才干,却缺少处世的谋略。你每次进谏都和皇上力争,自认有理便不谦让,就算你是对的,但谁不喜欢听顺耳的话呢?这样子不懂得委婉,皇上会喜欢你吗?而那裴寂却很会做人,他事事都恭顺皇上,讨皇上欢心,难怪他要位居你之上了。这是官场之道,你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倒不如也学学裴寂的手段,逢迎一下皇上,官也升得快些。”
刘文静不服气,说:“我为国尽忠,为民请命,怎会无故讨好皇上呢?裴寂这样阿谀奉承,是个奸诈小人,我一定要除掉他。”
于是,刘文静在面见李渊时,都要指出裴寂的错失,他还动情地说:“亲贤臣远小人,这样国运才能长久,皇上不可再受小人蒙蔽了。裴寂只会讨取皇上欢心,而不干实事,这哪里是忠臣所为呢?”
面对刘文静的攻击,裴寂完全采取了另一种应对方式,他表面上并不记恨刘文静,而且也从不直接说刘文静的坏话,只是装出一副委屈忍让的样子,好像是为了皇上考虑,说:“刘文静功劳实在太大,他瞧不起我是应该的,我并不恨他。我只是担心,他如此居功自傲,恐怕连皇上都不敬畏了,这就是大患了。”
他说的正是李渊最忌讳的事,李渊马上对刘文静厌恶起来。刘文静更加苦恼,有人就劝他改变方法,不正面攻击裴寂,说:“裴寂虽是小人,可他的阴谋手段不能小看。他能让皇上听信他的谗言而不相信你,你还敢轻视他吗?你要多用些智谋,讲究些方法,和他正面冲突是不可取的。”
一次刘文静和弟弟刘文起饮酒时,忍不住又破口大骂裴寂。一时性起,他竟拔出刀子,砍击屋中木柱。刘文静一位失宠的小妾把他的牢骚话告诉了自己的哥哥,她哥哥为了邀功领赏,竟向朝廷诬告他谋反。
裴寂受命审理此案,趁机劝说李渊杀了刘文静,以绝后患。于是,李渊也不听刘文静申辩,就下令将他处死了。
刘文静的死虽然冤枉,可是他不会做人,得罪了皇上,也是一大原因。至于他对裴寂的不满,究竟是因为看出了裴寂的卑劣,还是因为官阶的高低引起了不快;是因为他的心胸狭小,还是因为他刚正不阿,那就需要史学家去深入研究了。
总而言之,有许多人尽管在处理工作等事项上很有才干,但在做人处世上却很没有技巧。这就不免会处于劣势,不能翻身了。
9.喜恶之情表现得要适度
孔子说:“有不仁义的人,你如果恨他恨得过度,便会出乱子。”意思是说讨厌不仁不义的人,如果过度,千夫所指,使他无地自容,他就会酿成大乱。
东汉的陈仲弓,名实,颍川许县人,出身贫寒,小时候就很出类拔萃,为同学所推崇。长大后有志好学,坐立诵读不倦。他为人性情宽厚,以德报怨。有一次,有人杀人后逃走,同县一位姓杨的官吏怀疑是他干的,就把他抓起来拷问,后来查明实情才放他出来。但是后来陈仲弓当了“督邮”,不仅不记仇报复,反而“密托许令,礼召杨吏”,因此“远近闻者,咸叹服之”。
陈仲弓曾任郡里西门亭长,不久转任功曹,当时宦官中常侍侯览请托颍川太守高伦任用自己推荐的一个官吏,高伦让陈仲弓安排此人任文学椽。陈仲弓知道这个人不能胜任,就对高伦说:“这个人用了会不能胜任,但是不用又会得罪侯常侍。不如让我出面请求任用此人,这样出了问题也不会影响您的声誉了。”后来郡中官员果然都指责他荐人不当,他一直保持沉默,直到高伦升任尚书,有一次对众人说出真相,但陈仲弓仍然坚持说是自己的过错。“闻者方叹息,由是天下服其德。”
东汉末年,君庸主懦,宦官集团把持朝政,政治黑暗,社会混乱,民不聊生。灵帝初年,中常侍张让的父亲死了,归葬颍川,名士都讨厌这个宦官,只有陈仲弓一个人前来吊丧。后来以李膺、陈蕃为首的士族出身的中下级官员,和以郭 泰、贾彪为首的太学生,加上一批在野的士太夫,抨击宦官政治,寻求变革之路。三股力量此呼彼应,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清议”。发展到后来,便酿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党锢之祸。张让等宦官大杀名士,也因为对当年陈仲弓的行为很感激,放过了许多名士。
陈仲弓去世时,远近登门祭吊者达三万多人,披麻戴孝者数以百计。
尽管陈仲弓知道张让这个人名声不好,名士不愿与之结交,但他也深明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正直之士连有恶名的人都不敢去交往,怎么去改变他?影响他?而世界之大,比张让坏得多的人大有人在,自己今天对张让的尊敬,满足了他的一点虚荣心,也就有可能免去他对很多人的祸事。这样的柔忍才是高妙手段,不仅保全自己,更帮助了别人,比之当面作对可要强得多了。
西汉元帝时,元帝的老师萧望之正直无私,当时朝中权贵石显胡作非为,萧望之十分不满,一有机会就会对汉元帝说石显在外边办了很多坏事,让元帝惩罚他。石显送了很多东西给萧望之想拉拢他,可是都没有成功。萧望之一直和石显及其党羽坚持斗争,从没有妥协的时候。
元帝为了维护石显,就多次对萧望之说:“群臣之中,只有你反对石显,是不是你对他有误解呢?我重用他是看中了他的办事能力,如果有什么小毛病,我也不想深究,毕竟人无完人嘛。你还是不要揪住他不放了。”
萧望之为此每次都和元帝有一番争论。一次,他激动之下,直接指责元帝包庇石显,纵容他违法作恶,他说:“皇上如果不处处袒护他,石显就不会那么猖狂了。现在他大权在握,群臣因为害怕他报复才不敢反对他,这样一来,朝中连一个说真话的人也没有了。难道皇上还要怪我说实话吗?”
元帝听了心里很不高兴,但又拿这位刚正无私的老师没办法,只好说:“别人不那么做,自有他们的道理,你为什么不学学他们呢?虽然你是我的老师,可毕竟我是君你是臣,这样对我说话,实不应该啊。”
萧望之劝汉元帝惩办石显的同时,石显和他的党羽也一心想除掉萧望之,他们多次联名诬告萧望之贪赃枉法。元帝了解萧望之的为人,他对石显说:“萧望之一向清廉如水,这个我最清楚,你就不要陷害他了。你与他不和,就应当设法化解怨恨,而不是互相作对。如果你真有诚意,那么就去拜访他吧。”
石显明白元帝还不忍舍弃萧望之,只好硬着头皮来到萧望之府中,他挤出笑脸说:“你是皇上的老师,皇上都敬你,何况我呢?我无心和你作对,皇上也让我们和好,你就高抬贵手吧。”
萧望之一脸严肃,不为所动,说:“你我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忠奸之争,绝没有和好的可能。我这个人天不怕地不怕,你就别抱幻想了。要想让我和你在朝廷上和和气气的,除非江河都倒流!”
石显一听,鼻子都气歪了,他见“和好”无望,就恨恨地离开了,从此发誓要把萧望之除掉。石显走后,萧望之的家人对萧望之说:“石显屈尊前来,一定出自皇上的授意,你当面斥责他,就是不给皇上面子,这样皇上也会不高兴的。你以一人之力和群奸对抗,实在太危险了,还是暂且忍耐一下为好。”
萧望之说:“自古忠奸不能相容,不铲除石显我是不会罢手的。我是皇上的老师,皇上即使不支持我,也不会把我怎么样,你们就不要为我的安危担心了。”
后来石显等人诬陷萧望之结党营私,这一次元帝非常愤怒,他下令把萧望之关入狱中。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完全是石显诬告的。元帝放了萧望之,但还是免除了他的官职。过了不久,元帝觉得自己做得可能有些过份了,有些后悔,就又恢复了萧望之的官职。但是对于诬告的石显等人却没有做出什么责罚,还对萧望之说:“我不忍伤害你,因为你是我的老师。你若能和百官和平相处,免去我的烦忧,那我是最高兴的。”
可是萧望之仍然坚持与石显势不两立。
石显等人见萧望之官复原职了,不禁又恨又妒,他们担心萧望之会报复自己,就以萧望之的儿子萧仅曾上书申冤为由,诬陷萧望之纵子犯上,犯了大不敬的重罪。
这回元帝又命人把萧望之逮捕入狱了,还特别强调审察此事。萧望之对元帝十分失望,他忍受不了两番入狱的侮辱,自杀而死。
敢为天下先是英雄壮举,但英雄并不好当,正义的行为也不见得就真的可以实现。如果不懂得运用谋略,在小人得志时忍辱负重,储备力量,伺机而动,一举成功,那就有可能会“出师未捷身先死”,空留壮志难酬了。
10.守得云开见月明
大智若愚和愚笨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大智若愚者外愚而内秀,知道什么时候该韬光养晦装糊涂,什么时候该精明做人机巧处世。善于“装愚守拙”的人才会赢得机会,才能明哲保身,才能笑到最后。
三国时魏明帝临终前,太子曹芳只有八岁,为了安排国事,他将太子托付给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明帝死后,曹芳即位,也就是魏少帝。开始的时候,朝政由司马懿和曹爽共同掌管,两人互相礼让,相安无事。
不久,曹爽提拔了一批亲信到朝廷担任要职。这些人经常给曹爽出谋画策,要他排挤司马懿,独揽朝廷大权。曹爽渐渐大权独揽,飞扬跋扈起来。
为了削弱司马懿处理朝政的权力,曹爽奏请皇帝让司马懿改任太傅。太傅的地位表面上比太尉要高,但却没有多少实权,司马懿不得不接受。司马懿是个老谋深算的人,为了麻痹曹爽,他经常称病不去上朝,对曹爽的胡作非为也不闻不问。但是,暗地里却积蓄力量,做好应变准备。
有一年,曹爽的亲信李胜到外地去做官。临行前,曹爽叫他以辞别的名义,到太傅府里去观察一下司马懿的动静。李胜到太傅府来时,司马懿装作重病卧床的样子,让两个侍女扶起靠着。见到李胜后,他指了指嘴,表示口渴。侍女端来一碗粥,喂他喝了几口,没咽下去的粥全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李胜对司马懿说,他将要到荆州去任职,今天特地来辞别,司马懿听了,有气无力地说:“怎么,你是要到并州去吗?”李胜纠正说:“是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这才点点头,抱歉他说:“唉,我年纪大了,不中用了,为国立功靠你们了!你此去并州要好好为朝廷办事……”李胜告辞后,立即向曹爽报告说:“司马公已经像死尸一样躺着,只余下一口气了。看来他的神思和躯壳已经分离,不久于人世,不足为患了。”曹爽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对司马懿有戒心。
公元249年的一天,曹爽等人陪同曹芳去城北祭扫明帝的陵墓。司马懿等他们出城后,立即调兵占领了武器库,同时亲自带领一支军队,截断了曹爽等的归路。接着,他派人去明帝陵墓,迎接曹芳回洛阳,并上奏章控告曹爽违背先帝遗命,犯上作乱,请求曹芳免去曹爽等的官职,听候处置。几天后,司马懿逮捕了曹爽的几名亲信,然后通过追究他们的罪责,把案子牵连到曹爽身上。最后以叛逆罪把曹爽及其亲信全部处死,从此独揽朝政。
司马懿没有选择和曹爽硬碰硬,拼个鱼死网破,而是在实力不如对方时采取隐忍退让,不惜装病装糊涂,最终让曹爽放松警惕,为自己的反击赢得了准备的时间。这就是运用柔忍的大智慧。
荣登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传奇人物黄宏生,当年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来到海南的黎母山区当了知青,黎母山区是黎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丛林密布,气候潮湿,生活环境十分恶劣。
但是在恶劣的生活环境和日复一日的劳作中,黄宏生始终没有失去斗志,一直都坚持学习,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尽可能地找书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成了那个时代最好的精神食粮。恢复高考后,从没有放松过自己的黄宏生以高分考入华南理工大学。
毕业后,黄宏生进入华南电子进出口公司工作。3年后,28岁的黄宏生被破格提拔为常务副总经理,副厅级待遇。人生和事业都进入春风得意的阶段,但他并不觉得满足,他还有梦想要实现。于是他决定放弃已有的一切,去香港打天下。
1987年春,在同事的惊讶与叹息声中,黄宏生辞掉了令人羡慕的职位,只身“下海”。
1988年,黄宏生创办了一个小公司“创维”,但由于不熟悉香港的环境,贸易环节又太多,进了货卖不出去,造成亏损。眼看着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黄宏生大病一场。
第一次打击刚过,第二个打击又接踵而至。重新振作起来的黄宏生刚积累点儿资金后就办了家遥控器厂,恰逢香港流行丽音广播,黄宏生认为机会来了,就与菲利浦公司的工程师合作开发丽音解码器,做成机顶盒接收丽音信号,当时野心很大,一下子做了2万台,只等石破天惊。没想到最后震惊的是他自己,丽音广播毫无预兆说停就停了,那2万台解码器一下子全砸在了手里,黄宏生又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第三次打击随之而来。黄宏生学的是无线电工程,看到当时东欧彩电供不应求,前景一片大好。经过慎重考虑,他从银行贷款500万港元,聘请了四十多名国内知名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发彩电产品,经过一年多的开发,产品总算出来了,但由于技术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去甚远,且不符合国际规格,参加国际展览无人问津,结果又亏损了近500万港元。至此,黄宏生已债台高筑,陷入绝境。
当黄宏生山穷水尽的时候,他的老领导到香港去看他,那时的他已经瘦成皮包骨头了。老领导表示还是欢迎他回到原来的单位工作,还劝他“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但黄宏生并没有当逃兵,而是在忍耐、在坚持、在等待。他研究自己失败的教训,默默积累,只等着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在忍耐与等待中,黄宏生终于抓住了机会。1991年,香港爆发了一场收购大战,香港迅科集团由于高层内讧,决定将公司拍卖,从而引来各路富商大竞标,而迅科集团一批彩电专家则受到排斥。黄宏生根本不具备实力参与收购战,但他却成了这场大战中真正的赢家。事实上,他“收购”的是无形资产——是那些迅科彩电开发部的技术骨干,他出让公司15%的股份将他们纳入旗下,使企业获得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9个月后,创维开发出国际领先的第三代彩电,在德国的电子展上获得了第一笔2万台的大订单,创维靠技术征服了欧洲市场,从绝境中走了出来。
若不是能够忍辱负重坚持到底,黄宏生的人生又怎么能这样光芒四射呢?
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贫寒,耐得住讥讽,耐得住折磨,这样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摘取最后的胜利果实。
11.忍是以高尚人品为支点的
怒气会使人变得冲动,容易做出不妥当的事来。如果能够忍住一时之气,等平静下来再处理问题,相信解决起来要更容易些。而且,一个不能够克制自己的脾气的人,也就很难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试问谁愿意和一个火药桶共事呢?
在海军服役两年后,威拉德·斯科特于1958年回到了华盛顿。正如他所料想的,他以前服务的公司——全国广播公司正在等他回去工作。但是他没有料想到的是,公司换了新的老板,而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位新上司看起来好像不太满意他。
开始的时候斯科特尽量保持冷静,他努力工作,想向上司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是后来有一件事让他忍不住了。《快乐孩子》这个节目是斯科特和他的好友兼助手埃迪·沃克一直在主持的滑稽节目,但是新上司给他们安排的时间却差得不能再差了——将近午夜!
斯科特怒火中烧,他准备找老板大吵一架,哪怕因此丢掉饭碗也再所不惜。可是,他马上又想起了《圣经》中所罗门王的一句话:“有见识的人不轻易发怒,宽恕别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于是他冷静了下来,和埃迪·沃克接受了这一讨厌的时间安排。
他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干了三年后,这个节目成了华盛顿地区最受欢迎的滑稽节目。更为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了自己以前和老板打交道的时候也有错误。因为知道老板不喜欢自己,所以作为报复,他要么对老板不客气,要么就是尽量离他远远的,总是把矛盾搞得更为激化。可是有一天,老板邀请他去参加一个电台工作人员的聚会,斯科特没有办法推辞,只好去了。在那里,斯科特见到了老板的未婚妻,那是个漂亮活泼、待人诚恳的好姑娘。斯科特想,这样美丽热情的姑娘又怎么会喜欢一个一无是处的男人呢?通过她,斯科特对老板的为人有了新的认识。
渐渐的,斯科特对老板的态度改变了,而老板对他的态度也逐渐改变了。事实上,他们成了好朋友,他仍然在全国广播公司工作,后来还担任了《今天》这一节目的气象预报员。
真要感谢所罗门王的教诲。如果不是所罗门王的那句话让斯科特冷静下来,如果他没能忍住那一时之气,没耐住那三年的辛苦,那么他也就不会成为公司里重要的一员了。
苏武,字子卿,是西汉武帝时的中郎将。公元前100年,汉武帝任苏武为汉朝正使,护送匈奴使节回国,到达匈奴后,他已完成皇命,正准备起程回汉时,发生了一次意外事件。匈奴缑王和汉朝叛使卫律手下的虞常正在策划叛乱,准备联络卫律投降匈奴时所带来的原汉朝兵将,劫持匈奴单于的母亲,逃回汉朝。
虞常十分忠心于汉朝,痛恨卫律叛国求荣的可耻行径。他将自己的计划告诉给随苏武一同前来的张胜,张胜同意了他的计划,并给予支持。但是虞常被人告发,单于发兵追捕,缑王等人被杀,而虞常被活捉了。
事情败露后,单于大怒,准备杀死张胜和苏武。匈奴左伊秩訾劝阻说:“处死汉使未免太过分了。他们不过是想谋杀卫律,应该让他们投降。”单于命令卫律召见苏武,说明了他的意思,等苏武的回答。
苏武说:“我出使匈奴,是为了汉匈和好,如今让我投降,是玷污我的使命,纵然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国呢?”说完就拔出佩剑向胸膛刺去。卫律大惊失色,急忙上前抱住苏武,但苏武已经身受重伤,后来找来巫医救治了好长时间才苏醒过来。
苏武忠贞不屈、视死如归的气节,让单于深感钦佩,这一来他更希望能劝降苏武为匈奴效命了。于是早晚都让人去问候,想以此感化苏武。
苏武恢复健康后,单于命令卫律审问虞常和张胜,并将苏武带去听审,想借机威吓他。在审问中,卫律将虞常当场杀死,苏武镇定自若地说:“只要你有胆量杀汉朝正使,那就杀吧,我并不怕死。”卫律见以死相胁迫并未见效,于是又用功名利禄来引诱苏武。
苏武怒骂道:“你身为汉朝使臣,却忘恩背义,背叛了君主和国家,像你这种无耻之徒,我再也不想见你!你倚仗单于的信任,随意杀人,从中拨弄事非,挑唆汉朝和匈奴相斗,自己却幸灾乐祸,真是无耻之极。”
苏武面对种种威胁利诱,始终恪守为臣之道,忠君爱国,保持自己高尚的气节。所以尽管卫律使尽了各种手段,却一直不能使他有丝毫动摇。单于听说苏武如此坚贞不屈,就命人将苏武关到一个大地窖里,不给饮食,想以肉体的折磨迫使苏武屈服。匈奴所在之地气候寒冷,北风夹着大雪呼啸不止。苏武躺在地窖里,渴了吃把雪,饿了吃毡毛,居然活了下来。匈奴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奇,单于对他无可奈何,就将他流放到北海牧羊。并对苏武说:“等公羊下了小羊,我就放你回汉朝。”
北海是一片原始大地,千里没有人烟,气候异常寒冷,积雪常年覆盖在大地上,鸟兽罕至。苏武来到北海后,没有粮食,没有饮水,饿急了就挖鼠洞,将洞中的草根、野果取出来充饥。苏武昼夜不肯放下象征汉使身份的节杖,时间长了,节杖上的旄毛全都脱落,他还是不肯丢弃。
苏武在北海期间,曾经和苏武在一起做过汉武帝侍中的李陵,投降了匈奴。单于派李陵去劝降苏武,李陵来到北海后,对苏武说:“单于一直在等你回心转意,今生今世你恐怕也不能回到汉朝了,在这万里荒原之中白白受苦,谁又能知道你的忠义呢?近些年来,皇帝年事已高,总是做出反复无常的事来,大臣中没有什么过错就被灭族的有几十人,您还为谁效忠呢?”
苏武说:“我心甘情愿以身报国,如果单于一定要我投降,那我就只能一死以示忠心了。”后来李陵再次来北海探望他的时候,告诉他汉武帝去世了,苏武听后面向南方大声痛哭,一连哭了几个月。
汉昭帝即位后过了几年,匈奴又向汉朝表示希望恢复和亲,汉朝就要求放回苏武等人,匈奴谎称苏武已经死了。后来,汉朝又派使者去匈奴,常惠设法买通了看守他的匈奴兵,趁着黑夜去会见了汉朝使者,将苏武的消息告诉他们,并献计如何揭穿匈奴的骗局。
第二天,汉朝使者面见单于,说:“我们皇帝在打猎的时候,射中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绑有一条绫绸,是苏武写给皇帝的信,信中说他被囚在北海放羊,你怎么说他死了呢?”单于只好放苏武回汉朝。
公元前81年春天,苏武带着剩下的9个人回到了汉朝京城长安。汉昭帝下令,为苏武准备了牛羊等祭品,拜祭了汉武帝的灵位,将节仗交还到汉武帝灵前。至此,苏武19年的磨难才终止了。他忍屈受辱,忠贞不屈,永不失节的感人事迹,震撼了朝野,令人敬佩之至。
苏武的忍耐长达十几年,但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和忠诚,才能在长久的忍耐之后,回到自己魂萦梦牵的祖国。而苏武牧羊的故事更是长久地流传下来,作为一个坚强不屈的形象刻印在人们心中。
这样品性高洁的人,上则为日月,下则为河岳,是千百年来令人敬仰和学习的。这样的柔忍不意味着软弱,也不意味着无能。相反,它是以强大的意志力和高尚的品格作为支持和动力的。
12.忍住气才能做好事
有的人遇事喜欢硬碰硬,喜欢冲动,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现自己的刚正、愤慨和勇气。但是事实上,有时候忍耐一分委婉一点,反而更容易达到目的。做人处世是要讲究策略的,柔忍之道不可不学。
晏子是春秋时的齐国人,他其貌不扬、身材矮小,看上去毫不起眼。但是他才高八斗,机智灵活,举国上下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他。他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和满腹经纶很快就在国中取得了尊贵地位。
齐王非常信任这位能干的国卿,对他委以重任。一次,晏子奉齐王之命出使楚国。楚国在当时实力雄厚,比齐国要强大。楚王本来就没有把其他国家放在眼里,又听说晏子长得矮小,就对齐国更加轻视。
楚王一心想把晏子奚落一番,以显示自己国家的尊贵和强大。他料定晏子受了嘲笑还得忍气吞声,于是安排了一个计划。当晏子驾驶着马车来到宫殿门口准备晋见楚王时,两旁的侍卫按照楚王的意思,把晏子请下马车,领着他来到狭小的几乎弯腰屈膝才能进去的侧门前,说:“我们楚王恭请你从这里进去,他已恭候多时了!”
晏子一看就明白了楚王的意图。他忍住怨气,转身走向正门。侍卫立即把他挡在门外,说:“你怎么能从这个门进去呢!请从那边走吧!”
晏子义正词严地说:“拜访人国,理所当然走正门。那边的门充其量是个狗门,我不明白你们强烈要求我走狗门到底是什么意思?莫非里边都是狗吗?我要拜访的可不是狗啊!”
守卫士兵一听,无言以对,知道来者不是平平之辈,只好乖乖放行。
楚王知道自己的计划弄巧成拙之后,气急败坏,决心寻机把晏子讽刺一番。看见晏子得意洋洋地走上殿堂,楚王不顾身份,当着各位大臣的面,尖刻地问:“真没有想到你们齐国竟然连一个像样的人都找不出来!你这样矮小的个子是不是齐国身材最魁梧的?你这样丑陋的长相是不是齐国最漂亮的啊?”
晏子没想到楚王会如此不顾礼仪羞辱自己。他镇静地看着楚王,从容地回答道:“大王有所不知!我们齐王素来注重邦交礼仪,在派遣使者出访别国时有很多讲究,其中有个规定就是:贤能的人拜会贤能的国君,庸俗的人就拜会昏庸无能的国家。大王也觉得我无德无能吧?但是能前来拜访大王,还是我求了好半天,齐王才勉强答应的呢!”
第二天,楚王搜肠刮肚,又想出一个计谋。他安排好一切后,就假意盛情邀请晏子到前厅饮酒说话。正在说话之间,有几个威猛的士兵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罪犯从厅前走过。
楚王故意高声问:“你们押的是何人,犯了什么罪啊?”
士兵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大王,此人是从齐国来的,在我国偷了别人的财物。”
犯人连忙跪下求饶说:“大王饶命!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楚王斜视着晏子说:“没有想到你们齐国还盛产盗贼,竟然偷到我楚国来了!”
晏子明白了楚王的意图,见楚王一而再、再而三地为难自己,这次再也不能客气。于是反唇相讥:“橘生淮南为橘,橘移淮北为枳,前者香甜,后者涩苦。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生长的环境不一样。我看不是齐国盛产盗贼,而是你治理的国家盛产适合盗贼生长的土壤吧!否则,这个人在齐国安守本分,怎么到了楚国却知法犯法、铤而走险呢?”
这下楚王无言以对,他领教了晏子的厉害,从此再也不敢刁难了。
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单凭一时之气反击,多半反而会遭受更大的侮辱,倒不如巧妙地用计谋回击,以柔忍机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当然一味地躲避和忍让也是不行的,那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让对方得寸进尺。
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的宰相,最初他只是宦官头目缪贤手下的门客,后来因为有胆识而被缪贤举荐给赵惠文王,出使秦国。此行的目的,就是迫于秦王的压力,而无奈拿出赵国的和氏璧去换取秦国的十五座城池。
蔺相如知道秦王是想不花任何代价就白白占有赵国的和氏璧的。于是,他针对秦王的贪婪之心,有的放矢,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在秦廷上据理力争,终于不辱使命,完璧归赵。两年后,在渑池之会上,又是蔺相如的寸步不让,维护了赵国利益。赵王很感激蔺相如,因此,在回国之后,就封蔺相如为上卿。
但老将廉颇对蔺相如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获得超过他的地位十分不满,扬言要找机会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以大局为重,处处避让廉颇。蔺相如的门客都觉得他太软弱可欺,十分不满,纷纷要离他而去,蔺相如劝阻门客们说:“诸位看廉将军同秦王比,哪个势力大呢?”众人说:“当然是秦王。”蔺相如说:“请大家想一想,秦王那么厉害,我却敢在朝堂上当众呵斥他,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我认为,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要是我和廉将军为私人意气争起来,就好比二虎相斗,必有一伤。我所以要这样做,是先顾国家危难,后计个人恩怨啊!”
门客们听完后,感到十分惭愧,因此对蔺相如更加尊敬。后来,蔺相如的这些话辗转传到廉颇那里,廉颇听到后,心里非常愧疚,立即解衣露膊,负荆请罪。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他诸侯国都不敢小觑赵国。
由此可以看出,胸怀全局的人才会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和个人利益,有时还会为此做出牺牲。正因为如此,最终获益的是国家和社会,而个人自然也会得到益处。这种策略不仅是为人处世之道,也是治世之大道。
11.取大节,宥小过
面对美女时,似乎很多人都容易犯些过错,如果就此揪住不放,认为此人道德败坏无可取之处,那也未必正确。其实如果能够把注意力放在他的大节上,或许会更好些。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军队一举平定了斗越椒的反叛,天下太平。楚庄王兴高采烈地设宴招待大臣,庆祝征战胜利,并赏赐功臣。
文武百官都在邀请之列,只见席中觥筹交错,热闹异常。到了日落西山,大家似乎还没有尽兴。楚庄王便下令点上烛火,继续开怀畅饮,并让自己最宠幸的许姬来到酒席上,为在座的宾客斟酒助兴。文武官员都已经喝得差不多了,见到许姬的美貌,便忍不住多看几眼,有些人就动了心。
突然,外面一阵大风吹来,宴席上的烛火熄灭了。黑暗之中有人伸手扯住许姬的衣裙,抚摸她的手。许姬一时受到惊吓,慌乱之中,用力挣扎,不料正抓住那个人的帽缨。她奋力一拉,竟然扯断了。她手握那根帽缨,急急忙忙走到楚王身边,凑到大王耳边委屈地说:“请大王为妾做主!我奉大王的旨意为下面的百官敬酒,可是不想竟有人对我无礼,乘着烛灭之际调戏我。”
楚庄王听后,沉默不语。许姬又急又羞,催促他:“妾在慌乱之中抓断了他的帽缨,现在还在我手上,只要点上烛火,是谁干的自然一目了然!”说罢,便要掌灯者立即点灯。
楚庄王赶紧阻止,高声对下面的大臣说:“今日喜庆之日难得一逢,寡人要与你们喝个痛快。现在大家统统折断帽缨,把官职帽放置一旁,毫无顾忌地畅饮吧。”
众大臣见大王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都投其所好,纷纷照办。等一会儿点烛掌灯,大家都不顾自己做官的形象,拉开架势,尽情狂欢。后来人们都管这场宴会叫“绝缨会”。
许姬对庄王的举措迷惑不解,仍然觉得委屈,便问:“我是您的人,遇到这种事情,您非但不管不问,反而还替侮辱我的人遮丑,您这不是让别人耻笑吗?以后怎么严肃上下之礼呢?妾心中不服!”
庄王笑着劝慰说:“虽然这个人对你不敬,但那也是酒醉后出现的狂态,并不是恶意而为。再说我请他们来饮酒,邀来百人之欢喜,庆祝天下太平,又怎么能扫别人兴呢?按你说的,也许可以查出那个人是谁。但如果今日揭了他的短,日后他怎么立足呢?这样一来,我不就失去了一个得力助手吗?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你依然贞洁,宴会又取得了预期的目的,那人现在说不定也如释重负。”
许姬觉得庄王说得有理,考虑得也很周全,就没有再追究。
两年后,楚国讨伐郑国。主帅襄老手下有一位副将叫唐狡,毛遂自荐,愿意亲自率领百余人在前面开路。他骁勇善战,每战必胜,出师先捷,很快楚军就得以顺利进军。庄王听到这些好消息后,要嘉奖唐狡的战绩。唐狡站在庄王面前,腼腆地说:“大王昔日饶我一命,我惟有以死相报,不敢讨赏!”
楚庄王疑惑地问:“我何曾对你有不杀之恩?”
“您还记得‘绝缨会’上牵许姬手的人吗?那个人就是我呀!”
以楚庄王的地位都会对臣子的不敬隐忍宽恕,这是因为他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谁都有可能犯错,但只要无伤大雅,只要不是心怀恶意,那么能容则容能忍则忍,扬其优而隐其缺,倘若求全责备,则世上无人才可用了。
汉朝袁盎的事例与楚庄王不辱绝缨者之事相近。袁盎做吴王的相国时,手下有位从史和袁盎的侍妾私通。袁盎知道此事后并没有张扬,但从史还是知道了奸情败露,吓得仓惶逃走。
袁盎亲去追回从史,从史面色如土,以为自己要被重罚,谁知道袁盎把侍妾带到他身边,说:“你既然喜欢她,她就是你的了。”
从此,他待从史还是和过去一样。后来从史离开他去别处为官。
景帝时,袁盎入朝当了太常。他出使吴国时,正好赶上吴王预谋反叛。吴王派了500人包围了袁盎的住处,要杀死袁盎。袁盎对自己的危机却一无所知,幸好围守袁盎的校尉司马买了二百石好酒,把500人灌醉,然后通知了袁盎。
袁盎十分惊异,问:“您是谁?为什么要帮我?”
司马说:“您不记得原来与您的小妾有私情的从史了吗?”
袁盎这才知道现在救了自己性命的,原来就是当年那个从史。
五代时梁朝的葛周、宋代的种世衡,都因为对此类事件的容忍宽大而得以战胜对手,讨伐叛逆。葛周曾和他宠爱的美妾一起喝酒,有个卫兵用眼睛盯着美妾看,连葛周问他话都答错了。过后他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怕葛周加罪于他,但葛周表现得若无其事。后来,葛周在和唐交战时失利,幸好这个卫兵奋勇破敌,打败了敌人。事后葛周把那个美妾送给这个卫兵为妻。
北宋初年,西北诸部落中,苏慕恩的势力最大,当时镇守边关的种世衡曾和他彻夜饮酒,还把一个侍妾叫出来陪酒。过了一会儿,种世衡起身到里面去,慕恩就趁机调戏侍妾。这时种世衡从里面出来,正巧撞见,慕恩感到十分惭愧,就向他请罪。种世衡说:“你喜欢她吗?”于是把侍妾送给了苏慕恩。正因为如此,各个部落有叛乱,种世衡就让苏慕恩去平叛,每次都能成功。
所以说:“取大节,宥小过,而士无不肯用命矣。”“宥”是指宽恕,不懂柔忍之术的人是做不到“取大节,宥小过”的,事实上他们更容易对“小过”计较不放,这样自然会失去人心,不利于做人处世。
12.外圆而内方是做人之守则
做人处世,无刚不立,但过刚则易折。如何克服这一矛盾呢?外圆内方是个不错的选择。也就是说为人要品性刚正,但又要讲究谋略,柔中有刚,刚中带柔,刚柔并济,如此才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清代的张之洞为官几十载,两袖清风,真正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同时他又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在晚清黑暗腐败的官场里入阁拜相,成为一代名臣。
张之洞的成功,不仅是源自他的学识,还得益于他做人老道,进退有度,刚柔并济。张之洞虽然生性忠直,勇于针砭时事,敢于纠弹朝中要员,赢得人们的赞赏和钦佩。但他即使在声名隆盛之时也没有忘乎所以,他能及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正是张之洞做人的聪明之处。
其实张之洞虽正直,但又善于设防自保;他既有主见和个性,又不失灵活性。也就是既富于刚性,又不失弹性,具有刚柔相济的性格,是一个外圆内方的政治家,外表像柔软的海绵,骨子里却如同钢铁。他崇尚做人要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他的这种性格与他的大胆直谏看似矛盾,其实并不如此。
当时清流党中的张佩纶、邓承修等人受一系列直谏成功的鼓舞,热血奔涌,愈加放肆。他们纷纷上疏,弹劾一系列贪污受贿或昏庸误政的官员。而张之洞并不欣赏他们的这些做法,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一味刚直、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不仅容易惹火烧身、招致祸端,而且常常有性命之忧。那种逞血气之勇、图一时痛快的做法,绝非智者所为。身处你死我活、激烈竞争的官场漩涡之中,谁敢说自己能够永远做官场上的不倒翁?
身处其中的真正聪明人,总是善于想方设法保护自己,躲避陷阱,绕开虎口狼窝。尤其是位高权重者,每每成为众矢之的,树大招风,爬得越高,跌下来就越惨,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所以张之洞遇事总是思前顾后,留有余地,凡事都力争有所回旋。比如他每次上奏进谏,虽然言辞激烈、慷慨激昂,但常常是针对事件有感而发,一般不直接将矛头对准某个人,也就是说他注重就事论事,通过事情论证是非曲直,而不搞人身攻击,即便是因为事件本身不得不触及某人,他也尽量减少对人物的斥贬,而是着重抨击事情的荒谬,这样就给人以光明磊落之感,既避免让局外人误认为是泄私愤,又让对手抓不住任何把柄。因此张之洞在官场上游刃有余,既善于出击,又巧于自保。
张之洞是一个成熟老到的政治家,他老谋深算,进退有术,处处为自己留下退路。他不结宗派、树私党,常常标榜自己“立身立朝之道,无台无阁,无湘无淮,无和无战”,“既和又不能同,既群又不能党”。在从政之中,由于政见趋同,很自然的会有至交好友。众所周知,当初在京纵论时政时,张之洞附着李鸿藻这样的阁臣,成为清流党的“牛角”,而且在1876年底至1881年的四年多时间里,其笔锋所向、触角所至,也无可辩驳地显示他是清流党的重要成员,但他却时时处处竭力否认自己是清流党。
在被人视为“清流党”的头面人物中,张佩纶、陈宝琛等人招怨最多,而张之洞确乎遭人攻诘不多,这正是因为他这个“清流党”重在言事而少言人。张佩纶、陈宝琛,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积怨甚多。而张之洞即使对自己的政敌也是虚与委蛇,尽管他纵横捭阖,但尽量不贸然得罪他人。慈禧重用张之洞,本有分李鸿章之势的用心,避免李鸿章集大权于一身。张之洞虽然与李鸿章在很多方面意见不一致,如甲午之战时,李鸿章主和,张之洞主战,李鸿章视张之洞为“书生之见”。但张之洞表面上还是表现出对李鸿章的极大推崇,据说当李鸿章70寿辰时,张之洞为他做寿文,忙活了两天三夜,这期间很少睡觉。琉璃厂书肆将这篇寿文以单行本付刻,一时洛阳纸贵,成为李鸿章所收到的寿文中的压卷之作。张之洞如此处理与李鸿章的关系,显然包含着深刻的外圆意识。
他的外圆谋略还表现在对光绪帝废除与否的问题上。戊戌变法之后,张之洞鉴于西太后的威严,对废除光绪皇帝之事一直不表态,总是含糊其词,既不明说支持,又不明说反对,常常推说这是皇室家事。从他对这件事的态度上,更可看出张之洞的聪明老练、圆滑狡黠。正是因为张之洞做人的成功,他才能在官场上既如鱼得水,又出污泥而不染,既抓住一切机会让朝廷赏识自己,又运筹帷幄为百姓办实事,成为名震中外的“圣相”。
柔与忍的做人哲学在张之洞的身上得以充分的体现,其运用之精妙令人赞叹。
古往今来,有许多自诩机敏之士于风雨飘摇中遭遇不幸,这往往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左右逢源、圆滑处世,且行为脱俗、锋芒毕露而招惹嫉妒。如果能学会外圆内方,以柔忍之术做人,想必就不会那样不幸,而是可以更好地展现才华,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