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7851300000018

第18章 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早年入杭州求是书院学英语、德语和造船学,接受新式教育,后曾多次去日本,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过法律、哲学、政治、历史和文学,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较深。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1914年,陈独秀曾在《甲寅》杂志第一卷第四号上发表《自觉心与爱国心》,用偏激的言辞发泄了其对现实的极端不满,充满了悲观情绪。对此,李大钊特别撰写了《厌世心与自觉心》。1914年7月,陈独秀应章士钊之邀到达日本,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杂志,经章士钊介绍很快就结识了李大钊。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改为《新青年》),并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这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反对旧礼教,倡导新文学。新文化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高一涵、胡适、沈尹默、钱玄同等都曾为该刊的编辑,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和先锋。他们介绍西方思想、文化,宣传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在当时条件下,这种宣传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它帮助人们冲破了封建的伦理道德,重新获得思想的大解放。1917年初,陈独秀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文科学长。《新青年》迁址北京,初期是宣传科学与民主的阵地,十月革命以后逐步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李大钊在该刊上发表了16篇诗文,这对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影响深远,特别是对五四爱国运动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李大钊和陈独秀于1918年1月在北京大学开始共事。同年12月,二人创办《每周评论》,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大造革命舆论,积极领导了五四运动。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1919年6月8日,陈独秀与李大钊商量后,起草了著名的《北京市民宣言》;6月11日又和邓初、高一涵到宣武门外的“新世纪游艺场”散发传单,当场被捕。陈独秀受了三个多月的牢狱之苦,在社会各界的营救、声援下于9月16日获释。迎接陈独秀出狱的蔡元培当众宣布:“北京大学为有仲甫而骄傲!”李大钊则献上诗作《欢迎独秀出狱》:“你今天出狱了,我们很欢喜!他们的强权和威力,终究战不胜真理。什么监狱什么死,都不能屈服了你,因为你拥护真理,所以真理拥护你。”

1920年1月,陈独秀应武昌文华大学邀请,赴武汉讲学,引起轰动。国内各地报纸都摘要登载他讲演的重点,用大字刊出,大触政府之忌。北洋军阀政府布置暗探靠近陈独秀在北池子的寓所,企图等陈独秀自武汉回京时,加以逮捕。陈独秀返京后,没敢回自己的寓所,而是隐居在北京大学教授刘文典家中。北京大学教授马叙伦得到反动政府已知陈独秀隐居住处并即将逮捕他的消息,因自己路远通知陈独秀不便,乃电话通过北京大学教授沈士远转告陈独秀速离刘文典家。李大钊考虑到陈独秀的安全,毅然挺身而出,与王星拱、刘文典、罗章龙等进步教师、学生反复研究,并取得陈独秀的同意,亲自护送陈独秀出京。他们雇了一辆骡车,李大钊打扮成商人坐在车把上,陈独秀打扮成厨师,坐在车里面,带着账本,样似讨债,趁着晨光悄悄出城,由小路经廊坊前往天津。一路上他们研究如何救国救民的方法。到天津以后,李大钊把陈独秀送上去上海的火车,临分别时,二人相约在南方和北方筹建中国共 产 党。史称“南陈(独秀)北李(大钊),相约建党”。不久,中国共 产 党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就在中华大地上相继诞生了。

陈独秀长李大钊10岁。李大钊对陈独秀非常尊重,以师长看待,以学生自居,从不喊陈独秀的名字,总称仲甫先生,赞誉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创始者,革命的先锋”。

陈独秀更是对李大钊“非常钦佩,十分敬仰”,赞誉李大钊“是一位坚贞卓绝的社会主义战士。从外表上看,他是一位好好先生,像个教私塾的人,从实质上看,他平生的言行,诚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光明磊落,肝胆照人……世人称他为马克思主义先驱,革命家的楷模,是一点也不过誉的。”“英风伟烈应与天地长存”。有人问陈独秀,人们说“南陈北李”,你比他如何?他答曰:“差之远矣!南陈徒有虚名,北李确如北斗。”问者说,自谦乎?他说:“真言实话,毫无虚饰。”

1921年7月,中国共 产 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陈独秀被缺席选为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党的第二届、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届、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在中 共“八七”会议上被撤销总书记职务。其后,他坚持城市为中心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反对农村武装斗争,组织托派组织。1929年11月,陈独秀被开除出中国共 产 党。后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抗战爆发后,陈独秀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与托派中央决裂。1938年,陈独秀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 共彻底决裂。1942年5月,陈独秀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