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祈(1892—1936),字润屿,笔名若愚。四川温江人。虽是书香世家,但家道中落,父英年早逝。9岁进私塾。在祖父的学生四川总督赵尔巽的资助下,15岁到成都,入第一小学堂高年级继续学业。190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王光祈中学偏好文科,与李劼人、郭沫若、周太玄、曾琦、魏时珍等同学成为好友。毕业后,先到重庆与郭布陶、曾愚公等人编辑《民国新报》。
1914年春,王光祈在亲友的支持下,出川赴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大学法律系,同时任职于清史馆,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学习生活。并先后担任成都《四川群报》驻京记者和北京《京华日报》编辑。当时,李大钊在编《晨报》副刊,王光祈和李大钊由认识到相互视为知己。李大钊常对人赞赏说:“光祈是一个能想、能行的青年,极有志气。”
1918年5—6月,大学毕业前夕的王光祈邀约周太玄等,提出了建立少年中国学会的设想,得到李大钊的认可和参与。王光祈便以极大的精力投入了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在全国各地的发展工作,以自己的道德人格、组织才能和献身精神成为少年中国学会的精神领袖,一次次激起会友的参与热情。学会得到很快的发展,成为五四时期一个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分布最广、时间最长的全国青年社团,该组织几乎聚集了全国各地、青年社团的精英分子。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旨是:“以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实学术,发展社会事业,转移末世风气。”后来改为:“本学会宗旨,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学会的信条是:“一、奋斗;二、实践;三、坚忍;四、俭朴。”毛泽东、赵世炎、张闻天、恽代英等均曾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少年中国学会创办《少年中国》月刊,李大钊为编辑主任,康白情为副主任,王光祈任会计并负责学会消息栏。学会总会在北京,成都、南京两地设有分会。学会成立一周年时,有会员75人,《少年中国》每期发行可达5000册。
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李大钊发起创办了《每周评论》,这是一本密切配合政治斗争同《新青年》互为补充的刊物,王光祈承担了该刊的主要撰稿工作,为创刊号写了社论《国际社会之改造》一文,在文中,他热情地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无情地揭露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的虚伪性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1919年5月4日,王光祈参加了学生的爱国运动,当天下午就将火烧赵家楼和学生的爱国运动情况专电发回成都。晚上,又伏案疾书,激情满怀地为《川报》写成一篇十分精彩的通讯稿速寄成都,这篇文章成为五四运动在四川发展的进军号角和动员令。此后,他不断向成都发消息,有时一天两三篇通讯稿。同时,王光祈还在《每周评论》和《晨报》发表《为青岛问题敬告协约国》、《青岛交涉失败的原因》等文章,爱国之心跃然纸上,他还在许多的讲演会上发表救国之路的策略,对于中国社会存在的弊端也大胆揭露。
1919年12月,王光祈在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支持下,发起成立“工读互助团”,亲自草拟简章,筹募经费,接收团员,召开会议。其宗旨是“本互助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使读书者必做工,做工者亦得读书,务使知识阶级与劳动阶级打成一片”,最终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工读互助团成立不久,武昌、南京、天津、上海、湖南等地也相继组成同样的团体,影响所及,轰动一时。后因内部思想分歧,经费困难,北京和各地的工读互助团先后解体。
1920年4月1日,王光祈以北京《晨报》、上海《申报》、《时事新报》特约通讯记者的身份与魏时珍等从上海起航赴欧。6月1日抵达德国法兰克福,一面学习德文,一面攻读政治经济学。1922年起改学音乐。1934年以论文《论中国古典歌剧》荣获德国波恩大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在欧洲为祖国争得荣誉的第一位音乐学家。“九·一八事变”后,他痛感祖国被蹂躏,发奋编译了《国防丛书》五种,《近代中国外交史料》七种。他在旅德16年中,备尝艰辛,积劳成疾,1936年1月12日,不幸骤然病逝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