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畴(1898—1928),原名凤标,号明轩。陕西兴平人。1913年春入西安三秦公学(后改为省立第三中学)。1917年考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1920年同北京大学杨钟健等人一起创办《秦钟》杂志,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同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魏野畴编写了《中国近世史》。同年夏毕业后回陕西,在华县咸林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历史教员。1922年夏,因受当地封建顽固势力的排挤,辞职赴北京。在京期间,一边修改《中国近世史》书稿,一边与杨钟健、刘天章、李子洲等组织共进社,出版《共进》半月刊。
1923年初,魏野畴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春,应陕北联合县立中学校长杜斌丞邀请,到榆林任该校国文和英语教员,在青年学生中广泛进行革命宣传。是年秋,为逃避陕北军阀的迫害,离开榆林回到北京,以共进社为阵地,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1924年夏,魏野畴建立了西安市第一个青年团支部。1925年参与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的筹建工作,并被指定为临时省党部的负责人之一。这期间他所创办的《西安评论》成为当时陕西宣传革命思想、促进革命运动发展的重要阵地。
1926年1月,魏野畴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农民委员会讨论决定,请毛泽东担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毛泽东委托魏野畴到北京和李大钊、陈毅等商定为讲习所选派学员事,魏野畴再次见到李大钊。回陕后,中共西安地委成立,魏野畴任地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4—11月,直系军阀刘镇华率八师之众围困西安,他协助杨虎城等坚持了8个月的守城斗争。
1927年1月,魏野畴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部副部长。不久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正式成立,魏野畴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后兼任宣传部部长。2月被选为中共陕甘区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指派吴岱峰利用吴与杨虎城的个人关系到杨虎城部创办西安中山军事学院,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重要军事干部,为推动陕甘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7月中共陕甘区委改组为中共陕西省委,魏野畴任军委书记。8月应杨虎城之邀离开陕西赴安徽太和,任杨部国民军第十军政治部主任。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促使杨虎城继续同共产党合作。12月任中共皖北特委委员。
1928年2月,魏野畴任中共皖北临时特委书记,4月任皖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指挥,与吴岱峰等人一起组织领导了皖北暴动(即阜阳暴动);4月9日,在率领起义部队转移途中被捕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