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7851300000268

第268章 周作人

周作人(1885—1967),原名櫆寿,字星杓,自号启孟、启明、知堂。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浙江绍兴人。鲁迅二弟。早年留学日本,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是参与倡导“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文章风格清隽幽雅,平和冲淡,影响深远。抗战爆发后,留北平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总署督办等伪职。解放后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翻译,写作回忆鲁迅的著述。

李大钊和周作人是北京大学同事,周作人于1917年接受北大教授聘书,李大钊1918年任北大图书馆主任。二人也是《新青年》同人,1918年底,陈独秀与李大钊发起创办《每周评论》时,周作人是经常撰稿人。1919年李大钊创建少年中国学会时,曾邀周作人去作演讲。周作人后来在写《苦茶》时,其153节《坚冰志》专门对此作了回忆。周作人说,“认识守常,是在北京大学,算来在一九一九年左右,即是五四的前后。其时北大红楼初盖好,图书馆是在地窖内,但图书馆主任室设在第一层,东头靠南,我们去看他便在这间房里。那时我们在红楼上课,下课后有暇即去访他,为什么呢?《新青年》同人相当不少,除二三人时常见面之外,别的都不容易找,校长蔡孑民很忙,文科学长陈独秀也有他的公事,不好去麻烦他们,而且校长学长室都在第二院,要隔一条街,也不便特别跑去,在第一院即红楼的,只有图书馆主任,而且他又勤快,在办公时间必定在那里,所以找他最是适宜,还有一层,他顶没有架子,觉得很可亲近,所谈的也只是些平常的闲话”,“自由随便”,“平常《新青年》的编辑,向由陈独秀一人主持,有一年曾经分六个人,各人分编一期,不开什么编辑会议,只有一九一八年底,定议发刊《每周评论》的时候,在学长室开会,那时我也参加,一个人除分任写文章,每月捐刊资数元,印了出来,便等于白送人家的。”

五四运动过后,李大钊发起组建中国共产党,周作人说:“我便逐渐少了与他闲谈的机会,图书馆主任室里不大能够找到他了。”虽然周作人此时只是认真教书,积极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但他对共产党人所组织的革命活动始终采取了同情和帮助的态度。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不仅写了义愤填膺的文章,同鲁迅等人一起同“现代评论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公祭时,竟写下了这样一幅大胆的挽联:“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形式大胆,内容更是直斥北洋政府及其帮凶者们的凶残及阴险嘴脸。同时也没有忘记李大钊这个老朋友,他在回忆中说:“那时的孔德学校,是蔡孑民及北大同人所创办,教法也新颖,北大同事的子弟多在这里读书,守常的一个儿子(指李葆华)和一个女儿(指李星华),也都在内,那时我担任孔德高中的一年国文,守常的儿子就在我这班里,最初有时候还问他父亲安好,后来末了这几个月,连他儿子也多告假不来,其时已经很近危险了。”

李大钊遇害后,周作人伙同沈士远、沈尹默兄弟冒险保护李大钊的儿子李葆华。“守常的儿子以后住在我家一个多月,后由尹默为经营,化名杨震,送往日本留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写的,实际上在日伪时期,周作人即曾隐晦写过,在说到李葆华的镇静态度时,赞颂道:“这样沉毅的人并不多见。”李葆华后来在谈到这一段历史时说,“周作人先生的确是在张作霖的白色恐怖下让我住在他家里,掩护了我一个多月,他又与沈尹默送我到日本学习,他是很热情的。”

同时,周作人还就这段时期一些文人“朋友”的所作所为以及一些报上对李大钊的诬蔑拍案而起。他写下了一段段沉痛的文字:“南方之事全败坏于清党”,“党既以清而转浑,政治军事均以不振,北伐事业转为一场春梦”。“我觉得中国人特别有一种杀乱党的嗜好,无论是满清的杀革命党,洪宪的杀民党,现在的杀共党,不管是非曲直,总之都是杀得很起劲”。周作人的这些激烈言辞,终于惹恼了反动当局,1927年10月2日,他和鲁迅等人合办的《语丝》被停刊,并于154天后移去上海。10月24日,他和刘半农也不得不跑到一日本友人家中去避难。

李大钊牺牲后,灵柩寄于宣武门妙光阁浙寺。周作人与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人积极参与了后事的处理。1933年4月,北京大学师生和李大钊的生前友好,发起为他举行公葬,周氏兄弟等一百多知名人士为公葬捐款,周作人参加了22日的公祭。

李大钊牺牲后,周作人对其一家一直给予关心。葆华去了日本后,星华仍然在孔德学校上学,没有了父亲的资助,星华只好半工半读,在周作人帮助下,被安排在学校刻写蜡版,每月资助生活费15元,使之艰难得到了缓解。在白色恐怖下,周作人不顾危险,帮助出卖李大钊书籍,以解决李家生活困难。

“卢沟桥事变”后,周作人协助李星华、李光华姐弟去延安。帮助出版李大钊文集,保管李大钊文稿。解放后,周作人的儿子周丰一将其父保管的李大钊书稿带到北京图书馆,交给时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长的李大钊的侄子李乐光,而李星华和李乐光等人也常到八道湾去看望周作人。李乐光第一次去时,还带了一袋面粉,这让因汉奸罪被国民党抓进监狱刚刚释放出来仍处在“没落”状态的周作人,感到了共产党的暖意和新生的希望。

《李大钊全集》中收有四封致启明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