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7851300000270

第270章 朱务善

朱务善(1897—1971),曾用名王理堂、王一鸣、朱悟禅、泊·易·欧西皮夫。湖南津市人。出生在晚清秀才家庭。启蒙于津市大成丙等小学和澧州中学堂。1919年在亲友的资助下赴京投考大学,同时被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和法政专科学校录取。他选择了新文化运动中心的北京大学。同年当选为北大学生会主席,后又当选为北京学生联合会主席。在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指导下,与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等组织革命团体,创办进步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1920年,参与发起组织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年10月,朱务善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参加北大学生组织的“平民教育讲演团”,被选为主任。

1921年上半年,朱务善由李大钊、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二七”惨案后,朱务善与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缪伯英一道,以北平学生代表名义到武汉活动,慰问江汉工人,揭露吴佩孚“保护劳工”的假面具,支持工人的正义斗争。同年底,受党的委托,在北京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被选为团中央委员。到蒙藏学校宣传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乌兰夫、刘锡五、罗寿等蒙藏学生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先锋队员,为少数民族地区早期建党工作作出了贡献。

1924年,朱务善任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委员,兼任《民报》国内新闻编辑,并兼编经济副刊。刊载列宁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阶段》文章,受到李大钊支持。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治纲领后,代表北平学生会赴粤,两次晋谒孙中山,恳请他兴师北伐,深受孙中山赞许。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后,他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宣传部指导。

1925年,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反对段祺瑞的所谓“善后会议”,朱为大会代表。会上,几十名共产党员代表组成党组织,朱任党组书记。期间,他介绍广东海员工会代表苏兆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朱务善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经李大钊介绍,与北京女子师大学生石道睿结婚。同年10月,受中共中央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第二年,转为苏共党员。1927年又转入列宁格勒军政大学学习。1929年苏共“清党”期间,应同学的要求,写信回国索要中国报纸,此事被认为是违反苏共党纪,因而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1935年,经共产国际介绍,先后在苏联多所大学任教师和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史研究,并撰写了大量研究论文。1937年,苏联肃反扩大化,蒙冤被捕,被判刑5年。1951年,又因1937年的那桩旧案,被判刑3年。1954年才平反,无罪释放,返回莫斯科。1955年重新加入苏共,为预备党员,因王明等阻挠,未能转正。

1955年经周恩来批示,朱务善回国,中央组织部恢复并承认他1921年加入中共,分配他到中国科学院任编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科学出版社副社长。“文革”中,朱务善惨遭迫害,1971年6月含冤去世。1978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为朱务善恢复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