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寿(1905—1991),笔名拓牧。陕西华县华州镇杜家堡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兼刻字工人家庭。少年就读于县立高小,1920年入咸林中学,受魏野畴、王复生等进步教师影响,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1922年冬参加赤社——青年励志社。1924年到北京后,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 产 党。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负责编辑《共进》半月刊。多次见到李大钊并聆听他的教诲。1926年3月18日,杜松寿参加在天安门举行的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会后,他臂缠敢死队队徽和示威群众到铁狮子胡同执政府门前请愿,站在前列。
“三·一八”惨案后,由于白色恐怖严重,杜松寿接受李大钊、魏野畴指派,带领16名陕西籍党团员赴广州,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聆听毛 泽 东等的讲课,并到海陆丰考察农民运动。1926年夏,陕西籍学员回陕开展农民运动。
杜松寿一面在老家华县县立高小教书,一面帮助组建国民党华县县党部,开展农民运动。期间,常和驻军吉鸿昌师政治部主任宣侠父(共产党员)到农村检查工作,指导基层农民运动。1927年3月初,华县农民协会成立,杜松寿当选为华县农民协会委员长。随即被党组织调往西安,担任中山学院农民运动班政治主任,为陕西各地培训农运骨干。6月,陕西省农民协会成立,任省农协秘书长。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活动转入地下。1928年11月28日,因中 共长安县委机关遭破坏,被捕入狱,任凭敌人威胁利诱,酷刑逼供,始终坚守党的机密。
1930年10月,趁敌内乱逃出监狱。因环境险恶,长期与党组织接不上关系,先后在西安等地一些中学和师范学校任教,潜心从事教学和拉丁化新文字推广工作。1935年至1937年,在西安和上海从事世界语和拉丁化新文字等进步文化工作。1939年8月,在上海出版了一本当时最完善、最系统的拉丁化运动史专著《中国文字拉丁化全程》,引起社会关注。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21日,杜松寿即到西北军政大学工作,后任该校训练处处长。1952年11月,调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参与了国家《拼音方案》的制订工作,积极宣传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翻译出版了《文字的发展》等多种有影响的书籍,为新中国文字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
写有《缅怀先烈李大钊同志》,收入198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忆李大钊》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