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坚武(1886—1937),字见武、馨远,号馨亚、惺亚,亦作兴亚。直隶交河(今河北省泊头市)常家庄人。李大钊北洋法政专门学堂的同学。1916年,李大钊离开《晨钟报》后,曾和白坚武等人共同创办不定期刊物。二人过从甚密,常有书信往来。从1916年起,白坚武始有日记,记载了李大钊给他的函件、诗歌以及二人交往的情况。白坚武对李大钊评价很高,认为他为人“品洁学粹”,“俯仰今日之污世,大材不克收相当之用。余年来清友惟斯人耳!”守常诗文则“浩气凌云,悲歌斫地,如见其人”。他曾赠诗给李大钊,“海内儒冠尽,神州已陆沉。文章千古事,赤血铸丹心”。
1916年,白坚武任国务院内务部佥事。1917年,由孙洪伊引荐,随李纯督军任江西督署顾问、江苏督署顾问。1922年为吴佩孚所聘,任两湖巡阅使署和直鲁豫巡阅使署政务处长,参与军机要务,他主持的政务处有“小内阁”之称。1922年5月,直系军阀吴佩孚在北京附近打败奉军,控制了北京政府,提出“恢复法统”主张。由于吴曾表示拥护民主、“保护劳工”,共产国际远东局亦有联合吴佩孚的策略,李大钊遂通过白坚武做联络吴的工作。白坚武向吴推荐李大钊担任其顾问,“赞助进行统一问题”。李大钊先后两次与吴会面,并曾介绍俄国人霍德罗夫会见吴佩孚,又曾通过白坚武利用吴的关系介绍六名共产党员分别担任京汉、京奉、京绥、陇海、正太、津浦铁路密察员,从事工人运动。
白坚武本是李大钊最要好的同学,但当两人的政治立场相悖时,李大钊断然选择了理想信念,从而放弃了私谊。“二七”惨案以后,李大钊即刻宣布与白坚武断绝多年的友情和一切交往,因为他不容许自己的好友助纣为虐。李大钊赴俄前夕在告别五峰山的夜晚,于韩文公祠草修了一封家书,在信中对赵纫兰说:“过去同窗的时候虽是好友,但在去年‘二七’惨案发生以后,我们就绝交了。他在直系军阀幕下摇翎打扇,而我却站在革命的一边,就是胞兄胞弟,站在敌对战线上也是常有的,何况我与白坚武?”
1924年秋,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白坚武任吴佩孚“讨逆军”总参议。1927年寓居天津。1933年投靠日军,进行策划建立伪华北国的活动。1935年6月28日,纠合中日乌合之众三百余人,从丰台出发,向北平进攻,企图建立伪华北国,后被驻守北平国 军商震、万福麟等部队击败,是为“白坚武事件”(又称丰台暴动)。1935年12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参议。1937年底第二十九军宋哲元部撤退到河南南乐县一带,白前往南乐企图策反宋投日,被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逮捕,以叛国罪在南乐县城南门外被枪决。留有《白坚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