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导
形象是外在的,素质是内在的,最需要也最难得的是“内外兼修”。礼仪则恰恰是强调内外兼修的。形象礼仪与个人修养就是这种内外兼修的集中体现。人的长相、肤色、高矮等主要取决于先天条件,但人的气质、仪态和行为举止等是否儒雅则主要取决于个人修养。如果说前者是外在美,则后者是内在美。两者结合才是最佳的外在形象。个人想要在职场上充分塑造和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形象礼仪是必备的基础。
引例
“偷斧头的人”与心理效应
许多人或许都听说过《列子·说符》中提到的“丢失斧头”的故事。据说古时候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的斧头。于是,他注意观察邻居的孩子,怎么看这孩子都像是偷斧子的人,从其走路的姿势、表情、声音等方面看,无一不表现出是偷了斧头的感觉。不久,丢斧头的人在无意中找到了他丢失的斧头,这时,他再观察邻居孩子的言行举止,却怎么看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人。
这则故事表明人的形象与某种心理暗示效应有关。
一、职业形象
形象有外在和内在之分。外在形象是由包括仪表、个头、体形、姿态、着装、肤色等外露的东西形成的视觉印象。比如,漂亮、丑陋、魁梧、瘦弱、苗条等。而内在形象则是由声音、气质、态度、个性、学识、胆识、品性、反应速度、做事风格等无形的东西形成的感知意象。比如,豪爽、小气、儒雅、粗鲁、奸诈、老实、胆大心细、大大咧咧、风流、矜持、精干、懦弱等。
职业形象则是指由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综合起来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不同的职业往往有不同的形象特征。比如,厨师大多比较肥胖,舞蹈演员大多比较苗条,警察大多比较魁梧,医生比较斯文,教师比较儒雅,军人比较豪爽,老板比较大气,官员比较谨慎,商人比较精明等。可见,有的职业以外在形象为主,而有的职业则以内在形象为主。所以,对职业形象的具体要求,不能一概而论,最好是内外兼修。
值得指出的是: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存在一种相互映衬的匹配影响关系。比如,一个人长得漂亮或打扮得体,无形中会强化他(或她)的气质意象,而一个人的“内在美”无疑会弥补或弱化他的外表缺陷。比如,一个女孩子,虽然长相和体形都很一般,但她聪明伶俐,贤惠乖巧,纯朴且富有爱心,则多数人都会觉得她很可爱。反之,如果她虽然长得很漂亮,穿着时髦,但性格怪异,自私、刁蛮,则人们常常会感觉很倒胃口,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一个西装革履的英俊小伙,如果满口污言秽语,你对他的印象会如何?这表明:人们都希望外在美与内在美互相匹配和映衬,但以强调内在美为主。在商务职场中,虽然有些主要与客户打交道的岗位(如营业、公关、前台接待等)对外在形象的要求会相对较高,但绝对取代不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如工作态度、礼貌修养、应变能力等,这些“内在美”形成的职业形象远远比外在形象重要。
谁都知道,选人和用人不应该“以貌取人”,但现实社会中许多场合常常是会“以貌取人”的。比如,空姐、酒店咨客、前台接待、演员、秘书等。因为这类职业的个人外在形象会无形中影响到服务对象对公司的“第一印象”。公司给客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佳,很可能会影响客人的行为决策或心理感受。所以,正规的企业会非常注意对外服务窗口的从业人员要随时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比如,航空、银行、保险、酒店、餐饮、美容、外事等。因此,尽管我们并不提倡“以貌取人”的用人思维,但由于职业形象对人的心理效应的诸多影响作用,使人们不得不随时注意塑造和维护自身的职业形象。
就一般而言,虽然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形象要求,但有一些要求是共同的。比如,讲究个人卫生,仪容整洁,着装规范,待人热情,工作细心,行为举止大方得体,保持环境清洁,诚信,善良,懂礼貌,性格温和,稳重,谦逊等。这些要求大多要经过长时间的修炼才能形成行为习惯。所以,职业形象的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对人的印象形成是一个特殊的感知过程。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这一过程具有三大显著特点:
一是印象依据的信息具有简单性。人与人初次接触时,双方对对方信息的掌握极其有限,但人们又不得不借助这些有限且简单的信息去作出某种判断。因此,形成的印象就难免走样。
二是印象形成过程具有短暂性。人与人一见面,瞥一眼,即使一句话没说,也可能给对方留下清晰的、不可抹去的深刻印象。人们常说的“一见钟情”许多就是取决于这种瞬间感觉。这种短时间的感觉带来的深刻印象也就使人们都强调“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三是印象形成之后具有延伸性。这种依据简单信息在极短时间里形成的印象尽管极容易发生偏差,但人们常常会依据这种印象去扩大其对人的判断范畴。因此,一旦不好的印象形成,要改变这种印象通常会非常艰难。这一特点告诉人们,职业形象非常重要!
行为科学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印象的形成源于人的四种心理效应,即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和光环效应。
二、首因效应
首因是指人们第一次认知客体时在大脑中留下的最先感知的信息。首因效应是指主体在认知社会的过程中,由最先输入大脑的信息对认知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于1957年用行为试验证实了首因效应对人的认知行为的影响。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第一次接触留下了好印象,那么,在彼此分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印象依然会保留在脑海里,当双方再次相遇或交往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按原来第一次形成的印象来认知和评判对方。比如,你对某人的“第一印象”是“看上去很纯朴或是很狡猾”,则当你再次与之交往时,你就会很自然地根据这种印象去进一步推测对方的行为特点,并由此形成你对他(或她)的综合评判。
首因效应表明:当人们第一次接触交往对象时,双方的仪容、仪表、仪态、谈吐等言行举止等都会给对方留下好的或不好的“第一印象”,这个印象会影响到对方对其的整体评价。职场人士随时随地都要和陌生人打交道,因此,随时都保持尽可能完美的职业形象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感知者的认知所产生的影响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感知中,如果前后两次所得到的信息不同,那么,后面的信息在形成总印象时所起的作用会更大。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前后两次信息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因为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会越来越模糊,而近期的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就会更突出。比如,老同事、老同学、老熟人很久不见,最近的一次相遇让你很开心或很不愉快,那么,在你脑海里,他(或她)以前的种种好与不好你可能已没多少印象,但最近这次相遇却会印象深刻。这就是近因效应作用的表现。
在商务实践中,为利用近因效应,往往会在与客户分手时,给予对方深情的感谢与祝福,以使你在他(或她)脑海里的印象变得完美和深刻;在送别客人时,往往盛情款待或依依惜别,使对方的良好印象影响尽可能长久。
四、定型效应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被测试者分成两组并相互隔离,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这是一个屡教不改的罪犯的照片。而对乙组说,这是一位著名学者的照片。看完以后,让被测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描述其个性特征。结果甲组的人认为,照片中人的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其死不悔改的倔傲。乙组的人则认为,照片中人的深沉的目光显示其思想深邃,高耸的额头反映出其坚强的意志力。
这一实验表明,当人们认知客体时,总是会依据自身头脑里的“定型”印象来进行推测和评判。所谓的“定型”,无非是人们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关于某类事物或某类人的固定形象。每个人的大脑里都会存着许许多多的固定形象,比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民族、不同国别的人的固定形象。如胖胖的厨师、魁梧的警察、戴眼镜的老师、高大的山东大汉、苗条矮小的日本少妇等。
在商务实践中,职场人士一定要注意这种定型效应与职业形象的吻合度。如果一个人的形象与大众心目中固有的那种印象不吻合,公众极有可能会对其产生不信任感。比如,假如一位留着长发或长胡须的年轻理财顾问来与你谈委托理财业务,你很可能会认为这是个不务正业的骗子。因为金融行业的职业经理人的“定型”通常是西装革履且彬彬有礼的保守形象。而留长发或胡须的通常是搞艺术的人的“定型”。因此,定型效应有时会使人产生偏见,进而使人产生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五、光环效应
所谓光环效应,是指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那么对他的评价就会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赋予一些好的品质。反之,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那么,对他的评价就会被一些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缠绕,他就会被判定具有各种坏的品质。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人们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光环效应会体现得尤其明显。
光环效应告诉我们,当人们观察和评判别人时,常常会以偏概全,即其认知和判断往往只是从局部少数典型信息去推断得出整体印象。比如,一个衣冠不整的人会被看成是做事不够认真细致的人;一个打扮得体并戴着眼镜的人,很可能会被看成是有文化且稳重的人。
光环效应的作用有其双重性,当我们去认知别人时,应当尽量避免被表面和局部现象所迷惑。而当我们被别人评判时,却要切实利用光环效应去树立良好形象,也要防止因某种不好的形象形成光环效应。比如,在商务交往中,一副好嗓音、一手好字、一张富有特色的名片、一身得体的着装、一次礼貌的行为都可能让我们戴上美丽的光环。同样,一份潦草的简历、一身不合时宜的打扮、一句不雅的言辞、一次失礼的行为都很可能给你戴上消极的光环。这充分说明,职业形象不是一次性的行为,必须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