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7858400000041

第41章 编纂县志

著书立说,笔耕不止是晚年陈兰彬生活的一个重点,他参加编纂《高州府志》、《吴川县志》、《吴川风俗志》、《石城县志》,为后人留下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

(一)重修《高州府志》

光绪十二年(1886),杨霁任高州府知府时,陈兰彬与杨蓉浦登门拜访,谈话间提及,《高州府志》自道光七年(1827)修订过,至今已修了六十余年,亟宜重辑。杨霁立即委托陈、杨二人担任修府志总纂,“定章程,严体例,分纂采辑”,第二年“开局重修府志”。参与者分工合作,繁征博引,详细考察疆域远近、山川险阻、户口田赋以及风俗民情、典章人物等等,无不一一考察查访,精确记载、详细说明。终于在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脱稿。

《高州府志》全书为五十四卷,六个目。杨霁为之作序,序曰:“高之为郡,纵横数百里,其西北自信宜而茂名而化州而石城之,北境高山大谷,含岈峍崒,错壤西粤,其东南自电白而茂名而吴川而石城之,南境大海无际,州岛环抱,奇峰矗矗,盖岭西要区也。”又指出:该书“繁而不秽,简而不略,具有法度,庶足信,今而传后者,且夫郡邑之志,犹邦国之史,将以镜治乱得失之故也”。[清]杨霁修,陈兰彬等纂:《高州府志》,第8-9页。琼州知府谦贵在序中指出:“高州山海交错,为岭南奥区,自秦汉置郡,历经沿革,迄今涵濡声教,渐染诗书声明文物之盛媲美邹鲁。”又说:是书“得杨公(即杨霁)以举其事,得诸官绅以要其成,纲举而目张,例严而义备,昭然为一郡之官书”。[清]杨霁修,陈兰彬等纂:《高州府志》,第6-7页。

《高州府志》自道光七年(1827)修订过,直至陈兰彬等人重修时已相隔六十年了。六十年的人事发生了巨变,陈兰彬等人把这段历史记载下来,留下了珍贵的史料,有些史料补充了正史的不足。如被《高州府志》称为“逆贼”的陈金缸起义,该志详细介绍起义的整个过程,时间、地点、人物活动都记载得极其细致,这批材料成为后人研究陈金缸起义的第一手资料。

《高州府志》介绍陈金缸:“金缸,三水人,著名悍贼,素业箍桶。咸丰四年(1854)五月红巾贼起,金缸啸聚三水、英德、清远,间与其党郑金、刘超、麦贤等数万人陷开建及广西、怀集、贺县踞之,僭伪号。在梧州下郢为官军所败,是月窜南渡烬复炽。旋向水汶逼近信宜境时,信宜官军与范阿音相持日久,师老饷竭,骤闻狂寇仓卒,不知所为,知县崇鏻迅禀乞援,并议再筹经费。” [清]杨霁修,陈兰彬等纂:《高州府志》,第762页。

《高州府志》详细记载陈金缸军进攻高州各县的情况。咸丰十年(1860)二月,“陈金缸已入岑溪,遂移驻蒲竹径堡”,信宜“自二月迄十月募勇二千余”抵抗。咸丰十一年(1861)正月,“贼目郑金、刘超分路寇信宜,破蒲竹径堡,余廷谔死之”,“男妇殉难者六百余人”。二月四日“贼陷信宜城”,十七日“逆首陈金缸至信宜城”。三月,清军“副将潘其泰统兵至郡”,该志记载当时高州府的情况:“是日适调雷州参将、廉明清总刘殿崇带领雷州兵四百名,又守备陆龙芝所募果勇百名,先后抵郡,藉资防守。先是十年(1860)冬,有人密报,高文书院山长陈兰彬曰:发逆今踞水汶,来春必图郡城,兰彬飞函广东布政使伊霖,禀调潘其泰率果勇来援,未至,而陆龙芝以散勇二三十人入境,茂名举人杨廷桂商之知府蒋立昂谕,龙芝募勇百名,即作其泰前锋,连夜给果勇号衣,龙芝大喜效力,并张贴示谕,以潘军即至。三月初六,其泰所部果勇一千八百人至郡时,郡城一日数惊,其泰军至人心始定。”[清]杨霁修,陈兰彬等纂:《高州府志》,第762-763页。

该志还按月日,分别记载清军、当地团练等地方武装与陈金缸军交战的经过以及双方的伤亡情况。最后,还记载了陈金缸起义结束的一幕:同治二年(1863)七月,“提督昆寿到郡”。九月,“初一日,有崇坡、石骨贼巢内,茂名殷户李安、余巧珍被胁陷贼,愿为内应。主事陈兰彬等允之,遣陆能富如密约,破崇坡贼巢。初五日,督带李安等至石骨,余巧珍开栅,复石骨”。“初八日,郑金诱杀金缸,函其首,遣陈瑞焘同伪都督蔡坤驰赴方耀营纳款。十五日,方勋率勇七百,偕代理知县陈廷耀至,金率众献城降”,“余党散去”。[清]杨霁修,陈兰彬等纂:《高州府志》,第768页。此次起义以郑金杀死陈金缸,投降官军,随之收复信宜,起义宣告结束。

(二)重修《吴川县志》

光绪十二年(1886),毛昌善任吴川县县府时,“喜地偏事简,民俗敦庞,而贤士大夫之多”。他在翻阅吴川旧县志时,有人提出,“高州六邑诸志,自道光六年(1826)重修后,阅今已周甲子,亟宜续辑,以备一方之史”。当时,陈兰彬已“退居林下,德隆望垂,合邑所钦”,而李小岩、吴存甫“又能文章,谙掌故”,于是决定由陈兰彬总纂,李、吴二人辅助,再聘请一些“绩学濯行之士”参与和编校。第二年,“开局于双江书院,期岁而全稿成,体例悉本阮通志而略变通之”。全书分为六门:地舆、建置、经政、职官、人物、记述;下分四十三个子目。光绪十四年(1888),新的《吴川县志》(十卷)刊行。

毛昌善为该书写序,对这一文化工程作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此书“事记必徵诸书,地里必验诸目,详而勿略,核而勿浮,伪者辨之,讹者正之,冗者删之,疏者补之,不滥袭旧志浮文,而务得考古验今之实,郁郁乎巨观也!呜呼伟矣!”接着,他要求编纂者们进一步努力,使该书更为完善。他指出:“虽然日善窃有请也,夫海防之缓急,陂堤之损益,学校之张弛,风俗之得失,政令之宜否,利弊之巨细,尤系宰斯邑所借以求其治也,愿即是编中,剖析源流,疏瀹利害,使没任者知所从事焉,则政之成成以是,俗之美美以是也。” [清]毛昌善修,陈兰彬纂:《吴川县志》,第1页。

凡是在吴川工作过,曾为百姓做过好事,深受群众爱戴的人物,《吴川县志》都要添加一笔。如,该书介绍姜光耀事迹就是明显一例。

姜光耀(字子辉)关于姜光耀的介绍,见《高州府志》,第384-385页;《吴川县志》,第88-89页。,安徽怀宁人,同治三年(1864)任吴川知县。当时当地治安极差,海盗出入之地,“命盗之案层见叠出”,姜知县“为政尚猛,假命诈索必究,诬而重治之盗案”,“动以千计”。经过整治,治安大为好转,百姓可以高枕无忧,“几于夜不闭户”。在位时,发动富裕之家捐款,修建城墙,又改建万寿宫、尊经阁、大成殿、先农坛、南北坛、迁建考场。过去的吴川没有考场,考试时以“仓屋”为临时考场,新的考场建好后,“大屋几桌皆备”。

姜光耀任满后,吴川百姓要为他建一生祠,以表彰他的功绩,“公闻之不许”。但“耆老”们对姜公说:“公任满必晋秩去,亦必祀公,且公之德永久毋沸,我民爱戴心,公不能禁。”姜公祠终于在同治六年(1867)九月落成。姜公祠在城西门内,额曰“储英书院”,写上“同治六年(1867)吴川人为知县姜光耀建”。林召棠和陈兰彬也为姜光耀生祠写碑记。林召棠称他“年富力强,不辞劳,不畏难,不邀誉”;“自奉甚俭,与人甚优”、“开胸见诚”。陈兰彬也写了《姜邑侯生祠碑记》,记载姜光耀任吴川知县时的“劳绩”:改建万寿宫、尊经阁、大成殿、先农坛、南北坛、迁建考院。陈兰彬系之诗曰:

炎徼南暨,我邑僻处,弦诵之声,颇似邹鲁,稼穑之知,亦似幽士,惟我民贫,婴而无乳,城市萧条,山泽脊卤,我公之来,怿如甘雨,宿驾中田,苏其流户,海泄淫飓,野薙伏莽,衣得机杼,食安仓庾,我公廉勤,岂曰小补,吏拙民和,讼息俗古,卫我身家,坚城百堵,造我人士,兴文有所,万寿无疆,层宫歌舞,我公未至,兹盛曷睹,为公筑堂,貌公辛苦,及公见之,陈我洒脯,公尽其心,于此何取,我民依之,如恃如怙,身及子孙,吹龠击鼓,亿万斯年,长此我抚。[清]毛昌善修,陈兰彬纂:《吴川县志》,第89页。

(三)重修《石城县志》

石城县即今廉江市,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北部。东西北和东南部紧依雷州半岛大陆,西南濒临北部湾。地形北窄南宽,形如“凸”字,屹立于粤桂边陲。

石城县始建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唐天宝元年(742)以濂江河取名为濂江县,建置至今已将近一千四百年。据载康熙四年(1665),知县梁之栋、邑举人黎民铎编纂《石城县志》,为该县最早县志,但流传不广。康熙九年(1670),知县李炎续修《石城县志》但已佚,未有流传。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周宗臣续修《石城县志》,但广东未发现存书。乾隆四十五年(1780)知县喻宝忠重修《石城县志》(已佚)。嘉庆二十四年(1819)知县张大凯、周国泰重修《石城县志》七卷本,是此前该县最完整的县志版本。

光绪十年(1884),陈兰彬辞官归故里,在高州府高文书院任主讲。石城县时属于高州府辖,为保存历史材料,陈兰彬在光绪十二年(1886)重修完《吴川县志》后,于光绪十八年(1892)又重修《石城县志》共十卷,这是石城县留存下来最完整最系统的县志版本。

石城县自唐初建置至清朝末年一千多年“声教渐广,文轸日敷,民智亦日启”。明代始石城隶属广东之高州府,自是而“衣冠文物,行且伯仲中州矣”,但明以前各代县志皆被“兵燹散失”。陈兰彬是翰林出身的京都大臣和驻外公使,他明白保存文史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故他晚年辞官归故里便将纂修府志、县志的重担肩负起来,成就了《高州府志》、《吴川县志》、《石城县志》等著撰任务,给后人遗存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陈兰彬主持重修的《石城县志》,以知县蒋廷桂和他的名字刻印,共十卷,本县志“立例之谨严,征引之详博”都是从前石城县志不可比拟。本县志参加撰述的有多名文人,稿成又经知县蒋廷桂“斟酌损益,删其繁芜,存其体要”,可谓是一部经多位地方名士共同撰修的精品方志。

本县志列有大事记,就石城的历史沿革、社会变迁,重大的灾害及史件均有记述,对于今日研究该县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

《石城县志》第九卷是金石志,本志就宋、明以来石城县著名的佛寿像、各种碑记、铁钟、铜鼓一一详细记述,对于研究石城乃至周边地方的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民国元年(1912)至三年,石城属高雷道(民国政府成立废除府、州建制),民国三年(1914)因本县与江西省石城县同名,奉命改名为廉江县,属高雷道辖治。应该说,从622年石城建县直至1995年廉江新县志出版前的一千三百多年,陈兰彬主持修撰的《石城县志》是一部记载石城历史沿革、社会变迁,具有参考价值的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