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经济
7859200000053

第53章 增长目标的“软”与“硬”(访谈录)

《中国经济时报》编者按,记者/冀文海

历时13 天的人大、政协“两会”已经闭幕了。但“两会”期间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仍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和讨论。本报今起推出“回眸两会”专栏,陆续刊登记者围绕经济增长目标、下岗再就业、小城镇建设、反垄断等话题采写的综述。请读者留意。

关于增长目标,今年(1999 年)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1998年定的8%,结果只达到7.8%,却没有听到有人指责政府;二是1999年的目标变“软”了,前面加个“预期”,后面带个“左右”。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董辅 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1998 年8%目标没实现的原因众所周知,一是特大洪灾,二是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日深,在这种情况下达到7.8%是来之不易的,总理做报告时代表们热烈的掌声可以反映出人民对政府的理解。并且,从全球来看,1998 年我国是7.8%,而全球只有2.2%,我们的增长速度仍是非常快的,成绩是非常大的。

1999 年总理报告中提出“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7%左右”,董辅先生说,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首次把增长目标由指令性改为指导性,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观念的解放。

董辅 分析,把增长目标确定为一个指令性指标,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代“任务国家下,资金国家拨,材料国家供,产品国家收”,这种指令性计划增长目标可以行得通。但如今我国早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了,有90%以上的生产要素通过市场配置,计划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太小,再通过下指令,定“死指标”、“硬指标”,显然已不合时宜。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增长目标受国际影响的国家越来越多,在当前我国继续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搞一个指令性的增长目标已不可能。

他说,把增长目标定死,其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一方面可能造成人们只关心增长速度而不重视增长质量、效益的心理,并且不关心增长目标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出现以牺牲资源、环境等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现象,而不顾及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国家很多治污、制止资源浪费等可持续发展政策难以落实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指令性目标下,很多地方(包括行业)都有一种超额完成任务的攀比心理,发达地区认为自己应比国家定的目标高些,欠发达地区也要超过国家目标以摆脱落后状态,并且各地又把这种目标层层分解,层层加码,这样不但使很多地方定目标超过了实际能力,而且往往产生地方弄虚作假现象,统计中出现不少“水分”,结果国家不但整体经济利益受损,而且连实际情况都掌握不准,直接影响今后决策的正确性。

当然,国家确定一个经济增长目标又是非常重要的。董辅 说,确定目标是国家进行经济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的体现之一,它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有了目标,国外投资者才能对我国经济形势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分析,国内各地方、各行业也有了指导性意见,便于制定、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而且在我国,当前很重要的一条是确定增长目标会增强国外投资者和全国人民的信心,鼓舞士气,从而实现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使国民经济确保稳健发展,这在目前国外金融危机尚无明显好转的情形下更具现实意义。因此,确定指导性增长目标,不管对国家还是对地区,也仍然是一个“硬”任务,必须要有。

他还介绍,建国以来我国也有增长目标没能实现的情况,比如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时期,只是没有做公开报道。但广大人民的信心还是大受挫折,因为从钢产量等具体指标没能实现可以明显感觉出来。而1998 年国家增长目标虽未完全实现,但人民的信心不会因此受到挫折,并且从政府的预期指导性目标里看到希望,感受到政府务实的决心,从而增强信心。

原载《中国经济时报》,1999 年3 月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