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经济
7859200000055

第55章 加大财政政策 拉动经济增长的力度

(一)

为改变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扭转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局面,1998 年以来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增加财政支出,以增加政府的投资。在财政政策的作用下,一段时期经济出现回升势头。但从1999 年3 月份起,特别是4 月以来,又出现下滑。与上年同期相比,工业增加值1~3 月增长10.1%,4 月增长9.1%,5 月增长8.9%。1~4 月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比一季度回落4.6 个百分点,4 月份比3 月份回落7.7 个百分点。价格进一步呈负增长。这种趋势必须及时扭转。在1998 年实施松的财政政策以来,为扭转经济下滑,本应该在继续实施松的财政政策的同时,逐渐转向以利用松的货币政策为主,但由于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明显,从目前的情况看,在经济没有完全启动以前,松的财政政策还得继续。

(二)

为什么财政的大规模投资未能把经济一直拉动起来?可能有以下原因:(1)财政的投资基本上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关联度较小,能拉动的主要是钢材水泥之类的产品的生产,还有少量机械产品的生产;(2)增加基建投资固然可以增加消费,但对经济的拉动力较弱,因为主要是增加了民工的消费,而民工的消费又主要是食品、衣着之类,可是食品、衣着本来是供给过剩的,增加其消费主要是减少了库存,对拉动生产的作用不大;(3)民间投资没有明显启动,这是由于民间从银行和证券市场融资仍较困难,许多产业民间资本不能进入;(4)股市长期低迷,无法将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为了更好地发挥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有必要在投资政策和方向上作一些调整。需要对一些产业关联度大的有发展前景的加工工业项目增加投入(包括技术改造和基建),这对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其升级,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有帮助。引导民间企业更多投资,为此应让更多的好的民间企业上市融资,银行从资金上也应多给民间企业以支持;除少数必须由国有企业垄断或控制的产业外,其余产业应考虑允许民间企业进入;一些效益好的投资项目可由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或就让民间企业投资。目前股市走旺,为防止昙花一现,要陆续出台一些利好的政策,例如降低A 股市场的印花税率、降低利率等。股市好了,就会有大量沉淀于银行和手头的储蓄及富余资金转入投资,投资者从股市上赚了钱,消费也会相应增多。

(三)

在刺激经济增长中,松的财政政策的运用包括两个方面,即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收入,这两方面要协调好。不能在增加财政支出的同时又通过增加税收把钱收回了。那样,会使增加财政支出以增加有效需求的作用被抵消。为增加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减税往往是一种有效的手续。日本曾经一度把消费税的税率由5%降到3%,使市场的销售转好,经济开始上升,但随即又把消费税的税率由3%提高到5%,结果经济又下滑了。为加大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力度,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增加财政支出的同时考虑实行减税的政策呢?例如,前面提到的降低证券交易的印花税的税率。又如为刺激住房的销售,是否也可以减少或免除房地产方面的一些税费呢?须知在商品房的开发和建设方面税费是相当重的。这是住房价难以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房价太高,许多居民只能望房兴叹,大量住房空置,无法销售。据统计,在商品房的开发建设中各种税费在商品房的价格中,国税占10%,近20 种的管理费、手续费占7%,多达四五十种的各种项目性收费占37%,各种证书工本费占1%,合计占55%。这里还未包括住房交易中的契税。除国税外其他都是地方收费。如此多的税费,占商品房价格如此高比率的税费,一般居民如何能承受?如果政府能出台一种政策,参照经济适用房减免税费的办法,宣布取消商品房的一些税费(如投资方向调节税、四源费、电增容费、水增容费、煤气增容费、商业网点费、教师住房建设费等),比如从某时起至2000 年底前购买商品房者可以减收或免收若干项税费(如契税等),假如减免的税费能占到房价的20%~25%,住房价格下降了,再配合住房信贷,商品房的销售岂能不走旺?实际上有些城市在出台了减免商品房的收费政策后,房地产市场随即火起来了,这就是证明。实际上征收房地产的税费中,有不少是1993 年在房地产投资过热时为使其“降温”而出台的(如投资方向调节税等),目前已没有必要征收了,有些费(如上水、下水、热力、煤气的四源费)如果需要征收,是否可以不从住房征收呢?除证券交易和住房以外,是否在其他方面也可实行减免税费的政策呢?例如,在消费以外的领域如某些必要的生产领域是否也可考虑实施减免税的政策?

或许,实行减税政策可能会使政府财政增加困难,但这是为拉动经济增长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后,财政状况就会好转。如果现在不付出这种代价,经济继续下滑,则会增加政府的财政困难。近来要求增发国债的呼声增强。为制止经济继续下滑,增发国债是需要的。但增发国债而获得的收入如何用好,如何更有力地拉动经济增长仍需考虑。例如,可否考虑把其中的一部分用于抵补由于减免税费而减少的财政收入以及用于贴补银行由于实施优惠的住房贷款利率而减少的收入呢?

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作用,也需要研究。如果没有松的有效的货币政策的配合,以及不能转向以实施松的货币政策为主,单靠财政政策或者继续让财政政策挑重担子,经济可能还是难以更好地启动。

原载《经济日报》,1999 年6 月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