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这样设想:既然闽南晋江、泉州一带已经普遍栽种这种番薯了。陈经纶之父陈振龙又是商人,信息不会那么闭塞,即使因孤陋寡闻,舍近求远,从吕宋国“捐资买种”,然后漂洋过海,由厦门登岸回福州,也要考虑路程这么远,薯藤会不会干枯或腐烂。况且那时没有飞机,也没有火车、汽车。千里迢迢,到了厦门,还必然要从同安、南安、晋江、泉州等县府经过,此中路驿停靠,旅途休息,即使没有看见这种番薯,也必然有人询问他“捐资买种”的番薯藤种……这些,不也有佐我们证明陈振龙的虚伪其说吗(或可疑为陈振龙之子陈经纶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捏造事实,让他老子陈振龙坐帐饮墨)?
对此,朱维幹老教授在他的《福建史稿》中也加以考证,肯定朱蓣引进入福建最早的时间是苏琰的“亲闻亲见的事实”。言下之意,他是否定《金薯传习录》的捕风捉影之说。
我甚至怀疑:明陈振龙的薯藤会不会也是从南澳岛带回来的(当时闽南到吕宋往返航线,都在南澳停泊)。假如我这推测可以成立,说明陈振龙之子陈经纶,以及六世孙陈世元都不辨菽麦,将“南澳”理解(或有意曲解)为“南洋”。加上陈振龙早年经商吕宋,于是制造一套天花乱坠的诓闻。
然而《光明日报》那篇“启示”,却对《金薯传习录》中的贪功失德行为深信不疑。果真按照“启示”所言,苏琰和何乔远在九泉之下,都会瞠目以眦。
三
番薯之在中国,并不是从明朝开始,晋嵇含撰写的《南方草木状》已载:“甘藷,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惟掘地种甘藷,秋熟,收之……仓圌贮之,以充粮糗……”。
这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广东“珠崖”早就种植这种甘薯了。既可“充粮糗”,当然不止于“珠崖”,广东很多地方早就种植了。陈世元的六世祖陈振龙,是商人,其五世祖陈经伦,又是金学曾的“门下士”,于是乘灾荒之年,作“献芹之敬”。殊不知这种故弄玄虚,欺骗世人,也够可恶。可偏偏有人不加甄详,迷信其中。
难怪清人龚显曾的《亦园脞牍》提出批评,严肃地指出:“特中土文人见之者少,珠崖本汉所置郡,南方草木不可谓非中国土产。”
苏琰在他的《朱蓣疏》中,更指出:“漳、潮之交有岛曰南澳,温陵洋舶道之……”岛上的番薯生长,与《南方草木状》所指的“珠崖”之地一样。都属广东境域。
清人吴桂生的《番薯杂咏》开篇诗道:
……
托生异地便殊形,
若疑先世非华产,
试读神农本草经。
“启示”一文,显然被陈氏种种作手作脚之术所迷惑。正是清人龚显曾所批评的“特中土文人见之者少”之故。所谓“中土文人见之者少”,是包括仅知其一不知其二,抓到片鳞只爪,便相继营文造词,加以吹捧发挥,而不肯寻找史志加以考证。龚显曾的批评是十分中肯的。却偏偏有人喜欢捕风捉影,委弃事实,以敢说敢赢占风光。君不见,许多官僚仕子,亦步亦趋,你歌我和,盲目吹捧,写《金薯赋》有之,写《金薯颂》有之,写《金薯歌》有之。迷惑人眼,蹠践事相。不过,我在《金薯传习录》中,居然看到有一个名叫黄名香,就以谨慎之笔,写了一首律诗否定“番薯”来自“吕宋”。其诗云——
一自珠崖到海滨,
蔓山遍野每相因。
托根得知能番衍,
结宴随时任屈伸。
甘比水芝堪佐酒,
功逾山药可疗贫。
南邦处处传佳种,
荒歉常供世上人。
黄名香这首诗是经过考证才写出来的,他不吮痈舐痔,不因人热,摒弃与哙为伍,摒弃人云亦云,摒弃不经考证随声附和。可以说是勃窣文心,笔补造化。
当然,陈氏如果弃掉玩弄心术,从推广种植的角度看,也应该是有他一分功绩的,历史也不会给他们一概抹煞,何必用此手段饰尽其慝,手路露尽其懵,痴狂之极,实堪为后人警。我们有义务来澄清欺世伎俩,黜伪正谬,是以爰书辨证。
附识:这篇文字写于1979年春,系被《光明日报》的《从番薯引进中得到的启示》一文所启示。时,“十年动乱”结束不久,余尚未回原单位,在晋江灵水中学任教,写这篇稿子寄给《福建日报》。当时一位编辑来信给学校党支部书记苏成枢,要我把有关资料抄印给他们,并嘱抄印费多少,当会如数奉给(大意)。笔者写这篇文字,哪里是要卖资料,故不复信。以后,他们又来信说:把我的文章送交莆田某某农科研究单位,请他们帮助研究核实(大意)。之后,便石沉大海。2001年,余老家屋塌,书也被偷。余在一大堆破烂中发现这篇草稿,甚喜,加以整理,让它复生,以示一段心事。时至今日,已过三十春秋了!
要眡钱不眡性命
“要眡钱不眡性命”这句闽南谚语的“要眡(读音如“砥”)”和“不眡”,如果译成通行的汉语,就是“要”和“不要”。整个句子的翻译即成“要钱不要性命”。此一译法,通顺是通顺了,明了也是明了了,其意思和所要表达的虽然无差,但却失去了地方语言特色,也就是失去了她特有的味道。关键恐怕就是在“眡”字上。“眡”,闽南方言本义是“要”或“希望得到”的意思。
类此者,还有“一钱二父子”、“杀头生意有人做,蚀本生意无人做”等等,都属“要眡钱不眡性命”的范畴。
厚黑学的祖师爷李宗吾说过:“用厚黑以图谋一己私利,越厚黑,人格越卑污”,“越厚黑,越失败”。骂归骂,“要眡钱不眡性命”照样“要眡钱不眡性命”,生活就是如此无奇不有。
《列子》载:有一个偷拿人家金子的人,被官捕到公堂审问:“你这贼这么大胆,不顾廉耻,人家明明都在家里,你居然敢抢人家的金子呀!”贼据理而言,答得头头是道,说:“因为我拿金子的时候,只看见金子,并没看到人呀!”
这就是“要眡钱不眡性命”最最典型的代表。
春秋战国时候,晋献公想吞掉虞和虢这两个国家。经过计议,准备先取虢国。因为虢国一旦取下,虞国势孤力单,不战也可以叫它降服。问题是:要先打虢国,必须从虞国的国境经过,他们这两个国家,早就订了唇齿相依之盟。如此,先打虢国的策略,看来也不会那么顺利的。最后分析虞国这个国王生性好贪,俗语说,贪字贫字壳。有了这个缺口,晋献公便同意谋士荀息的计策,用白璧、良马作鱼饵,尽量从物质上去满足虞公的贪欲之心。虞公喝了“迷魂汤”,见利忘义,果然背叛了与虢国唇齿相依之盟。缺口一陷,大堤全垮,不久国家也灭亡了。这又是“要眡钱不眡性命”的另一类典型。
但是,民间对“要眡钱不眡性命”在应用上,还有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是“借用”,也就是“反语正用”。如此一来,“要眡钱不眡性命”在特殊情况下,便体现出一种忠告、劝导、疼惜……复杂的心语。
笔者的一本诗集《迷圈》,是老诗人蔡其矫作序,序中提出诗人与笔者在“十年动乱”期间的一段交往,说:“我曾在春节到他家乡内坑住过几天,看到他与老母亲相依为命,卖字教曲……”
上年纪的人,大家不会忘记“十年动乱”一开始,便来个“横扫直扫”,“大破四旧”,把所有地方戏曲和“古曲”(指“南曲”)通通取缔等等严令禁锢的恐怖景象。当全国仅剩八出“样板戏”在搬来弄去之时,总觉得这种做法,分明是对民族文化的野蛮宰割。于是三五知交,夜阑人静,有弹有唱,“山险峻”、“冬天寒”……藉以自娱。此际,居然有人请我去“竖馆”授徒,我一半出于朋友热心真诚邀请,一半出于有意振聩,便冒风走险,教起“南曲”来。这就是诗人蔡其矫在我的《迷圈》诗集“序”中写“教曲”的根据。
负馆没几天,被我所崇敬的一位老师发觉,把我叫到他的家中,非常严肃地说:“你这样做,是‘要眡钱不眡性命’呀……”
我笑笑答道:“我是要眡性命不眡钱呀!”
“怎说?”
“你看,民族文化被宰了,还有性命吗?”
老师当然知道我不是为“钱”而去“教曲”,他这里用“要眡钱不眡性命”,诚然是以长辈身份对我作诚挚的告诫,其中包含着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爱!这就是“要眡钱不眡性命”在运用上的一种特殊含义。
当今,亡命之徒“要眡钱不眡性命”几乎每天有见报端。何也?此一短文,诚然无法说清。不过,有一个值得深思的是:许多“豪门”“长盛不衰”,于是“猪趁狗样”也拼命向“豪门”上挤,恐怕是“要眡钱不眡性命”的原因之一吧!
近来,许多保健品如雨后春笋相继出现,那“秘方”、“祖传”、“神奇”、“福音”、“延龄”、“长寿”……诸类大吹大擂和诱人字眼,在许多报纸杂志竞相飞舞。其中,不乏有怀“要眡钱不眡性命”之心!
写到这里,想起《明文》黄辉题旌义李长者册:夫富而悭者,一钱为命,贫而丐者,亦一钱如命,是两人者命竟何如哉!
——原载《泉州晚报》1996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