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7933200000133

第133章 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我有非常多的思想,如果别人比我更加深入透彻地研究这些思想,并把他们心灵的美好创造与我的工作结合起来,这些思想总有一天会有某些用处。

—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出生在德国莱比锡一个伦理学教授之家,20岁就获得了阿尔特道夫大学的博士学位,堪称前无古人的大智者。但他拒绝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来到美茵茨大主教手下工作。后来,他受命游说法国皇帝路易十四放弃进军埃及,但没有成功。

他具备勤劳、俭朴、诚实和有节制等优秀品质,但却缺少斯宾诺莎的那些崇高的哲学品质,因为他发表的都是一些刻意讨好王公贵族的观点,而把最精彩的思想束之高阁—它们并不能给他带来声望。

结果,人们发现了两个代表莱布尼茨的哲学体系,一个是他公开宣扬的,这个体系乐观、正统却浅薄;另一个是后人从他的手稿中总结出来的,这个体系深奥而又有惊人的逻辑性。

1672年,莱布尼茨到了巴黎,在那里度过了大约四年时间。当时,巴黎在哲学和数学领域都先于世界,这段经历对莱布尼茨才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那段时间里,他发现了无穷小算法,这后来引发了他和牛顿的之间关于发现优先权的争论。

在德国,莱布尼茨又学到了一种新经院主义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但在接触到笛卡儿以后,他就放弃了经院哲学。对他的哲学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最后一位学者是斯宾诺莎。1676年,莱布尼茨见到了斯宾诺莎,与斯宾诺莎探讨哲学达一个月之久,甚至还得到了斯宾诺莎的部分原稿。然而,在他的晚年,为了附和众人对斯宾诺莎的声讨,他又极力掩盖这段经历。

莱布尼茨的哲学是建立在实体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实体不具有拓展性,因为拓展性含有繁复之意,只能体现在由若干个实体组成的事物上。同时,莱布尼茨继承了笛卡儿学派主张的“各实体不能相互作用”的观点。他认为,两个单子之间不能存在因果关系,但这带来了动力学和知觉两方面的难点—从动力学角度讲,在碰撞现象中物体间似乎有影响;从知觉方面讲,知觉似乎是外界对知觉者产生的作用。

莱布尼茨有高超的逻辑技巧,发展了存在神的各种形而上学的证明,他的叙述比以往任何人的都要高明。他这些论证共有本体论、宇宙论、永恒真理说、前定和谐说四项。

显然,宇宙论论证和本体论论证不无关系。如果必须用必然的“有”的存在来证明世界的存在,那么这个“有”的本质必然也包含存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理性足以规定这样的“有”,它的存在也可以由本体论论证得出。

大体来说,永恒真理说的这个论证有时是真的,有时是假的,不过也有个标准:但凡和本质相关的命题,要么永远是真的,要么永远是假的,比方“二加二等于四”永远都是真的。“永恒真理”指的就是永远真的命题,是永恒精神的一部分,反之就是“偶然真理”。

前定和谐说论证的内容是,由于在毫无因果的相互作用之下,所有的“钟”都保持一致的步调,那么它们一定是被一个独立的外因校正过了。

莱布尼茨坚信,逻辑在本门范围和当做形而上学的基础时都很重要。如果当初他发表了对数理逻辑的研究成果,那么他会成为这门学科的鼻祖,让它提前一个多世纪问世。但是,由于他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学说的一些成果是错误的,再加上他不敢相信他崇拜的亚里士多德会出错,所以他就以为是自己错了,没有发表他的成果。

在现在看来,莱布尼茨比以前的任何时代都更伟大,这一点在数学、数理逻辑、哲学和物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