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7942500000062

第62章 借天下人的智慧做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

比如:他得张松西蜀秘图后,欲图之为立国之本。他与孔明商量后,决定兵分两处,一处取西蜀,派庞统为军师,黄忠、魏延为将军,因法正、孟达熟知西蜀内情故用之为内应,文臣武将各胜其职,滴水不漏;另一处守荆州,此乃战略要地,不能疏忽,留孔明总管荆州事务,又派熟悉荆州地利、人情、军情的大将关羽、张飞听从孔明指挥。留守也文武齐备,各司其职。这样刘备就可在确保大本营不失的情况下,挥师取蜀。胜了可尽占两地之利,东拒东吴,北抗曹魏;败了退守有据。这种用兵方法,体现出刘备精湛的办事才能。

一个人本事再大,也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纵使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呢?富于挑战、思维活跃、观念跳跃、观念超前的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们扩充自己的大脑,延伸自己的手脚,借助外力、借用别人的才干助自己成功。

借别人的资本为自己办事

自己的口袋里的钱永远不可能多,要办成什么大事,只能依靠别人口袋里的钱,利用别人口袋里的钱将事情办成才是真成功。这是世界报业大王默多克的一条成功技巧。

默多克工作起来就像发疯,写文章,定标题,设计版面,样样都亲自插手。他不管董事会其他成员或有关编辑的反对,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干下去。几年之内,他将《星期日邮报》同最大的竞争对手《广告报》合并,并且使《新闻报》获得极大成功。一日默多克听说珀斯市的《星期日时报》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便决定兼并它。结果,默多克筹措了40万美元兼并了这家报纸。默多克的一位朋友感慨地说:“他总是能够利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把事办成。”

靠一分钱一分钱积攒,不仅时间漫长,而且也很容易错过机遇,所以,在进行艰苦的原始资本积累的同时,还应当善于借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现代有许多赤手空拳闯天下而成功的大老板,日本角荣建设公司董事长角荣便是其中之一。

在发迹之前,角荣长期专心思考“没有资金赚大钱”的生意,费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想出一套“预约销售”的方法。这个办法是譬如有人要卖某处山坡的地上物时,他就前去找买主,一找到,他就跟买主接洽。他说:“那座山上的木料价值有100万日元以上,主人现在有意以80万日元脱手,请你把它买下来,两个月内保证赚一成。超出一成利润时,超出部分由我所得,如果赚不到一成时,我可以赔你一成的利润。”角荣又让有钱的朋友给他做连带保证。如果买方把它买下来,买好之后,角荣就代买主销售,如此他往往以买价2倍左右的价格脱手。对买主来说,2个月就有一成的利润,而一成利润比一年的银行利息要多得多,而且有保证,安全可靠,因此找买主并不困难。

这项预约促销的方法,虽然需要有一点社会信用才能办得到,但如果你有信用,有人替你保证,你只要有诚意和勤于跑腿,这项事业就可以日益壮大。在百业都需要大本钱经营的今天,角荣做这项不要资本的生意确有一套,并且颇有所获。他本来一无所有,经过10年的努力,就是靠着这种高超的“借术”,赚取了10亿日元。

借别人的知识为自己办事

戏剧大师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认真汲取别人的知识和智慧,可以由一个脑袋变为几个脑袋。在做关键的事情时,你一定要善于从别人那里学习长处,多征求别人的意见,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如果那样,你的脑子将逐渐僵化、闭塞,并失去活力,成功也将与你“绝缘”。

清初皇太极打算留下明将洪承畴为己效力,便派范文程去劝洪承畴投降。洪承畴当时正在跺脚大骂,范文程心平气和地与他交谈,内容涉及古今之事。房梁上的尘土偶然落下,沾到洪承畴的衣服,他用手掸出灰尘。范文程回去将此情告诉皇太极,他说:“洪承畴肯定不会求死,连衣服尚且那么珍惜,更何况他的性命?”皇太极亲自去看望洪承畴,解下自己身穿的貂皮大衣给洪承畴穿上说:“先生是否觉得不那么冷了?”洪承畴瞠目而视许久,叹息道:“这真是老天选定的明主啊!”于是叩头请求接受他投降。对此,皇太极异常高兴,不仅当天的赏赐不计其数,还设置了酒宴,摆上了戏台。将领们有的对此很不高兴,说:“皇上待洪承畴太好了!”皇太极劝他们说:“我们这些人栉风沐雨几十年,是为了什么?”将领们答道:“那谁不知,是为了入主中原!”皇太极听后笑道:“这就譬如行路,我们都是盲人,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向导,我怎能不高兴?”

此论足见皇太极的技巧。范文程是汉族的大学者,是一位极有见识之人,洪承畴更是明朝的大官,总督蓟辽军略,学识也有过人之处。这两人为清军入关,尤其在制订统治方略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可以说,清朝政府正是借了像范文程这样的一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帮助制订策略,从而立足中原。

大凡成功者都善于从他人那里汲取知识和智慧为己所用,以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们常说“知识之轮”就是沉淀、共享、学习、应用、创新的循环过程,而其中共享、学习、应用的过程何尝不是“借”用了他人的知识。在借的过程中学习,要争取迅速上手,是你摆脱依赖别人的唯一办法。在这一点上,不要偷懒。不懂的地方,请专业人士来帮你解决,也许你们的理解并不一样,但专业人士的长处摆在那里,不要以个人喜好而轻易否定。

一个人,只要他能更好界定对知识的需求,勇于从别人那里取得知识、存储知识,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那么他个人的成功机会也就越大。学会吸取和运用他人的知识,能够使你获益匪浅,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强大,在竞争中取得制高点。向别人学知识、借智慧,不花钱学习新的东西、提高自己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借别人的经验为自己办事

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伐魏。然而周瑜心胸狭窄,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准备了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在船两边排了许多草靶子。一个大雾迷蒙的清晨,江上对面都看不见人,诸葛亮命令士兵开船向江对岸的曹军营寨划去。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来数千名弓箭手,一齐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诸葛亮“借东风”,实施“草船借箭”,缩短了工期,可谓乘长风而破万里浪,也将借的境界演绎得淋漓尽致。

联系到实际工作上来,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工作上遇到的难题,也许是客户限时定量的需求,也许是一直无法攻克的槛,如果光靠个人努力,所花费时间、人力、物力都是高不可估的。但是如果能够适时地借鉴一下别人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也许你碰到的难题是别人早已遇到而且解决的问题,与其靠自己苦思冥想对策,不如学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同的是诸葛亮借的是箭,也可以比喻成“势”,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乘势发展,而我们借的是他人的经验、教训,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做事时借鉴别人的经验是十分必要的。唐太宗是最出色的借鉴大师。

某年,宰相房玄龄上奏:“刚才我检点兵器库,发现库存少于隋代,请陛下降旨,尽快补充。”太宗听后答:“要抗外敌,兵器库必须充实。然而今天的当务之急是用心于国内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国家需休养生息,隋炀帝之所以灭亡,不在于他兵不精,将不广,而是因为他舍仁义,招民怨所致。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呀!”

太宗曾对左右说:“所谓长生不老之术,乃神仙鬼怪之流的谎言,人间根本不存在,秦始皇在位时,虽广求神仙之药,却让方士代为尝之;汉武帝亦惑于仙术,故意将女儿嫁与方士,但得知是骗局而杀方士,并连累很多人,我们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他常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可见太宗确是一个懂得以前人得失经验为鉴,反省自己的成功者。

事业要想成功,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既要善于从他人的成功经历中汲取经验,也要善于从他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为下次拼搏做好准备。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借用他人的经验,可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于岗位新手来说,能够学习到“前辈”在此岗位上所留的经验,缩短适岗周期,提高反应速度,迅速地打开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