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祝酒辞无疑只能在酒宴上进行,那么请客设宴就成了一项重要的社交学问。无论是政府设宴或者是企业做东,领导干部都要了解请客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掌握酒桌上的一般礼仪,这样才能使宾主尽兴宴饮,从而达到沟通、交流等社交目的。
第一节:宴请也要一丝不苟
不要以为请客吃饭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须知当它作为一种政治活动或者社交工具出现在各种场合的时候,稍有差错就会影响社交活动的正行进行,甚至使社交效果适得其反。
所以,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对宴请活动进行周密地组织和安排。
1949 年 5 月的一天,毛泽东主席要接待从外地到北京的沈钧儒、郭沫若两位先生,要为他们接风洗尘。宴会设在中南海勤政殿大厅,由周恩来作陪。周恩来通知郭英科长准备。宴会是在当天下午5时开始,开宴前1小时左右,周恩来赶来检查准备工作。他细心地查看餐桌座次的安排和卫生间的清洁卫生状况等。一会儿,周恩来突然返回餐桌,拿起一双筷子,掏出身上的白手帕在筷子上一擦,手帕上出现了两道淡黄的污迹。这时,周恩来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但仍和蔼可亲地对郭英说:“你们看到了手帕上的污迹了吧。不要以为这是简单的小事,这里面有政治,也可以说这就是政治。许多民主人士都承认共产党会打仗,而对我们会不会管理国家是有担心的,他们会从一些小事来观察我们的。你们,要处处留心小事里面的政治意义。”
周恩来总理之所以对宴请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视,就是因为他知道这小小的宴请当中蕴含着多少敏感的政治信息,虽然有时你不注意,但宾客会感觉到来自你的态度,这就对整个社交活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对此予以重视。
第二节:设宴有规格之分
宴会的目的是宴请客人,但是客人的身份不同,所以规格也就不同,这并不是说“势力”,而是工作和礼仪的需要。有学者把宴会从规格上可以分为四类:国宴、正式宴会、便宴和家宴。
国宴通常用于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欢迎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访或庆祝重要节日而举办的宴会,所以它的规格最高,不但盛大隆重,而且礼仪严格。宴会厅内要悬挂国旗,设乐队,奏国歌,席间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要致欢迎词,菜单和席卡上印有国徽,在菜肴选择和酒水选择上更有严格的标准。
正式宴会的规格和标准仅低于国宴,但其安排与服务程序大体与国宴相同。有时亦安排乐队奏席间乐。政府、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为欢迎邀请来访的宾客,或来访宾客为答谢主人都会举办此类宴会。
便宴的全称是便餐宴会,这类宴会形式简便、随便、亲切,宜用于日常友好交往。便宴一般规模较小,餐点可多可少,质量可高可低,不拘泥于繁琐的礼仪,多用于招待熟悉的宾朋好友。便宴多在午间、晚间进行。宴会现场可以不排席位。宾主可以不做正式讲话。
相较于其他三类,家宴最轻松、亲切。家宴,顾名思义就是在家中以私人名义举行的宴请。一般人数较少。不过分注重礼仪,餐点酒水多少不限,宾主席间随意交谈,轻松、活泼、自由。西方人喜欢采用这种形式,以示亲切友好。家宴往往由主妇亲自下厨烹调,家人共同招待宾客。
另外,在时间上,学者把宴请分为三类:早宴、午宴和晚宴。
早宴是一种简便的宴请方式,有时有某种特定的目的。如募捐、赞助慈善事业等;也有领导人会见知名人士,共进早餐。
午宴的正式程度不如晚宴。但有时因日程安排较紧,也有在午间举行正式宴请的。一般的工作餐多在午间进行。还有聚餐会,参加者自己付费。亦多在午间举行。
正式晚宴一般要排好座次,在请柬上注明着装要求,有席间致辞或祝酒,有时亦有席间娱乐。有的晚宴其隆重、正式的程度稍减,而采取比较简便的形式,或称“便宴”。这种宴会适用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往。气氛亲切、友好。有的在家里举行,时间可略提前;服装可以是非正式的;席位可排也可不排;可即席致简短祝酒辞,也可不讲话;餐具、布置等亦可不必过分讲究。但这仍有别于一般家庭晚餐,仍应注意遵守宴会的礼节和程序。
第三节:请客需要找个好地点
中国人做事总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领导干部在社交场合上也是如此。而其中的地利则是一次社交活动最为重要的部分。领导干部在招待宾客之前,一定要选择一处环境优雅、大小适宜的用餐地点。所谓环境决定胃口,如果选择的用餐地点有误,宴会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就有学者提出,宴请的地点选择要有四项考虑。
第一,心里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选择宴请的地点,要根据主人意愿、邀请的对象、活动性质、规模大小及形式、商谈的内容等因素来确定。一场宴会,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上百人,要想让一种宴会环境满足所有与宴者的心理要求是很难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尽量满足大多数与宴者的客观要求同时,侧重迎合其中少数特殊人物的心理要求。当主宾的地位、身份、影响高于主人时,以主宾为主。当主宾的身份、地位低于主人时,则要以主人为主,一些部门和单位领导宴请时,也如此。平民百姓、普通顾客宴请时,宴会设计要以。“买单”者为主。会议宴请,要以会务组人员及大会主席为主。宴会成功与否,往往由这少数人说了算。
第二,环境是否优雅
考虑环境、卫生、设施和交通对现代人来讲,宴请不仅仅是为了“吃东西”,而且也讲究重环境,“吃文化”。要是用餐地点档次过低,环境不佳,即便菜肴再有特色,也会令宴请大打折扣。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一定要争取选择清静、优雅的用餐地点。这里的环境既包括宴会举办场地的自然环境(如湖边、闹市、船上等),也包括宴会所在的建筑环境(如酒店建筑风格、餐厅装修特点等),同时也包括宴会举办场地——餐厅的大小、空气状况和环境布置等。
第三,卫生条件是否达标
外出用餐时,人们最担心的往往就是“病从口入”的问题,所以确定社交聚餐的地点时,一定要看其卫生状况如何。倘若用餐地点过脏、过乱,不仅卫生问题令人担忧,而且还会破坏用餐者的食欲。
第四,交通是否便利
选择用餐地点,对于交通方便与否,也要高度加以关注。要充分考虑聚餐者来去交通是否方便,有无停车场所,有无交通线路通过此处,是否有必要为聚餐者预备交通工具等一系列的具体问题。
第四节:宴请时需注意的28个细节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在宴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你不妨以它们为参考,为今后社交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有社交专家认为,宴请时需要注意以下28个细节问题:
1.费用由谁支付?
2.宴请前,无论是邀请对象,还是酒宴场地,都要慎重考虑。
3.宴请的标准由谁制定?费用由谁承担?怎样支付?谁负责结账?
4.有多少人参加宴请?男女比例如何?谁决定?
5.场地是否已落实?使用时间是否明确?谁负责?
6.场地布置有否特殊要求?
7.什么时间必须布置完毕?
8.谁负责检查确认?
9.宴请现场的气氛营造是否存在问题。例如,商业或慈善酒宴,场地通常为饭店或餐厅,因而气氛经常不够热烈,让宾客感觉不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温暖。其实这样的气氛是可以改变的,如何让会场有人情味,使所有的来宾情绪高昂,便是宴会筹备者重点考虑的对象。
10.是否在所有餐桌上放置席位卡或装饰物?
11.座位席次是否安排合理?
12.菜谱是否合乎对方的饮食习惯和口味?
13.酒水饮料是否落实?
14.接待人员是否全部到位?由谁安排?由谁负责管理?
15.由谁负责门口的接待工作,由谁负责引导工作?
16.重要客人分别由谁接待与陪同?
17.休息厅或酒宴现场是否需要播放一些与气氛相合的音乐?
18.酒宴现场是否需要一个主桌?
19.入口处是否安放签到桌和签到本?由谁负责?
20.如果是代表企事业单位筹划酒宴,需要考虑上司对宴请的特别提示和要求,需要明确上司是否要在酒宴上致欢迎词、祝酒辞,并准备好相应的发言稿。
21.是否设衣物寄存处?寄存处与洗手间是否有专人负责?
22.来宾的司机如何安排?
23.来宾车辆如何安排,有没有专用的停车场,停车位用不用特意区划?
24.宴请过程中如发生意外由谁负责解决?如客人酒醉呕吐,如菜肴或饮料打翻在地等,由谁予以处理?
25.谁负责餐桌摆设及准备一切必要物品?
26.谁负责具体规范服务员的着装和服务细节?
27.宴请结束后由谁负责清场?
28.安保工作是否布置得万无一失?
第五节:知道对方爱喝什么酒
中国人讲究无酒不成席,领导干部朋友需要知道的是,什么样的酒才是客人爱喝的酒,这样才能使客人在酒宴上尽情享用,从而制造出亲切、融合的气氛,大大有利于社交目的的完成。
另一方面,中国拥有几千年的酒文化历史,所以,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地去鉴别各种酒类的味道、感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鉴酒技巧。现而今,酒业商家的品牌意识增强,一些知名酒类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意识当中。而政府设宴或是商业宴请都会选择拥有历史沉积的酒类品牌,毕竟中国人对文化始终保持着向往的积极态度,更何况是领导干部之间的宴请交流活动。所以,在宴请客人时,你最好对几种历史悠久,并且能够使人们朗朗上口的知名酒类有所了解。
下面是几种历史悠久、且深受欢迎的酒品,谨为领导干部朋友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1.茅台酒
中国现在政治社交与商业宴请活动中,首选的酒种非国酒茅台莫属。茅台有着神秘悠远的历史。建国以来,无数次重大活动,茅台酒都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自古而今,向往茅台、赞美茅台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毫不夸张地说,茅台酒的每一个细小的“侧面”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文价值。茅台酒源远流长,据史载,早在公元前135年,古蜀地茅台镇就酿出了使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盛名于世。汉武帝刘彻曾为此写下“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佳词名句。北宋大诗人黄庭坚,饮之则叹曰“殊可饮”。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七经仁怀,畅饮茅台酒之后更是写下“万顷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赤虺托起擎天柱,饮尽长江水倒流”的千古名句。
2.杜康酒
曹操当年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使此酒红透将近两千年。其实,杜康酒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在三国之前就已“名扬海内”,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相传当年一个叫杜康的人为了酿造好酒,曾踏遍崇山峻岭,穿越原野林莽,到处寻觅佳泉,最后在伊川县的皇得地村(相传是三皇五帝的遗址)觅得“黑虎泉”和“白虎泉”两处好泉水。杜康就是在这“千里溪山最佳处”,用此“万年古泉”酿制出奇妙香醪,奉献天子。如今伊川杜康酒厂即选用这两口古泉之水,酒泉水清冽碧透,味甜质纯。每遇夏季,可闻到一股天然的酒泉香。以优质小麦、高梁为原料,将传统酿造方法和现代新工艺相结合,进行了几百次试验,终于制成了“清澈透明、柔润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长”而独具风格的浓香型杜康酒,使千古佳酿再一次成为酒桌上的热销品。
3.汾酒
早在l400年前,山西杏花村便有“汾清”,即后来的“汾酒”。《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信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以其“入口绵,落口甜,酒后有余香”闻名于世。适量饮用汾酒能驱风寒、消积滞、促进血液循环。
4.黄酒
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绍兴黄酒简称“绍酒”,是我国最富民族特色的一种酒,产于浙江省绍兴市。相传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为了雪耻想到了增加兵力和劳动力,于是颁诏奖励生育,并把酒作为生育子女的奖品。据《国语·越语》载:“生丈夫(男孩),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这是有关绍酒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清代是绍兴酒的全盛时期,酿酒规模在全国堪称第一。绍酒行销全国,甚至还出口到国外。绍酒几乎成了黄酒的代名词,目前,绍兴黄酒在出口酒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产品远销到世界各国。
除以上四种酒品外,如今酒桌上还有很多品牌适合宴请场合享用,如剑南春、古井贡……但无论选择哪种酒品作为宴请首选,都必须了解客人的喜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使客人体味到主人的细心与周到,有利于增进感情,加深双方的信任。
第六节:酒桌上的八大讲究
有学者总结出领导干部在宴会上应注意八大事项,也就是所谓的八大讲究。
第一,要讲究倒酒次序
第一次上酒时,做主人的你可以亲自为所有客人倒酒,不过记住,要依逆时针方向进行,从坐在右侧的客人开始,最后才轮到主人自己。客人喝完一杯后,可以请坐在你对面的人帮忙为他附近的人添酒。如果你同时准备了红酒和白酒,请把两种酒瓶分放在桌子两端。如果有领导在场,最好从领导位置开始倒酒,然后按照逆时针方向一一倒酒。如果领导较多,坐的位置都不统一,你如果没有把握怎么倒酒,就别自己逞能,如果是你请客,就喊酒店的服务小姐倒酒,这样做既不失礼仪,又能显示出你自己的身份。
第二,讲究倒酒方式
在正式场合倒酒的时候,啤酒和葡萄酒都是不能手持酒杯的。但在轻松的场合,啤酒是可以手持着倒的,但要注意右手拿瓶,左手拿杯,并且右手要倾斜着倒才美观。另外,注意啤酒泡沫要与杯口齐平,不能溢出。
倒酒时注意将商标向着客人,不要把瓶口对着客人,如果倒含气的酒可用右手持杯略斜,将酒沿杯壁缓缓倒入,以免酒中的二氧化碳迅速散逸。倒完一杯酒后,应将瓶口迅速转半圈,并向上倾斜,以免瓶口的酒滴至杯外。接受斟酒时,不要把酒杯拿在手里。
第三,讲究饮酒礼仪
饮酒时应正确举杯,不必矫揉造作地在举杯时翘起小手指,以显示自己的优雅举止。会喝酒的人,在饮酒前应有礼貌地品一下酒。可以先欣赏一下酒的成色,闻一闻酒香,继而轻啜一口,慢慢品味。千万不要为显示自己的酒量,看也不看杯里的酒便一饮而尽,也不可喝得太急,使酒顺着嘴角往下流。这都是有失风度的行为,在国际场合则有失国格。
第四,讲究礼貌回应
祝酒者并不一定要把酒杯里的酒喝干,每次喝一小口足矣。你可能根本不碰包括葡萄酒在内的各种酒精饮料,但是当别人向你祝酒时,无论怎样你都应该站起来,加入到这项活动之中,至少不应该极端失礼地坐在座位上。
第五,讲究表达谢意。
当别人向你祝酒时一定要说“谢谢”,同时要向对方祝酒。在宴会活动中,女性可以非常自由地面对别人的敬酒,而且回应敬酒者只要笑一笑,或向祝酒者点头示意就足够了。在祝酒结束后,还可以朝祝酒者举起杯子,作出姿势表示“谢谢你,也祝你!”
第六,讲究说话适量
不宜太具体。有的人在致谢时,常常觉得意犹未尽,在必要信息已基本传达完以后,仍然不放心地添上几句,或出于习惯,无意地多言几句,从而造成偏离原有谈话方向、破坏原有致谢意图的负面影响。
第七,讲究言行文雅
千万不要猜拳行令,吵闹喧嚣,粗野放肆。有人想以这种方式烘托气氛,结果喊声一片,令人心烦。在公共场合不能划拳,纵使主人许可,行些酒令,划些文拳聊以助兴即可。另外,在宴会进行过程中,不要一边饮酒,一边吸烟。
第八,讲究饮酒适度
正所谓,酒德即人品。很多人往往通过饮酒来考察一个人的自制力和素质高低。我们有“君子饮酒,三杯为度”的古训,即饮第一杯,表情要严肃恭敬;饮第二杯,要显得温文尔雅;饮第三杯,要神情自然,而知道进退。酒过三巡仍无节制,就叫失态。现代人虽然并非一定要做到酒饮三杯而止,但适可而止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把饮酒作为目的,而应当把它作为调节气氛、增进感情交流的一种手段。
第七节:酒桌上的20条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酒桌上也是如此,以下是学者总结出的酒桌规矩细节部分,希望能够作为领导干部朋友们的明镜,为你成功完成社交任务“保驾护航”。
1.不可充大。要懂得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2.不可盲目转盘。领导夹菜时,千万不要转酒桌中间的圆盘,领导夹菜你转盘是酒桌上的大忌。
3.举杯不可高过领导。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握杯,左手托着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要永远低于别人。但是如果自己就是领导,那就不能放得太低。
4.主人在为客人斟酒时,常说“满上满上”,这个“满”不是指满到杯口几乎溢出来,而是指斟满八成就行了。
5.主人斟酒时,客人可行“叩指礼”,表示感谢主人斟酒。行“叩指礼”时,客人把拇指、中指捏在一块,轻轻在桌上叩几下。
6.席上喝酒讲究碰杯,要碰杯就必须把杯中的酒喝干,一口气喝下去,还要把杯子倒过来让旁人看看杯子是空的。在酒席上还常常有“无三不成礼”的说法,意思是喝酒高潮必须是三杯以后。所谓“酒过三巡”也是这个意思。
7.不可此地无银三百两。如果你准备喝酒或者很能喝酒的话,就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免得让别人觉得你虚伪。能不能喝酒,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8.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绝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9.如果自己职位卑微,要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时。比如领导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的人拦下。
10.不要以为给领导祝酒领导都会喜欢,有的领导由于平时应酬较多并且已经对这种杯来盏往的形式出现厌烦的情绪,那么你就不要敬酒过多,只要懂得适时为领导添加酒水就可以了。
11.领导给你敬酒时,不管领导要你喝多少,自己都要先干为敬,并且要用双手端杯,杯子要低。
12.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说一句“我干了,你随意”,方显大度。
13.可以多人敬一人,绝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14.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情况而定,可以看对方的酒量和喝酒态度来决定自己的酒量,但是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因为这是你在敬别人。
15.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敬酒最好按逆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16.掌握节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
17.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做得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18.如果说错话、办错事的话,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19.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下,把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老实地去一个一个倒酒,要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20.最后一定还有一个满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