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7953600000120

第120章 长江卷(53)

历史学家和水利专家认定,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领导古蜀的先民们,建成了古今中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气势磅礴,造福万代,被后人称为“川西第一奇功”乃至“天下第一奇功”,确实当之无愧。

公元前世界著名的七大奇迹中,有六个都是帝王花园、陵墓或神的偶像,只有公元前280前建成的亚历山大港灯塔,才是唯一直接造福于人民的建筑物,这个灯塔使用了1600年左右。

几乎与希腊的马其顿人在法罗斯岛上建造灯塔的同时,成都平原也开始了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建造。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曾亲自到都江堰考察,并在《史记·河渠书》中写道:“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都江堰,应该是真正的世界奇迹。

2260多年,对于有记载的人类历史来说,已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岁月,天灾人祸,沧桑巨变,除了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人类似乎已经很难寻觅到自己先前的足迹。逝去的一切,都已经变成了“文物”,只能供人们或小心翼翼地瞻仰,或唏嘘凭吊,发思古之幽情……

然而,都江堰却完全不同。它诞生于2260多年以前,伴随着历史沉重的脚步,它至今不但没有逝去,没有衰老,反而变得更加活跃,更加年轻。过去、现在和将来,都造福于人类!

据汉人记载,都江堰在汉代已“灌田万顷”--约为今70万亩,即使在今天,灌田70万亩的水利工程在全国也屈指可数。宋代,都江堰灌溉12县;清末,达14个州县,面积300万亩;新中国成立后,灌溉面积逐渐由成都平原引向川中丘陵,达800万亩、1000万亩,目前已达1370万亩,成为世界上的特大灌溉工程。

正是因为有了都江堰,四川才能以占全国耕地面积十六分之一的土地,生产占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而且每年还能向全国提供相当于数十亿斤粮食转化的肉、油、酒等各类食品和工业原料。

都江堰不但是特大灌溉工程,而且还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包括防洪、灌溉、航运、漂木和城市供水,是世界上最早的多功能高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给巴蜀大地带来了长远的财富和幸福。

世界上多少工程可以和它媲美呢?这难道还不是真正的世界奇迹?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离堆江水接天流,禹迹茫茫画未周,绝代功名成父子,一朝报赛定春秋”;

“完神禹斧锥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

多少诗人在赞美,多少受你福泽的巴蜀人民,向你顶礼膜拜!

你是中国水利工程的瑰宝,

你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丰碑,

你不但是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结晶,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性格和意志的象征!

都江堰不但是中国水利工程的瑰宝,也是世界治水史上的创举。早在清代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便曾慕名前来考察,参观后赞不绝口,认为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水利工程无出其右。

当代许多外国科学家前来,用电脑测算后,惊呼这个没有闸门、没有大坝的古老工程不但完全合乎现代科学原理,而且实现了“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谐统一,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两百来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来到偏僻的岷江之滨,惊奇地研究和赞赏这个震撼人心,已有两千多年浩瀚历史的伟大工程。

2000年11月,联合国将都江堰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蜀人几为鱼

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在缅怀蜀太守李冰的功绩时,曾有这样的诗句:“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

四川盆地原本是内陆湖,有人称之为“四川海”,在新生代【从6700万年前开始】之前,盆地东边的山谷被水流逐步蚀通,四川盆地沧海变为桑田。而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曾三度为海,即传说中的“西海”,地质勘探表明,现在成都地表所覆盖的约300多米厚的沉积物,是在新生代形成的。随着水位的逐步降低,“西海”渐渐出现了沙洲和沼泽,一支羌人【他们中的一部分曾被称为氐人】从盆地西北沿江而下,辗转定居。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人经过蚕丛、柏灌、鱼凫到杜宇,从渔猎逐渐进步到农耕。

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说来,长江、黄河是母亲河,但对于四川说来,母亲河却似乎应该是岷江。岷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源出岷山,起于川西高原松潘境内海拔3400余米的弓杠岭和郎架山,全长750公里,流域面积13.55余万平方公里。它从高原发源后,穿过茫茫草原和深山峡谷,奔腾跳跃,劈山削谷,汇集百川溪流,与湔江、石亭江、绵远河、文井江等共同形成了美丽的扇状冲积平原--成都平原,经成都平原到乐山与大渡河相汇后,至宜宾注入长江。

岷江从万山中突围而来,一泻千里,由于坡度极大,水流湍急,进入平原后,河面骤然开阔,从100多米扩展到300到350米,而且河床坡度锐减,流速迅速减缓,从上游带来的大量卵石和泥沙便淤积在河床之内。每逢汛期,山洪咆哮,势如猛虎,而盆地受地形的影响,河水及雨水又不易排泄,于是水患频仍,往往形成泛滥性水灾,成都平原经常沦为一片泽国。正如《华阳国志》所载:“江潜绵洛为池泽”【江潜绵洛均指现在的成都平原地区】,平均每二三十年便有一次特大洪水,人畜房舍顷刻之间荡然无存。而由于没有完备的灌溉系统,在夏秋之际洪水消退后,又常常造成旱灾。于是,在都江堰没有建成之前,岷江一直是一条威胁着古蜀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河流。

川西平原自远古的旧石器时代,便居住着蜀先民,先民同水患进行了长期的顽强斗争,洪水曾多次淹没了古蜀国都城。古蜀的都城在治水中辗转迁徙,从岷山山地到郫邑、新都、广都乃至成都。

“成都”城名,千古沿用,有人说是取其“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也有人说,这块古老的地方原名赤里,古赤里居住为巢居,专名为“笼”,蛮语称“笼”为“成”,而“水所停曰都”,赤里多水,因此取名“成都”。

不只“成都”一名和水有密切的关系,成都又名“龟城”。龟城的来历是,相传秦张仪筑成都城时,城墙屡筑屡垮,总是无法筑成。后来,“忽有一大龟浮于江,至子城西南隅而毙”,张仪问巫卜这蕴含着什么意思,巫卜说:按照大龟爬行的路线筑城,一定会取得成功。后来张仪果然“依龟迹筑之”,建成了规模宏大的成都城。

在长期和洪水顽强斗争的蜀人中,流传着大量关于水的传说和神话,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水文化”。

传说之一是,当成都还是一片汪洋时,人们曾向水府龙宫借地,龙王提出限期归还的条件后,把土地浮升上来。

还有一个传说是,古蜀族一位酋长带领人们求告观世音菩萨,请菩萨施大法力把海移走,让人们有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观世音菩萨答应了,愿意把一炉香灰借给人们拿去填海,条件是响过五更后必须归还。酋长和人们把炉灰撒入大海了,顷刻之间,浩渺的绿波变成了辽阔的平原……人们不愿归还香炉和香灰,让土地重新被海水淹没,因此自此以后,在这个平原上便再也不响起五更。

岷江流域许多地方都有大禹出生和大禹治水的传说,岷江上游的北川县和汶川县都认为自己是大禹的故乡。《竹书纪年》称:“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巳……修巳背剖而生禹于石纽……”《史记·六国年表》:“禹兴于西羌。”但是石纽究竟在哪里呢?北川县和汶川县县内都有石纽、刳儿坪、禹穴等遗迹,争论一直没有结束。

早在《尚书·禹贡》中,便有“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记载,传说大禹最早疏导的“九河”中,就包括了岷江。

至于丛帝鳖灵的治水则几乎家喻户晓。

传说大约在2800年前,一场洪水使古蜀的鱼凫古城荡然无存,继之而起的是杜宇王国。杜宇建都于汶山【岷山】脚下的郫邑【今郫县】,别都瞿上【瞿上当今何处?说法甚多,可能为今双流县牧马山一带】,“教民务农”。杜宇又称杜主,号望帝。

先进的农业经济使杜宇王国较前三代蜀王更为富强,其疆域北至陕西汉中,南抵云贵,西达岷山之中。

杜宇王国之后是开明氏执蜀。

在开明一世鳖灵期间,成都平原可能开展过一定的治水活动。史学家们认为,鳖,即龟鳖之壳,灵,即巫师,“鳖灵”即以龟鳖之壳为法器的巫师。《水经·江水注》引《本蜀论》说,荆人鳖令尸随水上“至汶山下,复生,起见望帝”,《蜀王本纪》说:“鳖灵尸随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任命他为相,不久岷江洪水泛滥,杜宇便派鳖灵主持治水工作。

鳖灵应该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且是巴人,至于“其尸随水上”,应该是他由楚国沿江迁徙,来到川西平原。

鳖灵治水成功,受到了蜀人的拥戴,他便篡夺了杜宇的王位,开创开明王朝。杜宇失去王位后隐居西山【今青城山】,传说死后魂魄化为杜鹃,每春月间,昼夜悲鸣,而蜀人每当听到杜鹃“不如归去”的啼声便会思念望帝,而唐代诗人李商隐也发出了“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感叹……

但是,开明王朝虽开凿了一些分流河道,能分泄部分洪水,但由于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洪水和旱灾仍然随时威胁着成都平原,而成都城由于没有河道流经,无舟楫之利,交通也十分不便,这在主要依靠水路运输的古代,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障碍。

鳖灵号丛帝。有人说,鳖灵“据有巴蜀之地”后,出于立国安邦的需要,便借来中原人最为赞赏的尧、舜禅让故事,变为杜宇也是禅让,以示鳖灵王有道,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望帝和丛帝共同开发了成都平原,他们的功德是分不开的,于是感念他们的蜀人便按照自己的愿望淡化了他们之间的怨恨,幻化出一个杜宇禅让于开明的故事。早在汉代,人们便开始祭祀望丛二帝;北宋以后,开始出现二帝合祀的局面;清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今天成都郫县城南的望丛祠,将二帝融为一体,祠内既有望帝陵和杜鹃园,也有丛帝陵和鳖灵湖。这是成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两个不同朝代的帝王竟葬在一起,这种现象是十分有趣的。

都江堰的出现,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落后的秦国经过变法改革后,国富兵强,亟欲一统天下。要想统一天下,就必须有坚实的后方基地,为之提供可靠的人力、物力,于是巴、蜀之地进入了秦国的视野。秦国的司马错分析了巴、蜀的形势后认为,“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公元前316年秋,派兵伐蜀,蜀兵败,蜀王被戮。

为了把蜀建成可靠的战略基地,必须兴修水利。在兴修水利之前,秦国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稳定政局,首先,“移秦民万家实之”,随着移民的进入,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又修建了成都城、郫城和临邛城,使它们既是新的政治、经济中心,又是军事设防的堡垒;在发展经济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用封建的个体工商业代替了原蜀国的奴隶制工场。秦灭蜀后的30多年间,蜀侯、蜀相曾三次叛乱,秦昭襄王除了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冤杀和疑杀了一些蜀侯外,公元前285年,又断然废蜀侯,置蜀守,彻底废除了分封制而代之以郡县制……

但是,秦国占领蜀地的最初几十年,管理蜀地的地方长官们一直忙于镇压、“伐楚”等战争,并没有治理水灾、安定民生、发展农业生产,直到李冰担任蜀郡守后,这种状况才有了根本的改变。

二、李冰筑堰

春秋战国时期,岷江流域出现了继大禹之后,又一个彪炳千古的治水英雄,他就是秦国的蜀郡守李冰,他首先要治理的对象是岷江。

仰面谢天,俯首叩地,巴蜀有幸,中国有幸,在两千多年以前,居然就出现了李冰这样的郡守。

李冰在公元前276年【秦昭襄王三十一年】至251年间担任了蜀郡守。在秦王朝时,他并没有特别显赫过,以致他的祖籍和身世已不可考,连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写到他时,也仅仅简单地记录了三个字:“蜀守冰”,其姓李是在班固著的《汉书·沟洫志》中才加上的。但是,他却用一座伟大的水利工程铸成了真正的不朽,让后人永远记得,中华民族竟出现过如此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实干家!古人曾崇敬地赞美:“绍往圣如冰,爱斯民如冰,蒙难坚贞如冰,能捍大灾兴大利如冰……”“爱斯民”正是李冰政治纲领的核心,作为郡守,他想到的总是造福百姓,造福子孙。

李冰的人格和领导艺术直到今天也使蜀中的政治家们折服,对他们产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华阳国志·蜀志》载:“周灭后,秦孝文王【有误】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又灌溉三郡,开稻田。”据一些文史方面的研究者从零碎的资料中分析,李冰大概出生于陇西,懂得天文地理和水文知识,对农业很熟悉,深知水利的重要,曾在陇西的治水工作中作出过贡献。秦昭襄王起用政治家范雎为丞相后,范雎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把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迅速向前推进。战争需要物资,于是范雎把开发蜀郡的经济提上了重要地位,并推荐了聪明正直、德才兼备的李冰担任蜀郡守。

李冰担任蜀郡守后,面对严重的水患,他翻山越岭走遍岷江两岸,观山势、察水情,并向当地耆老了解情况,掌握了岷江冲出高山峡谷后河面开阔、流速顿减的特点,以及左岸一带山势弯环等条件,发现了可资修渠的有利地形,吸取岷江两岸人民多年来与洪水斗争的经验后,精心设计、制定出了治水方案,合理地选择了渠首的位置,因势利导巧妙地布局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工程进行中,他又多次亲临现场指挥,解决困难问题。至今,在老百姓中还流传着他骑马勘察岷江以及巡视工地的许多传说和神话。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哲学思想是: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全部工程的每个细节都贯穿了这一核心。

从地形上观察,都江堰东部的成都平原,极像一把张开了的纸扇,而都江堰市城西一带,恰好正在这把纸扇的顶端,海拔700多米,地形向东南方逐渐跌落,到了成都一带,降至500多米,形成一片倾斜地带。在水利科学上,这正是兴修水利工程的有利条件。李冰利用了大自然创造的这一有利地形,采用“分流导江,筑堰引水”的科学方法,创建了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