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7953600000166

第166章 珠江卷(10)

1983年4月,省设计院提交加固工程总体设计。

同年5月,珠委召开审查研讨会并作出审查会议纪要上报水电部。

8月,水电部批复:同意北江大堤按百年一遇洪水的设计标准进行全堤工程加固。

9月,广东省北江大堤加固工程指挥部成立。

兵贵神速,共产党人像打仗一样雷厉风行。

省水电厅厅长李德成任指挥,孙道华、陈浩标、谭雷、王玉田、黄源贤、张达辉【后增】任副指挥;清远、三水、南海县亦先后成立“加固工程指挥分部”,并由各县党政领导担任分指挥。沿堤有关区【镇】则分别成立加固工程指挥所,由各区【镇】主要领导担任指挥所指挥。这些和平时期的干部,像打仗一样冲锋在前,“看我的!”

1983年11月,清远石角堤段率先动工

紧接着,三水、南海两县亦先后宣布开工。

1984年4月20日,省长梁灵光主持召开北江大堤加固工程基建会议,会议决定用4年时间,完成原定6年的全部加固工程任务。新中国已经成立35年了,北江洪灾还没有彻底解决,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仍时时受到威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呀。

会议同时决定,在中央拨款未到前工程费用先由省财政垫支。广东省决心动员一切力量打好这场攻坚战。

1985年,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高潮期间,省委书记林若、省长叶选平以及郭荣昌、凌伯棠、杨德元等党政领导,多次到工地现场检查工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过去封建社会的清官都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身为人民公仆的共产党员们,当然更应该做到。

至1987年7月,按防御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加固北江大堤任务胜利完成。

至此,共使用工程费9200万元,除中央拨款外,其余1200万元由省政府自筹解决。

从建国初到1987年止,北江大堤共完成土、沙方2450万立方米、石方46.8万立方米,使用工程费1.35亿元,加上群众付出的义务劳动部分按原值计算,增加固定资产值为3.5亿元。

由于北江大堤挡住了西、北江洪水,建国以来近40年间,经过大量的培修加固,年年维修养护,在严密的防守下,得以年年安全度汛,确保了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防洪安全。

恰如正面战场上,大军过后,仍然会有漏网之鱼兴风作浪。于是,就像打扫战场或者剿匪一样,在北江大堤的大培修完成后,对险工险段的处理也展开了。治水修堤是一个系统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前人在治水中已经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共产党人是讲究科学的队伍,自然要按照唯物主义观来开展系统的治水。

政治家讳言“绝对”,但新中国历任政府对北江治水之缜密,安全系数之保证,却是绝对的绝对!

一、围追堵截:堤基渗漏,多管齐下

北江大堤沿线基础地质复杂,其中有34公里属于强透水地基,深达30米以上的约有8公里。洪涨期间,堤基渗漏密集,特别在历史决口堤段,除基础渗漏管涌、冒沙现象极为严重外,还出现堤内坦地大片牛皮胀,或在积水塘内喷出水柱、挟带细沙等险象,此起彼伏,防不胜防【上述险段分布在石角、下灵洲及黄塘社滘等堤段范围】。建国后,围绕大堤的除险加固,清除隐患,在省水电厅及其所属的设计、科研单位的帮助和指导下,经过多次地基钻探、查测后,提出对各类险段的整治,多种方案比较,并结合历年管理维修的实际情况,选用填塘固基、填沙【或土】压渗,减压井、贴坡反滤排水,高压定喷水泥浆防渗墙、黏土截水槽等工程措施处理,使险情有所改善。

多种办法一起上,这种治理堤基渗漏的模式,好比是围追堵截。

二、釜底抽薪:堤身渗漏,大堤灌浆

北江大堤是由沿左岸古代大小老堤围连接而成的,填筑堤身土料多从堤段附近挖取,质量得不到保证。因土质结构复杂,又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堤段填筑在圩镇上的居民房屋前后,或林木场地内,或乱葬坟场上,更是增加了抗洪困难。而建国前堤围各自为政管理,制度不全,长期以来居民在堤上挖土、植树、放牧甚至埋葬棺木等现象经常出现,使堤身既受到破坏,还遭受蛇、虫、鼠、蚁繁殖孳生,使堤内布满洞穴,导致洪涨时普遍出现堤基渗漏管涌,堤身出现牛皮胀塌坡等险象。

好在新中国自己的水利工作者,善于从实践中学习,他们提出了灌浆堵漏稳定堤身的方法。

大堤灌浆从50年代开始,30多年累积灌浆次数,每米堤段都达到4~6次复灌,重点堤段达8~10次,由于除鼠灭蚁与灌浆工作制度的坚持,对堵塞渗漏、稳定堤身的作用较为明显,建国后尽管出现多次较大洪水考验,堤身渗漏、堤坡坍塌、蚁穴及坡脚出现牛皮胀等险情已明显减少。

对于堤身渗漏,灌浆的办法好比釜底抽薪。

三、避其锋芒:鸡嘴护坡,挑水缓流

大堤上游【石角至芦苞段】河槽宽阔、沙洲滩涂逐渐抬高,堤外坡遭受迎风面波浪冲击严重,长期以来,均用打桩抛石、筑石坝护岸,堤外坡砌石抗御风浪冲击。从芦苞南下至黄塘堤段,堤岸进入坐湾顶冲河段,深水航道迫贴左岸,使大堤坡脚遭受急流冲割,在灰窑以下坍岸长达1054米,堤外悬崖陡立,成为历史险段。这和黄河在黄土高原切割出千沟百壑的地形一样。

1956年该堤段在枯水位时,外坡突然坍塌长达60余米,好在不是丰水期,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值班的技术人员吓出了一身冷汗,历史上的洪水决堤,带给了人们怎样的灾难,大家都记忆犹新。

面对急流冲蚀的堤岸,技术人员仍按过去习惯,采用抛石护脚防冲,砌筑丁坝【又称鸡嘴坝】挑水缓流来处理。

1957年,在黄塘灰窑下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抛石护岸,并砌筑鸡嘴坝20个【坝长5米,高4米,坝距50米】。60年代,继续在已砌筑的鸡嘴坝群中按同样规格尺寸增筑19个,将坝距缩短为25米,使该段护岸鸡嘴坝总数增至39个。经历前后两次鸡嘴坝的砌筑后,基本上稳定了急流冲割堤脚岸坡之势。进入70年代每年均抛石护脚3000—5000立方米。1983年,大堤加固工程期间,再将鸡嘴坝群在已有基础上加高接长,共完成抛石方12000立方米。之后仍继续增加鸡嘴坝和抛石护堤工程,抛石方20000立方米。

就这样,小小的鸡嘴坝合演了一出“缓兵之计”,从此避开了洪水对堤坝护坡的强冲硬打。

四、分进合击:各个击破,综合治理

治水是一项综合工程,对于大堤的培修、养护同样如此。为了让北江大堤成为固若金汤的生命线,人们还进行了多项治理,如:压渗地的保护、建造减压井和堤外围垦,芦苞、西南涌两处分流堤围、水闸建设,以及其他中小涵闸建设,从而让北江大堤形成了一个综合水利体系。

1957年,芦苞水闸加固及西南水闸建成后,涌内堤围加高培厚得甚少,维修也较前放松了,原有堤围接近两涌口处堤段较高,其余多是低矮单薄,按1961年所分析的水面线计算而提出:捍卫2000亩的堤围顶超高为0.5米,捍卫面积大于2000亩的超高1米的安全标准进行查测的结果,发现达不到安全标准的堤围有14条。

经过多年的治理,1985年对两涌堤围调查资料反映,三水、南海、花县等3个县范围各堤围随着管理体制的改革,已逐渐将堤围互相合并,1974年到1987年为止,联成万亩以上的堤围面积达49.9万亩,堤长140.8公里。

1988年12月,广东省水利厅立北江大堤之碑【此碑镶于芦苞水闸北江大堤防汛大楼门廊左侧】,对北江大堤的治理进行了简略的记载:

……

广东省人民政府于一九五三年建成石角遥堤;一九五五年联小围成北江大堤;一九五七年修复芦苞水闸,增建西南水闸;一九七二年再度完成全堤培修,惟强度尚低,隐患犹存。一九八三年冬经国家批准按抗御百年一遇洪水标准,全线加高培厚,压渗填塘,整险护岸,检修涵洞,改建芦苞水闸,拆迁碍堤屋宇,完善通讯、照明、公路、站仓等。一九八七年竣工。解放后,国家共投资一亿三千五百万元,完成土、砂、石、混凝土工程二千五百余万立方米。三十九年来,军民协力,历克洪潦,厥功至伟。

形容一个军事要地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常用的词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是,再险要的关隘,也必须有“一夫”镇守,否则也无济于事。因此,北江大堤系统工程配套好后,要让北江这条母亲河不再威胁到她的子民,大堤的管理、维护工作必须要有制度可依,并且一定要有人抓落实。否则,“临时抱佛脚”,佛也会怨你“平时不烧香”。

制度最大的力量是形成一种科学的规范,以便面临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地应对,而不至于手忙脚乱。时下提倡依法治国,对于治水,同样要依“法”--那些按照科学依据制定出来的制度。因为,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常常不请自来。

2005年6月中旬,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西江北江同时暴发大洪水,两江洪峰相遇,加之天文大潮,北江七个站点全部超警戒水位。芦苞站、黄塘站、河口站、狮山站同时出现洪峰水位,河口站相应流量16400立方米每秒。这场洪水造成广州、河源、韶关、佛山、肇庆、惠州、梅州、清远、云浮、揭阳、汕尾、东莞、江门、珠海等14个市74个县【市、区】601个乡【镇】受灾,受淹城镇67个,受灾人口370.9万人,有54人死亡,倒塌房屋2.48万间。全省直接经济损失28.2亿元。

幸运的是,北江大堤经受住了考验。如果北江大堤决堤,损失将远远超过这28.2亿元,除北江大堤系统自身的工程坚固、配套合理之外,还有赖于在管理制度的指导下相关人员的正确处置。

北江沿岸原有各围在历史上多属自管自理,较重要的堤围则由当地县署指派围内望族乡绅担任值理,并谕示有关管理堤围的规章。在中国民间,乡绅是群众的意见领袖,他们在乡间起了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乡绅,并不一定就是土豪劣绅。

民国期间,各围的管理是按当时农业社会体制组建围董会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