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7953600000197

第197章 尾声:北江大堤:乐章的休止符(30)

自西而东,五岭由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大山组成,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越城岭和萌渚岭是由湘入桂的交通要道,都庞岭和骑田岭是由湘入粤的交通要道,大庾岭是由赣入粤的交通要道。长期以来,作为天然屏障,五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人称为“蛮夷之地”。

这片广袤的“蛮夷之地”,气候炎热,湿润,原始森林无边无际,江河湖海奔流不息,大象、犀牛、野猪、虎、豹、熊、鹿及各种鱼类出没于森林与河海之中。柳江人、麒麟山人、甑皮岩人等史前人类生活在这里。在秦始皇将岭南纳入中国版图之前,岭南这片土地的主人主要有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百越支系。

虽然远古的岭南炎热潮湿、林木苍郁、瘴海连天、祸患不测,但却出产有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等让中原人士艳羡不已的珍品。因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50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郡,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

这段记载于汉刘安《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的文字,讲述了秦始皇时代一段意义重大的史实,这就是灵渠的开凿与岭南的纳入中国版图。

2.始皇帝下令凿渠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50万大军在尉屠睢的率领下分5路向岭南进攻。“塞镡城之岭”的一军面对的是广西桂林北部的越城岭,越城岭南面是百越的西瓯部落,属于现在的广西;“守九嶷之塞”面对的是广西贺州东北的萌渚岭,萌渚岭南面也是百越的西瓯部落,属于现在的广西;“处番禺之郡”面对的是湖南郴州南面的骑田岭,骑田岭南面是百越的南越部落,属于现在的广东;“守南野之界”面对的是江西西南角大余县南面的大庾岭,大庾岭的南面也是百越的南越部落,属于现在的广东;“结余干之水”面对的是江西上饶南面的武彝山,这个区域是百越的闽越部落,属于现在的江西与福建。

五路大军中,进展最顺利的是“结余干之水”的一军,迅速取得胜利,在福建境内设置了闽中郡。与南越部落接触的“处番禺之郡”和“守南野之界”两军也比较顺利,进入了广东。然而,西面“塞镡城之岭”和“守九嶷之塞”的两路大军却遇到了西瓯部落顽强的抵抗。战争持续了3年,仍没有结果。

西面两路秦军不能取胜的原因:一是因为越城岭地势较高,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导致秦军粮草供应不上;二是因为西瓯部落所在地区丛林密布,江河横流,地形复杂,北方人难以适应;三是因为这两路秦军面对的是顽强的西瓯部落。秦朝以前,北人多次入侵西瓯之境,但都未能成功。舜帝南巡,死于苍梧,有传说是死于战事。西瓯部落人民强悍,对外来入侵者抵抗顽强,并且熟悉本土地形,所以面对技术先进、武器精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秦朝大军,仍然能取得暂时的胜利,使秦始皇的威力不能顺利覆盖岭南。

当时的秦朝十万大军,沿着湘江逆流而上进入广西北部的兴安县,占据了中原与西瓯部落往来的湘桂走廊。湘桂走廊是位于湖南与广西之间的狭长平原,夹在越城岭与海洋山之间,是中原通向岭南的咽喉要道。进入湘桂走廊的秦朝十万大军,由于到处遭遇西瓯部落的狙击,欲进不得,欲罢不能,只好驻守险要地区,修建城堡,派兵驻屯,以防西瓯人的进袭。这就是著名的秦城。秦城建在兴安大、小溶江之间,周长大约20公里。宋代张孝祥为秦城写有诗歌:

堑山堙谷北防胡,南筑坚城更远图。

桂海冰天尘不动,那知垄上两耕夫。

秦城北20里有严关,在严关乡仙桥村的狮子山与凤凰山之间,“群山环之,鸟道微通,不可方轨”,地势极其险要。周去非认为秦城“形势之险,襟喉之会,水草之美,风气之佳,真宿兵之地”。而严关天险则“进有建瓴之利势,退有重险之可蟠”。

秦军驻守秦城,凭借严关天险,与西瓯部落攻守胶着,战事持续三年而无进展。为了解决粮草供应问题,解除秦军后顾之忧,完成岭南统一大业,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监御史禄“以卒凿渠而通粮道”。

二、开凿灵渠的技术条件和地理条件

1.春秋战国的水利技术

秦始皇下令凿渠通粮道,并非突发奇想,而是以先人的工程经验以及可靠的科学技术为保障的。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珠江构成了中国的七大水系,当时已经有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纳入秦朝版图。其中,公元前486年,吴国的邗沟就沟通了长江和淮河;公元前482年和公元前361年,沟通黄河与淮河的菏水与鸿沟也相继开通。这些人工运河使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成为一个内河水运网,船只可以在三大水系间自由穿梭。与此同时,它们也为后来的人工运河的修建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和工程经验。

秦国同样也有丰富的水利工程经验。公元前256年,秦国李冰修建了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46年,水利工程师郑国为秦国修建了陕西郑国渠。这两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前者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后者使“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有各诸侯国和秦国自身的水利工程经验和技术保障,秦始皇下令凿渠通粮道,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2.兴安地理与灵渠选址

有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称的广西兴安,流行一句民谚:“兴安高万丈,河水两边流。”这个民谚概括了兴安自然地理的两大特点:一是海拔高。兴安有猫儿山和海洋山两座大山,其中,猫儿山是越城岭主峰,位于兴安西北部,海拔2142米,为华南最高峰;海洋山主峰盘皇殿,位于兴安东南部,海拔1748米,形成了兴安东西两边高,中间低的地形特点。这地势较低的中间,即著名的湘桂走廊,海拔大约在180—500米之间。二是江河分属两大水系。发源于兴安西北部猫儿山的漓江从北向南流,属于珠江水系;发源于兴安南部海洋山的湘江从南向北流,属于长江水系。由于兴安东西高中间低的地形特点,湘桂走廊上面有许多湘江与漓江的支流,彼此距离已经非常接近,但彼此独立,互不沟通,称得上“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缪钟灵、宗凤书、蒋亚萍《桂林水文岩溶及旅游资源研究》一书说得更为明白:漓江与湘江之间本来隔着越城岭、海洋山这样的高山大岭,但恰恰在兴安县城附近,漓江和湘江的分水岭降低为一条接近南北向的被称为越城峤的土岭。这个薄弱环节被秦代的水利专家发现了,他们选择这个地方劈山开岭开凿渠道,将湘江之水引入漓江,以最少的工程量换来了跨流域引水的最佳效果。

因为特殊的地理形势,兴安境内拥有北去的湘江与南流的漓江两大互不沟通的水系,湘江在兴安东部,漓江在兴安西部。湘江源于东南,往东北方向流去,其上游称海洋河,由白石河、海洋河、西波江三条河流汇集而成,三河汇合后称海洋河,流至今天的灵渠铧嘴附近称为湘江。漓江源出西北,向西南方向流去,其源头为猫儿山八角田,这是一片接近猫儿山顶,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沼泽,那里森林密集,储水量大,有高山天然绿色水库之称。漓江上游分为数段,一道主流自上而下称乌龟江、集义河、六洞河、大溶江。湘江和漓江两江的主流相隔甚远。但在靠近灵渠附近有一条始安水,它往南流与清水河汇合成灵河,灵河继续向西流,就与大溶江汇合。因此,作为漓江的一条支流,始安水与湘江已经相当接近,最近处仅1.6公里。

当年秦始皇下令凿渠通粮道,就是要在湘江和漓江之间修建一条运河,使湘江和漓江沟通,保证北方南下的军用物资能够借助河运畅通无阻,顺利结束其统一岭南的宏图。

负责凿渠沟通湘江与漓江的是当时秦军主管军饷运送的史禄。

据明朝欧大任《史禄传》,史禄原籍越人,因为做了上门女婿而到了秦国都城咸阳,成为秦国官员。秦始皇发兵攻打岭南,大概因为史禄来自百越地区,熟悉当地情况,任命他做了运送军饷的军官。当战争旷日持久无所进展之时,由于史禄既熟悉岭南地形,又因为长期定居咸阳,对咸阳附近郑国渠的修建情况也比较了解,有水利工程的经验,因此,他成为凿渠沟通湘江、漓江的最佳人选。

经过勘测,漓江的支流始安水与湘江相距只有1.6公里。湘江南来北去,水量充沛;始安水北来南往,河窄水浅。如果在两河距离最近处开凿一条1.6公里的运河,当是最简单直接的做法。

但是,湘江与始安水两河距离最近的两个端点,湘江的水位比始安水的水位低了6米。对于史禄而言,让湘江在1.6公里的距离内提高6米水位流入始安水,工程难度显然非常大。

史禄只好逆湘江上行,到达今天的铧嘴处,进入了湘江的上游海洋河。这里,海洋河的水位已经略高出始安河的水位,而它与始安水的距离也才大约4公里。也就是说,选择这个地方做分水地点,两条河流的最近距离延长了2.3公里,也就是运河长度增加了2.3公里。通过延长2.3公里的平面距离,抵销6米的垂直距离,对于史禄而言,这当然是优选的分水地点。

分水地点确定之后,史禄开始了在后世看来堪称伟大的凿渠工程。

三、灵渠的工程系统

灵渠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分水、引水、泄水、通航等子工程。其中,拦河坝起分水的作用,南渠道起引水入漓江的作用,北渠道起保证湘江与漓江通航的作用,泄水天平起分洪泄水的作用,陡门起通航的作用。各个子工程各司其职,缺一不可,保证了灵渠的正常通航和安全运行。

1.分水工程--铧嘴和大小天平

确定分水地址之后,史禄首先要做的是分水的工作。

他需要修建一个拦河大坝,将海洋河的水分流。这个拦河大坝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渠首工程,它由铧嘴和大小天平组成。

铧嘴是大小天平的辅助建筑物,是一座导流长堤,形为铧犁状。周去非说的“于上流砂碛中叠石作铧觜,锐其前,逆分湘水为两”,桂林水利专家伍镇基解释为“使上游来水在铧嘴处抛射出两股反向抛物线水流,组合成牛轭形的流态,分流入左右两旁之河”。其综合效果为,“变中流为旁流,化集中为分散;降低过坝的单宽流量,提高坝身的安全度”。

宋代范成大对铧嘴进行过高度评价:“铧嘴,在兴安县五里所,秦史禄所作也,迎海阳水,垒石为坛,前锐如铧,冲水分南北,下为湘漓二江,功用奇伟。余交代李德远尝修之。”他专门为铧嘴作诗一首:

导江自海阳,至县乃弥迤。

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铧嘴。

分为两道开,南漓北湘水。

至今舟楫伸,楚粤径万里。

人谋兑天造,史禄所经始。

无谓无秦人,虎鼠用否耳。

紫藤缠老苍,白石溜清泚。

是闻可作社,牲酒百世祀。

修废者谁欤,配以临川李。

据唐兆民先生的《灵渠述略》和《兴安县志》,大天平坝顶长344米,宽12.9—25.2米,砌石体最大高度2.24米。小天平坝顶长130米,宽24.3米,砌石体最大高度2.24米。大小天平均为面流式拦河堰。大天平为拦河坝右部,小天平为拦河坝左部。大小天平衔接成人字形,夹角108°。小天平左端为南陡,即引水入南渠的进水口;大天平右端为北陡,即引水入北渠的进水口。据勘测,大小天平坝高4米多,基础用2米多长的松木打桩,再于松桩间横铺一层松木,在松木上砌石。其河床以下部分高2米多,河床以上部分高1.7米。坝体外部为浆砌条石及鱼麟石护面,接水的一面,砌成阶梯。坝顶平铺巨石,宽约6米,镶拼紧密,两石相接处凿有锲形石槽,然后熔铸生铁浆灌入,使它成为紧铆两石的铁栓子。后段倾斜面宽约11米,则用长块片石直竖,鳞次排插,名为鱼鳞石,厚度0.7—1.3米。鱼麟石下伏的沙卵石,上部为人工混黏土的砂卵石坝体,下部为原生沉积砂卵石。条石及鱼麟石之间的胶结物,一部分为沙黏土及石灰,已风化松散;另一部分是掺有桐油的乳白及粉红色之胶结物,结构致密,抗风化力强,特别坚硬。这样,整个堤坝就显得根基稳固,不易被洪流摧毁了。

通常的拦河坝应该呈现“一”字形,但灵渠的拦河坝别出心裁,呈现的是“人”字形状。它由铧嘴和大小天平组成,铧嘴居上。如同高昂的头颅;大小天平居下,如同呈72°角的双臂。今天,如果你登上兴安灵渠边上的南陡村中的观景台,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躺在崇山峻岭之间的惟妙惟肖的“人”字大坝。

原来的海洋河流到这个“人”字大坝的时候开始叫做湘江,原来的湘江沿其故道一路向北,它与漓江的支流始安水平行而流向相反,完全没有汇合的意思。史禄修建的“人”字大坝就像一个人的两条粗大的手臂,呈锐角度张开,在“人”字的接口处将海阳河水分成两股。一股占七分,朝北偏东方向流去,经北渠流了数公里后汇入湘江。另一股占三分,朝北偏西方向流去,经南渠流了数公里与始安水汇合。这一汇合,促成了湘江与漓江的汇合,进而,促成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汇合。

在以“万”和“平方公里”为计量单位的地球上,数百米的拦河坝就像沧海一粟一样完全不值一提。然而,沟通湘江和漓江的这个数百米的“人”字大坝,却创造了一个地球上的地理奇迹,它使发源于一个小小的兴安县的一条小河,分别通向两个大海。据说,世界上这种一水流两海的奇观只有两处,一处在俄罗斯,一条河通向两个海:黑海与里海,它是自然决定的。另一条就是兴安的海洋河,它分别通向东海和南海【湘江通往长江进入东海,漓江汇入珠江进入南海】,却是人工造成的。明代鲁铎的诗歌《分水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一奇观:

一道原泉却两支,左为湘水右为漓;

谁知万里分流去,到海还应有会时。

铧嘴,昂首“人”字大坝双臂上的“头颅”,确实秉赋人脑的智慧,具有安全防卫的意识、精确计算的能力和领导指挥的才干。安全防卫意识体现为分洪,减轻洪水对大小天平的冲击力,可以护堤;精确计算能力体现为分水,将海阳河的水七分返回湘江,三分补给漓江,沟通湘、漓;领导指挥才干体现为导航,它将顺流急下的海阳河劈成两半后,在其两侧形成了静水区,南来北往的船只,循着静水区航行,相当安全。一个铧嘴,具有如此精妙的意识、能力和才干,不得不令人联想到人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