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7954600000014

第14章 《大悲观世音菩萨》序

大悲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极为殊胜,凡遇受苦众生诵其名号,即能及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令得解脱。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侍,为西方三圣之—。观世音菩萨也住婆娑世界南海普陀山,相传观世音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就在我国浙江普陀山和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两地。

佛教阐述大悲观世音菩萨信仰的经典,重要的有《法华经》、《悲华经》、《大悲心陀罗尼经》、《楞严经》、《楞伽经》、《观世音授记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华严经·入法界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经咒以及观世音菩萨感应灵验传记等。中国佛教学者,如天台智者大师智、四明知礼等人也撰写过有关义疏,阐发、尊崇观世音菩萨信仰。

在我国自西晋以来,尤其是隋唐时代,随着广说观世音菩萨法力、功德典籍的流传,推动了观世音菩萨信仰的普及。“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显现唐代民间佛教信仰之热烈,表明了观世音菩萨深入民间,深植民心,深受信奉,长盛不衰。

由于观世音菩萨信仰的普及,在我国以观世音菩萨为尊崇对象,以“观音”命名的寺院不胜枚举。观世音菩萨的造像也不可胜数,如甘肃敦煌千佛洞的菩萨造像,其中大半是观世音菩萨像。同时,为了显示观世音菩萨神变自在、应化无方,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尤其是在观世音菩萨的首、眼、手臂的塑造方面,更加丰富多样,多姿多彩。在清代,观世音菩萨更以送子观音的慈母形象出现,“观音娘娘”、“观音老母”的名声几乎家喻户晓,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观世音菩萨信仰的空间与力度。

我的故乡浙江永康市农村,距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数百里,观世音菩萨信仰深入人心。我念小学的学堂后面就是观音殿。幼时,我父母告诉我,为了保我平安、健康,给我起了个小名“观生”,写在纸上,贴在菩萨像背面。我上小学时就去看过多次,这在我心灵和情感上都产生了冲击和影响。

大悲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的知名度,不论在广度或是在深度上,都可谓远在释迦牟尼之上。这一中国佛教文化现象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既反映了中国人民苦难的深重,也表明了佛教慈悲教义适应了中国人民的需要。而观世音菩萨就是佛教大慈大悲教义的化身和精神的体现,是最受中国人喜欢和崇拜的佛教“形象大使”。

佛教在缘起论和平等观的理念基础上,强调在宇宙生态大环流中,一切众生可能曾经是我的亲人;山河大地是我生命的依托,我们应当怀着平等的心态、报恩的情愫、慈悲的心愿,给众生以快乐,拔除众生的痛苦。慈悲就是“与乐拔苦”。大乘佛教还把慈悲分为小、中、大三个层次。《大智度论》卷27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大正藏》卷25,256页)此论还强调大慈大悲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伦理原则:“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同上)大慈大悲是佛道的根本,佛法中最重要的原则。

中国佛教极度推崇慈悲精神,唐代释道世在《法苑珠林》中说:“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大正藏》卷53,774页)中国佛教奉菩萨为理想人格的化身,以救度一切众生为最高愿望,正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众生如是,甚为可悯。作此思维,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大正藏》卷32,582页)中国佛教视慈悲为最主要的伦理原则,热心于尊奉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的观世音菩萨,并形成以观世音菩萨为宗奉对象的信仰热潮。

香港西方寺监院宽运法师,长年跟随永惺长老,在讲经弘法和佛事活动中,与信徒保持广泛接触,信众向他提出若干关于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问题。他认真搜集资料,写成短篇文章,逐一加以解答。后经加工整理,汇成《大悲观世音菩萨》一书。书中就信众最为关切的观世音菩萨的身份、性别、地位、住处、法力、功德,以及有关神话传说,都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说明,对于广大信众了解、认识、信奉观世音菩萨,无疑是十分有助益的。

《大悲观世音菩萨》是宽运法师在弘法实践和佛教生活中撰写的作品,我以为该书的优长是写作的针对性、现实性、普及性和通俗性。我还以为这也是当前佛教弘法的正确方法,值得继续发扬。

自1989年在香港一次纪念太虚大师诞辰的学术讨论会上,我与法师结识以来,迄今已近十五年矣。当时法师的诚恳热情、谦虚好学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后我来香港时,也多次与他会面叙谈。有时我经香港赴台湾,法师还为我接机送站,深为感激,铭记不忘。近数月来又就佛教的未来发展等问题不时交流看法,多有切磋。我与法师是难得的忘年之交,彼此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情谊真纯,缘分殊胜。今喜见《大悲观世音菩萨》即将付梓问世,利益有情,极为高兴,乐为之序。

方立天识于香港中文大学

2003年1月18日晚

[原载宽运法师:《大悲观世音菩萨》,香港,菩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