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这次两岸禅学研讨会,感觉很好,因为惠空法师是老朋友、忘年之交,所以惠空法师的会一定要参加,上次不能来,已经很遗憾了。
我观察这次会议,具有三个特点:第一,这次会议的主题与一般的会议很不同,一般很少有这么专门研究宗教修持实践的主题,一般都是讨论“佛教与文化”、“佛教的宗派”,或是比较性的,如“中国佛教与日本佛教的比较”、“中国佛教和韩国佛教的比较”,都是偏于学术性的。以佛学中“戒、定、慧”来看,可以说多在讨论慧学的部分,这是多年来的趋势。但是,“戒”和“定”是佛教修学中很重要的基础,因此这次会议以修习禅观作为主题,是很符合佛教发展需要的,也可以说是弥补了过去研讨会的不足,同时,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推动,因为我是搞哲学的,都是写理论文章,这以后我就要研究修持的问题了。这是特点之一。第二,从参与研讨会的成员来看,大陆与台湾佛教同源同根,由两岸的法师、学者共同来关心、来讨论,这是深具意义的。另一方面,这次会议以法师为主,以学者为辅,法师与学者共同来参与,各持不同的观点和角度而彼此互补,将问题探讨得更全面、更深入,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是它具有现实意义。现实意义指的是:能推动佛教的修持,提升信徒的素质,对佛教徒在具体禅修运作上是有启示、有帮助的。所以它并不像一般的学术会议,结束之后就“结束”了,它反而是学习的开始,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意义。
除了这三个特点以外,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几点值得谈谈:首先是台湾出家众和在家信徒,对这种学术活动的热心、关心,使我很感动,即使碰到台风来,还能这么踊跃地参加,就说明了大家都很关心这个主题。其次是提问、回应、讲评、发表都还有一定的深度、一定的质量,虽然不是很平衡,但总体上已经达到相当的要求。另外是组织工作可以说是相当完整、完善。应该说是很多居士,付出了很多心力,把各个环节都做得很不错,有条不紊,我那天说是“滴水不漏”,因为它每个环节都很周到。我认为整个活动的安排是挺完善的,在打分上可以打到八十分。
当然,我们不能自满,不能我慢,好还要更好!我们在毫无经济基础而人力简约的情况下,可以办得这样已经不容易了。我们也可以总结一些经验。我想成功的主因,在于慈光寺始终坚持两岸的互动、对话,以及以法师、信徒为主角的立场;另外就是主题的设计,是抓住了佛教发展中的需要,与其中薄弱的环节而设立的。而要注意的是:毕竟这是一个跨越两岸,两个区域的活动,无形中便增加了许多困难;不像单纯在台湾办或在大陆办那么简单,两岸出入境的手续和流程都要搞清楚,否则一个小小的细节出了错误,就会弄得前功尽弃。而主办单位也要预做准备,比方预定邀请七个人,则需要增加名额为十位,以防因为交通或其他因素而不能到齐,如此才能确保到时有六七个人能来,这比较重要。将来在准备阶段,在邀请人方面要改善,否则本来邀请十多位,结果来的人少,当然会影响会议的气氛。所以,以后发邀请函时,要求大家要认真办、提前办,像我们申请,要到学校、教育部、宗教局、国台办……许多单位哪,实际环节很多,过程很长,还要时时催一催;这些注意事项在通知单上都要写上。
另外就是整个会议的形式还是不错的,一般都符合国际标准,但是讲评的时间,我认为似乎长了些。讲评的时间不能跟报告的差不多,因为讲评是明确地指出文章的优点、缺点就好。而且,我认为以这样的会议形式来弘扬佛法,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比较有效。因为像这样的学术会议,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禅学理论,因为没有理论指导,实践也是盲目的,会发生偏向;但光讲理论,实际上禅观如何操作,都不会,也不行。这次会议,等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认为益处是很大的。而如果可以再考虑的话,我想是不是可以请禅修好的禅师,个别来作报告、作示范,可能有好处。当然这有点难度,因为那些禅师很忙,也不容易请到,台湾情况也比较复杂。总之,可以就会议讨论范围中相应的内容,请一两位在这方面相当杰出的出家人,来作报告、示范,把这个会议弄得更活跃。这样可以把会议的质和量再提高。当然以后不一定会再做这个主题,做别的主题也可以,比如戒律,就看台湾方面有哪位在戒律方面可以成为楷模的法师,我想他也应当愿意来,这对整个佛法的弘扬可能有好处。
在制度上,可以考虑看看是不是每年办一次,因为这是两岸的活动,多了不行,经费、人力各方面都是负担,三年、五年,太少又淡下去了。一年一次就比较好,慢慢形成一个印象,让人知道慈光寺是在做这种工作的。因为慈光寺是以教育、禅修为特征,虽然庙不很大,但他在办这事;有的庙很大,但他没有做。这样一年办一次,把主题设计好,惠空法师很会设计的,这样五次、八次以后,慢慢就可以形成台湾地区的一个类型,带起一个风气。
[原载《佛藏》,19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