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在每个人看来,都是一个非常神圣而又充满温情的概念。提到亲情,大家总会认为“孝顺父母”、“养育儿女”是理所应当的。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就会发现,“亘古不变”的亲情能否禁得起市场的冲击呢?
人类自古就难以以个体生存,人际经济交易、感情交换历来是人类得以存活的主要保障形式,必须通过彼此间的利益交换。在市场规则、信用交易保障体系均不发达的社会里,人们主要依靠以血缘建立的家庭、家族为跨时空利益交易的场地。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血缘是这些族内、亲情内部利益交换的信用基础。“养子防老”,亲戚间“礼尚往来”,生死病残时的相互帮助,这些都是保险、养老、信贷、投资等的具体实现形式,“血浓于水”的信念是用以强化这种体系的信用基础的文化价值。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原来靠血缘、亲情实现的隐性金融交易正在由金融市场以显性金融交易的形式取而代之。
(1)人口流动大大增加,人口流动起来后,由血缘、家族提供的经济保障和养老互助功能越来越不可靠,正式的金融交易产品必须取而代之;
(2)多年来所执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也使单纯的家庭、家族养老互助体系无法胜任,特别是人均寿命的上升,使年轻的夫妻很容易要负责多位老人的生活,因此,以血缘为基础的保障体系的效果越来越低;
(3)在文化价值观上,中国人越来越追求个人自由和经济独立,把未来的生活保障尽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通过各种金融品种的组合安排把未来各类经济需要事先设好。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依赖金融市场,而不是只依赖家庭、家族达到保障未来生活的目的,这当然也使中国市场交易额大大增加,钱自然也多了。
就以中国的保险业为例,寿险、财产险、人身险、意外事故险、健康险等各类保费的总额,在2006年底为2万亿元,到2007年5月底大约是2万5千亿元,5个月增长25%。正是由于这些保险功能已逐步走出血缘、走出亲情,由保险行业取代,中国的金融资产多了2万5千亿元,中国的货币收入也因此增加许多。
信贷行业、养老行业、基金行业、证券行业的增长,也部分得益于由传统家庭家族实现的隐形金融交易正在被逐步显性化。也正由于这些经济利益交易功能会进一步走出血缘网络,中国的各类金融业今后必然会更快发展。与此同时,钱的供应量就必然要更快增加,今后的钱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