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学
7978400000013

第13章 实验动物疾病及控制(一)

第一节 实验动物疾病的概念及危害性

随着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对实验动物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对实验动物遗传、环境、营养进行控制外,还要求实验动物健康无病,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一、概念

实验动物和人一样,动物体内的各种功能与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由于某些因素作用,破坏了这种平衡,动物便表现出某些功能失调或障碍,这种现象称为实验动物疾病。实验动物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疾病。传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及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和某些寄生虫病。非传染性疾病包括:肿瘤、营养及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以及其他类疾病,如肠套叠、腹水、肠梗阻、外伤等。

二、实验动物疾病的危害性

实验动物从出生、长大乃至繁衍后代,食、住和排泄都生活在一个固定环境里,而且数量多,密度大,如管理不善,极易造成疾病的暴发和流行,从而产生严重后果。其危害性如下。

1.疾病流行导致实验中断,动物淘汰,造成生产单位严重的经济损失。如脱脚病是小鼠的常见烈性传染病,我国北京和长春都曾发生过大面积流行,使大批动物死亡或被迫全部淘汰,重新引种建群,给科研和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2.危害饲养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健康许多实验动物疾病属人兽共患病,不仅在动物中传播,还可传染给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轻者危害健康,重者发病死亡。如1967年联邦德国和南斯拉夫实验室有25名研究人员与非洲绿猴的血液和脏器接触过,而爆发Marburg病。其中7人死亡,另有6名发病。

3.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般来讲,健康动物对药物的耐受性较患病动物大,后者易中毒死亡。还有些是条件致病菌,常不引起死亡,但可影响动物自身的反应性和准确性,如改变机体的免疫功能,或与其他病原起协同、激发或拮抗作用,使实验结果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污染生物制剂现在医疗上所用的大多数生物制剂,无论医用和实验用,都是从动物中制取的。如果制备生物制剂的动物发病或隐性感染,其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影响人类的健康。

因此,开展实验动物疾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对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及等级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

一、鼠痘

鼠痘(mouse pox)又称脱脚病(ectromelia),是由鼠痘病毒感染引起的小鼠烈性传染病(毁灭性疾病)。该病传染性极强,急性者常没出现症状就死亡;慢性感染表现为头面部肿胀,结膜发炎,皮肤出现丘疹,四肢肿胀,进而出现溃疡,严重时脚、尾坏死脱落,故称脱脚病。

(一)病原学

鼠痘病毒(Poxvirus of mouse)属痘病毒科(Poxviridae),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与其他痘病毒有较强的血清学交叉反应。本病毒为DNA病毒,大小与牛痘病毒相仿。能产生血细胞凝集素,凝集鸡的红细胞。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鼠及无症状带毒鼠为本病的传染源,野生小鼠很少发病。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一般通过皮肤伤口和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也能感染该病,带毒小鼠可成为再次暴发流行的传染源。

节肢动物可能是该病传染媒介之一。鼠痘主要在实验小鼠中流行,野生鼠中发生较少。

3.易感动物不同品系小鼠对该病毒的易感性不同,A、C3H、BALB/c、DBA/2、CBA等品系小鼠易感,C57BL/6鼠对该病毒抵抗力较强。大鼠通常无自然感染,兔对鼠痘有较强的抵抗力,人对鼠痘不敏感。

(三)临床症状

1.急性型小鼠绝食,头颈肿胀,结膜炎,常在发病后数小时内急剧死亡,而临床症状不明显,死亡率较高。

2.慢性型病情缓慢,小鼠主要表现为头面部肿胀、结膜炎,皮肤、四肢和尾巴上出现皮疹,进而发生溃疡,严重者脚、尾断裂脱落,导致残废,病程较长。

(四)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胸腺的广泛性坏死,肠出血,十二指肠水肿,肾、膀胱出血,心包积液。在皮肤表皮增生及糜烂部位的上皮细胞、肝细胞和肠黏膜上皮细胞等处易见胞质内嗜酸性包涵体。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包涵体检查、病毒分离、动物接种、病理变化、血清学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临床症状头面部肿胀、皮疹,晚期足、尾肿胀或足、尾脱落,耳郭残损等。但在急性型未出现典型症状时,可依据流行病史、死亡率或个别前驱症状来做出初步诊断。

2.病理检查在病变组织如肝、脾、皮肤等可观察到明显的胞浆内包涵体。

3.病毒分离取病痂皮或水泡液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可分离病毒。

4.动物接种鸡胚接种或小鼠足掌接种可出现相同的疾病表现,为特异性诊断。

5.血清学检查血细胞凝集试验是检查鼠痘流行的一个迅速简便方法。感染后小鼠的血细胞凝集抑制抗体常明显升高。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标法检测病毒抗原抗体较敏感。

(六)预防与控制

1.预防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从无生产许可证单位购买动物。防止隐性感染鼠或无症状带毒鼠引入实验室。

2.控制若鼠群中出现鼠痘,应处死病鼠,怀疑有感染的小鼠要隔离检疫,受污染的饲养室、笼具等须彻底消毒。捕杀病鼠,消毒饲养室。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感染鼠痘病毒的急性病例,小鼠突然死亡,实验中断,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慢性型病例,出现全身症状,使实验结果混乱,且污染环境,使病毒广泛传播,严重影响科研工作。隐性感染小鼠,无临床症状,许多因素如实验性结核、X射线、各种化学毒素、组织移植、肿瘤移植和运输等,都可激活鼠痘病毒而使鼠痘流行。大剂量的内毒素或切除脾脏,可改变吞噬细胞的反应,降低吞噬细胞的功能,而增加机体对鼠痘病毒的易感性。

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LCM)是由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引起的,呈多种多样表现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动物多呈隐性感染,少数发病,出现急性症状,死亡率甚低。感染此病毒的小鼠是研究病毒持续性感染、病毒特异性免疫耐受及病毒性疾病免疫病等问题的极好工具。LCM病毒可自然或实验室感染人,引起人的无菌性脑膜炎或流感样症状,偶有严重的脑膜脑炎或脑膜脑脊髓炎。

(一)病原学

LCM病毒属沙粒病毒科,病毒含单链RNA,呈圆形或多形性,直径50~300nm,有囊膜,病毒表面有100nm长的棒状纤突。病毒在胞浆中合成,常有包涵体形成。LCM病毒对乙醚、脂溶剂,酸(pH值<5.5)敏感,紫外线、56℃1h可灭活,室温下稳定。LCM病毒能在鸡胚、鸡胚细胞、鼠胚细胞、鼠肾细胞及猴、牛和一些二倍体细胞中繁殖。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感染LCMV的野小鼠或实验小鼠。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垂直传播,感染鼠自尿、粪、唾液及鼻腔排出病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染,胎仔可经胎盘垂直感染。病毒还可通过乳汁排出,感染仔鼠,也可经吸血昆虫传播。

3.易感动物小鼠、仓鼠、人。另外,大鼠、地鼠、豚鼠、兔、犬、猪、马、猴等均可感染此病毒。人对LCM病毒易感,可通过接触病鼠经皮肤、结膜或吸入,也可经口摄入病毒而感染。

(三)临床症状

LCM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小鼠品系、年龄及感染途径有关。其表现主要有3种类型。

1.大脑型自然感染者脑型病变不常见。脑内接种病毒后,有的小鼠在几天内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表现为呆滞、嗜睡、活动少、弓背、头部震颤、肢体阵挛性惊厥,发病后1~8天内死亡或5~6天后康复。

2.内脏型感染后6~7天开始出现症状,被毛粗乱、结膜炎等症状,部分小鼠出现腹水。

3.迟发型新生感染LCM病毒的小鼠呈慢性带毒者,主要表现为迟发性免疫反应,在9~12个月龄时出现症状,如被毛乱、弓背、蛋白尿、腹水等。其症状主要由于肾脏损害所致。

新生感染小鼠的早期死亡,出生后不久感染的乳鼠,第二周出现症状,毛发稀少,衰弱,渐至死亡。存活者康复缓慢,发育不良,小鼠矮小。人感染LCM病毒后也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类型,也可能为不显性感染。主要有无菌性脑膜炎,类流感样症状,脑膜脑炎或脑膜脑脊髓炎。最常见的是类流感和脑膜炎型。人感染后大多呈预后良好,仅有少数病例死亡。

(四)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小鼠感染LCM病毒后,之所以出现临床症状是由于机体免疫反应的结果,而不是病毒繁殖所致。病毒感染后使细胞抗原发生改变,诱发宿主免疫反应,造成机体损害。

主要病理改变表现在软脑膜和脉络丛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上皮细胞内包涵体;肝、脾有点片状坏死;淋巴结结构破坏,肾脏出现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改变。

(五)诊断

1.动物接种取病鼠肝、脑、脾、肺等制成悬液,对实验鼠进行脑内注射。6~10天出现症状。病鼠震颤、痉挛,随即死亡。

2.病毒分离怀疑人感染此病时,可用血液或脑脊液接种小鼠,分离病毒,检出时间可持续20~25天。脑内接种小鼠后常在4~5天死亡。

3.血清学方法常用的有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免疫荧光技术。

(六)预防和控制

野生鼠经常携带LCMV,因此防止野鼠进入动物房是预防LCMV感染的关键。及时做好鼠群检疫有利于防止本病的发生。如发现小鼠被感染,应将所有小鼠全部淘汰,重新引种建群。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1.对人类的影响人类感染可引起流感样症状或脑膜炎。

2.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在B、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大量复制,从而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3.对肿瘤学研究的影响常可污染移植肿瘤,促进移植肿瘤在体内的生长。

4.对代谢研究的影响在某些品系小鼠胰岛B细胞内长期存在,产生类似于2型糖尿病的代谢和病理变化。

三、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在野鼠中流行,隐性感染为主,病毒可由鼠传染给人,当人感染后以发热、出血、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死亡率较高。

(一)病原学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Bunyaviridae,Hantavirus)属于布氏病毒科,汉坦病毒属C型。

汉坦病毒颗粒呈球形或卵圆形,有囊膜,直径80~115nm。可在人肺癌细胞、恒河猴肾细胞中培养。56℃30min可将其杀死。本病毒对紫外线敏感。不同地区流行的病毒株可能存在抗原结构上的差别,故恢复期动物血清中抗体滴度差异较大。该病毒可在感染的黑线姬鼠体内分离到。大鼠、小鼠、豚鼠、兔和猴等接种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

(二)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流行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如俄罗斯、中国、朝鲜、日本等,在我国分布也很广泛,东北地区较严重,其他许多省市均有报道。人群中流行有严格的地域性,如在低洼潮湿有大量野鼠活动区域、同时适于寄生虫螨的生存。另外,还有秋冬季节发病率高的特点。

1.传染源带毒野鼠和实验大鼠。

2.传播途径咬伤接触传播,主要通过螨或血、尿污染伤口等途径。人感染此病毒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血、尿污染皮肤破损处或由革螨等昆虫传播。另外,气溶胶吸入也是一种传播方式。

3.易感动物黑线姬鼠、长爪沙鼠对本病特别敏感,但不发病,可产生高滴度特异性抗体。实验性大鼠、小鼠、豚鼠、兔均可感染。

(三)临床症状

大鼠感染后一般无症状。人感染可引起严重疾病,主要表现高热、头痛、结膜水肿、点状充血,最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四)病理变化

全身各组织广泛充血、出血、变性、坏死。肾脏受损较严重,肾小球及肾小管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五)诊断

由于啮齿类动物多为无症状感染,故诊断主要靠病理变化、病毒分离,以及免疫荧光抗体检查和免疫酶标抗体检查。

(六)预防与控制

1.预防本病毒在野鼠中感染率较高,灭野鼠、防止野鼠进入实验室是防止本病感染实验鼠的主要措施,定期血清学检查也是一必要的方法。另外,饲养区内外捕杀野鼠,不从无生产许可证单位购买动物。实验研究人员应注意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伤口被鼠类排泄物污染,同时对鼠及病人排泄物消毒处理,防止病毒的传播。

2.控制捕杀血清学检查阳性大小鼠,消毒、隔离。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大鼠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几乎无任何临床症状,一般不影响实验,但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病。

四、鼠肝炎

鼠肝炎(mouse hepatitis)是由小鼠肝炎病毒引起的小鼠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肝炎、脑炎和肠炎。多数情况下呈隐性感染,但在应激条件下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急性致死性病变。

(一)病原学

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MHV)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为球形的囊膜RNA病毒,直径60~160nm,具有典型的长约20nm、顶端宽7nm的棒状突起或被膜粒。鼠肝炎包括多个病毒株,如MHV1、MHV2、MHV3、MHV-S、MHV-U。这些病毒株的抗原性及毒性各不相同,可用中和试验加以区别。

小鼠肝炎病毒对热敏感,56℃10~15min、37℃数天均可灭活。所有冠状病毒对乙醚均敏感。

小鼠肝炎病毒可感染多种培养的组织或细胞,如小鼠胚组织、新生小鼠肾组织、小鼠肝组织等。

(二)流行病学

MHV的流行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无季节性,鼠群感染率及死亡率变化较大。

1.传染源病鼠和无症状带毒鼠。蚊子可作为机械带毒者传播此病。

2.传播途径消化道,接触传播,MHV还可垂直传播给胎仔。

3.易感动物小鼠。脑内接种病毒可感染棉鼠、大鼠、仓鼠。通常乳鼠易感MHV,不同基因型的小鼠易感性亦不同。人不感染鼠肝炎病毒。

(三)临床症状

小鼠感染MHV后的临床表现有3种类型,嗜肝型、嗜神经型和嗜肠型。急性感染时的发病症状没有特殊性,常表现为被毛粗乱,抑郁、活动减少、营养不良、消瘦、肌肉震颤、尿色加深等。嗜肝型肝炎病毒可引起肝坏死、黄疸和腹水。嗜神经型可引起乳鼠或成年鼠后肢弛缓性麻痹、结膜炎、全身抽搐、转圈运动,2~4天死亡。嗜肠型肝炎病毒常引起肠内壁损伤,肠内容物为水样黄色黏液,有时肠内出血、粘连或炎性细胞渗出,坏死部常形成合胞体。

裸小鼠感染MHV常呈暴发性发病,迅速消瘦,出现进行性消耗综合征。

(四)病理变化

肝脏表面常见有淡黄色或白色灶性坏死;感染早期可有包涵体,有时可见肝细胞再生。嗜神经毒株感染时,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膜炎及海马区、嗅球部位脑组织坏死,室管膜和脑干常受损。乳鼠感染时,病变更为严重。嗜肠性毒株感染时可累及整个肠道,常见肠绒毛有坏死及多核巨细胞,严重者出现肠出血。

(五)诊断

1.临床表现发病小鼠都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如果将无胸腺裸鼠放在无症状感染小鼠群中,它能起到“哨兵”作用,很快便表现出临床症状。

2.流行病学及病理学检查如病鼠肝脏坏死,病变组织内出现巨细胞等可做出初步诊断。

3.血清学诊断如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检查。

4.病毒分离分离培养病毒和对组织内毒素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亦可进行诊断。

(六)预防与控制

防止野鼠进入实验室是预防控制本病的重要环节。动物笼具应严格消毒,隔离病鼠,阻断传播。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鼠肝炎与某些微生物发生混合感染时或在实验条件的刺激下常会暴发疾病,而使动物实验中断。

鼠肝炎使许多酶系统发生改变,增高某些肝酶活性,降低另一些肝酶活性。

鼠肝炎改变机体的各种免疫应答参数。例如:急性感染时,可增加或抑制小鼠的抗体应答反应;慢性感染时,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巨细胞的数目,吞噬活性和杀伤肿瘤细胞活性;诱生干扰素;增强自然杀伤T细胞活性。

五、仙台病毒病

仙台病毒病是大、小鼠群中常感染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点是:感染率高,传播迅速,呈急性肺炎变化。啮齿类动物是仙台病毒的天然宿主,偶尔可引起人的呼吸道感染。成年鼠多呈隐性感染。幼鼠感染后则表现出典型的被毛竖立、眼球下陷、呼吸困难等症状,死亡率较高。仙台病毒感染会给实验研究带来严重干扰。

(一)病原学

仙台病毒(Sendai virus)属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病毒颗粒为球形,直径100~200nm,核酸为单链RNA,有囊膜。其血凝素能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如人O型血红细胞。仙台病毒在鸡胚及许多哺乳类动物细胞系中繁殖较快,并能使感染的细胞形成蚀斑或出现合胞体。

(二)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发。

1.传染源有症状或无症状感染鼠是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

3.易感动物所有实验动物,但大鼠、仓鼠和豚鼠较少出现临床症状。而且不同品系小鼠对仙台病毒的易感性不同,如C3H/Bi,129/J小鼠敏感,死亡率高;而C57BL/6小鼠有较强的抵抗力。

(三)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类似感冒症状,患病鼠表现出被毛竖起、眼睛分泌物增多、眼球下陷、体重急剧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重者导致死亡。仙台病毒可能致胎仔畸形或死亡。幼年鼠、老年鼠及裸鼠感染后症状较严重,死亡率很高。

(四)病理变化

仙台病毒感染的病变主要在呼吸系统。病变早期肺组织呈暗红色,切面可见泡沫状血性渗出液,晚期病变区域变成灰白色。可伴有胸腔及心包积液。组织学观察见气管、肺组织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上皮及白细胞坏死,有的上皮细胞浆内可见包涵体。

(五)诊断

主要采用血清学方法,仙台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故血清学诊断较为方便。常用的有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组织培养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最为敏感。

(六)预防与控制

仙台病毒传染性扩张,且经空气传播不易控制,故需从多个角度采取综合性措施,如引进动物时执行严格的检疫制度,发现感染鼠后及时扑杀,剖腹产重建鼠群。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仙台病毒隐性感染会给实验研究带来严重干扰。

1.对免疫系统的干扰可严重地影响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如抑制大鼠淋巴细胞对绵羊红细胞的抗体应答;减弱淋巴细胞对植物血凝素和刀豆素的促有丝分裂应答;对小鼠免疫系统可产生长期的影响,包括自发性免疫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在细胞内杀灭、降解被吞噬细菌的能力;对移植免疫学产生影响,可加速同种异系,甚至同系小鼠之间皮肤移植的排斥。

2.对致瘤作用研究的干扰仙台病毒感染后遗留的组织学改变酷似浸润性肺癌,易被误诊;对实验性化学致瘤作用具有较强的影响,能抑制氨基甲酸乙酯诱发肺腺瘤;已感染仙台病毒的DBA/2小鼠,小鼠白血病病毒不能在其脾内复制,故动物也不发生白血病。

3.对鼠类生殖繁育的影响妊娠母鼠感染仙台病毒会严重影响胎仔的发育,增加新生乳鼠的死亡率,妊娠4~5天的大鼠感染后,会造成胚胎的吸收;妊娠11~12天的大鼠感染后,会造成妊娠期延长,并使产后24h 内新生乳鼠死亡率升高。仙台病毒对着床前的受精卵及早期的胚胎具有亲嗜性,造成胚胎死亡。

六、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又名疯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野生食肉动物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犬、猫、蝙蝠等均可感染。主要特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呈狂躁不安,意识紊乱,最后麻痹死亡。本病潜伏期长,死亡率高,人被病犬咬伤可感染。因为狂犬病病毒分型,即使注射疫苗也有因型号不对而发病,目前对狂犬病还没有满意的治疗措施。

(一)病原学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属棒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病毒呈长杆状或子弹状,有囊膜,核酸为单股RNA。该病毒对热敏感,强酸、强碱、升汞、甲醛等可使其灭活,对紫外线亦敏感,对乙醚、氯仿耐受,对酚有较强的抵抗力。狂犬病毒能在兔、豚鼠、小白鼠脑内接种传代,在鸡、鸭胚内繁殖,多次传代后获得减毒株,是目前生产该疫苗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狼和蝙蝠等。

2.传播途径该病传播主要通过咬伤或带毒唾液溅入眼结膜后致病,亦有报道该病毒可经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

3.易感动物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毒易感,犬、猫高度易感,人也易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伤口部位越靠近头部,发病率越高。

(三)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8天,一般14~56天,最长达数年之久。犬、人平均20~60天,潜伏期的长短与咬伤的部位、深度、病毒的数量与毒力等有密切关系。各种动物患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基本一样。感染后一般经过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麻痹期即昏迷死亡期。

狂犬病分为狂暴型和沉郁型2种类型。

1.狂暴型通常可分为3个时期,即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为1~2天,病犬精神忧郁,举动反常,反射功能亢进,喜吃异物,吞咽障碍,唾液增多,后躯软弱。兴奋期持续2~4天,病犬狂躁不安,对所见活动目标如人、动物或其他物品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冲撞撕咬。此时唾液分泌大量增多,且唾液中含有狂犬病毒,危害性大。兴奋期过后即转入麻痹期,麻痹期一般1~2天。此期病犬对周围环境无反应,下颌麻痹导致下颌下垂和舌头脱出,声带麻痹不能继续吠叫,进而肢体及身体其他部位麻痹,出现肌肉弛缓性瘫痪,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2.沉郁型病犬经过短暂兴奋即进入麻痹,可见到流口水、吞咽困难、抽搐,进而全身衰竭而死。

人患狂犬病后除有与犬等动物类似的症状外,早期常有低热、头痛、恶心。进入兴奋状态后表现为极度恐惧不安,怕风、怕光、恐水、咽肌痉挛、呼吸困难及交感神经受累症状,故又称恐水症。人患狂犬病后死亡率几乎是100%。

(四)病理变化

狂犬病犬的脑软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脑灰质和白质小血管充血,并伴有点状出血。在大脑海马回锥体细胞和小脑普肯耶细胞胞浆中常易见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毒包涵体,呈嗜酸性,又称内基小体(Negri body),此为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学改变。

此外,在海马区和脑干神经组织,可见弥漫性或散在的非化脓性炎症反应,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呈管套状浸润,神经细胞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和嗜神经细胞现象。在这些组织中,可用免疫荧光技术证明病毒的存在。

(五)诊断

狂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咬伤病史。但需注意与破伤风、病毒性脑炎等鉴别。

确诊需进行病原学检查,活体组织脑,唾液腺免疫荧光检查阳性则可确诊,或取脑、唾液腺组织接种于小白鼠大脑,5天左右发病,并可在大脑中检出内基小体。

(六)预防与控制

接种狂犬疫苗是有效的预防狂犬病的方法。当人被动物咬伤后,伤口应彻底冲洗,不包扎,并立即到就近防疫部门进行预防注射,越快越好。对发病的犬、猫等一经发现均予立即处死,病死动物整体焚毁或深埋。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狂犬病是一种烈性人兽共患病,对实验人员危害较大,一旦发病,实验研究应立即中止,并报告疫情,处死发病动物。

七、犬瘟热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1岁以下幼犬易患此病。主要特征为双相热、黏膜急性卡他及卡他性肺炎。有的病犬出现皮疹或神经症状。本病可暴发流行,死亡率高。

(一)病原学

犬瘟热病毒(Canin distemper virus,CDV)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病毒呈球形或多形性,大小为70~105nm,核酸为单股RNA,有囊膜,囊膜上有血凝素,可使鸡或豚鼠红细胞发生部分凝集。病毒对热、酸、乙醚、多种消毒剂、射线敏感,在排泄物中和自然情况下几天即死亡。但低温和干燥条件下可长期保存。该病毒与其他麻疹病毒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

(二)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有一定的周期性。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1岁以下的犬易感。犬瘟热病毒传染性强。

1.传染源病犬或海豹等野生动物。

2.传播途径呼吸道或消化道。

3.易感动物犬。

(三)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3~8天,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5种类型:超急性型、急性型、消化道型、神经型、皮肤型。超急性型:突发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2~3天死亡。急性型:咳嗽、打喷嚏、鼻腔分泌物增多,精神委靡,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甚至角膜浑浊或形成溃疡。消化道型:饮食减少或废绝,出现急性肠胃炎,呕吐、稀液状或血液样大便。神经型:口吐白沬,全身或局部性痉挛发作,多见于面部,严重者后肢单侧或双侧性麻痹,运动失调。麻痹是犬瘟热后遗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皮肤型:发生皮诊,在腹壁少毛处可见小的红色斑点,最后变成小脓疱,结痂脱落。

(四)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以呼吸道较为明显,鼻腔及气管黏膜卡他性炎症,间质性肺炎;部分病例出现结膜炎或有角膜溃疡。镜下可见支气管和肺泡上皮多核巨细胞及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中枢神经受累可见有神经细胞坏死和脱髓鞘病变,胶质细胞呈灶状聚集。这种脱髓鞘性脑脊髓炎主要在脑干和小脑。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可确诊此病。

(六)预防与控制

预防接种是防止本病的有效措施。另外,应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消毒,禁止野犬进入动物房周围,饲养人员不得与宠物犬接触,一旦发现感染,则对其隔离或扑杀,并对环境做彻底消毒。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实验用犬一旦发生犬瘟热,常使大批动物发病或死亡,使实验被迫中断。

八、犬细小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感染又称犬传染性肠炎或犬病毒性肠炎,是犬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腹泻、呕吐、高热、脱水、心肌炎、血中白细胞减少。幼犬易感染,死亡率较高。

(一)病原学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呈球形,核酸为单股DNA,无囊膜。CPV对外界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对乙醚、氯仿、醇类和去氧胆酸盐有抵抗力,且不丧失其感染性和血凝性。CPV能在多种细胞内生长,但无明显细胞病变,有时可见细胞核内包涵体。

(二)流行病学

犬是主要的自然宿主,本病特点是流行迅速,传染性强,同窝发病率高达85.7%,成批发病且持续时间长。本病主要是侵害幼犬,但各种年龄犬均可发病。病犬为主要传染源,病毒随尿、粪、唾液、呕吐物排出,感染其他犬。人一般不感染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发。

(三)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各异,与年龄和免疫状态有密切关系。本病潜伏期为7~14天。特征为出血性腹泻,剧烈呕吐和明显的白细胞减少。3~4周龄犬多呈急性心肌炎症状,病死率较高,达90%左右。5~6周龄幼犬初期出现肠炎症状,继而出现心肌炎症状;青年犬多发生呕吐、腹泻;老龄犬很少表现症状。患肠炎型病犬食少、呕吐和腹泻。粪便初为灰色或灰黄色,后持续为血性,呕吐严重,常至严重脱水。心肌炎型常无先兆性症状,突然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常在短时间内死亡。

(四)病理变化

本病病变主要在空肠和回肠,可累及消化道其他部位,表现为肠壁充血,水肿、肠黏膜坏死、脱落,伴有淤血或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镜下可见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有时可见肠上皮细胞核内包涵体,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可有结缔组织增生。心肌炎型的病犬可在心内膜和心外膜发现出血点和出血斑纹,心肌和肌纤维损伤或坏死。

(五)诊断

根据特征性症状及流行病学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及肠上皮病理检查发现变性坏死及核内包涵体有一定的协助诊断意义。确诊本病可取发病初期病犬粪便电镜观察或用免疫电镜法检查。血凝抑制试验可检测病犬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六)预防与控制

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接种疫苗。用犬五联苗进行免疫注射效果较好。实验犬患病无治疗意义。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犬细小病毒感染,可引起犬大批发病和死亡,造成实验中断。所致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严重影响实验进行。肠炎型病犬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总数均有改变,严重干扰血液学指标的观察。因胃肠道黏膜受损,蛋白质缺失,造成低蛋白症,尤其是低白蛋白症。心肌炎型病犬表现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增高。另外,犬感染细小病毒后还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犬对其他病毒疫苗免疫产生耐受性。

九、兔瘟

兔瘟又名兔病毒性出血热(rabbit hemorrhagic fever),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本病具有传播快、病程短、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主要特征是病兔突然死亡,临死前兴奋、高热、抽搐、呼吸急促、惨叫等。

(一)病原学

兔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呈球形,无囊膜20面体,立体对称,直径为34~36nm,病毒对氯仿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敏感,对酸稳定。对人O型血红细胞及绵羊、兔等红细胞有凝集作用。

(二)流行病学

病兔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经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如配种也可传播此病。本病主要感染青壮年兔,病情严重,多呈急性经过。3个月龄以内的幼兔较少患病,且多呈慢性经过;乳兔不发病,进口长毛兔发病最为严重,病程短、死亡急。土种家兔对本病有一定的抵抗力。该病春秋季节发病较多,曾在我国江苏、山东、上海、安徽、福建等地暴发流行。兔发病率90%以上,死亡率76%~100%。患病后康复的兔,对本病有一定的免疫力。

(三)临床症状

根据病程将本病分为超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但多呈超急性型和急性型。

该病潜伏期一般1~2天,发病开始时多无症状。

1.超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常突然倒地、抽搐、尖叫死亡。

2.急性型常高热、精神不振、食少、不活动、口渴欲饮,消瘦明显,死亡前常呈兴奋状、鸣叫、肌肉震颤、呼吸急促、挣扎、狂奔等表现,亦可有体温下降。少数病例有鼻孔出血。本病多在出现症状后6~30h死亡。

3.慢性型体温升高、食少、精神不振、被毛粗乱、明显消瘦,最终衰竭死亡,部分可恢复。

(四)病理变化

全身微循环障碍,突出表现为一些重要脏器充血、出血、水肿及实质脏器细胞变性或坏死。病检常见脑膜及脊髓膜炎,脑炎的表现如血管扩张淤血,脑实质变性坏死,脑垂体可有血肿形成。喉头及气管黏膜淤血及出血,肺组织淤血、水肿和出血。肝脏淤血、肿大明显,肝组织广泛地凝固性坏死,可有淤胆现象。肾肿大呈青紫色,表面有点状出血。肾小球毛细血管内有透明血栓。部分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脾脏淤血肿大,淋巴小结萎缩或消失,淋巴细胞显著减少。心脏亦可有充血,心肌细胞变性并有部分坏死。消化道黏膜充血、出血和溃疡形成。肾上腺及甲状腺等均可有出血及细胞变性改变。

(五)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发病日龄、传染性强、病程短、发病率与死亡率高、全身器官广泛充血,出血,水肿等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病毒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可以确诊此病。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有血球凝集试验和血球凝集抑制试验等。

(六)预防与控制

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定期接种灭活疫苗。发现病兔及时予以淘汰,定期进行免疫监测,引种要严格检疫,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一旦发生本病,常导致实验用兔大批死亡,导致实验中断。

十、猴B病毒病

B病毒病(B virus disease)又称猴疱疹病毒病,是由猴B病毒引起的人和猴共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猴是B病毒的自然宿主,感染率可达10%~60%。在猴多呈良性经过,仅在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溃疡,经7~14天自愈。但人感染B病毒后则产生致死性脑炎或脑脊髓炎。

(一)病原学

B病毒(B virus)属疱疹病毒属,呈球形,大小180~200nm,为D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B病毒可自然感染恒河猴、印度猕猴、红面猴、食蟹猴和日本猴。不同年龄、性别的猴均可感染B病毒。病毒可直接在猴群内传播,通过咬伤、抓伤、密切接触等感染健康猴。人可以感染此病毒,出现致死性疾病。猴类一旦感染B病毒,多成为终身带病毒。

(三)临床症状

猴感染B病毒后发病开始时在舌表面和口腔黏膜与皮肤交界的口唇部出现小疱疹,疱疹很快破裂,形成溃疡,表面覆盖纤维素性、坏死性痂皮,常在7~14天自愈,不留瘢痕。此外,皮肤也易出现水泡和溃疡。病猴鼻内可有少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易并发结膜炎和腹泻。病猴常无明显全身不适。偶有口腔继发真菌或细菌感染。

人感染B病毒后症状非常严重,主要特征是脑炎或脑脊髓炎。目前发现的20多例患者绝大多数死亡,幸存者多因后遗症而残废。其感染主要是被病猴咬伤所致。

(四)病理变化

疱疹处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及坏死,并见核内包涵体,另外,在多核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均可发现核内包涵体。恒河猴发病时尚有肝细胞坏死和核内包涵体,并常有神经细胞坏死和胶质细胞增生。人感染B病毒时的病变除脑炎及脑脊髓炎外,尚常见肾上腺坏死及肝、脾、淋巴结灶性坏死。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动物接种、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可确诊。

(六)预防及控制

实行单笼饲养,定期检疫,建立无B病毒感染猴群。发现病猴要及时隔离,或将患病动物处死。与猴接触的有关人员应注意防止被猴咬伤。当人被猴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用碘酒消毒。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猴感染B病毒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不影响实验的进行,但可引起实验人员的致死性感染。

第三节 实验动物细菌性疾病

一、沙门菌病

沙门菌病(Salmonellosis)又名副伤寒,是各种动物由沙门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在实验动物中常见的是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沙门菌病是人兽共患病,对实验动物的繁殖和幼龄实验动物危害较大。

(一)病原学

沙门菌是革兰阴性杆菌,长2~4μm,宽0.4~0.6μm,不形成芽胞,具有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在一般培养基上均能很好生长。菌体裂解时能释放出毒力较强的内毒素,是人畜共患病的重要致病菌。目前已发现了近2000个血清型,其中最常见危害啮齿动物的病原菌是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该菌在饮水、土壤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但常用消毒剂或加热到60℃以上可将其很快杀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病动物和无症状带菌动物。

2.传播途径消化道,由患病动物的尸体,带菌的粪便,污染环境、饲料和饮水,通过消化道感染。苍蝇、野鼠均可为传播媒介。沙门菌不能通过胎盘屏障,但可经雌性动物的乳汁传染给子代。

3.易感动物豚鼠、小鼠和大鼠等实验动物均易感,而家兔抵抗力较强,猕猴对沙门菌的感染率也相当高。

本病流行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但有时在一个动物内同时存在着几种沙门菌而不出现临床症状。影响致病力的因素主要有:宿主的易感性,细菌的剂量和毒力大小,宿主的日龄,营养及免疫状态等。

(三)临床症状

暴发型沙门菌病,动物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可有腹泻、内脏充血、肝脏坏死及卡他性肠炎。急性和亚急性发病时:厌食、体重下降、被毛粗乱、弓背、结膜炎、黏液便,偶有便血,肝脾肿大,腹部膨胀等,尤以刚断奶小鼠特别严重,多在7~10天死亡。慢性发病表现为体重下降,偶见腹泻,如不死亡则成为带菌动物,长期排菌,影响整个动物群。

(四)病理变化

肝、脾、肠及肠系膜淋巴结的病变最为明显。肝、脾表面有散在的白色点状结节,肠系膜淋巴结稍肿大,轻度充血。在疾病的晚期在脏器内形成肉芽肿状,实质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以及间质充血或出血导致“花斑肝”与“花斑脾”。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呈严重浊肿及脂肪变,肝窦扩张充血,枯否细胞增生,与聚集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肉芽肿。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确切诊断依赖于细菌的分离培养和血清学鉴定。

(六)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防止野鼠、苍蝇和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发现患病动物应立即隔离,尽快确诊,确诊后应烧毁全部病鼠,并将所有笼具、食具和房舍进行彻底消毒。以无菌动物为亲种建立新的健康群。由于动物体质的下降易诱发本病,因此,应加强实验动物的营养,小鼠饲料中总蛋白质的含量不低于20%,以提高抗病力。为避免动物相互交叉感染,不同种的动物应分别隔饲养。

(七)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沙门菌病是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即可引起实验动物的严重疾病,使动物实验无法正常进行,又威胁动物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