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致富之路的第八步)
在将欲望转化成金钱对等物的过程中,毅力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毅力的基础是意志力。
意志力和欲望如果适当组合,将成为一对不可阻挡的黄金搭档。积累巨额财富的人通常都以冷酷著称,有时甚至是无情。其实,他们往往遭到人误解。他们拥有的是意志力,这种力量一旦与毅力结合,就可以为他们实现渴望的目标打下基础。
人们通常错误地认为亨利.福特是个无情而冷酷的人。这种错误认识源于福特喜欢固执地将任何计划贯彻到底。
大多数人一遇不利或倒霉迹象,就置最初追求的目标和目的于不顾而半途而废。很少有人能无视一切逆境,坚持到底直至实现目标,而福特、卡内基、洛克菲勒和爱迪生之类的人正是这一小部分人。
“毅力”这个词也许没有英勇之义,但性格中的这种品质就像碳之于钢那样必不可少。
财富的形成通常涉及对这种哲学观中所有13条要素的运用。我们必须理解这些原则,所有致富者都必须坚持不懈地运用它们。
如果你读这本书的目的在于运用书中传递的知识,那么当你开始按照第二章中介绍的“6步法”行动时,就对自己的毅力进行了第一次检验。除非你是那种已经有个明确目标(有针对的对象)和明确计划(为实现目标制定的计划)的人(别忘了,这种人可是百里挑一),否则,你就会读着这些指示要求却仍然做着日常工作,根本不按要求的去做。
作者在此处要检验你的毅力如何,因为缺少毅力是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作者与数千人打交道的经历表明,没毅力是大多数人的一个通病。
努力可以战胜这个弱点。克服缺少毅力的缺陷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欲望到底有多强烈程度。
一切成就的起点都是欲望。要始终将这句话牢记在心。脆弱的愿望带来脆弱的后果,就像一小把火只能带来一点点热一样。如果你发现自己缺少毅力,可以通过在欲望下面点一把更强烈的火,来纠正这一缺陷。
继续读到本书最后,然后回到第二章,立即按照“6步法”中提出的要求去做。遵守这些指示要求的急切程度,将能清楚地体现你的致富欲望到底多么强烈。如果你发现自己对致富不太关心,那么可以肯定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培养出“金钱意识”,而你在必定致富之前必须具备这种意识。
头脑中做好“吸引”财富准备的人,财富自然会向他们移动,就像溪水流向大海那样必定无疑。在本书中,你将能找到调谐正常人思维所需的激励之源,它能将人的思维调谐到与吸引欲望目标一致的震波上。
如果你发现自己毅力不强,不妨将注意力放在第十章“力量”介绍的指示上。可以在身边组建一个“智囊”团,并通过智囊团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培养毅力。在第四章“自我暗示”和第十二章“潜意识思维”中,你还能发现培养毅力的其他要求。要遵守这些章节中介绍的指示要求,直到你的习性将一幅对所渴望目标的清晰图像送给潜意识思维为止。到了这时候,你就不会缺少毅力。
人无论清醒还是入睡,潜意识思维都会连续不断地工作。对你来说,偶尔或间断地努力运用这些原则毫无用处。要想有成果,就必须运用所有这些原则,直到对它们的运用变成固定习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能培养出必不可少的“金钱意识”。
有意为吸引金钱做好准备的头脑能够吸引金钱,适合于贫穷前来的头脑也会按照同样的法则吸引贫穷。贫穷意识能自动占领没有被金钱意识占据的头脑。贫穷意识在你不去有意识运用贫穷习惯的条件下便能产生,然而,金钱意识必须通过创造才能产生,除非你天生就有这种意识。
认真领会前面这段话的完整含义,你就能理解毅力在致富过程中的重大意义。没有毅力,你在开始之前甚至就已经失败;而有了毅力,你必然会取得成功。
如果你做过噩梦,就会认识到毅力的价值。你躺在床上,半梦半醒,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你无法翻身,也无法动弹。你意识到必须开始重新控制浑身的肌肉。通过意志力的持续努力,你终于能移动某只手上的手指。继续移动手指之后,你逐渐将控制范围扩大到某条胳膊上的肌肉,直到能举起胳膊。之后,你以相同的方式实现了对另一只胳膊的控制。你终于能控制某一条腿上的肌肉,然后延伸到另一条腿。接着——随着意志付出最大努力,你重新实现了对浑身肌肉系统的完全控制,“一下子”从梦境中脱离出来。整个努力过程是一步步实现的。
你将发现,要想从精神懒散的状态“一下子”挣脱出来,也必须经过一个类似过程,即一开始慢慢移动身体,然后逐渐加快速度,直到完全控制你的意志。无论开始运作有多慢,你都必须坚持不懈地移动。有了毅力,意志最终会战而胜之。
挑选“智囊团”成员时,你至少要让其中有个能帮你培养毅力的人。有些致富者之所以有毅力,是因为没有它不行。他们养成坚忍习惯的原因,是由于环境所迫、身不由己,没有坚忍的毅力就无法生存。
没有任何东西能代替毅力!你无法用另一种品质取代它!如果一开始就记住这一点,当前进的脚步显得艰难而缓慢时,你就能备受鼓舞。
那些已经培养出坚毅习惯的人似乎对失败“免疫”。无论失败多少次,他们最终总能到达成功的巅峰。有时候,似乎暗中有一个看不见的向导,负责检验人们的坚持精神,看他们能否顺利度过各种令人沮丧的经历。那些失败后重整旗鼓、继续尝试的人,全世界都会为他喝彩“好!我们知道你能行!”看不见的向导不容许任何一个未经毅力检验的人享受成功的喜悦。无法完全达到检验标准的人,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那些能够“通过”检验的人,会由于自己的毅力而得到慷慨回报。无论追求什么目标,他们都能收获成功,作为努力的补偿。但回报并不只是这些!他们得到的东西比单纯的物质补偿多得多,多余的部分是一种认识:每次失败都蕴含着成功的种子,预示着与其等值的成功。
少数人从经验中获悉毅力的有用性。他们将失败作为暂时现象加以接受;他们坚持不懈地让欲望开花结果,以至于最终将失败变成成功。冷眼观人生,我们看到无数人在失败中沉沦,再也没能东山再起,但却只看到极少数人将失败的惩罚当成取得更大成功的动力。幸亏这些人从来不接受生活的逼迫。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大多数人却从来不怀疑其存在的,是一种不动声色但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我们面临挫败、试图奋起时,这种力量总会出手相救。如果非得给这种力量起个名字,不妨称其为毅力。就这么定了。人如果没有毅力,那么无论干什么都不会取得瞩目的成就。这个道理谁都懂。
娱乐业是解释毅力的力量很好的例子。全世界的人都涌向好莱坞,到那里追求名誉、财富、权力、爱以及一切被人称为成功的东西。有时候,某个人从冗长的寻梦人当中脱颖而出,于是世界各地的人就听说某某人统治了好莱坞。但是,想征服好莱坞既不容易,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它慧眼识才、给予努力者回报,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拒绝放弃。在这里成功的秘诀永远和一个词分不开,那就是毅力!
李小龙这位演员让我们了解到东方武术。如果不对明星梦孜孜以求,我们也许多年前就将这个人忘记。
李小龙从中国赴美时,只是怀揣着一个梦,只有努力工作的劲头。小时候,他学习并掌握了中国功夫,后来成为一名功夫教练。然而,他的真正目标是当一名演员。他在一些电影和电视节目中扮演一些小角色,但是,当听说一部新电视剧《功夫》的导演正在物色会中国功夫的人担任主角时,他觉得机会来了。他很顺利地试了镜,然后眼巴巴地等着导演提供角色,但让他极度失望的是,导演最终选了另一名演员戴维.卡拉丁。
极度沮丧的李小龙打算就此不再演戏,继续回中国当他的教练。一些华人社团了解这一情况后,给他写了很多信,劝他不要放弃。很快,各种肤色的影迷也都问候他,于是李小龙决心继续寻找新角色。
他从来不曾放弃。他在好几部电影中扮演角色,功夫演员的名声和将中国功夫发扬光大的努力将他造就成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人。他四处弘扬中国功夫,一开始仅限于亚洲国家,后来在世界各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尽管李小龙年仅32岁时就死于脑溢血,但他的故事在他死后仍然广为流传。李小龙不仅仍然为影迷们(许多影迷甚至在他演电影时还未出生)记忆和爱戴,而且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和早期的电影都被制作成视频,现在仍在世界各地风靡一时。
毅力是一种精神状态,因此可以培养。像所有精神状态一样,培养毅力要有明确的动因,包括以下几种:
1.明确的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培养毅力的第一步,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强烈的动机能激励你战胜许多困难。
2.欲望。若追求强烈渴望的某个目标,那么在追求过程中,获得并保持毅力相对容易。
3.自立。相信自己有能力贯彻某项计划,这种信任会激励你坚持不懈地将计划贯彻到底(通过第4章“自我暗示”中描述的原则可培养自立)。
4.明确的计划。严密的计划即便有很多缺点甚至根本不切实际,也能鼓舞人的毅力。
5.准确认识自己。根据积累的经验和日常观察,知道自己的计划很可靠,这样的认识能鼓舞毅力;相反,“主观臆断”而非“真知灼见”,只能破坏毅力的培养。
6.合作。与别人的共鸣、对别人的理解与合作,往往也有助于毅力的培养。
7.意志力。集中精力为实现某个具体目标而拟订计划,这种习惯会使人产生毅力。
8.习惯。毅力是习惯的直接产物。我们每天向大脑输入什么样的日常经历,大脑就会记住这些经历,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强迫自己重复勇敢行为,能够有效治愈恐惧,战胜这个最大的天敌。每个亲赴战场的人都知道这一点。
在结束对毅力这一主题的讨论之前,你要首先进行一次自我分析,看看你如果缺乏这种关键品质,那么又有哪些具体不足。你要敢于鞭辟入里地审视自己,看看缺少毅力这8个关键要素中的哪几个要素。这种自我分析将促使你有新发现,促使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自我。
缺乏毅力的表现
在这一部分,你将发现横亘在你和成功之间的真正敌人;在这一部分,你不仅会了解反映毅力不足的“症状”,而且能找到导致这种不足存在的深层潜意识根源。如果你真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做点什么,就应当认真分析以下条目,客观地正视自己。
1.无法认清并清晰准确地界定自己想要什么。
2.拖拉,无论有无理由(通常有一大堆托词和借口)。
3.对获取专业知识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