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候,有一个名叫崔少娣的女子,嫁到了一户姓苏的人家去做媳妇。少娣的丈夫上面还有4个哥哥,哥哥们都已经娶妻。但少娣发现,这四位嫂嫂之间却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产生矛盾,导致整个家庭很不和睦,甚至每天都有争吵打闹的事情发生。
少娣刚进苏家的时候,有好心的邻居替她担忧,怕她受到上面四位嫂嫂的欺负。但少娣却不以为然,她并没有因此就对嫂嫂们避而远之,反而对她们都非常有礼貌。看到嫂嫂们需要使用东西的时候,少娣就会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她们去用,而婆婆差遣嫂嫂们去做舂米等家务的时候,少娣也会抢着去做。她甚至笑着解释:“我是后来的媳妇,理应当格外操劳些。”
不仅如此,少娣对嫂嫂们也十分谦让。当家里有了好吃的东西,少娣总是会让嫂嫂们先吃,她最后再吃。有时候,听见有的嫂嫂对她抱怨,她也只是微笑地听着,一句话也不说。年幼的侄儿们调皮,会在她的衣服上小便,但她却从来都不生气。但如果有下人到她那里搬弄兄弟间或者妯娌间的是非,她就会非常生气,还会用家法去惩罚他们。
就这样,少娣在苏家对待兄弟、妯娌都如对自己的亲人一般。虽然她才进苏家门不过一年多,但她的这些行为却令四位嫂嫂既感动又惭愧。大家都夸少娣是一个大贤大德的人。后来,苏家这一大家子人都开始向少娣学习,大家终于能和睦相处了。
美德感悟
用言行的影响,使他人受到感动而发生转变,这就是感化。崔少娣用她的善良,用她良好的品德感化了她的4位嫂嫂,使她们由原来的争闹,变为了后来的和睦相处。
好行为不需要用过多的语言去描述,也不需要总是挂在嘴边去吹捧,只要像崔少娣这样切切实实地身体力行,其他人的不良行为就会成为一个鲜明的对照。
只要自己能真心对他人好,也一定能唤醒他人内心的善良,从而使大家的关系都得到改善。无论大家是不是都有血缘之亲,悌道都是不能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