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普京八年
7981500000010

第10章 银行体系的恢复与发展

普京是在1998年金融危机的余波中入主克里姆林宫的。这场危机造成俄罗斯银行体系全面瘫痪,国民经济支付结算链条中断,汇市、股市、债市几近崩溃,经济滑入谷底。危机后临危受命的普里马科夫政府通过调整政策,使局势得以稳定,但直到普京实际执掌俄罗斯最高权力时,俄罗斯金融体系仍然千疮百孔。普京主政后,继续整顿金融秩序,深化金融改革,使金融体系逐步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银行业恢复了生机,金融市场有了新的发展。货币金融形势的稳定为经济增长创造了较为宽松的金融环境。

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俄罗斯银行体系大致经历了恢复、调整与平稳发展三个时期。从1998年8月17日的金融危机到2001年下半年,是金融危机治理和银行体系的恢复期。在这一时期,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颁布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文件,其中《俄罗斯联邦银行体系重组措施》确定了银行重组和恢复银行体系紧急措施的基本方针。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到2001年下半年,俄罗斯银行体系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第二个时期始于2001年底,止于2004年春夏之交的银行业“局部危机”。2001年底,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颁发了《俄罗斯联邦银行业发展战略》,银行体系进入进一步调整时期。这一时期银行监管措施进一步完善、银行体系的经济职能进一步恢复。第三个时期的起点是“局部危机”的治理及《2008年前银行业发展战略》的颁布,俄罗斯银行体系进入平稳发展的新时期。银行体系各项指标增幅高于宏观经济的总体指标增长幅度,接近或达到巴塞尔委员会所确定的各项标准,银行体系的经济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金融危机及危机治理时期(1998年8月~2001年12月)

(一)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的影响

1998年金融危机是叶利钦执政时期政治与社会经济危机的总爆发,对俄罗斯的财政金融体系及支付体系和宏观经济造成了重创,使脆弱的俄罗斯银行业雪上加霜。此次危机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银行体系亏损面扩大及亏损额大幅提高。截至1999年3月,亏损银行数量占银行总数的37.4%,银行体系亏损总额达353亿卢布,银行体系资本总额(储蓄银行除外)减少了59.6%。“问题银行”数量明显增加。到1999年3月,“问题银行”的资产总额占银行体系资产总额的比重提高到43.3%,吸收居民存款额占银行体系吸收居民存款总额的比重达58.5%,占银行体系掌握国家预算资金总额的比重为40.9%,占吸收银行间信贷总额的78.3%。居民存款大幅下降。截至1999年3月,自然人存款在银行体系总负债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到17.7%。银行信贷规模大幅下降。到1999年3月,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卢布贷款下降了0.8%,外汇贷款下降了33.5%,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放贷也有所下降。银行资产质量明显恶化,逾期贷款增长了50.6%,呆坏账大幅增加。

(二)政府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为稳定金融危机后出现的复杂局面,防止银行业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首先,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制定了《稳定国内社会经济形势的措施》及行动计划。主要措施包括:为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提供支持以及恢复支付结算体系,俄罗斯中央银行组织商业银行进行了银行间多方债务清算,同时着力发展非现金结算和电子结算制度。其次,俄罗斯中央银行针对居民存款采取了临时性特殊措施,其中包括将居民存款从“问题银行”转到储蓄银行,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对防止居民大规模挤兑存款、恢复居民对银行体系的信任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中央银行通过发行债券启动了再贷款机制。在银行间信贷市场和国债市场停止运行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决定发行央行债券,为中央银行改变银行业资金配置机制,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问题创造了条件。中央银行用债券收入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恢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使其得以偿还储户的存款。1998年8~9月,俄罗斯中央银行对19个地区的80家银行发放了总额为149亿卢布的贷款,从1998年8月到1999年3月,向34家银行提供总额为657亿卢布的隔夜拆借。同时,中央降低了法定准备金率,并针对不同银行实行差别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还对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规模作出了新规定。

此外,为保障出口收入及时和足额返还国内,俄罗斯政府改变了出口外汇收入的结售汇制度,增加了政府和央行的外汇收入。主要措施是:强化外汇监管,对不及时返还出口收入的出口企业追究责任;简化出口收入银行间划拨程序;改变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的交易结构,将其分为进出口外汇收入交易和其他交易;实行出口外汇收入强制结售汇制度;限制非居民将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务债券转为外汇,并转移出境。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俄罗斯的外汇收入有所增长,1998年11月外汇收入近40亿美元,接近危机前的水平。1998年9月1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放弃外汇市场干预,卢布汇率制度转为浮动汇率制。此前中央银行为支撑卢布汇率,已消耗了90亿美元外汇。放弃外汇干预,转为浮动汇率制度,不仅制止了外汇储备下降的趋势,并且使中央银行得以将部分外汇储备划拨给财政部,用于偿还外债。这样在危机发生后较短的时间里,俄罗斯银行业、支付体系及外汇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三)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对银行体系进行整顿

主要措施包括:

1.制定和完善银行法律法规,强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权,为“问题银行”重组提供法律支持

俄罗斯政府修改了《中央银行法》和《银行与银行活动法》,加强了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权力,使得中央银行对不能正常开展银行业务的信贷机构收回经营许可证。1999年2月25日颁布的《信贷机构破产法》,确定了信贷机构破产预警措施的程序和条件,以及确认信贷机构破产的原则和程序以及清理办法;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问题银行”的临时管理制度。这一法律的颁布使信贷机构重组趋向规范化和法制化。1999年7月颁布的《信贷机构重组法》,确定了信贷机构重组措施实施的程序和条件。1999年6月23日颁布的《金融服务市场竞争保护法》,对有价证券市场、银行服务市场、保险市场的竞争进行调节。2001年8月7日颁布的《反洗钱法》,则旨在通过建立反洗钱和反对资助恐怖主义的法律机制,保护公民、社会和国家的权利和合法利益。这一法律的颁布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开展各项业务。

2.建立政府跨部门委员会和“信贷机构重组代理机构”,为银行体系重组提供组织保证

首先,俄罗斯政府为协调各部门在信贷机构重组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增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为银行重组提供法律基础、制度保障及资金支持,建立了跨部门促进银行发展协调委员会。其次,建立了“信贷机构重组代理机构”,该机构成立于1998年11月,其法律地位最初是股份公司形式的非银行信贷机构,1999年6月《信贷机构重组法》颁布实施后,改组为政府公司。该机构的职能是参与中央银行所确定的“问题银行”的管理,参与组建“问题银行”的管理机构,并对其进行重组。该机构组建后,制订了信贷机构重组计划,确定了信贷机构重组的细则,并与国际金融机构就对俄罗斯信贷机构重组提供技术援助以及外国投资者参与俄罗斯信贷机构重组进行了谈判。从该机构组建到2004年9月俄罗斯总统签署命令撤销这一机构,政府共对其拨款127亿卢布,对21家“问题银行”进行了重组。

3.信贷机构重组的措施及效果

1998年11月,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制定颁布了《关于俄罗斯银行体系重组的措施》,提出了信贷机构重组的原则、目标和任务。《1999年国家统一货币信贷政策基本方针》提出了信贷机构重组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中央银行、立法机关和执行权力机关、信贷机构债权人和责任人就银行能否继续运营进行协商。在对信贷机构财务状况、发展前景以及资产质量和资本规模进行系统评估后,决定是否对其进行重组。核心任务是对“问题银行”进行财务重整,尽可能使其继续生存下去并获得新的发展。如果“问题银行”的自有资本额已低于其法定资本额,则强令该银行降低法定资本额,促使“问题银行”进行财务重整以保住其核心资本。从1998年8月到1999年1月,中央银行对350家银行采取了财务重整措施。从1998年10月到1999年3月,32家银行通过财务重整改善了资金状况;部分难以恢复的银行被收回了许可证。

信贷机构重组的难点和重点是大银行的恢复问题。俄罗斯18家大型银行的资产占银行体系总资产的46%,吸收居民存款占居民存款总额的40%。中央银行确定重组这类银行的具体做法是与银行的债权人和潜在投资者进行谈判。根据中央银行的建议,首先对客户范围较广、分支网络较多的银行提供支持,其次是支持那些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银行,如农业银行、服务于工业和建筑业的银行。针对地方中等规模的银行,中央银行对其进行了分类,国家选出59个地区的81家银行,对它们提供支持。这些银行的资产占银行体系总资产的5.4%,占吸收自然人存款的比例为10.8%。其中26家银行需要国家提供支持,其余55家银行状况稳定,可自主发展。最后对确已无法恢复运营的银行,采取了清盘措施。1998年吊销了229家银行的许可证,1999年吊销了47家。但到1999年3月,还有146家银行面临生存危机。

(四)金融危机治理及银行重组的效果

到2001年下半年,银行体系恢复期基本结束,银行总资产、资本以及放贷额均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居民存款指标也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银行体系的经济职能得到提高,到2002年1月,银行总资产与GDP之比已达到35%,信贷规模与GDP之比达到13.5%,吸收存款总额与GDP之比达到17.5%。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出现了稳定发展的局面。80%的信贷机构的总资产开始增长,2001年银行资产实际增长17.4%,比危机前的水平高出6.4%。随着卢布开始升值,经济美元化现象部分得到扭转,银行业卢布资产增长了43%,外汇资产增长13%,截至2002年1月1日,卢布资产占比达到62%。

二、加强银行监管、整顿银行体系、培育银行发展潜力时期(2001年12月~2004年8月)

随着银行恢复期的结束,大部分商业银行恢复了活力,国家经济状况也开始出现稳定好转的迹象,迫切需要银行业对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俄罗斯政府为进一步发展银行体系,制定颁布了银行业发展战略,针对银行总体实力较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银行体系进入培育发展潜力的新时期。

(一)制定银行业发展战略

2001年12月底,俄罗斯政府颁布了《俄罗斯联邦银行业发展战略》,确定了银行业发展的任务及为实现这些任务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该战略提出银行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加强银行的稳定性,增加货币资金积累,建立将储蓄转化为贷款和投资的机制,加强储户和银行间的信任度,对储户利益加强保护;中期目标是为银行业的稳定提供支持,增强贷款者和储户对银行体系的信任,使银行产生系统风险的可能性最小化,禁止利用信贷机构进行非法商业活动,提高银行活动的透明度;提出了提高银行业运营效率、加强其经济职能的发展方向;降低银行风险,降低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延长银行负债业务的时限,降低负债业务成本,提高资产业务质量,降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2003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了《俄罗斯联邦银行业2004年及2008年前的发展战略》,提出银行业的主要任务是积累创造性潜力,大幅提高银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二)为强化商业银行监管、巩固及进一步整顿银行体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

制定新的中央银行法,强化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扩大中央银行权限,加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2002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了新的《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俄罗斯银行)法》,该法确定了中央银行的地位、活动目标、职能和权限,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调控和监管职能。中央银行法律地位的最重要特征是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同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具体业务不予干预。规定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与政府共同制定并实施国家统一货币信贷政策;对货币现金的发行及组织货币现金的流通有垄断性权力;中央银行是信贷机构的最后贷款人,为此建立对其他各级信贷机构的再贷款制度;对黄金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对信贷机构和银行集团的活动进行监管;组织并实施外汇调控和外汇监管。根据中央银行法的规定,俄罗斯银行业发展问题以及银行调节和监管问题是中央银行国家银行委员会的职能,该委员会成员包括总统代表、立法和执行权力机关的代表、中央银行行长。中央银行对国家杜马负责,每年定期向国家杜马提交银行业状况及发展情况的报告。

这部法律的意义在于:中央银行不仅被赋予了监管信贷机构的权力,还被赋予了监管银行集团的权力;中央银行可对银行集团提出强制性要求;明确了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违反强制性储备的行为进行罚款的办法;扩大了中央银行对信贷机构的监管权限,即中央银行有权禁止信贷机构重组,如果重组后的信贷机构仍存在破产风险,中央银行对信贷机构采取措施提高自有资金(资本)规模,使其满足一定要求的建议权;根据《银行与银行活动法》和新的《中央银行法》,中央银行可对信贷机构领导人人选提出专业要求,如收购信贷机构20%以上的股份,需经过中央银行预先同意,如收购信贷机构5%以上的股份,需向中央银行报备。

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储户利益

2003年12月,普京签署命令,颁布《俄罗斯银行自然人存款保险法》。自然人存款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储户的合法权利,增强居民对银行体系的信任度,促进银行体系吸收居民存款。该法确定了自然人存款强制保险制度运作的法律、财务和组织基础,确定了存款强制保险机构的权限、组建程序及业务规则,确定了偿还存款损失的办法及存款保险的基本原则,如吸收自然人存款的银行必须加入存款保险系统;在银行无法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减少储户的存款风险;存款保险体系的透明度;存款保险基金的建立程序和资金来源等。根据自然人存款保险法的规定,俄罗斯建立了存款保险代理机构,该机构负责管理存款保险基金。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初始资金是“信贷机构重组代理机构”移交的20亿卢布,其余为参加存款保险系统的银行上缴的款项。2004年7月,俄罗斯颁布新的法律,对中央银行支付未参加强制存款保险自然人存款的补偿办法,进一步强化了居民对银行体系的信任度。目前大多数银行都加入了存款保险系统。

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资本质量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3年3月开始生效的《信贷机构自有资金(资本)确定办法》,将商业银行部分资金从银行资本中剥离出去,提高了商业银行资本的质量。同时颁布的《信贷机构建立意外损失储备金的办法》对银行风险种类进行了重新划分,对商业银行应对意外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还颁布了《银行法定准备金条例》,防范个别银行人为地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水平。2004年12月颁布《信贷记录法》,确定了自然人信贷记录建立、保存和使用的办法,以及信贷记录局与借款人、各级政府和中央银行相互关系的原本原则,对商业银行降低信贷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从2004年起,俄罗斯所有信贷机构开始按照国际通用会计准则编制报表,使信贷机构资金和经营状况进一步规范化和透明化。

4.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和检查

中央银行通过建立早期预警机制、报表检查、窗口检查、银行评估等方式,检查商业银行的活动是否符合银行法及其他规范性法规的要求,核实信贷机构会计核算及报表是否真实准确,评估信贷机构资产质量状况及意外损失储备金充足度,评估信贷机构资本充足率。中央银行的监管措施对商业银行起到了规范作用,商业银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5.制定《反洗钱法》,建立反洗钱机制

2002年1月生效的《反洗钱法》是俄罗斯反洗钱机制的法律基础,它赋予了中央银行更多的职能。该法生效后,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监管机构,制定了银行业反洗钱制度,其中包括对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监管。该法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定期提交银行业务资料和数据。中央银行通过检查,查处了一些商业银行的违法行为。仅2002年一年,就发现9%的商业银行和11.7%的银行分支机构存在违法问题。

6.继续对银行体系进行整顿和清理

进入2002年以后,俄罗斯中央银行改变了银行整顿的策略和重点,从过去直接介入商业银行财务重整,转为要求“问题银行”自主解决问题,中央银行将重点转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上,促使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同时,对确已无法生存下去的银行采取了清盘措施,仅2002年就清理了71家商业银行。通过整顿和清理,银行体系的整体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此外,从2004年1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建立稳定基金,将原油市场价格超过基准价格部分的石油超额税收收入计提并存入联邦稳定基金。稳定基金的建立有利于吸纳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起到了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2005年,包括稳定基金在内的政府账户储备吸纳了50%以上的货币供应增量。

(三)银行体系通过加强监管、进一步整顿和清理,总体状况出现了改善的趋势,但仍面临很多问题

一方面,银行体系各项指标明显好转。2003年和2004年,银行总资产分别增长35.1%和27.4%,自有资本分别增长40.2%和16.2%,放贷额分别增长42.4%和39%,居民存款分别增长47.1%和29.7%。2004年,银行体系总资产与GDP之比达到42.5%,居民存款总额与GDP之比达到11.7%,银行总资本与GDP之比达到5.6%。上述指标表明,银行体系的经济作用得到了加强。另一方面,银行体系的发展状况仍不稳定,2004年春夏之交爆发的银行业“局部危机”足以证明这一点。2004年5月,俄罗斯中央银行吊销了“索德商业银行”的经营许可证,这是俄罗斯中央银行首次援引反洗钱法条款对商业银行采取的处罚措施。此后一些商业银行重新评估了本银行的风险状况,部分停止了银行间贷款业务,并导致储户恐慌,发生了大规模挤提存款事件。俄罗斯中央银行为稳定局势,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包括:从6月15日起,确定对商业银行实行统一的法定准备金率,从7月8日起,将法定准备金率从7%下调到3.5%。同时,针对未加入自然人存款保险系统的银行,在破产情况下如何返还自然人存款,紧急制定颁布了有关法律,恢复了居民对银行体系的信任。国有银行收购了在这次“局部危机”中受损的银行,并继承了这些银行的全部债务,使这场局部危机最终得到解决。

三、完善法律制度、增强银行经济职能、培育竞争力时期(2004年9月至今)

2004年春夏的“局部危机”很快得到解决,显示出俄罗斯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从2004年下半年起,随着《2008年前银行业发展战略》的颁布,俄罗斯银行体系的发展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中央银行的监管更加严格精细,银行体系的发展更加平稳,宏观经济职能更加突出,银行体系的发展进入了培育竞争力的新时期。

(一)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提出银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2005年4月,俄罗斯政府颁布了《俄罗斯2008年前银行业发展战略》,该战略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是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方向,为此需要扩大银行放贷规模,提高银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2008年前,俄罗斯银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加强银行业的金融中介职能,进一步巩固银行体系,保护银行和储户的利益,防范将商业银行用于不正当的商业活动,打击洗钱活动及防止银行向恐怖主义组织提供资金支持。提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银行储户和所有债权人的利益;提高银行积累自然人和法人货币资金并将其转化为贷款和投资的效率;提高信贷机构的竞争力;禁止信贷机构从事非法商业活动,如向恐怖组织提供资金、洗钱等;发展银行业的竞争环境,保障透明度;强化投资者、债权人和储户对银行体系的信任度;在国际金融市场有效地占领阵地。这一战略的新意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鼓励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为银行业提高竞争能力创造必要条件。提高银行体系的资本化水平。对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银行经营状况的透明度。简化商业银行并购程序。该战略还提出银行业到2009年初应达到的指标:总资产与GDP之比达到56%~60%,总资本与GDP之比达到7%~8%,信贷规模与GDP之比达到26%~28%。

(二)培育银行竞争力、加强风险管理的政策措施

1.继续完善银行法律,加强制度建设

主要措施包括:补充和修改税法典,取消信贷机构分支机构开办税,鼓励信贷机构发展地方网络;修改反洗钱法,使该法适用范围扩大到俄罗斯领土上的所有自然人和法人,包括临时居住或定居在俄罗斯的无国籍人士;修改《外汇调控和管制法》,放松资本项下的外汇管制;修改《中央银行法》和《银行与银行活动法》,确定信贷机构自有资金(资本)规模不应低于500万欧元的水平,对资本充足率也制定了新的标准;制定了《消费信贷法》,为消费信贷的发展建立有利的法律条件,保护消费者使用消费信贷的权利,建立了消费信贷保护机制;最终完成了存款保险体系的建立。

2.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机制

为加强对银行风险的评估,提高信贷机构稳定性评估的准确性,俄罗斯中央银行建立了信贷机构稳定性评估体系。这一体系分为五个指标体系,分别是:非金融类企业信贷风险评估、消费信贷风险评估、流动性评估、市场风险评估和资本充足率评估。商业银行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对比风险累积敏感度指标与风险临界指标,评估商业银行的稳定性。2006年,俄罗斯中央银行对200家大银行按照上述指标体系进行了风险评估,从2007年起,开始对整个银行体系进行评估。

3.对商业银行进行分类管理

按照商业银行所有权属性和规模分为六类,分别是:国家控制的银行、外国资本控制的银行、大型私人银行、莫斯科地区的中小型银行、地方中小银行、非银行信贷机构。按银行经营状况分为五类:第一类是“未发现问题的信贷机构”,各类指标都符合标准;第二类是“风险较高的信贷机构”;第三类是“有现实困难的信贷机构”;第四类是“有严重问题的信贷机构”;第五类是“处在危机状态的信贷机构”。中央银行通过对银行进行分类,提高了监管效率。

4.建立和扶持国有政策性商业银行

2007年5月,俄罗斯总统签署《发展银行法》,将苏联外经银行改组成为“发展与对外经济活动银行”,法律地位为国有公司。作为国有政策性银行,其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对俄罗斯及境外项目的落实,进行投资、对外经济、保险、咨询等活动,提高俄罗斯经济的竞争力,实现经济多样化,促进投资活动,其中包括吸引外资,发展基础设施、创新活动、经济特区、保护环境、支持国产商品、劳务和服务出口,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此外,还大力扶持俄罗斯农业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俄罗斯农业银行成立于2000年。该银行是国家农业信贷政策的实施银行,资产总额2000亿卢布,资本总额45亿卢布,在俄罗斯银行业中分别排名第10位和第13位,私人存款额占第43位;其分支网络仅次于储蓄银行,在俄罗斯排第二位。国家向农业银行的借款人提供信贷优惠和补贴。农业银行不仅向农业企业和农场提供信贷,也向农村居民提供小额信贷。

同时,商业银行中的国有股份不断扩大。2005年,外贸银行收购了古塔银行和圣彼得堡建筑工业银行。天然气工业银行也正从大都市向地方渗透,计划通过收购地方中小银行,扩大在地方的影响力。目前,国家控股的银行和信贷机构有20多个,国有股份在银行和信贷机构总资产中的比重接近40%。

5.加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与增加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体系的效率上。银行体系的问题一直受到高层关注。2002年普京的国情咨文指出,必须提高银行的资本化水平,在2006年11月的国务委员会会议上,普京提出了“提高银行资本化水平、简化银行兼并重组程序”的具体建议。这一问题具有现实性,因为资本化程度高的银行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本国银行地位巩固的条件下,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目前,俄罗斯银行的资本化水平制约着银行参与经济。

6.商业银行首次公开招股募集资金

外贸银行和储蓄银行2007年首次公开招股。两大银行首次公开招股,扩大了银行体系的总资产和总资本。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银行服务市场的格局,主要体现在银行客户群发生了变化,一些大客户开始转向大型银行、国有银行或外资银行。预计未来几年还将有一些大型银行首次上市招股。

四、银行业发展状况

(一)信贷机构数量逐渐减少,财务状况明显好转

截至2007年7月1日,俄罗斯信贷机构的总数降至1165家,比2001年减少了146家。其中,资本额超过500万欧元的信贷机构的数量增加了34个,占现有信贷机构总数的60.9%。外资银行77家,其中15家银行按资产总额进入前50强之列。外资银行占俄罗斯银行总资产的比重达到14%,资本总额比重达13%。2007年上半年,信贷机构收入达到2210亿卢布,利润总额达到2218亿卢布,盈利银行占比高达97.5%。外资银行主要指标增长速度超过银行体系总体水平。银行业主要指标(总资产、总资本、放款总额、居民存款总额)均呈快速增长势头,2007年上半年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17.2万亿卢布,总资本达2.3万亿卢布。

(二)银行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均呈现持续改善趋势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总体实力的增强,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的结构与质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在负债业务方面,到2007年7月,自然人存款占总负债的25.3%,法人组织存款占34.2%,客户账户资金余额达1.03万亿卢布,占银行业总负债的60.2%。一年期以上存款占存款总额的62.9%。在资产业务方面,自然人信贷占14.9%,非金融类企业信贷占41.5%。建筑类企业、农林猎业企业和制造业正在成为银行信贷的主要去向。同时,住房抵押贷款继续快速增长。仅2007年半年时间,住房抵押贷款就增长了60%。“住房抵押贷款代理结构”能够成为抵押市场发展的重要机制,相应地,也会成为银行利润的来源。目前,该机构的业务范围正在扩大。截至2006年9月30日,对抵押贷款的再贷款达到210亿卢布。考虑到住房贷款的规模以及抵押证券市场的发展,银行业可以借此提高贷款质量,为发展住房贷款提供新的动力,资金流动和利润也会提高,银行的市场价值提高,利润率提高,风险水平下降。

(三)卢布持续升值,居民对卢布的信任度明显提高

居民外汇存款开始减少,卢布存款增加。2004年初的外汇储蓄存款占总储蓄的30.6%,而到2006年5月1日,已下降到21.9%。

(四)银行风险指标有所提高

随着银行体系的恢复及银行业务不断扩大,银行风险必然不断提高。据俄罗斯中央银行的评估,2007年上半年,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为16.8%,银行总风险增长了22%。其中,风险水平最高的是信贷风险,占总风险的95.1%。主要表现在逾期贷款增长速度(31.7%)超过信贷规模增长速度(18.8%),逾期信贷占信贷总规模的比重有所增长。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均有所提高。

(五)银行业的宏观经济职能不断提高

反映银行宏观经济职能的主要指标均呈增长趋势。其中,银行总资产与GDP之比增长了7.3个百分点,达到52.4%;总资本与GDP之比增长了6.3%;自然人存款与GDP之比增长了1.4个百分点,达到14.2%;信贷规模与GDP之比增长了4.8%,占30%。

五、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当前俄罗斯银行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银行体系资本化水平仍然较低,商业银行引资能力较差。银行体系总资本增长幅度落后于总资产的增长速度,也落后于自然人存款和信贷规模的增长速度,照此速率发展,资本充足率可能很快降到中央银行设定的10%的警戒线(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于8%,中央银行将吊销其许可证)。另外,银行吸引投资的渠道少,吸引投资的能力差,目前只有少数几家银行在证券交易所上市,银行业在资本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不到6%。银行股在证券市场发展较慢的原因是:资本市场对银行股有严格的监管措施;银行首次公开招股的登记程序复杂,耗时长;发行股票银行的透明度差;投资者对银行股信任度低;法制不健全等。

第二,银行体系风险水平仍然较高,突出表现在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消费信贷激增,增幅超过了其他所有业务的增长幅度:到2005年底,私人欠银行债务已接近400亿美元,相当于银行体系自有资本总额。高风险信贷规模的扩大隐含着巨大的风险。

第三,银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比如,商业银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方中等规模的商业银行发展滞后,一些银行的分支网络等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低。有些银行在地方大量吸纳储蓄存款,却无力或无意对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规模信贷。一些非金融类企业以超低成本吸纳储蓄、放贷和从事结算业务,干扰商业银行的合法运营。中央银行的监管仍存在一些盲区。

第四,银行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能源和原材料出口,俄罗斯政府和货币当局对银行体系如何发挥其经济职能重视不够,对银行体系如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缺乏清晰的战略和定位。银行业则更多地侧重于自身的恢复和发展,对向制造类企业提供投资信贷持犹疑态度。企业倾向于通过自我融资和对外借贷筹措资金。虽然国家预算存在大量盈余,但缺少投资渠道。截至2005年底,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总储蓄达到8万亿卢布,而对经济的投资仅为5000亿卢布。

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及经济职能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核心资本规模能否进一步扩大。俄罗斯的金融专家认为,俄罗斯银行体系做大做强的途径在于:第一,增强银行体系吸引境内外资金的能力,简化商业银行上市条件,为法人和自然人参与银行股创造条件;第二,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提高私营银行的流动性水平,进一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提供利润税收优惠;第三,充分发挥国有银行的作用,使其发展成为全能专业化银行,并建立国有银行收购私营商业银行股份的机制。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俄罗斯银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