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7981800000014

第14章 哲理思辨(2)

57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译文:古时贤明的人自己先明白了,才能使别人明白;现在的人自己糊里糊涂,却想要别人明白。

解析:孟子此言主要是对当时一些昏庸的君主有感而发,是有针对性的。但是今天读来,却能从中悟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道理,即必须自己先懂,才有资格去说服、教育别人。这个道理对于从政者、教育者尤为重要。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会激发自己掌握知识的自觉性和刻苦性。决不能做一个自己懵懂,却要求受教育者明白的昏庸之人。

572.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孟子·离娄上》

译文:一个人胸怀坦荡纯净,他的眼睛就明亮;一个人心术不正,他的眼睛就昏暗。

解词:眸(móu)子:瞳人。泛指眼睛。瞭:眼珠明亮。眊(mào):昏暗。

解析:孟子的这段话是讲眼睛,按现在的用语,就是在于说明“眼睛是心灵之窗”。这是十分准确的。确实,善恶邪正、喜怒哀乐,无不真实地从眼睛里表达出来。

眼睛是透明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眼神比语言可靠得多,语言可有伪,但眼神不会。

57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译文:不用圆规和直尺,就不能画成方形和圆形来。

解词:规:圆规,画圆的工具。矩:曲尺。画方的工具。

解析:孟子此言是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作比,即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就如同木工所使用的规、矩,以说明并强调治国必须以仁政为指针的主张。除了适用于治国必须具有正确的指导方针以外,也适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办公、理事、工程、会议、乃至竞赛、游戏等所制定的方针、规定、原则、条例、计划等。总之,凡行事,就必须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不可草率从事。

574.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

译文: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那些逃跑了五十步的人,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怎么样呢?

解词:或:有的人。

解析:孟子这段话的“百步”和“五十步”是指作战时,战败的士兵逃跑的步数的不同。问题的所在是“以五十步笑百步”。战败之后,逃跑了一百步,和逃跑了五十步,虽然多少不同,但都是在逃,实质是相同的。可逃跑了五十步的人却在耻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这种人的错误是悖理而不自知到了荒谬的地步——和别人犯着同样的错误,但却振振有词地指责别人,而毫不知自责。

575.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心的功能是用来思考的,思考了就会有所收获,不思考就不会有所得。

解词:官:功能。

解析:孟子认为人的思考能力是很重要的,这显示了哲学家的卓见。的确,人为万物之灵,主要在于能够思考。思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思想、观念、信仰、追求形成的基础。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思维敏锐,识别分辨能力强,形成完整而明确的理念成熟而快捷。在这个基础上,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观念、策略、规划、部署等,就会应运而生,且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反之,不善于思考,或懒于思考的人,必然会头脑迟钝、囿于旧知、思想落伍。

充分挖掘思维潜力,把思考能力发挥到极致,定会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优秀人才。

57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

译文:称一称,就能知道轻与重;量一量,就能知道长和短。

解词:权:测定重量。度:计算长短。

解析:孟子是用测定重量和计算长短为比喻,说明凡事在做与不做之前,一定要权衡利弊得失,再做出决断。不可盲目或草率行事。这是一种务实和科学的态度。社会是复杂的,事物也常常呈现多元化状态。所以,对事对人的认识和判断,必须要以务实和科学的态度,加以全面分析和权衡。凡是利大于弊的事,就可以决定去做,并在实践中,努力加大其中的利,减小其中的弊。这样,事情就有把握做好。凡是弊大于利的,就坚决不做。与人共事或合作,也要如此。凡其长处突出的,尤其是品质良好的,就应与其修好。凡是短处居多的,尤其是不讲信用,见利忘义的,就坚决不与其合作共事。

577.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老子·道经》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众人中最伟大的人,是因为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所以,他实际上是伟大的。

解析:这段名言充满着辩证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高尚、完美是圣人的主张和本愿,所以,其典范表现,完全是自觉行为,毫无炫耀、夸示之意,也必然从不自以为大。二是:正因为追求高品格是圣人的自觉行为,所以,事实上圣人就自然成为了普通人中最完美的典范。

像圣人一样,自觉、不懈地追求真善美,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应是努力方向。

578.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道经》

译文:因此圣人用顺应自然的观点来对待世事,用无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解词: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予管束。不言:无言,不夸夸其谈,不发号施令。

解析:此段用“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两句极其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圣人行事和施教的原则。圣人行事的原则是“无为”。“无为”不是不作为,是指要依照自然规律,自觉去做。而不是强行管束,干涉,迫使人勉强去做。圣人的施教原则是“不言”。“不言”不是不施行教育,而是以身教和榜样的力量去感化、影响受教育者,而不是夸夸其谈、发号施令,去施压、强迫受教育者接受。

老子有关圣人行事和施教的观点、原则,是在由他所主张的道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几千年来,始终产生着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79.大成若缺。——《老子·德经》

译文:最完美的(人和事物)看起来也好像存有缺陷。

解词:若:好像。缺:缺陷。

解析:这个由短短的四个字组成的短句,极有见地地表现了老子的辩证观念——最完美、最出色的事物和人,也有缺陷。这就是说,世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人和事物。如此看待人和事物,可激发出强烈而持久的进取心。尤其是对待自身,更具激励性。不完美就是有差距、有缺憾、有不足。这其中就蕴涵着不断追求、不断完善的强烈意念。由此人就会不断求新、求变、求高,从而始终能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再者,人如果能使不完美成为自己的自觉认识,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甚或苦难时,就会有力量面对现实,从容、冷静地接受和对待。在这个过程中,人也会修炼得豁达、开朗。

在不完美中奋进,在不完美中洒脱。

580.大方无隅。——《老子·德经》

译文: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了。

解析:此句和上句“大成若缺”有共同的特点。言简意赅深含辩证理念。“大方”是表示一件器物方方正正,中规中矩。这固然好,但是如果过于方正了,就反倒由于失去棱角,从而没有特点了。由此,也就无形中成了一种限制。此意用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是最贴切不过的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为他们定下了种种要求、规定,设下了种种限制。这在一般情况下,当然是需要的。但如果过于规范、严求,且不容变通,不留一定的空间,这就会成为一种限制和束缚,从而压抑了他们的灵性、潜能和创意的自由发挥,或助长了他们的惰性、自闭和依赖性的滋长。这种情况的存在,实际上就形成了教育的负面性。

方方正正是需要的,棱角也是需要的。如果把握得当,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融通的。

581.大器晚成。——《老子·德经》

译文:贵重、庞大的器物迟迟才能制成。

解析:老子认为庞大贵重的器物,应当精工制作、精心雕琢,用真功夫对待。这就需要花费较多时日,方能完成。因此,“大器”必然“晚成”。此句所要强调的是“精”,并不怕“晚”。

此句用来比喻人的成才,也是强调出色的人才必须要经过长期的磨炼、钻研、实践,才能造就出来。这个功夫是要付出的,也是值得的。经过了长期的广泛流传,“大器晚成”已演变为常用的成语。在运用中,此成语又派生了一个意义,即:由于诸多错综复杂的原因,一些怀有远大抱负、志向的年轻人,被种种客观条件所限制和压制,才干不得发挥,但自身始终自强不息,艰苦拼搏,在年龄较大之时才得脱颖而出。对于这种“大器晚成”的人才,更应充分肯定,而且应倍加珍爱。

582.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老子·德经》

译文:灾祸是幸福的倚身之处。幸福是灾祸的藏身之处。

解析:这段名言十分典型地显示了老子的辩证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依存、转化的。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人生也是如此。得与失,常常相互转换,彼此消长。有得有失,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得此失彼,得彼失此等,不一而足。但是,这种转换,不是听其自然,随波逐流的,而是可以由人去主动掌控的。或者说,主观能动性,可以使事物的转换稳定地按照良性循环进行。例如祸福之间的转换,如果经商得当,获得盈利之后,继续坚持质量第一,诚信服务,把握良机,全力经营。不仅不会亏损,反而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如果刚刚有所成效就忘乎所以,进而采取种种不良手段,以期获得暴利,就必败无疑。

掌握事物的转化的主动权的人是充满智慧的人。

58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德经》

译文:上天织成的网宽大无边,网眼稀疏却不会漏失任何东西。

解词:恢恢:广阔、宽大。

解析:老子的大道观念蕴涵着鲜明的唯物因素。“天网恢恢”就是表明自然规律的运行犹如织就了广阔、宽大的天网一般,涵盖着无边的宇宙。人类必须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不得违反。一旦违反大道,必会受到应得的惩治,无一例外。此名言沿用至今,已演变成了成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侧重用来威慑犯罪分子,警告他们,一旦违法,必当严惩,无一漏网。

58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德经》

译文: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处做起。

解析:“难与易”、“大与小”构成了一对辩证关系。难和易相比,看起来好像应当看重难;大和小相比,看起来好像应当看重大。但是,难事是从容易的事开始一点点攻破的;大事是从小事一点点积累成的。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过程。其间,可发生由量到质的变化。如果把握不住这种规律,轻“易”轻“小”,就会一事无成。所以,胸怀雄心壮志,一心想成就大事的人,必须“难事必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细”。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坚持不懈。

链接:2009年11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会员代表时强调:无论机关多大,职位多高,各级机关工作人员都要把自己当做人民的服务员,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在为人民服务时,要做到事无巨细。他还引用老子的话“难事必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细”,勉励广大工作人员要任劳任怨,当好人民的“后勤部长”。

585.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猷难之,故终于无难。——《老子·德经》

译文:把事情想得太容易,必定困难更多。所以圣人总是把困难想得多一些,因此,他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

解词:猷(yóu):谋划。可引申为多多谋虑。

解析:这是表现老子的辩证思想的又一段名言。把事情想得太容易,困难就多;把困难设想得多,反而容易办成事。难和易这样的相互转化,关键在于充足的思想准备。做事之前,把各种情况都设想得复杂一些,困难一些,这样,应对方法也就会想出很多,勇气、信心也必然倍增。以这样的精神状态面对所要完成的任务和使命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必然都会一一迎刃而解。反之,把什么都想得万般容易,既无精神准备,又无应对方法,其结果必然是一败涂地。

本句所体现的辩证观念和现今的量变质变、对立统一的哲学观念一脉相承。在做事的过程中,多运用些辩证法,定会大有裨益。

586.物固有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齐物论》

译文:一切事物本来都有它对的地方,一切事物本来都有它适宜的地方。没有什么事物不对,没有什么事物不可。

解析:庄子对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的认识是精辟的。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身都蕴涵着积极因素和可以肯定之处。这是事物的本质所在。对此,应有透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引起我们深入探求事物的规律性,找准其内在所具有的可利用的优质和潜在的巨大能量,并可大大激发创造发明、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热情和自信。

在任何时期,任何环境下,都要坚信任何事物的积极因素和可取之处都是本质存在,其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和财富,正在等待着我们去充分发掘和开发。

587.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

译文:从自然的常理来看,世间万物没有贵贱之分。

解析:庄子以客观事物从来都是相对存在的观念引发,得出了“物无贵贱”的结论,这很有启示意义。可引导我们以求实的态度分析、认识事物,积极、充分地利用各种事物所具有的优良因素,使之为人类服务。对待世界上所存有的一切物质,都应十分珍惜。对通常所公认的宝藏,如石油、煤炭、矿物质等,固然应积极开发、利用,即使是被人们视之为废物,如被丢弃的垃圾、杂物等,也应充分利用,使之变废为宝。

由对“物无贵贱”的认识,推及到对人,更可认为“人无贵贱”。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只要充分发挥,必可在创造物质财富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58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

译文:腐臭的东西可转化为神奇的东西;神奇的东西也可转化为腐臭的东西。

解析:不同的事物虽然各有不同的属性,但其间又有可以相互转化的因素。庄子的这段话就是为了阐明这个哲学原理。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这种转化,即要把不利的、消极的、陈旧的因素,通过主观能动性使之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崭新的因素。促成这种积极转化的过程是十分艰苦的,但是,大业在胸、誓攀高峰的有志之士,必能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

此句已演变为成语“化腐朽为神奇”,被广泛运用。

589.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庄子·则阳》

译文:安全和危难可以相互转换,灾祸和幸福可以相互促生。

解词:易:变换。

解析:此句充满着辩证观念。社会上的事物,都各有其自身特点,但也都可以转换。“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就是表示人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转换和变化。重要的是,充分认识事物之间的转化规律,以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争实现良性循环。也就是说,首先要立足于促使“危”和“祸”的转化,努力使其变为“安”和“福”。与此同时,还要力争“安”和“福”的稳定和长效。如:煤矿出现了透水事故,就应当八方动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抢救,使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事后要认真、深刻、全面地总结教训,以彻底杜绝事故的再度发生。而在长期稳定、安全的局面下,就应始终百倍警惕,严加防范负面因素的滋生。这样的良性循环,就可促使事物的兴旺、蓬勃发展。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促使事物发展的良性循环。

链接:2003年4月29日,中国—东盟领导人关于“非典”问题特别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在讲话的最后呼吁道:“中国有句古语:‘安危相易,祸福相生’。伟大的亚洲人民有着逆境自强的优良传统。中国与东盟国家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携手,共赴时艰,就一定能够战胜非典性肺炎,转危为安,迎来亚洲特别是本地区更大的繁荣和发展。”温总理在此引用庄子的话是为了表明战胜“非典”时期的各种困难的坚定决心,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59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却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解词:青:即靛青。一种蓝色颜料。蓝:蓼蓝。染蓝色的草本植物。

解析:这是荀子的一段流传广泛的名言,含着贴切而意味深长的比喻义。意在说明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人的学识、能力的提高是无限的,进而鼓励在学者应高瞻远瞩、胸怀大志。在师长的指导下,刻苦努力、学无止境。此外,在师长传授下获得知识,具有了相当的基础和各种能力的前提下,广泛汲取各种知识,不断提升求知的高度和独创精神,从而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如果能坚持不懈地刻苦攻读,有所突破和创新,就能够超过师长。这句话已形成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愿青年人都能具有“青于蓝”的愿望和志气!

591.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荀子·非相》

译文:观察人的外表,不如品评他的思想,品评他的思想,不如考察他的行为。

解词:相形:原意是指从人的骨相(指骨骼、相貌)预卜人的吉凶祸福。现可解释为观察人的外貌。择术:选择、考察行为。

解析:荀子的这句话所论及的是如何了解、观察、评论一个人的品性。其鲜明的观念,在古人中是个科学性的大突破,十分难能可贵。古人由于受时代的局限,缺乏科学知识,无法正确地解释人的精神表现,只能把人的善恶吉凶归之于骨相。而荀子却唯物地确认人的善恶品性不取决于相貌,而决定于思想,更决定于行为,从而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区别开来,强调人如果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贤者,必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更要付诸行动,行善除恶、为民造福。

荀子这种重思想、更重实践的观念,对现代人仍富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592.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修身》

译文: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是明智的;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的,是愚蠢的。

解词:是是:前一个“是”是动词,是肯定的意思。后一个“是”是名词,意为正确的事情。非非:前一个“非”是动词,是否定的意思。后一个“非”是名词,意为错误的事情。后一句的“非是”和“是非”的用法和前句相同。知:同“智”。

解析:此句的要义是要告诫人们必须依据客观现实,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分辨能力,明辨是非,充分肯定正确言行,坚决地否定各种错误言行。决不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做一个正直、明智的正派人。这个告诫对加强个人的思想修养,是十分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一个人遇事遇人分不清是非曲直,则会处处碰壁,一事无成。

明辨是非能力的提高,还需要以道德品质的修养作为坚实的基础。

59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译文:加强农桑生产而节制费用,上天也不能使其贫困;供养充足而行动适时,上天也不能使其遭受损害;遵循道义而坚定不移,上天也不能嫁祸于人。

解词:本:根本。句中可指农桑生产。病:祸害、损害。

解析:这段名言高屋建瓴地说明一个深邃的哲理——人定胜天。在古代,由于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所致,人们一般都认为命运是由上天所掌握、所决定的。而荀子却异常清醒而深刻地指出,只要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循道而不贰”就必然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避免贫困、疾病和灾害,过富足、安定的好日子。

句句闪耀着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智慧,这不能不令后人着实地折服。

594.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管子·牧民》

译文:不做不可能成功的事,不追求不可能得到的东西。

解析:此句表述了一个十分朴素而含义深邃的道理,即求实而不虚妄。经过努力可以做成的事,应尽力去做;经过努力,因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可做成的事,就不去做。这就是求实,就是“不为不可成”。实事求是是成功必备的态度。不可得到的,大多是属于超越个人所应得到的、涉及名誉,物质享受等方面的东西。如果受欲望所驱动,一味地去追求,其后果只能是徒劳而深受其害,这就是一种带有私利的虚妄。为此,就应当“不求不可得”。

一个人应在生活实践中练就“不为不可成”和“不求不可得”的素养。

595.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管子·形势》

译文:对当今的情况有疑问的人可以考察历史,对未来不知晓的人可察看以往。

解析:此句所要表明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即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部百科全书,其中包含着数千年以来的史实,如朝代的更迭和兴亡、经验和教训;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的积累;科学的产生及进步。历史是现实的过去,其中展现了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漫长过程和普遍规律,充满着人类卓越的智慧和丰富的知识。所以,必须学习历史,以史为鉴,从历史宝库中寻找真知灼见和丰富经验,用来认识今天,指导现实。

要牢记先哲“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的谆谆告诫。

596.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译文:粮仓里的粮食充足了,大众就知道讲礼节了;百姓们丰衣足食了,就知道什么是光荣与耻辱了。

解词:仓廪:粮仓。

解析:管子的这段名言,阐明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特别强调了物质的基础作用。唯物史观认为,物质是社会存在的本质属性,物质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衣食是人的第一需要,这一需要如不能满足,其他任何要求都无法达到。所以,国家的兴盛,必须首先从发展生产,丰富物质财富做起。为此,发展经济应是一个国家所不可动摇的国策,国强民富应是执政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当然,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与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完善,也是决不可忽略的。在大力发展物质生产的同时,也应极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还可以对物质存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597.不能兆其端者,灾及之。——《管子·侈靡》

译文:不能察觉发生问题之前所显现出来的兆头,灾祸就要降临了。

解词:端:端倪。问题就要发生前的兆头。

解析:管子这句话在于提醒担纲重任者,必须头脑清醒,深谋远虑,尤其要有充分的预见性。对于各种有利或不利的诸种因素、相应的环境等,都要心中有数。特别是对所存在的不利因素,必须防患于未然。如果等到已露失败的端倪,尚不知晓,则灾祸必降,必败无疑。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告诫。

598.全心在中,不可蔽匿。——《管子·内业》

译文:一颗完整的心在身体当中,是不可以隐藏的。

解析:文中的“心”,指的是思想、观念等。管子的“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其意在于说明人的内在意念必会外露,不可藏匿。一个人有何种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必定会在其行动、言语、精神面貌上表现出来。如积极进取、全力为事业拼搏者,必然会表现出焕发、振奋的精神面貌来;胸无斗志、无所作为者,必会表现出一副浑浑噩噩的颓废模样来。甚至一个人的面容、表情、眼神等都可以显露出一个人的思想内涵来。

一个人始终使自己能保持健康、高尚的精神内涵和外在良好的形象,表里一致,内外和谐,就应当常常体味管子的“全心在中,不可蔽匿”的含义。

599.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译文:要招纳远方的人就要搞好与近邻的关系;要避免灾祸,必须消除怨气。

解词:召:招纳。修:整治。

解析:此句充分显示了智者的远见卓识,其意是为了给执政者提出治国方略。“召远在修近”,意为一个国家如要强大,必须建立起亲和的对外关系。而对外交好,应由近到远,逐步发展。功夫要首先用于近邻。近邻接触广泛,利害相连,休戚相关,如能处理得当,和睦共处,就能结成坚实的联盟,形成强大的力量。在这个基础上,再和远邦修好,因为具有了优势,就不困难了。句中的“近”,今天读来,也可引申为“内”。即把国内治理好,使之国富民强,这就为“召远”创造有利的条件。“避祸在除怨”道出了积怨的危害性。有怨就有恨,有恨就有反叛性。怨恨不消则必生灾祸。因此,当政者必须为民造福,必须顺应民意,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样就可国泰民安。

链接:2007年3月16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日本NHK电视台记者就中日关系前景的提问时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有一句古话‘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这是管子的话。在中日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就消除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问题达成了共识,这就促成了安倍首相去年十月访问中国。中日两国发展合作关系,世代友好,符合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愿望。”温总理在此处引用管子的话,表明了他对中日两国建立良好的关系,充满信心。

60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

译文:橘子生在淮南,就结出橘子,移到淮北,就长成了枳。

解词:枳(zhǐ):落叶灌木。花白色,浆果球形,黄绿色,味酸苦。也称枸(gōu)橘。

解析:此名句流传广泛,它以比喻的形式,借橘子在不同的地方生长,会结出不同味道的果实的情况,形象地说明客观环境的重要作用。固然,人的成长和事物的发展,主要应依赖自身,但外界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略,而且,在特定的情况下,客观条件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在实践中,一定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有利的客观条件,极力克服客观条件的不利因素,以加速人的成长和事物的发展,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601.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孙子兵法·地形篇》

译文: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就会胜而不败;把握天时地利,就能取得不断的胜利。

解词:殆:失败、危险。

解析:此名句广泛流传,其要义在于一个“知”字。无论作战或者做事,如果情况不明,心中无数,不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必然归于失败。因为战术、策略的制定,政策、计划的确立,必须要有准确的依据,否则就会或陷于盲目,或产生错误。而准确的依据,只能来之于客观现实。而认识客观现实,就必须深入了解,细致观察,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实际状况,从而做到真正意义的“知”。

“知”和把握客观有利条件,是取得胜利和成绩的必然保障。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60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时候进攻,在敌人不曾预料到的地方出击,这是军队指挥者制胜的好方法。

解析:“无备”、“不意”实质上就是各种弱点。军事上,指挥者要善于抓住敌人的无戒备、无预料等弱点,克敌制胜。而在事业方面的开拓、发展上,或要完成某些艰巨任务时,也要善于突破薄弱环节,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争取成功。

凡是具有对立面的情况下,都要敏锐地发现并克制对方的弱点,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603.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兵法·九地篇》

译文:将军队置于无法逃亡的地方,然后才能生存;使军队陷入绝望的境地才能获得活路。

解析:“亡地”和“死地”都是指没有了退路的危险境地。人处在这种绝望的境地时,反而能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一股超乎寻常的志气和勇气,使之生发出破釜沉舟般巨大而锐不可当的力量,绝处逢生。没有了退路,就逼出了生路。人的精神世界内原本就有这种素质,关键在于调动和激发。所以,一个具有智慧的指挥者或领路人,就应具有这种在处于危险境地时,善于激起属下心中特有力量的魄力。

此名句后来演变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成语。

604.见出已知入,观往已知来。——《列子·说符》

译文:看见出去的,就能知道将要进来的;观察过去的,就能知道未来的。

解析:事物内部,从来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相关的事物之间,紧密相连,其间存在共性。“见出已知入”意谓出去的人和准备进来的人之间,必有相通之处,或者完全志同道合,故而可以同进、同出一门。“观往已知今”意谓从过去的历史轨迹中,能摸索出未来新的发展道路。

能够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其间的紧密联系与共性,对做好自己的事,大有裨益。

605.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随。——《鬼谷子·捭阖第一》

译文:如果要分析问题,关键在于周详,如果要综合归纳问题,关键在于严密。周详严密的关键在于精深而与道相随。

解词:捭阖(bǎihé):开合。意为运用某些计策和手段,使双方联合或分化。含此义的成语有“纵横捭阖”。

解析:《鬼谷子》是一部充满着谋略和智慧的名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十分鲜明地体现了此书的特点。文中首先提出了“捭”和“阖”,这是两种不同的克敌制胜的计策。然后,再提出运用这两种计策必须具有的智慧,即“捭”要贵于周详,“阖”要贵于严密。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指出,“周密之贵”在于“微而与道相随”。“微”意在“周密”之上,再进一步精深严密。最后提高到“道”上,则是理性的升华。

读此名句,在于有助于谋略的深化和智慧的提升。

606.虽非其事,见微知类。——《鬼谷子·反应篇》

译文:(从表面上看)虽然所表现的现象,不是同一类的事,但是细微观察,在实质上,却是一类的。

解析:此句要点在于指出在复杂纷纭的社会事物中,要善于从表面看似不同的现象上,通过细微而透辟的观察、分析,认识到其相同的实质来。这种剖析和推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就能在复杂的环境和事物中“见微知类”,就可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的变化,从而便因势利导,制定有效措施,取得成功。

607.欲高反下;欲取反与。——《鬼谷子·反应篇》

译文:想要攀高,反而往下走;想要得到,反而要给予。

解析:“欲高反下,欲取反与”看似矛盾,与本意相反,但透过现象看实质,“下”正是为了“高”——向更高处攀登;“与”正是为了“取”——取得更多更好。这正是如“欲擒故纵”般的策略和智谋。具有这种策略和智谋难度很大,需要把握现实状况极其清楚和准确;需得迂回式思考并善于有针对性的对比和选择;需得有预见性、前瞻性和决断性。但是,凡想成大事业者,必须具有此种高层次的策略和智谋。

只要自信并重视实践,这种能力是可以学到的。

608.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

译文: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做好充分准备。有了准备就能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解词:豫:有准备,现作“预”。立:成功。废:失败。

解析:此句堪称至理名言。它强调了凡做事,必须要有充分准备,这是成功的一种保证。准备这一环节,包含着对各种必要的情况的实际调查和了解;对实施方案和计划的考虑和制订;对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分析和取舍,等等,以做到思路清晰、胸有成竹。有了充分准备,再开始行动,其结果必胜无疑。反之,毫无准备,心中无数,盲目行动,其结果必败无疑。

时时提醒自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609.履霜,坚冰至。——《易经·乾传·坤》

译文:踩到了秋天的霜时,预示冬天的冰冻要到了。

解析:这是具有预见性的话。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事先有征兆的。关键在于观察与思考。“霜”,就是“冰”的预兆。也就是说,秋天到了,就要做好严冬来临的各种必要的准备。天气如此。其他事物也是如此。这是一种规律。一个有远见的人,就具有这种敏锐性和预见性。由此,就能够在事物发展的萌芽状态,推断出结果,使自己处于主动的有利地位。

要在实践中练就这种预见性。

61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系辞下》

大意:无路可走的时候,就会想着找到出路以图改变,发生了变化,就处处通畅,路子通畅了就能长久稳定。

解词:穷:路走到了头。

解析:此句的内核是一个“变”字。只有变,才有转机,只有变,才有前途。人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如果依然故我、一成不变,则必然倒下;如果穷则思变,在无路中找出路,坚定不移走下去,就会柳暗花明。“变”中满含着奋进和期望,满含着信心和力量。

链接:2005年12月6日上午,在法国进行访问的温家宝总理应邀前往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在演讲中,温总理指出:“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变革中发展进步的。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周易》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延续发展,虽然在近代曾经一度落后,但又能奋起图强,大步前进,这不是偶然的。”温总理引用此话是为了说明文明的发展在于不停地变革,这是内在的动力。

611.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吕氏春秋·首时》

译文:事情是难办还是容易办,不在于大和小,而在于是否能把握好时机。

解析:此句的要义在于“务在知时”,即善于把握好时机。事情能否顺利办好,不在于是大事还是小事,关键在于是否把握了时机。时机通常是指外部的各种有利条件,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抓住了有利条件,乘时而动,再大再难的事,也能办好;抓不住有利时机,一味盲动,再小再容易办的事,也办不好。由此可深刻感受到“务在知时”的现实意义。

把握好时机的功夫,在于多实践、多动脑。

61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译文: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解词:户枢:门轴。蠹(dù):蛀蚀。

解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要点在于用比喻手法指出运动的重要性。生命在于运动。一个人的一生从来都离不开运动。首先是身体。如果能经常性地坚持体育锻炼,则免疫力就可大大增强,这样,就可抵抗环境的污染和病菌的侵入,从而身体强健、延年益寿。再者是思想、观念等,也要在运动中不断吐故纳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朝气蓬勃,激流勇进,自强不息,永葆青春。

在运动中成长,在运动中康健,在运动中成熟,在运动中前进!

613.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译文:在军营中筹划、制定作战策略,在千里之外就可以取得胜利。

解词:运筹:筹划、制定。帷幄:军队里用的帐幕。

解析:这是汉高祖刘邦赞扬张良的话。张良确实才能出众,计谋超群,功勋卓著。读此名句时,除了感受历代名将、智士运筹帷幄的超人谋略之外,还可以受到如下的启发,即:无论承担何种重任,在实施之前,必须深谋远虑,充分、细致地制定周密、科学的策略、计划。只有如此,才能获得成功。心中无数,盲目行动,必然失败。

勤于用脑、增长智慧、善于筹谋,力求有些大将风度。

614.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

译文: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到了末程,连薄薄的鲁绢也穿不透;劲风吹力将尽,连轻轻的鸿毛也吹不动。

解词:鲁缟:鲁国出产的一种白色生绢,轻而薄。冲风:猛烈的风。漂:通“飘”。

解析:这段话在《韩长孺列传》里是谈战术的。韩长孺用“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作喻,力主和敌人匈奴和亲,不主张劳师远征。此句的启示:无论完成何种任务或使命,应在信心最强、精力最充沛、准备最充分、时机最得当时,全力拼搏,一举成功。不可在困难重重、信心不足、疲劳困乏、精力不济,或准备不足、时机不利时,勉强、仓促、草率从事。前者事半功倍,后者则事倍功半,或完全失败。

615.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译文:开始有毫厘的小差错,到后来就会造成相去千里一般的大差错了。

解词:毫厘:形容极其细微。

解析:此句是告诫世人不可忽视细小的误差和缺陷,必须具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桥梁设计只要有很小的误差,就可能造成大桥坍塌的悲剧;一个带火的香烟头,随意扔于地下,就可能酿成漫天的火灾。此类事例,常有发生,从而留下一个个惨痛的教训。所以,无论是事业、工作或个人生活,都不可忽略各种细微的事物或一些萌芽状况,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616.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

译文: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火不烧尽,火就不会灭。

解词:薪:柴火。

解析:“抱薪救火”是一个很生动、巧妙的比喻。它十分贴切、令人容易接受地说明一个很现实的道理,即如果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只能适得其反,更加重了灾害的蔓延。抱着柴火去救火是可一眼道破的现象,看似浅显,但其中所蕴涵的意义却很有深度。但遗憾的是,有的人却理解不透其中的意义,在遇有困难或危机时,他们所采取的错误的解救办法,与抱薪救火实质相同而却不觉知,反而以为是个妙招。而在遭受巨大的恶果之后,还不解其中的真谛。

愿常采取抱薪救火的愚蠢办法去解困更受困,而又不清醒的人,能好好深思。

61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聪明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之中,必有失算的时候;愚笨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之中,必有得当的时候。

解词:千:指次数很多。

解析:在一般情况之下,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由于思维敏捷、智商高超,考虑问题通常是周密恰当的,但如果失于疏忽和慎重,也有可能出现差错;愚钝的人由于智商低下、反应迟钝,考虑问题通常不得要领,出现误差,但如果细心认真,反复思考,也有可能想出正确的主张。这都不是绝对的,都是有变化的。

此句给人的启示是:凡是智力超群、经验丰富的人,不应过于自负,需时时谦虚谨慎;凡是智力较低,思想水平较差的人,万不可自卑自弃,需加强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认知能力。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也可用于表示自谦。

另《晏子春秋》中,有“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句,与此句意思相同。

618.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汉·班固《汉书·枚乘传》

译文:泰山上流下的水溜能穿透石头,很细的吸水绳索能磨断树干。

解词:溜:水流。单极:单一而细小。绠(gěng):汲水用的绳子。干:树干。

解析:此名言以形象而贴切的比喻,道出一个富于启迪性的哲理——只要持之以恒、积少成多,就可促使事物由渐进到飞跃,发生难以置信的质的变化,从而显示出战胜困难的巨大力量。穿透岩石,需要坚实的钻头;截断树干,需要钢锯,但水滴却可穿石,细绳却可锯木。靠的就是持久、恒心和韧性。

只要能持久,有恒心、有韧性,就能成功。

此句后演变为成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61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班固《汉书·董仲舒列传》

译文:站在河边羡慕鱼好,不如回去织网去打捞。

解析:此句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为喻,点明与其空想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如行动起来努力获得。这个道理看似浅显,而实际十分深刻。只想不做,是一种惰性。惰性的滋长,在于胸无抱负、不求上进、缺乏动力、安于现状。这种思想状态延续维持下去,只能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成为一个庸人。

做一个庸人是很空虚和痛苦的。社会不需要庸人。所以,“临渊羡鱼”的人,快些“退而结网”,行动起来吧!

620.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译文:安定不是一日所形成的,危机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解析:事物从来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一种规律。安定的社会局面的形成,是不断努力,逐步营造的结果。而安定局面形成之后,万不可高枕无忧,坐享其成,还应继续奋进,保持并巩固。否则,安定必定不保。而危机的产生,也绝非突然,必是逐渐滋生、演变而酿成。所以,必须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清醒意识。

安定时,要防患于未然;危急时,要奋力挽回。

621.不加功于无用,不损财于无谓。——汉·班固《汉书·杨王孙传》

译文:不在无用的事情上白下功夫,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耗费钱财。

解析: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精力和钱财都应当用在有意义、出效果、有收获的事情上,而不要滥用、乱用。这是方法问题,更是观念、认识、谋略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事物和情况,必须总揽全局、全面布局,把握轻重缓急,作准确、科学,有区别的处理。这样,必能出色而成功地完成使命。

在实践中摸索、提高。避免“加功于无用”和“损财于无谓”。

622.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译文:那是一个时候,这又是一个时候。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解析:这是属于认识论的一个课题。“彼一时”、“此一时”是指不同时间和不同情况而言。既然时间、情况各不相同,就要具有应变能力,处理问题就要以不同的认识、策略和方法对待已经变化了的不同情况。如果思想陈旧、一成不变,必然要犯错误。

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必然的,这是规律。人的思想也要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更新、变化,这也是规律。

623.既往不咎,来事之师。——汉·班固《汉书·李旬传》

译文:事情已经过去了,就不要责怪、追究了,可以作为将来发生之事的借鉴。

解词:既:已经。咎:责怪。

解析:“既往不咎”不仅是一种大度和宽容,而且也是向前的积极态度,应当充分肯定。他人犯了过错,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了,认清了,改过了,就行了。不可纠缠不清,没完没了。改掉的过错所总结出来的教训,可以成为后事的借鉴。借鉴可以为师,岂不是好事?

成语“既往不咎”即由此而来。

624.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译文:边塞上有一个老翁丢失了一匹马,怎么知道这不是好事呢?

解析:《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了一个民间故事:传说边塞上有一个老者丢失了一匹马,邻居们纷纷去安慰他。老者却说,丢了这匹马,怎么知道不是福分呢?不久,那匹丢失的马竟然又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一匹高大的骏马。邻居们又纷纷前来祝贺。老者又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祸害呢?不久,他儿子因骑这匹骏马,被摔断了腿。后来,其儿子因残疾而躲过了抓兵去战场送死。这个故事充满了辩证法。人的一生确实如此,得与失,常常彼此转换,相互消长。人的一辈子只得不失,只失不得,都是不可能的。

不能听天由命,坐等得失,而应调动主观能动性,从失中找得,从得中避失。失败时不气馁,成功时不自傲。力求把坏事变成好事,把好事做得更好,从而主宰自己的命运。

625.心欲小而志欲大,志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汉·刘安《淮南子·主述训》

译文:内心的欲望要小,而志向要大;才智要圆通,行为要方正;能力要全面,行事要简约。

解词:员:同“圆”。灵活、圆通。

解析:此名言深含告诫之意。“志欲大”、“志欲员”、“行欲方”、“能欲多”、“事欲鲜”都是正面的希望之词。也就是要求世人要心怀大志,发展智力,行为方正,锻炼能力,行事干练。而“心欲小”,则是提醒世人心中不要滋长私念。所嘱十分全面、严格。这个告诫富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626.良匠不能斫金,巧冶不能铄木。——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译文:优秀的木匠不能将金属劈开;灵巧的铁匠不能把木头熔化。

解词:斫(zhuó):用斧子砍。铄(shuò):熔化。

解析:此句所含寓意是点明各种事物都有其规律性,凡违反规律,硬性操作都必然归于失败。能工巧匠凭着其高超的技艺,能精造出各种高水平的制品,但却不能“斫金”、不能“铄木”。从这两个事例所得到的启示,是十分有意义的。

627.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译文: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可以判断冬天就要到了。

解析:此言虽然简短,但却深含哲理。整体事物发展的轨迹、趋势、结果,往往可从不为人们所注意的细微迹象中显露出来。如果平时能注意细致观察,具有严谨的作风,就能从细微中看出具有规律性的走向,从而因势利导,积极应对,就能获得成功。反之,对细微的现象和变化,熟视无睹,不予重视,则会贻误良机,受到重挫。

预见性来自细致观察、动脑判断分析。

628.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汉·刘向《说苑·建本》

译文:鱼是凭借着水的力量才能游动;鸟是凭借着风的力量才能飞翔;花草树木是凭借着季节的变化才能生长。

解词:乘:凭借、利用。

解析:人的成长和事物的发展,主要依靠其内在的动力,但也缺少不了外在有利条件的推动。“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都说明了这个关系。受到这三个事例的启发,推而广之,无论做什么事,诸如学习或者创业等,我们都应当注重如何充分利用客观上的推动力量,以有助于自身的成功。此外,还要力求避免外界的不利因素对自身的影响。

主观上努力,加之外界力量的推动,将会加速目标的实现。

629.白玉不雕,宝珠不饰。——汉·刘向《说苑·反智》

译文:白玉、宝珠各自都具有内在的自然美,不需要人为地为它们雕琢、粉饰。

解析:白玉和宝珠都是珍贵的宝藏,而且也是人们喜爱的精美艺术品。“白玉不雕”、“宝玉不饰”意在说明,这样的珍品的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就不再需要粉饰了。如果过于加以人工雕饰,反而会失去其真正的美。人也是如此。如:人的面容是天然生成,是每个人最真实的生命图谱,应以本色、自然为重。如果为了美,根据自己特点,常化些淡妆,也未尝不可,但如果不顾自己的天然条件,一味在脸上面浓妆重抹,被各种色彩所包裹,艳则艳矣,可这种真实的变形,其实是反美为丑了。

美在其中,美在其内,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美。

630.树欲静而风不止。——汉·韩婴《韩诗外传》

译文:树想静下来,而风却不停地吹。

解析:树被风吹个不停,左右摆动,想停也停不下来。这是日常生活之中,常见的现象。何以如此?自然规律使然。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凡事,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必须遵照自然规律,不可违抗。如不加重视、一意孤行,必遭失败。

遵照自然规律行事,应成为自觉认识。

631.冰炭不同器,日月不同明。——汉·桓宽《盐铁论·刺赋》

译文:冰和炭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之中,月亮和太阳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放出光芒。

解析:本句所说的是生活常识,为大众所普遍理解。以冰炭、日月为喻,为的是要说明两种完全不同,不能相容的事物,不能相提并论,不能共存的道理。确实,思想观念不同、追求目标不同、为人处世不同的两个人,是不可能共事、融合的;相互不同、对立、矛盾的理论,是不可能共存、共用的。一定要把两种不同的人和理论强行捏合在一起,必然分崩离析、一败涂地。

正确的做法,应是坚持正确的,抛弃错误的。如有条件,可以通过研讨、辩论、说服,求大同存小异,争取有条件的合作。而决不可是非混杂、鱼目混珠。

632.玉屑满箧,不为有宝;诗书负笈,不为有道。——汉·桓宽《盐铁论·项刺》

译文:碎玉满箱,算不得拥有财宝;背着满箱书籍,算不上就有了学问。

解词:屑(xiè):碎。箧(qiè):箱子。负笈(jí):背着书箱。笈:竹制的书箱。

解析:“玉屑满箧,不为有宝”,强调的是精神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一个人纵然腰缠万贯,却胸无点墨,实质上是穷的;而一个人虽然一生清贫,却满腹经纶,实质上是真正的富有。“诗书负笈,不为有道”强调的是拥有许多书的人,不等于就有了学问。必须刻苦攻读、坚持不懈,把书中的内容化成自己的学识、技能,才能成为真正有知识的人。

要做一个品德高尚、观念正确,具有真才实学、不慕虚华和金钱的人。

633.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汉·王充《论衡·感虚》

译文:寒冷不连续相当一段时间,霜就不会降下;温热不连续保持相当一段时间,冰就不会融化。

解词:累:连续。兼:两倍的。可引申为连续。释:消融。

解析:此句所言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但深思下去,可由自然规律联系到社会现象,并从中悟出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因素来。由“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这两种现象可以推论出,许多事物都可由量变的积累,发展到质变这种性质上的变化。如果能把握住这种规律性的变化,则可因势利导,努力把包含着良性的量变加速,促成良性的质变,从而推动事业的成功。反之,如果发现了某些不良的事物在量变,则及时扼制住这种变化,使之形成不了质的变化,以消除隐患。

稳定地把握住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性,必然大大有助于人的成长和事业的兴旺。

634.十步之间,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汉·王符《潜夫论·实贡》

译文:十步之内,必有生长茂密的芳草;住着十户人家的地方,必有才能出众的贤士。

解析:此句中的“十步之间,必有芳草”是比喻、衬托“十室之邑,必有俊士”。为的是突出说明各处都有出众的人才,要善于发现并使用人才。一个睿智而有远见的领导者,首先应当像伯乐识马一样,发现英才,知人善任。自古以来,许多英雄豪杰,都出身寒门,却自立自强,成就了丰功伟业。历史经验应当吸取。

635.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汉·王符《潜夫论·浮侈》

译文:贫穷生于富贵,弱小生于强大,混乱生于太平,危险生于平安。

解析:此句所言,并非富必定会穷,强必定会弱,治必定会乱,安必定会危,而是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说,富、强、治、安,本是好的,但如不努力加强和维护,任凭内讧、祸患、腐败等不良因素广泛滋生,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富与贫、弱与强、乱与治、危与安之间,其内部存在着辩证关系,可以互为因果。

因此,富者和强者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这种辩证关系,防微杜渐,巩固成果,立足于前进和发展。

636.山林不给野火,江海不能灌漏卮。——汉·王符《潜夫论·浮侈》

译文:山上的树林经不住野火的焚烧,大江大海也不能灌满漏了洞的酒杯。

解词: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解析:“山林不给野火”,意在指出山上成千上万片的树林,如不严防野火,也会全被烧尽。“江海不能灌漏卮”,虽有些夸张,但道理上也可成立。意在说明,如果肆意浪费和奢侈,再多的财富也会丧失殆尽。从而告诫世人,一定要珍惜财富、克勤克俭、杜绝无度挥霍。

接受此古训,对个人、家庭、集体、社会、国家都有积极意义。

637.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汉·贾谊《论积贮疏》

译文:生产有时间的限制,而如果消费没有限制和节制,则物资必然匮乏。

解析:此句所表述的是在物资生产和供给有限度的情况下,必须端正消费观念,量入为出、厉行节约。这个观点无论在古在今,都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一个国家的富足和兴旺,必须做到开源节流。即:一靠发展生产,不断增加财政收入。二靠勤俭节约,控制支出。一个家庭要想富足、和美,也应本着这种精神努力增加收入、勤俭节约。

不量入为出,铺张浪费,甚而挥霍无度,是败家子的不良之风,必须防止。

638.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译文:金属所以能被折断,是因为过于刚硬了;流水所以能被保全,是因为它的柔和;高山所以被挖掘,是因为它高大;山谷所以能安全保留,是因为低下。

解词:移:移动、挖掘。卑:低下。

解析:此句列举了金、水、山、谷四个不同的事物,并分别指出其不同的特性,并作了对比。从中可以体味出,作者比较看重水和谷,对金和山似有褒贬。可由此推论、延伸,进而将其比喻成人的不同性格。金和山如同锋芒毕露、趾高气扬的性格,而水和谷如同谨言慎行、谦逊下士的性格。相比之下,一个人还是要像水和谷一样,以自己的和善和谨慎,广泛地交结友人,融于大众之中为好。

639.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晋·傅玄《傅子》

译文:疾病都是由于吃了不洁食物,从口中引起的;灾祸都是由于说话不慎而出口招致的。

解析:这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两个提醒。一是饮食要注意卫生,防止细菌从口中进入,导致患病。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就有这种警觉,是很可宝贵的。二是告诫世人,出言要严紧、谨慎,要对事实负责,不随意乱说乱道,以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祸端。

这不是什么高深的大道理,但却是至理名言,极具警示作用。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现为常用成语。

64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南朝·范晔《后汉书·冯异列传》

译文:在早晨失去了,但在晚间又得到了。

解词:东隅:日出的地方,指早晨。桑榆:桑树、榆树。可理解为落日的余晖照在桑树、榆树的顶端,指落日处。

解析:收获和损失并存,无论社会的发展,抑或个人的经历之中,都是常见的。重要的是,有所得时,不要大喜过望、忘乎所以,不思前进;有所失时,不要万般沮丧、灰心无望、不思改变。而要坚信“失之东隅”之后,重振旗鼓,百倍努力,必能“收之桑榆”。事物的发展与变化之中,包含着辩证因素,常互为因果。只要能胜不骄、败不馁,一贯保持奋进的积极态度,就必然会不断有所得,而避免或转化有所失。

记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名言。

641.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南朝·范晔《后汉书·荀悦列传》

译文:得到与失去只是朝夕般的短暂,而荣耀与耻辱却是千年一般的长久。

解析:此句把“得失”与“荣辱”相对照,为的是强调得与失的深远影响,不容忽视,从而应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好人做好事,做一辈子,就是得。留下的是好名声。好名声就是赞誉、就是荣耀,就流芳千古。这样的生命,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如好人因一时的迷失,做了错事,只要及时悔悟,改正,还可不失为好人。而坏人做坏事,就是失。留下的就是坏名声。坏名声就是耻辱、就是污秽。这样的生命,就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

642.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南朝·范晔《后汉书·孔融传》

译文: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以后不一定出众。

解词:聪了:聪明,明晓。

解析:一般来说,人的智商先天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在幼年期间,孩子与孩子之间,在智力上就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十分聪颖,有的却有些迟钝。但先天条件决定不了人的一生。人如果在幼年期间,异常聪明,但如果自身不努力,或者教育不当,则成年之后,就会是一个庸夫。反之,从小智力一般,或者有些迟钝,但自身刻苦努力,坚持不懈,加之教育得当,就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奇才。

主观努力是主要的,教育得当是必要的。

643.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译文:选择奇美的欣赏品不要失去其真正的精髓;鉴赏花朵但不能摘掉它的果实。

解词:酌:斟酌以决定取舍,可引申为选择。华:花。

解析:刘勰是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文心雕龙》是他的代表作。“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是用比喻来批评一种追求华丽浮靡、不注重反映真情的文风。倡导求真、求实、纯正的文风。深入思考此句的意义,不仅在于纠正文风,对端正人的作风,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即人也应具有朴实无华,追求纯真的作风。

64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译文:演奏过上千首乐曲以后,才懂得音乐;观察了上千把剑以后,才能识别宝剑。

解析:此句的要点是强调必须重视实践。作者以“操千曲”、“观千剑”为喻,说明为了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多写、多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为了正确地评论他人的作品,必须多读多看,积累广博的知识并提高文学修养。进一步深思,还可从中悟出普遍性的意义,即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都必须反复实践。实践出真知。

645.大厦既焚,不可洒之以泪;长河一决,不可障之以手。——北朝·庾信《庾子山集·拟连珠》

译文:大厦已经燃烧起来了,不是用眼泪就可以浇灭的;长河决堤了,也不是用手可以堵住的。

解析:此句以夸张的手法,以“大厦既焚,不可洒之以泪;长河一决,不可障之以手”作比,说明以小补大,以求避开大祸是绝对无济于事的,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对此,当政者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

64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唐·韩愈《昌黎集·杂说四》

译文:人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出现了千里马。

解词:伯乐:春秋秦穆公时人,又名孙阳,善于识别马的优劣。

解析:伯乐历史上实有其人,曾为秦穆公相马。他相马的要领是“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因为把握准确,所以,选了许多良马。此句以伯乐相马为喻,说明像伯乐这样的人才,十分重要而难得。当政者选才,首先要善于发现、识别、选用伯乐这样慧眼识英雄的人才。有了伯乐,大批的精英才能涌现。否则,就会如作者在该文中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称也。”(大意是:千里马常有,而善于相马的伯乐却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好马,却只能在不识马的马夫的手中受屈,死于马厩里,虽然有行千里的才能,但却不能发挥出来,受到称赞。)

社会需要伯乐,时代需要伯乐。

647.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唐·柳宗元《种树郭橐(tuó)驼传》

译文:种植树木的习性是: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移栽树木要保留根部的老土,捣土要细密。

解析:作者在这篇寓言型传记文中,记述了一个绰号叫郭橐驼的种树能手,如何种了许多根深叶茂的大树。本句就是郭橐驼总结出来的种树要诀,对种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寓言的特点是具有劝谕性,常把深刻的道理蕴涵于一个故事之中。在此,可以通过类比,把育树和育人联系起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中有相同之处。种树需要据其特点,育人更要把握特点,因材施教。教育者首先对学生要倍加爱护,充分了解引导鼓励为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像树木一样,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648.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要想使树木长得高大,必须使它的根部坚固;要想使水流得远,必须疏通它的源头。

解析:此句的要点,是强调打好基础的重要。种树“必固其根本”、流水不断“必浚其源”,其他任何事业,也必须打好基础。如盖房、造桥、开发工程、开辟新兴城市等,无不要使根基坚实、牢靠。人的成长也是如此,必须从小就进行基础教育。

“根”要紧,基础要紧。从古到今,从事到人,无不如此。此至理名言,定要牢记、遵循。

649.严霜降处,难伤夫翠松青竹;烈火焚时,不损其良金璞玉。——唐·徐夤《钓玑文集》

译文:严霜降落的地方,难以伤害翠松青竹;烈火焚烧时,损坏不了良金美玉。

解词:璞玉:没有琢磨过的玉。

解析:松竹耐寒,经得住寒霜风雪的侵袭;良金美玉不怕烈火焚烧,这是众所周知的现象。正因为其具有此特点,所以,从古至今,人们常用翠松青竹、良金璞玉来象征人的高尚情操。此句也是这个含义。但用“严霜降处”、“烈火焚时”,更强调处于恶劣和艰难的环境之中,品德崇高、意志坚定的仁人志士,能经得住生死的严峻考验,站得起,挺得住,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令人敬仰。

65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译文:文章应当为时代而写,诗歌应为现实而作。

解析:白居易是历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著名诗篇,世代传诵。除此以外,他还有其独特贡献,这就是建立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与元九书》就是一篇全面而系统的文学理论的力作。而“文章合为事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正是此篇理论力作的精髓。此句精到而准确地点出了文学和现实的关系——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为现实服务,具有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而现实又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文学脱离不了现实,二者密不可分。白居易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千百年来一直都起着指导作用,影响深远。

651.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唐·白居易《策林》

译文:善于消除灾害的人,重视查出灾祸发生的根由。善于调理疾病的人,重视断绝疾病产生的源头。

解析:此句的要点在于“察其本”和“绝其源”。灾祸、疾病的发生,追本溯源,都是有根由的。只有找出根源,才能得到根治。否则,灾祸、疾病还会接踵而来。该名句启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必须花力气“察其本”,根源找准了,再下功夫“绝其源”。这样,问题才能一一解决。

要记下这一至理名言。

652.画竹必先成竹于胸。——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译文:在画竹子之先,心中一定要构成要画的竹子的影像。

解词:筼(yún)筜(dāng):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

解析:此句以画竹必先透彻观察所要画的竹子的影像特点为喻,说明做事以前必先充分观察、了解、谋划,做好充分准备,从而信心十足,心中已有胜算。这是很必要的。俗语说,不打无准备的仗。为了确保行事成功,决不可缺少准备这个重要环节,这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

成语“胸有成竹”,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65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文:人世间的奇特、雄伟、瑰异、非凡的壮观景象,常常是在艰险遥远的地方。

解析:此句是王安石与友人同游褒禅山(即华山),在进入深远幽暗的山洞,所看到的奇异景色的实写。在此可以引申理解为一个哲理,即:无论是攻克科学领域中的尖端难点、或者开创前所未有的宏伟工程,都必须不怕困难、涉险前进,以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坚持到底,直到取得成功。

为获得奇伟瑰怪的成果,就要不怕险远、不怕艰难!

654.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宋·欧阳修等《新唐书·魏徵传》

译文:常常想到产生危机的原因,就能保持安定;常常想到产生祸乱的原因,就能保持太平;常常想到灭亡的原因,就能稳定生存。

解析:此句含义深邃,富有哲理。告诫当政者在国泰民安的大好形势下,万不可安于现状,陶醉于歌舞升平之中。必须具有忧患、风险意识,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思维。国家和社会从来都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在安定、繁荣之中,就有可能含着潜在的危机。如不加防范,则有可能日积月累,不断滋生、膨胀,以至于酿成大患。执政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承担各种困难和风险的高度责任感,居安思危、戒骄戒躁、艰苦奋斗。

链接: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时引用了“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这句话来提醒大家,只有经常思考危机的原因,才能知道如何去防止危机;经常思考混乱的原因,才能将混乱防患于未然;经常思考灭亡的原因,才能明白该如何去发展。

655.行坦途者肆而忽,故疾走则蹶;行险途者畏而惧,故徐步则不跌。——宋·林逋《省心录》

译文:走平坦道路的人,由于放松而大步急走,就容易摔倒;而走艰险道路的人,则因为畏惧而走得很慢,由此就不会跌跤。

解词:肆:任意、放肆。蹶:摔倒。

解析:此句是以日常所见的两种现象——走平坦道路易摔倒,而走艰险道路却安然无事,归结出一个道理,即:遇事都必须谨慎小心,不可疏忽大意、掉以轻心。特别越是处于顺利、平稳、轻松之时,越是要倍加警觉,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加强预见性,防患于未然。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差错,造成损失。

“行坦途者”,切不可“肆而忽”。

656.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元代·郝经《陵川集·原古录序》

译文:义理如果不以文章的形式表达出来,就不能为人所知,而文章脱离了义理,就不能存在。

解词:著:显露、显出。

解析:此句仅用了十个字,就把思想、观点、学说与文字、文章的密切关系阐述得十分精到。道是文的灵魂和精髓,文是道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两者不可脱离。理要出得来、立得住,必须依靠清楚、准确的文章予以表达;文章要使人爱读、受益,其所阐述的理,必须鲜明、正确,精辟。文以载道,相得益彰。

道不离文,文不离理。

657.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明太祖宝训》

译文:事情是当时做的,而功过是非却要到后一辈才能得到真正的验证。

解析:此句深含告诫之意。事情是在当前做的,但效果如何,当时不一定能看得出来,如建房、造桥等。但是其优劣、好差必定要接受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如果坚持质量第一,精工操作,其所建造的高楼、大桥,必能坚固耐用,必能体现百年大计的功效。反之,如偷工减料、敷衍马虎,草草完工,必会造成房屋、桥梁的损坏、倒塌,留下巨大恶果。

此句的告诫之意,就在于做事、做人,都要认真负责,要经得住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链接:2008年3月1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说:“五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温总理在此引用此句在于表明政府在制定治国方略时,必须要经得住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也表现了一个领导者把握现实和思考未来的胆识和魄力。

658.车之不前也,马不力也,不策马而策车何益?法之不行也,人不力也,不议人而议法何益?——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

译文:车子不往前走,是因为马没有尽力,不抽打马而抽打车有什么用呢?法令执行不力,是因为人没有尽力,不去研究人的原因而去找法令的问题,有什么用呢?

解词:不力:不尽力。策:古代赶马用的棍子。此句中的意思是用策赶马。

解析:此句以车与马喻人与法,指出执法不严,不是法令本身的问题,根本之处在于“人不力也”。执行法令的人,或由于惰性而缺乏强烈的责任心;或由于私心很重袒护亲友;或因为收受贿赂等原因,不严格执法,从而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作者指出其要害之处,是为了表明,这种弊病决不允许泛滥且必须根除。此外,此句所述,也体现出一个富有启迪意义,且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不论出现了什么问题或差错,在分析发生的原因时,一定要找准根源、症结、关键所在,而不要被表面现象或枝节问题所障眼。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种观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很具现实意义。

659.水本至清,以泥沙溷之则不清;镜本至明,以尘垢蔽之则不明。——明·张居正《送起居馆讲大宝藏记事》

译文:水原本是很清澈的,但混入了泥沙,就混浊不清了;镜子原本是很明亮的,但沾上了尘土,就不明亮了。

解词:至:极、最。溷:同“混”。

解析:清水混入泥沙就不清了;明镜蒙上尘垢就不明亮了,这是日常所见的现象,而且是很浅显的道理。作者就是运用这个切入点引进,用比喻手法,表达出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即:人如果受了不良思想的熏染,原本健康、纯洁的精神世界也就会如同清水和明镜受到泥沙、尘垢污染一样,变得污秽不堪了。青少年时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待人处世上尚处于单纯、幼稚阶段,一定要接受家庭、学校的正面教育,严格把握自己,防微杜渐,不受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和歪风邪气的影响。

660.成功非难,处成功尤难。——明·张居正《答中丞孙魁溪》

译文:取得成功并不难,难的是保持住成功。

解析:取得成功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但和保持住成功相比,更难的还是后者。因为,在为取得成功的过程中,目标十分明确,信心很足,勇于付出辛勤劳作,不怕艰难困苦。而在取得成功之后,容易在不觉之中沉浸在欣喜之中,放松要求,松懈了下来,甚而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从而停滞不前。骄兵必败,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以胜不骄傲、再接再厉的态度来对待成功,才能不断取得成绩。

661.凡取人,当舍其旧而图其新。——明·薛瑄《薛文清公要语》

译文:判断一个人的优劣,要看他现在表现如何,而不要计较他过去如何。

解析:此句的要点在于要用发展眼光去评判一个人。这其中包含着辩证因素。一个人的前进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一路绿灯,其间充满着崎岖坎坷。走错了路,做错了事,甚至犯了严重错误,都有可能,或者是不可能避免的。人不怕犯错,关键在于改不改错。只要勇于认错,坚决改错,就是好的。改过自新之后,错就不存在了。此时,如果再对过去的错,揪住不放,就观念陈旧,形而上学,太不应该了。

662.解铃还须系铃人。——明·瞿汝稷《指月录·二十三卷》

译文:要想解开铃铛,还是要找系上铃铛的人。

解词:系(jì):结、扣。

解析:此句流传广泛,为人们所熟知。值得深思的是它的比喻意。“系铃人”是指引出问题,或惹出麻烦的人。“解铃”就是去解决。问题和麻烦出来了,就要找出造成这个后果的责任人。追本溯源找出问题所在,这样,问题才能得到解决。重要的是“系铃人”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尽力解决、弥补,而不要推诿、拖延,置若罔闻。谁出了问题,就由谁去解决。做事要有了这样的针对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此句已成为成语被广泛使用。

663.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来。——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

译文:如果不是经历了一番彻骨的寒冷,怎么会有梅花那扑鼻的香味呢?

解析:梅树耐寒,在经历了冬季的冰天雪地的彻骨寒冷之后,早春开花,香味扑鼻。正因为梅花有此特点,人们通常把此花人格化,赞扬其具有抵御严寒侵袭的骨气和意志。此句正是突现了梅花这种战胜天寒地冻的气概。它启示人们,只要能经得住艰难困苦的磨炼和考验,就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664.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住一个悔字。——明·洪应明《菜根谭》

译文:功劳盖世,不能骄傲自满;犯有弥天大罪,要悔过自新。

解词:矜:自尊自大。

解析:此句中的精髓在“矜”、“悔”二字。无论立下了多少丰功伟绩,盖世功劳,只要滋生了妄自尊大、居功自傲的情绪,就会止步不前,甚而一败涂地。无论犯下什么弥天大罪,只要痛下决心、洗心革面,就能有光明前途。这入木三分的告诫和激励,极其深刻有力。

立下盖世功劳者,要记住:“矜”是大敌;犯下弥天大罪者,要记住:“悔”是救星。

665.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进邪蹊。——明·洪应明《菜根谭》

译文:口是心的大门,如果防守不严,不该说出的机密就会泄漏无余;意志是心的双腿,意志不坚定,就会走向邪路。

解词:蹊:小路。

解析:这是一句警示语。提醒世人一是守口如瓶;一是意志坚定。两者都十分重要。俗话说:祸从口出。如果不严把口风,把不该说的重要机密,随意泄漏,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后果严重。其实,口严并不是很难做到的,只要高度重视,真正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就可避免。意志坚定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磨炼、需要经过严峻的考验,但只要目标明确、主观努力、信心十足,几经摸爬滚打,就可练就刚毅品格,掌控自己,抵制诱惑。

666.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不求荣,斯无辱;不干誉,斯无毁。——清·魏源《黙觚·治篇十六》

译文:不追求福运,就不会有灾祸;不计较所得,就不会有损失;不求荣耀,就不会受辱;不企求荣誉,就不会遭到诋毁。

解词:幸:希望,追求。斯:这样。干:追求。

解析:此句深含告诫之意。提示人们不可为私利而求名、求利、求得、求荣。一个人一旦背负了私欲的枷锁,就会被“福”、“得”、“荣”、“誉”所裹挟,所求无限膨胀,贪得无厌,无所不用其极。而接踵而来的,就必然是“祸”、“失”、“辱”、“毁”。福中有祸、得中有失、荣中有辱、誉中有毁,就是由此而发生的变化。为人一定要实实在在、本本分分、安安生生、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万不可有非分之想。

667.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清·魏源《黙觚·学篇七》

译文:夏天到了最热的时候,就不再热而开始冷了;冬天到了最冷的时候,就不再冷而开始热了。

解析:作者以寒暑变换的自然现象,说明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事物发展到了顶点时,就必然会向其对立面转化。这就叫做“物极必反”。人们如果能自觉地认识到这个规律,就能够适应这个规律,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促成事物的变化。如:当自己遭遇了极大的挫折和打击,处于走投无路的困境之中时,不灰心,不低头,以百倍信心和不懈努力,迎着困难奋进、拼搏,定会开辟出前景辉煌的光明道路。

668.临事贵守,当机贵断,兆谋贵密。——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译文:面临危急的事态时,贵在能持守;在处于关键时刻之际,贵在快速决断;预先谋略,贵在考虑周密。

解析:此句连续用了三个“贵”字,强调提高处事能力的重要性。人到了成年阶段,都要承担不同的工作责任,每天都必须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尤其是担负着各级领导职守的人,更是常常必须做出各种决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不断提高处事能力,力求具有三“贵”——遇有危急,头脑清醒,镇定坚守;在关键时刻,当机立断;具有周密的预见能力。这些能力是通过大量的实践,积极努力才能获得,绝不会自然形成。

66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译文:由节俭变奢侈容易,由奢侈变节俭困难。

解析:节俭是美德,奢侈是劣行。节俭能兴国兴家,奢侈可败国败家。要使自己具有节俭的好品德,必须自觉抵制安逸享乐思想的侵蚀,练就刚强的毅力,这是很艰难的一个过程。而一旦经不住花天酒地、浮华富贵生活的诱惑,就会很快堕落下去,跌进奢侈靡费的泥坑而不能自拔。所以,曾国藩断言“由俭入奢易”。而如果再想“由奢入俭”,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这两句箴言的告诫意义实在是太深刻了!

要培养节俭的好品德,万万不可“由俭入奢”啊!

求知治学

67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译文:饱读过万卷书,下笔写文章就有如神助。

解词:韦左丞:即韦济,曾任尚书左丞。

解析:这首诗是杜甫困守长安,未得重用,向时任尚书左丞的韦济请求帮助时所写。全诗抒发了壮志未酬的积郁,留下了千年流传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所以能成为诗圣,首先在于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精深。他的深切体会感受,通过诗句传于后人,这是难得而可贵的精神财富。确实,人人都应读书。书能使人胸襟开阔,能使人自强自立,能给人以睿智,能净化灵魂,能指点迷津。读书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7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译文:不间断地坚持学习,并时时实践,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解词:时习:时时实践,不放松。习:本意是飞鸟的翅膀反复振动,此处意为实践、演习。说:同“悦”。高兴、快乐。

解析:此句是表明学习及不断参加实践活动十分重要,并指出学习过程应是很愉快的事。孔子所指的学习,主要指效仿先哲。现在理解此句中的“学”字,除包含效仿先人之外,还应全方位地涵盖所有的学习内容。

人不可一日不学。通过学习可获知识技能,可晓科技新知,可知天地之大,可溯历史长河,可观世界风云,可懂人生真谛。学习能给人以睿智,能净化灵魂,能指点迷津,能绝物欲,弃浮华。不断学习和实践,永远是成功的重要资本。

不断学习,就不断有收益,就不断富有、充实,因此,学习之中必然蕴含着乐趣。而乐趣又在不断地推动着学习的深入。

学习是一种根本性的快乐,缺乏兴趣的学习,是被动、无奈之举,必然得不到真知。

学习本来并不是人人天性中都会感到愉快的事,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磨炼、体味和感悟。如果能在学习中,自觉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即达到了学习的最高境界。

求知治学

67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坚持学习从不感到厌烦,指教别人从不感到疲倦。

解析:孔子言简意赅地表述了学习和教学的正确态度。知识是无边的,并且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知识又在不断更新,而人生的时间又很有限,所以,对待学习,应当始终抱有新鲜感、紧迫感,坚持不懈,学无止境、从不厌烦。如果在学习中感到了厌烦,这是十分有害的,如不及时纠正,则将贻误终生。

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应把传授知识视为自己的天职,尽职尽责,认真指导,解疑答惑,耐心辅助,不知倦怠。

67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文:学习中不注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而放弃了学习则会由疑惑而无所得。

解词:罔:迷惘、糊涂。殆(dài):危险。可引申为疑惑而无所得。

解析:此句在于说明学习的正确方法,即学中要思,思中要学,两者不可偏废。为了获得真才实学,首先要进入书中。书中有真知灼见,书中有前人的智慧经验。但只埋头苦读而不思考,不结合实际灵活吸收、发挥、深化,则书中所有,就成为不了自己的才智。所以,还要走出书本,要思考。一入一出,就会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从而获得真才实学。

674.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译文:重温已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悟出新的意义和感知。

解析:“温故而知新”也是学习中应当掌握的正确方法。“故”和“新”是因承相续,相互关联的。故知是长期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知形成的基础。新知是故知的延续、更新、充实和发展。当代的新知识、新事物,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孕育出来的,所以必定带有历史的积淀。不能知古,何以知今?

任何时候,都不可忽略历史、不可忽略故知。

67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解析:人应该处处求实,做人要实,求知也要实,来不得半点虚假浮夸。“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体现了这种求实的态度。大千世界包罗万象,人的所知、所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使是知识渊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也不可能无所不知,这是十分正常的。所以,如果自己遇到有所不知、有所不懂的知识或事物,就要勇敢承认、虚心求教。决不应装腔作势,不懂装懂、不知装知。只有抱着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学习如此,做事也如此。

67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译文: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学习中充满着乐趣忘记了忧愁,不觉得快要老了。

解析:学习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进入学习境界之中,就如同到了五彩斑斓的世界和蓬莱仙岛,其中有无尽的文化宝藏和科学精华,任人潜心攻读、汲取、品味、领悟,神驰意会、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的幸福。

67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文:聪敏而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求教而感到可耻。

解词:不耻:不认为是可耻。

解析: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具有“敏而好学”的好学风之外,“不耻下问”也是一种十分难得而可贵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品德。一般来说,地位高的官员或资深的师长,所掌握的知识或能力通常要多些强些,但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某些缺漏。而普通人在某些方面具有的特长或经验可能胜过前者,所以,人和人之间,不论资历、地位、学识有何不同,都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尤其是身居高位者,一定要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不应以“万事通”的傲慢姿态自居,盛气凌人,颐指气使。这其实是一种虚荣和无知的低俗表现。

67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文: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学习,对他们的不足应引以为戒,不去效仿。

解词:三:可指三人,也可指多人。

解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学习上十分虚心的表现,应大力倡导。每个人在品德和学识上都各有长短。对于自己的短处,一要认识清楚,二要向他人学习,以取长补短。这样,必能有长足的进步。在向他人学习时,还要加强分析能力,如发现了他人的不足时,定要引以为戒,不可盲目效仿。

67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用饭不求饱餐,居住不求安逸舒适,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接近有德的贤人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做就称得上是好学的了。

解析:在只有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一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是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君子”是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学识渊博的人的典型代表,也标志着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

孔子的这段话,表述了君子的食、居、事、言、行的规范表现。此段文字中,尤其应当注重的是“可谓好学也已”一句,因为,此句概括了“学习”的全部内涵。一般情况下,一提到学习,就认为是指文化、科学知识而言。当然,“学习”应涵盖文化、科学知识,但除此之外,“学习”还包含着更重要的内容,即学会如何为人处世。如“食”和“居”都是人的安身立命的必要条件,而对此,孔子主张要“无求饱”、“无求安”,即不贪求过分的舒适安逸,要注重追求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则要求学习中,要着重加强道德修养。

68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译文:不到苦思冥想还不得要领的时候,不去启发;不到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

解词:愤:烦闷。此处可引申为急于解决而又不得要领时的急躁心情。悱:想说而又不知道如何说。

解析:这是孔子有关如何正确教育学生的名言。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必然常常会遇到许多不解的难题。当向老师求教时,老师不可立即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把握主题,在学生急于求得解决时,适当引导,启发,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的积极性,以求自己找答案。这样,他们既解决了自己的难题,又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孔子的这句名言无疑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师们应多多效法。

链接:2005年9月9日上午,在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教师代表时,引用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向教师提出希望,希望大家在教学工作中实行启发式教育,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681.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老子·德经》

译文:知道了,但又不显示自己知道,这是好事。不知道,但却装着知道,这是弊病。

解词:不知知:可理解为“不知强为知”。

解析:老子的这两句话,体现了求实、谦逊的良好学风。与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义相同。“知不知”这种谦和虚心的态度,可转化为汲取学识的原动力,从而能够掌握更深广、更实在的知识。抱着“不知为不知”这种求实的态度,则能促使自己进一步增强学习积极性,从而能坚持不懈地刻苦攻读,以求得更快进步。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应当不受时代限制,不断发扬光大。

那种“不知知”,不学无术、不懂装懂、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恶劣学风,有害无益、危害极大,必须坚决遏止。

68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止境的。

解词:涯:边际、极限。

解析:庄子以生命有限而求知无限作比,激励人们要求取真知、永不懈怠。其意义现实而深远。知识是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拥有智慧的头脑,才能具有真正的本领、技能,才能为生产建设、科学事业服务。知识在不断更新、加深,学无止境是不变的要求,是永恒的规律。不论是处于少年、青年或中年还是老年阶段,学习都应是首要任务,常学常新,乐此不疲。

68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译文:木材经过墨斗画线加工就直,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变得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都检查反省自己,就明达而行为没有过失了。

解析:荀子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恰当比喻,深透地表述了人的成才,必须要像木的“受绳”和金的“就砺”一样,经受艰苦的磨砺。人的磨砺成才,主要应在学习和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体现。所以,荀子就要求“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博学”即广博地汲取知识,以使人获得真知智能,使人具有远见卓识、胸襟开阔。“日参省乎己”则强调自我反省。自省是思想修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题。通过自省,人可以正确认识自己,可以找出不足,修正错误,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纳入到良性循环之中,从而得到长足的提高。如果长期自觉地勤奋学习,自我反省,就必然会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英才。

68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译文:骏马腾跃一下,也不能超过十步;劣马拉车跑十天(也能达到千里),成功的原因在于不停顿地往前走。

解词:骐骥:良马、骏马。十驾:十天的行程。马拉车一天的路程为一驾。

解析:荀子在《劝学》中,十分善用比喻。每一个比喻都含有深意,都具有启发性。此句也具有此特点。他把良马和劣马相比,其意在于表述学习必须下苦功夫,必须不懈努力。“功在不舍”是此句中的精髓。人的天赋、智力强弱各有不同,但对掌握知识和成就学业,并不起决定作用,关键作用在于主观上是否勤奋学习、刻苦努力;是否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习如此,成就事业也是如此。

68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文:如果不半步、一步不停地积累,就不能到达千里之遥;如果不积累涓涓细流,就不可能汇成大江大海。

解词:跬(kuǐ)步:半步。

解析:此句和上句所表达的观点是一致的。它以千里之遥是一步步走到的,大江大海是涓涓细流积累而成作比,强调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期望人们在学习上应具有持之以恒、刻苦努力的精神。荀子的这个比喻十分贴切、形象,易于理解并能引起深思,读来受益匪浅,已成为千古流传的经典名句。

求学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积累,事业也同样需要,只要做事,都需要坚持和积累。这不仅是种功夫,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68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译文:如果刻几下就停了下来,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属、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解词:锲(qiè):雕刻。镂(lòu):雕刻。

解析:此段名言也是阐述坚持的重要性。以“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两种不同做法及不同的结果作比,说明了学习上不同的态度及不同的结果,力主学习应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具有深刻的告诫意义。确实,如果想使自己具有渊博、丰富的知识和超强的技能和专长,必须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必须具有坚定的志向和意志;必须手不释卷、潜心钻研、刻苦攻读;必须磨炼出迎难而上、从不懈怠、绝不放弃,坚持、坚持、再坚持的苦功夫。

一个人如果由于不求进取而浮躁和懒惰而“锲而舍之”,就会造成“朽木不折”的后果,从而一事无成,成为一个庸人。对此,务必警惕!

687.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

译文:君子的学习,要从耳朵听进去,牢记在心中,融贯全身,表现在一举一动上。

解词:箸:同“著”。明晓,可引申为通晓,记住。

解析:这段话集中论及对学习的要求,十分精到。荀子对学习的要求是精、深、透,而更重要的是要与实践密切结合。学习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入乎耳”,即要专心致志、字字入耳,不能有任何疏漏;“箸于心”即在字字入耳后,将所接受的知识牢记在心;“布乎四体”即将从外界输入的知识,经过全面而透彻的领悟,融会贯通,熔炼为自身可运用自如的真知。果能做到上述的要求,就达到了精、深、透的境界,进而切切实实地获得真才实学。学习到了如此上佳的境地,按荀子的要求,还是不够的。“形乎动静”表明了他的最高要求,即要将学习和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实践,学以致用。

688.不闻不若闻之,闻知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也。——《荀子·儒效》

译文:不听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知道,知道不如做到。学识到了能运用于行动,就到了顶点了。

解析:荀子这段话层层递进,强调了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以达到“知”,然后更重要的是要达到“行”。如能达到这个高度,就圆满地完成了学习、提高、实践的全过程。而其中的核心是“行”,即行动是最重要的。荀子此段论述,完全符合辩证唯物观念。在两千多年之前,就达到了这个认识高度,实在难能可贵。

689.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势解》

译文:海不推辞河水的注入,所以能成就它的宽阔博大;山不推辞土石的累积,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峻;士人不厌弃学习,所以能使他成为圣贤。

解析:此句中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和“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是用来比喻和衬托“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的。其要义在于鼓励士人刻苦攻读,学而不辍。正如河水是大海、土石是高山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一样,学识是造就士人成为具有远见、睿智、卓尔不群的圣贤所必须具备的养分和资源。所以,凡是有志之士,决不可厌学,更不能弃学。

链接:2004年3月14日下午,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针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关于本届政府政治体制改革具体目标的提问,温家宝总理回答说:“去年在这里我曾把社会主义比作大海。‘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就是说社会主义只有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发展。今天我在这里又想把社会主义比作高山,‘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温总理在此处引用管子的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了形象的描绘,指出只有抱着坚持不懈、积少成多、奋斗不止的决心,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不断前进。

690.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译文:大路由于岔道太多,而跑丢了羊;学习的人因为目标太多而丧失了年华。

解词:歧:岔道。多方:目标杂而多。丧生:丧失了年华。

解析:文中以“大道以多歧亡羊”来比喻“学者以多方丧生”。爱学习是好的,但必须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确立专一目标,步步提升。不可脱离自身实际,盲目制定多而杂的目标,把学习引入一片混乱的境地。长此以往,必将会荒废宝贵的年华而一无所获。

这对正处于学习期间的学子们,是一个十分必要的告诫,应牢牢记住。

69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之后,才知道自己掌握知识的贫乏。

解析:一个人在未曾学习之时,知识对他而言,完全是一片空白。因而他意识不到知识的宽泛与渊博,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反而感觉不到自己缺些什么。随着学习的深入,开始进入浩如烟海、无边无际的知识大宝库时方才深深地感受到“学然后知不足”。一个教师,开始从教时,一切可能会比较顺利,但随着教学的深入和难度的加强,加之新知识的不断增多,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快速增强,教者就会感到“教然后知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无论是对学或教,都是一种富于积极意义的激励。因为感到了自己的不足,才会强烈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努力,去冲击知识的最高点。

69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文:玉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不能懂得道理。

解析:此句以“玉不琢,不成器”为喻,说明“人不学,不知道”,以鼓励人们刻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从而成为知识渊博、知书达理的优秀者。“玉”是一种很珍贵的矿石,质地细而光滑,可用来雕琢各种装饰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以此喻人,显示了先圣对后代的期望。此名句广泛流传了数千年,始终起着激励、告诫作用。

69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译文: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相互切磋、探讨),就知识浅陋见识不广。

解析:此文句提倡学友之间要互帮互学、交流切磋、共同提高。这是非常必要的。个人苦读是必要的,但只限于此,遇有疑难问题,由于思路不开阔,就很难突破。再者,个人的知识面有限,难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常和学友一起学习,相互启发,交流,学习的速度和效果,就会快速增长,大有裨益。此外,和学友常一起切磋,还可增长学习乐趣。总之,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应长期坚持。

“孤陋寡闻”现已演变为成语。

694.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礼记·学记》

译文:一旦错过了时机,即使十分勤奋刻苦,也很难有所成就。

解析:此句意在为了学有所得,有所成就,必须把握好时机。这在学习上也是必须注重的。学习的时机可以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习的内容,这多表现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诸如所要学的专业,是否在创建上有显著突破并形成了热点?环境、趋向和条件是否有利?二是学习的年龄、精力和时间的确保上,是否具有有利条件?有利则是好时机,好时机就要紧紧抓住,万不可轻易放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695.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译文: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好味道;虽然有最好的学说,不学习就不了解它的益处。

解词:弗:不。旨:味美。至:最,极。

解析:美味佳肴,摆在桌上,常使人垂涎欲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以此比喻丰富的知识和最正确、最有价值的学说,十分贴切而形象。不断学习是人的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人的进步、成熟的阶梯。尤其是那些经过历史考验、锤炼,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说,更需要深入领会,精心钻研,从中增长智慧,提高水平。

喜吃美味佳肴,更爱读书明理。

696.教学相长。——《礼记·学记》

译文:教和学是相互提高和促进的。

解词:长(zhǎng):增长。

解析:教和学,构成一对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从一般情况上看,教者在起着主导作用,学者是在教者的指导下学习各种知识。固然,教者确实是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学者绝不只是单纯的从属者,教和学的全部活动中始终是“相长”的,其关系是互相提高和促进的——学者在教者的指导下,不断地获得真知,而学者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在不时地对教者起着激励和促进的作用。学者所学的难度、深度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加强,对教者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如果教者不能顺应形势,及时扩充知识提高自己,就必然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总之,教和学之间,都应当正确认识其间的关系,相互提高,共同进步。

69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译文:学者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周密地询问,慎重地思索,明白地分辨,坚实地行动。

解词:笃:坚实。

解析:“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学习过程中,五种方法与步骤,都十分重要,缺少任何一个步骤,都会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博”是指知识的掌握应在于广和宽。“审”、“慎”、“明”在于深入思考、辨别。而“行”则是学习成效的体现。学的目的在于用,用就是实践。

以上五个步骤,对所有的学子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9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译文:爱好学习就近于智慧了,努力实践就近于仁义了,知道羞耻就近于勇敢了。

解词:知:同智。

解析:此言倡导世人要好学、力行、知耻。一个人如果好学,就必然能增长智慧和才能;如果不断实践,就会从体验中进一步增长道义方面的认识;如果有知耻心,就会无所畏惧,勇气倍增。这三个方面的磨炼和修养对一个人的成长、成熟都大有裨益。

69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译文: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解词:假:借助。

解析:“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知识无边,一个人要想获得渊博的知识,必须博采众长,向周围的人学习、请教。凡是新的,有用的,自己未掌握的,都要广泛的汲取,永不满足。万不可自以为是,故步自封,不求进取。

700.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汉·刘向《说苑·建本》

译文:小的时候爱好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爱好学习,就像中午的阳光;老年时爱好学习,就像点燃的蜡烛的光亮。

解析:此名言讲的是学习。人要求知、成长、进步不能不学习,所以学习应当是人生的第一需要。文中讲到了人生的三个阶段的学习,把青少年的学习阶段比成初升太阳,是为了强调这一年龄段,是学习的最好时光;把中年人的学习阶段比成中午的阳光,是为了说明这一年龄段,虽然不如青少年的朝气,但仍然不失为好时机,学习不应有丝毫放松;把老年人的学习比作蜡烛的光亮是为了鼓励老年人坚持学习。老年人无论从精力和记忆力等方面,都无法与青少年、中年人相比,但应有“老当益壮”、“壮心不已”的精神,不放弃学习。

70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汉·刘向《说苑》

译文:书籍好像是药品一样,善于读书的人,可以解除一些人的愚昧。

解析:把书喻为治病的药,着重强调读书之后,在哲理、认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一个人在读书之中,智慧不断增长,在生活中,就可以随时正确解决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就有力量抗击困难、苦恼、挫折,从而消怒、化郁、开朗、乐观、自信。药要善用,不善用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致人死亡;读书也如此,不加选择地读或不学以致用,就可能走向邪路或成为读死书的愚人。

702.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汉·桓宽《盐铁论·殊路》

译文:如果不注重内在素质的提高,而只学些表面上的华丽词藻,即使有贤师良友,也只能像在油脂上作画,在冰上雕刻一般,只是白白地浪费时间,损耗功夫。

解析:此句是对学风的深刻论述。作者倡导刻苦攻读、练就真功夫,批评浅尝辄止、徒慕虚华的不良学风。如果学风不正,且不思改弦易辙,其结果必然是“费日损功”。

要想获得真知,必须端正学风。

703.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汉·王充《论衡·实知》

译文:不学习自己就知道,不向他人请教自己就通晓,从古到今,从来就没有这样的事。

解析:此句言简意赅地指出,如果自己不学习、不请教,就一无所知。意在强调必须认真刻苦、毫不松懈地坚持学习,不可掉以轻心、不可取巧耍滑。

一般情况之下,青少年都要进入正规的学校系统地学习,以获得应有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如果因各种情况所限,进不了学校,但只要有决心、有恒心,刻苦努力,也可自学成才。所谓“无师自通”,也是这个道理。

牢记列宁的名言:学习、学习、再学习。

704.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译文:趁孩子的心地纯洁,尚未被社会上泛滥的不良思想所污染的时候,就加强教育,这样就容易培养良好的品德。

解词:滥:泛滥。谕:告诉、吩咐。文中可作“进行”解。

解析:此句是强调对少年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孩童时期,其头脑像一张白纸一样,接受高尚、纯净的品德教育,就为其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责任家长首先要承担起来,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身为父母的人,一定要牢记“心未滥而先谕教”的古训。

705.良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心巧。——晋·葛洪《抱朴子·极言》

译文:一个高明的工匠,能够教给人如何使用工具,但不能使人一定成为心灵手巧的工匠。

解词:规矩:校正圆和方的器具。

解析:此句的中心意思是以“良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心巧”为喻,点明教和学的关系。老师的教,固然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真正掌握知识和本领,根本上还在于学生的学。这正应了一句俗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就是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要下大功夫、苦功夫,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能成才。

70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译文: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深,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深思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解词:嬉:游戏、玩耍。行:德行。随:随意,随大流。

解析:此名句是师长对学生的教导和指引。千百年来,对一代一代的学子都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指导意义。为学者要想掌握真才实学和专业技能,就必须勤奋刻苦,不可耽于玩乐、荒废学业。要想形成优良的品德,就必须深入思考,具有独立见解,不可随波逐流,误入歧途,毁掉前途。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良才精英,都是循此成长起来的。

70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解析:此句用短短的六个字,言简意赅地明确了教师的职责。“传道”,以当今的时代,应当理解为德育。使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德育在教育中是第一位的,教师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落到实处。“授业”、“解惑”属智育。通过课堂授课,课下答疑,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文化和专业知识、技能。这也是教师的重任。

链接:2005年9月9日上午,在我国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了北京市优秀教师代表。在与教师代表谈话时,温总理援引唐朝韩愈的《师说》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在毕生中一定要做好的事情。现在我们讲传道,就是要给学生传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授业就是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本领,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杰出人才;解惑,就是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解疑释惑……”温总理用韩愈的话谆谆教导教师们要忠于职守,为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而努力。感情真挚,言语亲切,十分感人。

708.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唐·韩愈《师说》

译文:弟子不一定比不上师长,师长也不一定比弟子高明。

解析:本句的中心意思,是表达了一种观念:弟子在师长教诲之下,学有所长,富有创新,其成就超过了老师。这种观念是富有发展眼光的,应予以充分肯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要比一代强。作为培养一代新人为职责的教育者,对“师不必贤于弟子”一说,应当欣然接受,并应当为后代超过自己而倍感自豪、欣慰,并激励自己更加热爱教书育人的工作,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努力工作。

709.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唐·皮日休《日箴》

译文:只有书是最有彩的,比西湖更艳丽;只有文章是最华美的,比百花还要秀丽。

解析:此句用诗的语言,极写书的华美和光彩:“艳于西子”、“秀于百卉”。确实,书是个斑斓世界,走进书中,可知天地之大、可溯历史长河、可观世界风云、可晓科技新知、可懂人生真谛。书能使人知识渊博、胸襟开阔、自强自立、高雅脱俗。

书如此,能不爱书吗?

710.文学之于人也,譬乎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唐·皮日休《鲁门隐书六十篇》

译文:文学对于人,就像是药。服用对了,就有益处;服用不对,反而有害处。

解词:文学:古代将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统称为文学。句中的“文学”可泛指书籍。

解析:此句以服药得当与否作比喻,提示如何读书。读书要有选择。一则要选好书,选自己在不同时期适合和需要读的书;二则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读书。这样才能不断地从读书中获得真才实学。如果读书选择有误和方法不当,就会如同药不对症,反而从中受害。此句与701句意同。

要读书,读好书,以好方法读书。

711.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宋·林逋《省心录》

译文:善于教育子女的父亲,应当在孩子还是婴儿时,就开始着手施教。

解词:孩提:幼儿。

解析:此句所谈是家庭教育问题。它提示父母要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尚未接触社会,十分单纯,此时就抓紧教育,孩子非常容易接受,且记得牢靠,可为之后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忽略了早期教育,待到孩子接触社会和他人,受到一些不良影响,形成一些坏习气之后,再去教育,就会事倍功半,困难很大了。

71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代·朱熹《读书之要》

译文:学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步步深化,并且要反复熟读,认真思考。

解析:此句是针对掌握知识的规律和特点而提出的。任何知识都是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逐步形成系统的。所以,学习也应适应这个规律和特点,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决不可跳跃式或蜻蜓点水式地快速划过。“循序而渐进”,再加上“熟读而精思”,书中深邃的含义和要领,经过刻苦攻读,自然会深刻领会,铭刻在脑子里,经久不忘。

“循序渐进”已成常用成语。

713.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宋·陆九渊《语录下》

译文:学习最怕没有疑问,有疑问学习就能有进步。

解析:这是有关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学习中要不断提出疑问,带着疑问学,必有长进。这个观点是对的。因为,有疑问,就说明有不懂之处,知识掌握有缺陷,也说明有解决疑问的要求,有不断学习的愿望。通过请教和攻读,疑问解决了,学习必然有提高,知识必然不断增进。如果没有疑问,也从不想提出疑问,这就说明学习处于了停滞状态,从而就不会有提高。这对为学者,是一个大敌。为学者要牢记“疑则有进”。

714.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译文:不用心思考,就会有疑惑;不探求,就不会有所得;不向别人请教,就无知。

解析:句中所提出的“三不”,都是错误的态度。要想使自己学识渊博,具有真才实学,就要善于深思熟虑、探本溯源、虚心求教。那种“不思”、“不求”、“不问”的惰性情态,实质上是一种不求上进、无所作为、随波逐流的消极人生态度。

要改“三不”为“三勤”。

715.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雪篇》

译文:为学之道,没有比能弄懂事理的前因后果,从始至终的发展过程更重要的了。

解词:本末:本意是指树的根部和顶部。比喻意是指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

解析:“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是对学习的深层次的要求。即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所学的知识、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内在联系的规律性,要有深度透彻的把握,不满足于一般化的肤浅了解。这样才能具有经得住推敲的真才实学,从而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这很难,但必须努力做到。

716.为学大病在好名。——明·王阳明《传习录》

译文:学习最忌讳的大病是图谋功名。

解析:把学习的目的定为图谋功名富贵,称为人们最忌讳的“大病”,可见其严重性。为“好名”而学,会有一定的动力,也能学到一些知识,但是,学成之后,只是为了满足一己私利,只是为了升官发财而用,不为社会和大众服务,就毫无社会价值可言。再者,即使求得了功名富贵,由于贪欲的不断膨胀,也会利令智昏地作出违法乱纪、危害社会的坏事。所以,这“大病”必须根治。

717.圣贤之书,不是教人专学作文字求取富贵,乃是教天下万世做人的方法。——明·高攀龙《读书法示揭阳诸友》

译文:圣贤的书,不是教人学会写文章以求功名富贵,而是教天下和世世代代所有的人学会如何做人。

解析:此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一个重要而深刻的主题。即:明确教育的目的。文中所述的目的就是两个字:“做人”。在封建社会时期,教和学的目的,高度的统一,就是为了金榜题名,富贵荣华。在这里,作者却明确地提出“教天下万世做人的方法”,是多么难能可贵!而事实上,这也确实是最重要的。通过教学,使被受教者懂得爱国爱民,懂得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懂得如何待人处世等,才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和有用之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是和学做人一样,是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在这个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指导下,就能够培养出一代一代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教天下万世做人的方法”直到今天,仍体现着鲜活的生命力。

718.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译文:要想知道天下的世事变化,就要读古人的书。

解析:作者力主多读古人的著作,这是很有必要的。古书是先哲们遗留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智慧的结晶。读古书可了解数千年来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化。可从中了解历史发展规律,可学习先人的聪明智慧和顽强斗志。历史是现代的昨天,现代是历史发展的今天。学习历史,是为了认识、把握今天。

71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译文:读万卷书,走万里路。

解析:此句短短八字就对求知者提出了全面而严格的要求,堪称为行知警语。一个求知者,首先要“读万卷书”。只有多多读书,才能学识渊博,获得真知。而只是停留在闭门读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行万里路”。即走出去参加实践活动,锻炼、提高能力。把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才能全面发展。

链接:2003年10月19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了世界旅游组织第十五届全体大会。在会上的致辞中温总理引用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名言。温总理引用此名言在于展现中国传统的“知行”理念,同时也鼓励国际友人到中国来游览名山大川,以行万里路,感受中国特有壮丽景色的灵气和精华。

720.学不足以修己治人,则为无用之学。——清·方苞《年谱序》

译文:如果学习达不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管理政务、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就是无用的学习。

解词:治:治理、管理。句中可引申为管理政务,服务于社会。

解析:作者在此句中十分鲜明地提出来一个建设性的观点,即:学习要达到“修己治人”的目的。按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要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要加强思想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品质,练就服务社会的各种能力和本领。知识和品德修养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如果有所偏废,“修己治人”的目的达不到,“则为无用之学”。这对于社会发展与进步及自身的成长成才,都危害极大,不容忽视。

学习中的“修己治人”教育,在任何时代都要置于第一位。

721.身教亲于言教。——清·魏源《黙觚·学篇二》

译文:用行动教育人比用言语教育效果好。

解词:亲:靠近。句中可引申为“胜于”。

解析:此句在教育界早已被广泛应用,教师们都深懂此理。确实,言教是常用的主要教育方式。因为,道理、观念、知识等都需要口授。而一个教育者,只有言教,没有身教,就是一种残缺的教育,就达不到教育应有的效果。因为,身教是身体力行,是言教的实践和体现。身教的典范和启示作用,是任何言语都无法替代的。一个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师长,必定是言传身教的典范。

身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其生发出来的示范作用极大。

72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曹雪芹《红楼梦》

译文:能够对世界上的事透彻了解都是学问;能够对人情世故熟悉通达就是文章。

解析:这是一副对联。中心意思是:鼓励世人要多接触社会,多参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判断等各种能力,从而“世事洞明”,准确、深入、透辟地对社会各个方面,都能有深刻、正确的认识,成为一个成熟而有造诣的人。同时,还要在社会生活中,熟悉人情世故,把握待人接物的要领,从而使自己通达干练,营造出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网,以有利于事业的发展。

要想使自己有见识、有阅历、有实力,就要深入社会、洞察社会,和社会相融合。

723.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译文:有真知的人,必然不夸自己有才能;有实学的人,必然不夸自己有学问。

解词:矜:自尊自大。

解析: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深深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所以,无论已经掌握了多少真知灼见,都会感到不足。必然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从不会自满自足。这是一种大彻大悟、一种智慧和境界,是具有真才实学的表现。那些只有些许肤浅知识的人,就飘飘然地夸夸其谈、目空无人、自尊自大。其实,这正是浅薄、庸俗、无知的自我暴露。

学无终点,永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