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365天读历史
7982600000030

第30章 世界历史·中世纪 (1)

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公元4~5世纪,罗马帝国日益衰落,高卢在北方日耳曼蛮族不断渗透与入侵下,逐步被各日耳曼部落王国所分治。在这些日耳曼部落所建立的王国中,对欧洲、特别是对法国历史影响最大的要属定居于莱茵河右岸的法兰克人的部落,在这些部落中又以萨利克法兰克人和利普利安法兰克人两个支系最为强大。公元481年,萨利克法兰克人的一个首领希尔德里克亡故,他的15岁儿子克洛维继承父亲之位成为了萨利克法兰克人的一位军事首领。

克洛维自青少年时期就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统治野心。公元486年,他通过与利普利安法兰克人联手在苏瓦松大败罗马帝国派驻高卢的驻军将领西格里乌斯,成功夺取法兰西岛,从而基本占领了高卢北部地区,并将他的都城从图尔移至巴黎,使法兰克王国初具雏形。

迎娶勃艮第王国公主克洛提尔德是克洛维走向基督教的关键转折。这位身世凄苦的贵族后裔自幼笃信基督教,她在嫁给克洛维后不断向丈夫灌输基督教信仰,克洛维虽不信,但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公元496年,法兰克人与定居在高卢东部并一度向北扩张的阿勒曼尼人展开激战,这一次克洛维没有得到老天的眷顾,他的军队屡遭重创,几乎到了全军覆没的境地。绝望中,克洛维想到了上帝,于是他跪下向上帝祈祷,发誓如果能够转败为胜,他将带领全部法兰克人皈依基督教。奇迹发生了,阿勒曼尼人发生了内讧,阿勒曼国王被杀,阿勒曼士兵见国王被杀,就全都投降了克洛维。

于是,克洛维于公元496年的圣诞前夜,在上帝的圣殿里承认了上帝是他所信仰的唯一的神,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接受了洗礼,并用圣膏油涂上基督的十字架作为符号,皈依了基督教。在他之后,他的军队据称有三千多人也同样接受了洗礼。

自此以后,克洛维得到了罗马教会的大力支持,他也顶着基督教会保护人的名头,以帮助教会清剿异端为旗号,通过极其血腥和残暴的手段收服了勃艮第王国、驱逐了西哥特人,逐一征服了昔日各自为政的日耳曼蛮族各部落,最终完成了法兰克王国的霸业。

拜占庭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去世,他把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让他的两个儿子各自为帝。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所以又叫拜占庭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此时的东罗马虽然表面上欣欣向荣,实际内部正统基督教与否认基督教神性和权威的阿利安派纷争不息,代表元老、大地主的蓝党与代表手工业者、商人的绿党不断发生冲突。查士丁尼就是在帝国岌岌可危之际登上了政治舞台。

此时的东罗马帝国的疆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地。奴隶贸易仍相当盛行,半封建性质的隶农已经出现,但受到压制,发展不快。而在同一时期的西罗马帝国故地上,日耳曼人已建起一系列封建王国——如东哥特王国、西哥特王国、北非的汪达尔王国、法兰克王国等。农民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新兴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显示了明显优于奴隶制的强大生命力。

查士丁尼深深地陶醉于昔日罗马帝国的强大之中,不能自拔,梦想有朝一日能够重新收复西罗马故地。为此,他开始着手准备。为了适应大规模对外战争的需要,查士丁尼首先在国内大肆搜刮百姓,以积累必要的战争物资。为解除战争的后顾之忧,公元532年,查士丁尼不惜以1.1万磅黄金为代价,与波斯订立停战和约。

公元533年,查士丁尼派大将贝利撒留率1.6万人马首先对北非的汪达尔王国发动了进攻,从而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西部征服战争。由于汪达尔王国事先没有认真做好战争准备,这场被东罗马大臣们看作凶多吉少的战争很快就见了分晓。汪达尔贵族盖利麦处死了国王希尔得利克之后,仓促应战,不久,又因兄弟战死,悲痛不已,使整个军队乱作一团,不战而败。盖利麦逃奔努米比亚避难,汪达尔王国灭亡。查士丁尼在收复汪达尔故地后,全盘复辟罗马奴隶制,遭到汪达尔人的反抗,直到公元548年,东罗马在北非统治才稳固起来。

公元535年,查士丁尼又下令贝利撒留兴兵意大利,征服东哥特王国。9月,东罗马军队占领了达尔马提亚;12月,东罗马军队进占西西里岛;第二年6月,包围了那不勒斯;战斗进行至此,东罗马军队几乎未遇到东哥特人的认真抵抗,一切都进展顺利。公元536年12月,贝利撒留军队进入罗马。

公元537年2月,贝利撒留在罗马遭遇了围困,东哥特人新国王维提斯率15万骑兵屯兵罗马城下,将贝利撒留大军围困城中达一年之久。后因东哥特人粮草不继,士气下降,加上查士丁尼援军的到来,贝利撒留才解困。

公元539年,贝利撒留率军围攻东哥特首都拉文那,城中守军苦战六个月,拼死抵抗,表现了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直至公元532年,东罗马军队才平定了东哥特人国王托提拉率领的反罗马大军。公元554年,又灭其余部,将法兰克人驱逐到阿尔卑斯山以北。

公元554年,查士丁尼借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发生内战之机,出兵西哥特占领西班牙东南部。此外,查士丁尼大军还占领了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撒丁岛及巴利阿里群岛。

查士丁尼的侵略战争,使被征服地区人民及东罗马国内原有的奴隶、隶农及手工业者处境更加悲惨。公元565年,查士丁尼去世。不久,东罗马帝国被征服的地区大都丧失。

日本大化改新

公元593年,圣德太子摄政后实行的“推古改革”,初步确立中央集权制和皇权中心思想,削弱了氏姓贵族奴隶主的保守势力。但改革没有触动部民制,更未摧毁氏姓贵族势力。圣德太子死后,外戚苏我氏专权,苏我虾夷、苏我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势力,杀死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另立天皇。公元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三十多年的高向玄理、南渊请安归国(此前僧旻已于632年归国),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公元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在皇极天皇接见高句丽、百济、新罗使节时,于朝中杀死苏我入鹿,其父虾夷翌日自杀。这一事件史称乙巳之变。政变后,皇极天皇退位,革新派拥立孝德天皇,以中大兄为皇太子,中臣镰足为内臣,僧旻和高向玄理为国博士(顾问),建元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新政府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公元646年元月,孝德天皇以诏书形式公布改新的主要内容: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贵族、地方豪族的部民和屯仓、田庄,均收归国有,但保留朝廷的手工业部民,国家赐大夫以上的高官以食封(按级别所赐封户的赋课)。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整备军事、交通制度。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账(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和应负租赋的数额。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的新税法及向皇室献纳仕丁(夫役)、采女(宫女)的制度。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世袭制,形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日本由此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一系列伊斯兰封建军事王朝。帝国形成之后,作为先知继承者的哈里发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并满足阿拉伯人对商路和土地的要求,掀起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扩张运动。阿拉伯人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于拜占庭和波斯的南部边疆。通过不断地对外征战,他们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举世无匹的庞大帝国,鼎盛时期领土达到1339万平方公里,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里海,南接阿拉伯海。

阿拉伯帝国经历了四大哈里发时期(632年~661年)、倭马亚王朝时期(661年~750年)和阿拔斯王朝时期(750年~1258年)。穆罕默德之后,阿拉伯国家的首脑称为哈里发,意为真主使者的继承人。最初的四大哈里发由穆斯林公社选举产生。

第一任哈里发是艾布?伯克尔(632年~634年在位),在其两年任内,平定穆罕默德去世后叛乱的各部落,恢复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634年~644年在位),先后收复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同时派4000骑兵攻入埃及,占领了整个中东从伊拉克到波斯本土的广大地区,为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欧麦尔还在辽阔的领土上建立了行政管理体制。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644年~656年在位)率四万阿拉伯铁骑主力军队消灭波斯萨珊王朝数十万大军,西至北非利比亚。在位期间,奥斯曼本人由于腐化,重用亲近、贪图享乐,引起穆斯林的不满,被拥护阿里而倒戈的士兵杀死。第四任哈里发阿里(656年~661年在位)执政时,阿拉伯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和教派分歧日趋激烈,先后爆发了三次内战。阿里在同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失利。661年,阿里遇刺身亡,四大哈里发时期遂告结束。

阿里死后,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位哈里发,以大马士革为首都,建立了倭马亚王朝,中国史称白衣大食。哈里发不再由选举产生,改为世袭,实际上成了帝国的君主。

倭马亚王朝政权巩固之后,对外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向东征服了中亚广大地区,势力直达印度河下游;向西扫荡了拜占庭在埃及以西的北非势力,于711年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了安达卢西亚。至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最终形成,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封建军事帝国。

8世纪20年代以后,阿拉伯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内讧不止。一直受歧视、受压迫的非阿拉伯穆斯林纷纷揭竿而起。阿拔斯的后裔阿布·阿拔斯利用波斯籍释奴阿布?穆斯利姆在呼罗珊的力量,联合什叶派,于750年推翻了倭马亚家族的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中国史称黑衣大食。9世纪中叶后,阿拔斯王朝进入分裂和衰落期。1258年,蒙古人入侵,最终结束了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就此瓦解。

查理大帝

公元742年,查理出生于法兰克王国的贵族家庭,其祖父查理?马特是墨洛温王朝大权实握的宫相。查理的父亲丕平原为法兰克王国大臣,废黜了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国君,取而代之,创造了加洛林王朝。查理自幼跟随父亲参与征战,精于武艺,具备军事才干。公元768年,其父去世。遵照遗嘱,在其弟弟卡洛曼患病去世后,查理合并了全部国土,成为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代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