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想万古流芳,让后人为自己歌功颂德。这不仅是种荣誉,更是永生的方法之一,是曾经活过的证明。可是,世界那么大,人那么多,史书就那么几本。别说打破脑袋了,就是命都豁出去,又有几人上得了的。出于无奈,或者是出于狗急跳墙,脑袋灵光的人类发明了另一种“名留青史”的妙招——遗臭万年。嘿!这个就容易多了,门大得很,肯走进去的人却没有几个。
于是,看吧,从古至今立德传世者寥寥。就连皇帝、贵族要想在青史上留个名字,都要想些窍门。诸如“为政以德”之类。此言真是说得极妙,它告诉当权者留名,施以仁政要相对容易得多。例如传说中的尧舜禹、唐太宗、包拯、海瑞等等,又如近代的毛泽东、周恩来。而高官要想留名,比皇帝还难,要知道皇帝就一个人,而朝臣者众,所以先贤告诫之:要想出名,只能立功,而且还要是立大功,立那些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的大功。像姜子牙、卫青、霍去病、岳飞等。因为古来乱世较多,所以此类人留名青史的也相对就比较多,基本上哪朝哪代都有。
那么,那些背德弃义的人留在青史上的又有几个呢?答案很简单,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于是,那道属于“遗臭万年”的大门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你看历史上的秦桧、魏忠贤、和珅、袁世凯,哪个是省油的灯,又有哪个不是斗倒忠臣无数。所以说没有几把刷子,想要折腾出这么大动静,也是不大现实的。等到了今天,诸如杀人越货,贪赃枉法之流,想上历史,那是痴人的梦话。
所以说这年头若想混出个名堂,标榜什么“不屑名利,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那基本上可以用赵本山的一句“扯淡”来概括。想要干点惊天动地的坏事,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那就得有萨达姆的财力和魄力。所以,作为平凡人的我们还是歇了吧,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事,追点小名、逐点小利,留两分气节,长两分奸诈,足以!
人性的骤变
◎古今孝道
凡是表达中国文化的东西——诸如用文言文写的书,几乎字字行行,也都有一个幽灵随时随地敲打着尊头,喊曰:“孝顺父母,孝顺父母!”而很少提醒老家伙们研究研究儿童心理。
——《柏杨妙语》
有一天一个老父亲去看他的儿子,他走了很远的路,翻越了很多座山,才来到儿子所住的村庄。那时他已经走了很长时间的路,累极了,于是就坐在村口石头上,歇一会。一个过路的人看见他累得气喘吁吁的,就跑到他儿子家,告诉他:“诶,你父亲来了。”儿子一听,打了一个激灵,看看他的妻子,又看了看面前的烧鸡。心下一阵嘀咕:真是的,早不来晚不来,我烤了烧鸡就过来。想着,嗖的站起身,抱着桌子上的烧鸡跑进了屋里。这时就听妻子在外面大喊了一声爸爸来了。他迅速地将烧鸡藏在厨房一个隐秘的角落,一边像好儿子那样呼唤着爸爸,一边跑了出来。
这个老父亲看见儿子十分开心,却又觉得有点奇怪,因为儿子就让他坐在门口,也不请他进屋里坐。后来天色渐暗,老父亲告别了儿子回家去了。儿子看着父亲的背影在夕阳的夜色中,渐渐淡去,欢呼一声,跑进屋里,拿出了那只他珍藏的烧鸡。夫妻二人小心的将它端上了桌,正准备开动,原本躺在盘子里的鸡突然坐了起来,咯咯咯地转了一圈,变成了一只癞蛤蟆。他们吓坏了,一下子将盘子扔到了地上。就见那只癞蛤蟆,趴在满地的碎片里,鼓着腮帮子,发出呱呱的叫声。突然它一跃而起,妻子尖叫着闪到了一旁,躲了开来。不过儿子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他被这只丑陋的癞蛤蟆,扑个正着。他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将它从脸上拿下来,可是都失败了。癞蛤蟆就那样死死地粘在他脸上,如果有人试图将它拿下来,它就会恶狠狠地盯着他,大有要粘到那个人脸上的趋势,从此就更没有人敢去碰它了。而且,这个儿子每天还要喂这只蛤蟆很多很多的好吃的,不然它就会撕扯他脸上的肉,让他痛苦不堪。
这是《格林童话》中的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个不孝的儿子惨遭报应的事。与之类似的传说在中国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在中西方迥然差异的文化中,对于“孝”是有着相类似的认知的,皆以其作为人类的传统美德之一。而在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国,更是将它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并在儒家思想的帮助下,将之著书立说,写成了中国的传世经典——《孝经》。后来这本书中关于“孝”的阐述,被统治者善加利用,大力发扬,产生了在民间极具影响力的《二十四孝》。
这本书可了不得喽,中国的文人,尤其是五四之后的文人,没有不拿他开涮的。为什么?实在是因为,里面对于“孝”的阐释,过为夸张了。按鲁迅先生的话说在这本“孝子的教科书”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也不难……”,可是“‘哭竹生笋’就可疑了,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生命之虞了……”,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古来子路 “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可以说是对父母的亲情使然,是孝之表现;黄香在夏天为父亲用扇子扇凉枕席,在冬天用体温为父亲暖被子,这也可以称为孝子中的佳话;陆绩6岁时到袁述家做客,怀橘三枚,“归欲遗母”,这不管怎么说也是孝心一片。可是三国时,孟宗的后母因为好吃笋,要他冬天去竹林挖来给他,逼得他只能在林中大哭,这分明是任性的后母对养子赤裸裸的虐待,将之归为孝的典范就有些匪夷所思了。至于大哭之后“笋为之出”,想来就是无稽之谈。而晋代王祥因为后母“常欲生鱼”,就解衣卧冰,这分明是不要命的做法,完全有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儒训诫。再来春秋时代的老莱子,都七十岁多岁,当爷爷的人了,还要穿着彩衣,手持“拨浪鼓”,在父母面前翻跟头,就更是与孝无关,如果那时的医学技术像现在一样发达,相信老莱子年迈的父母还要拉着他的手,上医院检查一番,看看他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最后晋代的郭巨因为家贫,为了养活母亲,亲手将儿子活埋,那根本是血淋淋的谋杀,是古代封建社会严重缺乏生命平等观念的表现,是这世界上最为残忍的事情之一。
儒学创始者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诚然这种观念是有利于家庭稳定,社会发展的。但是,在孔子对“孝”的最高阐述中,所要求的是子女对父母意愿的绝对服从,无论生前身后。所以有了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并赞扬继承了周文王遗志的周武王为:“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但是武王和文王毕竟是封侯拜相之人,在平凡的百姓间,是很难有这样的子承父志的机会的,故而,孔老先生对于子女孝敬父母的一些具体行为,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以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静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则面。”这些在孔子先生的眼中都是为人子女的义务。也就是说在孔老先生的眼中,当父母还在世时,作为子女,就只是父母的私人财产,没有意志的生命延续物,根本不具有完整独立的人格。是而,当父母健在,哪怕我们已经七老八十了,还要负起娱乐父母的义务,简直比马戏团的小狗还要辛苦。更有甚之,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延续中,产生了对父权的绝对尊崇,是而父杀子是天经地义,不用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无疑是否定了子女在出生后所具有的独立人格,视之为私有产品。
这种“绝对父母权”的思想很快被封建统治者看上了,为达到以孝劝忠的目的,《大学》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礼记·祭义》则说 “事君不忠,非孝也。”更加明确地指出对君主不忠,就是不孝的表现。当然,统治者也需以身作则。“所谓平天下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
因此,历代帝王也做出了许多诸如上述一些宣扬孝道孝行的姿态,而且还运用强制性手段来推行孝道,那就是制订了对“不孝”作出惩罚的法律条文。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子女们的独立人格权,独立生命权,全部被剥夺了。于是,他们成了附庸,成了生命延续的工具。于是,在中国封建思想的延续中,质朴天然的亲子之爱,丧失了它本来的面目,变成了一种绝对自私的表现。于是,我们天然的孝道,随着“爱”的变质,丧失了源自内心的真诚,变成机械运作的“愚忠”。柏杨曰:
古孝道的精神是“为父母活着”和“为祖宗活着”,主要的在保护老一辈,老一辈势如泰山压顶,又百是而无一非——君不见有句话乎:“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年轻人被束缚得连牙都不敢痛。
在这些几近偏执的孝道观的压迫下,子女从出生起便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只是生活在父母与祖宗的教诲之下,像八哥一样牙牙学语。然而压迫久了就会有反抗,再长的梦也会有清醒的一天。于是,当文化革新吹起,当自由、平等的观念敲进人们死寂的心田,当我们走出了“愚孝”的囹圄,可爱的中国人渐渐地陷入了另一种极端——不论好坏,全部反抗。
于是,在中国社会为父母命是从的乖儿子少了,以反抗为乐的不良少年多了。子不嫌母丑的人少了,嫌弃老父老母贫寒的人多了。于是,在网络上关于“不孝子孙” “不孝儿子”的词条也越来越多。在一位网友的日志中就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位衣着破旧的老母亲去大学看自己的儿子,却被儿子堵在了校门之外。原因是,母亲的憔悴和贫穷深深地刺痛了他的自尊心。可怜的老母亲看着神情倔强别扭的儿子,无奈地递出手里的一篮粽子。儿子无情地将头扭到一边,将那篮粽子推了回去。最后,这位满心欢喜而来的母亲,含着眼泪忧伤地离开了。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是这名同学的数学老师,据他所述,这名同学的成绩很优异,自尊心极强。当他看见这名同学跟一位妇女争执时,便好奇的站在他的背后,方知这位母亲是因为儿子过年没回家,赶着端午节要到了,故而带着一篮粽子来看儿子。却未料到,自己的到来不但没有给儿子带来欢喜,反而让他大为震怒,最终连校门都没进去。后来,当他看见这位母亲转身离去的背影时,不忍地追上了这位边走边抹眼泪的母亲,想劝她到学校去看看。可是当这位母亲看到有人追上来时,赶忙擦掉了眼泪,连声说“没事,没事”,谢绝那位老师的好意,急匆匆离去了。
这位母亲的伤心我们可想而知,在气愤儿子不懂事的同时,难免不深思一番。昔日为了解开“父母绝对权力”的桎梏,是否在无意之间,释放了作为子女者内心的自私和冷酷,使得他们觉得接受来自“父母”的爱是天经地义,否定父母的爱是投奔自由,回报父母的爱是自寻烦恼。在今天的子女心中,我们似乎失去了名为“感受”和“体谅”的情感。在我们心中,父母就像永不会倒下的巨人。我们一方面迫切地希望长大,摆脱父母的关爱,另一方面,我们潜意识否定了父母的衰老和一样需要关爱的事实。于是,在我们的眼中从不曾出现他们斑白的头发、失去弹性的肌肤;于是,在我们的耳中,从不曾听到他们愈见沉重的呼吸声;于是,我们从未留心,在这条通往未来的大道上,他们已经跟不上我们的脚步,落在后面。所以某些人昏了头的青年人,认为可以无意地伤害他们,认为自己无论如何都会被原谅。他们就像故事中着了魔的青年,手捧着母亲的心却听不到它的低泣,只会在跌倒时听到柔声的问候。
我们的青年人解放了,从父母之命中解放了,终于具有了自己的人格,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可是作为换来这一切的代价,我们却失了“孝”。失了体悟父母之爱的本能。柏杨谓之曰:
儿女们一定要努力练习一种教养,除了为自己着想外,也要想想别人,更要想想爹娘。老爹老娘为了陪伴孩子,不惜与世隔绝,不惜把自己关在家庭厨房,不惜断送青春红颜。而当儿女的,实在应该动一动怜悯之心,说几句感恩的话吧,做几件感恩的事吧——即令是小动作也价值连城,不要总是等到忏悔已没有用的时候,再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去忏悔。
我们对父母的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可以坦白言明、可以意会,但最有效地是在父母年老,已经失去了为我们工作服务的能力后,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我们将之称为“孝”。古来行“孝”,讲究奉养,讲究惟命是从。今之行孝,唯命是从基本上是不见了,可相应的真心也随之无踪,剩下的也就只有奉养了。诚如孔子先生所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