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孝心:父母之爱比海深
7991400000012

第12章 惩恶扬善,乃至德至孝所为

一位65岁的老人发现两名不法分子抢劫一家商店,一名店员已倒在血泊之中。老人毅然冲进去与不法分子搏斗。一名不法分子落荒而逃,另一名挥着带血的刀向老人刺来。老人双手被刺伤,但仍然毫不迟缓地同其搏斗,奋力夺下了对方的凶器。不法分子沿街而逃,在场围观的众多年轻人,竟没有一个人出来拦阻歹徒。

据了解,这名老人是有几十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这并不是说老人的思想觉悟比年轻人高,而是年轻人的冷漠麻木,让老人见义勇为的行为显得格外令人钦佩。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对外开放的同时,人们的文明意识的确是“加强”了,人们学会了在寒冷的冬天为家里的宠物们套上一件毛线织的外套;也学会了在公共场合对小偷的偷窃行为视而不见;学会了在听到传来呼救声的同时装作若无其事。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行为,但却也表现出来这些人道德教育的缺失。

路见不平,若是每个人都能吼出声来,想必歹徒也会胆战心惊。上孝国家,下益他人,这才是大孝之体现。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道德伦理对人的基本要求。遇到非法事件之时,公民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以社会集体的力量与非法分子作斗争,这是有必要的。无论是“勇”为,还是“智”为,都要表现出惩恶扬善、抑邪扶正的道德品质。

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在的校园里,很多的学生都缺少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品质,常出现见义不为的现象,不少学生包括相当一部分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面对校内同学的违法乱纪和校外青年的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不敢制止,有的甚至连报告老师的勇气也没有。

有关人员对100多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当问道:“碰上了,敢上去制止和斗争吗”的问题时,回答“不敢”的竟占73.3%;在“你敢向老师、学校领导或公安机关报告或检举揭发吗”的问题上,有30.7%的学生表示“不敢”或“不检举”;当问及“你不敢斗争、汇报和揭发的原因”时,45.5%的学生说:“我们人小,无力制止”,有53.2%的学生则表示是怕“遭他人的打击报复而吃亏”,还有少数学生则本身就是好事者,喜欢看热闹,当然根本没想要去制止和斗争。

见义勇为不仅包含轰轰烈烈的牺牲壮举,更体现着在勇敢的行动中以及贯穿于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的爱心,不畏强暴的英雄并不等于都必须献出生命。见义勇为者越多,丑恶现象就会越少,社会就越是相对稳定。

由此看来,在校中学生确实有必要补补见义勇为这一课了。此乃国家之幸、社会之幸、他人之幸也。士者勇者,会舍生取义,此乃大孝之所为,懦夫,则弃义,偷生。

构建和谐社会,履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每个社会人的正义感和责任感,需要每个人与破坏社会和谐的行为作斗争。当一个社会充满正义感时,那么整个社会必然会具备“视不法分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正义力量。

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人比父母与你关系更密切,他们给了你生命,哺育你成长,他们在你的人生每一步路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感恩父母,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的一切,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