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孝心:父母之爱比海深
7991400000071

第71章 黄庭坚亲自为母涤溺器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出于苏轼门下,与张来、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诗宗法杜甫,并有“脱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

有《山谷集》,选自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他是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绍圣初以校书郎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最后死于宜州贬所。

黄庭坚极其孝顺,虽然任高官,对母亲的生活仍照顾得体贴入微,没有一刻放弃尽儿子的孝道。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孝顺父母。在家里,只要是父母吩咐的,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他都竭尽全力地做好,从来都没有拒绝过。不但如此,他还勤奋好学,23岁就考中了进士。宋哲宗在位期间,他又做了“太史”官。这时的他,公务十分繁忙。但是,即便家里当时有仆人,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亲自来照顾母亲的生活,从来都不曾懈怠过。每天忙完公事回来,他一定会亲自陪在母亲的身边,以便时时感受母亲各方面的身心需要,并且亲力亲为地精心侍候着母亲,事事力争达到母亲的欢喜满意。母亲生病多年,黄庭坚更是日夜守护在母亲身边,喂汤喂药、端屎端尿、衣不解带。

他的母亲有个习惯就是特别讲究卫生,而古时候人们为了夜里如厕方便,往往会准备一个应急的小便桶。由于黄庭坚深知母亲爱干净的习惯,又害怕仆人的清洁不够细心而导致母亲有心理障碍。所以,他就坚持每天亲自为母亲清洗便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从来都没间断过。

身居高职的黄庭坚亲自为母亲刷洗便桶,这种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困惑。有一次,邻居问他:“你是朝廷里的达官显贵,家里又有那么多的仆人,你为什么还亲手刷洗母亲的便桶呢?”黄庭坚意味深长地答道:“对父母行孝,是我分内之事,这与我的身份和地位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让仆人代劳呢?再说孝敬父母的事情,是出自一个人对父母至诚感恩的天性,又怎么会有高贵与卑贱的分别呢?”

黄庭坚至真至诚的孝心及中肯敦厚的品行,向世人无声地彰显着圣贤人的德行风范,在潜移默化之中,用他的言行影响着后人。

从古至今,上到一国之君,下至布衣百姓,始终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以孝敬父母为做人的根本。黄庭坚能够效仿古圣先贤的德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做到恪尽子道,至诚孝侍父母,所以他的孝行被天下人所传诵。

忆古思今,随着子女逐渐长大成人,父母亲的脸庞开始从年轻变得憔悴;头发从乌丝变为花白;动作从迅捷变得缓慢。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他们总会将最好、最宝贵的留给子女,像蜡烛一样无声无息地燃烧自己,照亮孩子!然而,随着客观物质环境的发展变化,今天的青少年往往因为所谓的“功课多,时间紧”,来冠冕堂皇地取代自己为人子女应尽的本分。基于此,不妨静下来思考一下,当你用看似让父母欣慰的理由来代替自己孝敬父母的本分时,可曾想到:如果小的时候,父母也用“工作忙,多赚点钱”的理由来取代自己的那份慈爱和呵护,如今的你还会不会有如此健康的身心呢?

《孝经》指出:“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因此得出“只有在家为孝子,才能在朝当忠臣”的结论。另外,“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之说,也是自然的大道。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生活和未来都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唯有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