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荀子原来这样说
7994300000014

第14章 与人为善,以和为贵

“原典”

荀子曰:“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古句新解”

荀子说:“人的本性丑恶是很明显的,若要善良需要靠人为的努力。”

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本是丑恶的,若要善良需要靠人为的努力。是的,如果每个人都心存善念,以和为贵,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和谐美满!

与人为善,让爱生爱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若想让别人成为自己的朋友,首先,我们必须成为别人的朋友,因为心要靠心来交换,感情只有用感情才能换取。一颗善良的心,往往不只是制止或改变了一种行为,更重要的是感化了人的灵魂。如果我们播撒善的种子,那么,通过不断的循环,善还是会归还给我们自己,所以,学会善待他人,才能够让爱生爱。

一位叫小芳的年轻女孩嫁人了。原本,她以为自己婚后的生活一定会非常的幸福,然而,谁承想却事与愿违,她与婆婆关系处得非常的糟糕。她总觉得婆婆一直处处针对自己、为难自己、跟自己作对,于是,她的心里一直在盘算着,如何对付自己的这个坏婆婆。

这一天,小芳来到了一家医院,她悄悄地问一位慈祥的女医生道:“医生,有什么秘方可以毒死我的婆婆吗?我实在是受不了婆婆的虐待了!”女医生听了,并没有直接阻止她,而是笑着对小芳说:“我给你开一剂‘酸泥丸’,你可以在每天吃饭之前,拿出一颗来给她吃,这是一种慢性毒药,可以让人死于非命,只不过在给你婆婆吃‘酸泥丸’的这段时间,你要故意装作很孝顺的样子侍候她,才不会让她起疑心。三个月后,你的婆婆就会有所变化,那时你再来这儿,我再给你加大药的剂量,到了第一百天,必有效果。”

小芳听了这番话,便高高兴兴地拿着医生开给自己的药回去了。回家后,小芳一改往日的敌对态度,开始善待起自己的婆婆来,每天按时给婆婆做饭;晚上也不乱跑了,陪着婆婆一起看电视;只要有空就守在婆婆身边,不是陪着聊天,就是给婆婆按按摩……当然,做这些改变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为了让婆婆吃了那颗医生开的“酸泥丸”!

三个月后,小芳按时来到了女医生那里,然而,这一次却并不是让医生加重剂量,而是对医生说:“医生,我不想毒死我的婆婆了,你救救她吧!”

女医生听后并不惊讶,而是问小芳:“你为什么改变主意了呢?”

“自从我听了你的话,便每天尽心尽力地侍候她,当她吃下几颗‘酸泥丸’以后,突然改变了对我的态度,变得对我非常和善,并且,还经常抢着做家务,让我多休息,像我的母亲一样关怀我,所以我要救我婆婆。”小芳说着,眼里流下了一行热泪,随后,她带着哭腔继续说道,“医生,你快给我开一剂解毒的药,我求求你了,赶快救救我的婆婆吧!”

慈祥的医生听完小芳的话,突然开怀一笑,紧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会来的,你放心好了,你的婆婆是不会死的。其实,‘酸泥丸’并不是什么毒药,而是一道可口的点心,因为你为了让自己的婆婆吃‘酸泥丸’,便开始学会了善待她,你婆婆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当她感觉到了你的孝顺,自然也会改变对你的态度,从此开始善待你了!”

都说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理的一种家庭关系,因为媳妇不是婆婆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所以,彼此难免会产生诸多的猜疑。然而,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只要媳妇能掌握一些与公婆相处的方法,自然就能够改善婆媳之间的关系,从而促成家庭生活的美满。一个聪明的女人,一定懂得与人为善的智慧,体贴公婆、照顾小姑与小叔、关心丈夫的朋友,能为你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港湾!

以和为贵,人脉宽广

中国古人对“和”十分重视,在他们看来,“和”是处理一切事物所追求的目标。

孔子曾说:“礼之用,以和为贵。”“和”,意味着自然、完美、平衡和秩序。因而,对“和”的追求,既是一种得之于生活的感性经验,也是一种同信仰纠结在一起的对大千世界运动规律的理性升华。

明宪宗朱见深曾经画过一幅画,题目是《一团和气图》。画面上的人物由于开怀大笑,浑身缩成了一个滚圆滚圆的大球。但仔细分辨,则会看出这幅人物画虽只有一副面孔,实际上却是三个人的身体合在一起的。一个封建皇帝画这样一幅画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它取材于一则著名的典故。

陶渊明、陆修静和惠远法师分别是儒、道、佛三家的门徒,三人私交甚好,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惠远法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送客绝不超过山下的虎溪。但有一天,三人边走边谈,不知不觉竟越过了这个界线,于是相顾开怀大笑。这就是著名的“虎溪三笑”。有一天,明宪宗朱见深借这个典故画了《一团和气图》,并召群臣上殿,明确地要求大家“忘彼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即大家不要互相钩心斗角,而是要和睦相处、团结友善。

早在2000多年前,西周就设有“调入”一职,专门“排患释难解纷争”,协调人际关系,后来历代朝廷都延续了这种制度。今天,我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人民调解制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出门旅游、乘车坐船等习以为常,难免你占了我的座儿,我挡了你的道儿。若遇上修养欠缺、脾气火爆的,矛盾就会一触即发。这时,如果你能及时好言相劝,甚至主动出让自己的方便,怨恨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另外,做人以和为贵之道,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哲学。这种哲学教导人们,知常守恒,不要有非分之想,也不要越出自己的利益范围去多管闲事。比如,汉语中的“福”字与“辐”字相通,相当于车轮的条辐,几十根车条围绕一个轴心,构成一个有秩序的协调整体,这就叫幸福在于“人心之通”。人们都恪守本分、互不干涉,而又互相依赖,这样一种和平宁静的生活就是幸福。即使上下级、同事、邻居之间发生矛盾或分歧,人们也总要尽量地保持和谐一致。处世以和为贵的人,必有广阔的胸怀。俗话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为人有宽阔的胸襟、恢弘的度量,才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只有胸怀宽广的人,才能解人之难,使人乐于亲近。而胸襟狭窄者则会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讽人之缺、讥人之误,因而在他的周围便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排斥力,使人对其避而远之。

做到和气,其实就会赢得好人缘,好人缘是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基石之一。“人和为宝”、“和气生财”,实质上讲的都是人缘的重要。与身边的每一个人保持和气,就很容易被人认可和称誉,从而捷足先登,踏上更有利于发展自己的康庄大道。

当然,与人为善、以和为贵、胸怀大度的锻炼,并非一日之功,还要靠长期的修养。需要说明的是,以和为贵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遇事视若无睹、麻木不仁,不讲原则。我们倡导以和为贵,对民族国家而言,利于和平;对社会而言,利于和谐;对个人、家庭、朋友而言,利于和气。

与人为善,让爱生爱;以和为贵,人脉宽广。做到这些,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少一些纷争,多一些安宁!

§§第三章 端然正己——荀子这样说品格

荀子曰:“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子的意思是说君子以道义为准则,谨慎言行,不为外物动摇,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身处乱世,荀子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他以“古之所谓士者”的忠实敦厚、谦虚温和、乐善好施、遵纪守法、兢兢业业等美德懿行,与“今之所谓士者”的诡诈龌龊、贪得无厌、违法乱纪、恣意妄为等作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耻感文化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