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荀子曰:“能以事亲谓之孝。”
“古句新解”
荀子说:“能以礼仪侍奉双亲称作孝。”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就是孝顺、孝敬父母。《说文》中说:“孝,善事父母者。”简单地说,就是子女尊敬、赡养父母,尽子女应尽的义务。鸦雀反哺,羔羊跪乳,禽兽都知道孝敬父母,报答父母如海深、似山重的恩情,何况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尽孝道是做子女的天职,孝是人的一种天性。人们都说父母的爱是一种天性,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在我们享受这份爱的滋润之时,可曾想过要回报呢?
“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岁月痕。”父母是生养、教育我们的人,他们看着我们从襁褓里到慢慢地会走路,从小学到中学,他们看着我们一天一天地成长,父母不知道要经历多少艰辛,花费多少心血,在喜悦、忧虑、烦恼中看着我们一天天长大。而他们从悄然落下的丝丝白发中感到满足,渐渐老去的父母,他们的生命在孩子身上得到延续。父母子女之间的这一笔账是无从算起的。父母的养育之恩,子女想报也报不完。正因为父母之爱万分珍贵,父母之恩难以报答。
俗话说,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子女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关爱、孝敬自己的父母呢?但是这个世界上,也有人对老人不孝,特别是有些还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不但不孝,而且还谩骂老人,甚至拳脚相加,这样的人,真是连畜生都不如。在他们眼里,完全没有亲情可言,有的只是利益和金钱。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座山里住着母子俩,儿子每天上山以打柴为生,母亲则在家做饭,他们过着幸福而安宁的生活。然而,有一天这种生活被打破了。
这天,儿子像往常一样上山打柴途径一条小河。突然看到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在河边洗衣服,那动作,那神情深深地把他迷住了!好美!他暗想要是她能做我的妻子该多好啊!可惜我穷小子一个!第一天也就是想想罢了。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小伙子每天都能看见那位洗衣西施,终于有一天小伙子按捺不住心中那份爱,壮起胆子走向那位姑娘,他红着脸对她说:“姑娘你太美了!你能做我的妻子吗?虽然我穷,但不管你要什么我都尽力满足你!”那姑娘先是一愣后说:“我什么也不要,只要你母亲的心。因为我父亲病了神医说需要一颗老妇人的心才能医好,天啊,太不可思议了,世上居然有如此之事,拿到你母亲的心后,再来找我。”姑娘说完便消失了,留下那小伙子傻傻地呆在那里。他也不知道是怎样回到家的,母亲还像往常一样,把热好的饭菜端给他吃,要在平时,他会狼吞虎咽起来,可今天,他却没胃口。当夜幕降临,母亲躺下准备睡觉时,他举起砍刀迈着沉重的步子,逼近了母亲,就在他准备砍下去时,他想到了,她是生我养我的亲生母亲啊,我不但不报恩,还想杀她,我简直连畜生都不如,于是他丢掉砍刀,跑了出去。第二天,天亮了,可他的心却没亮,他想我到底要母亲还是要妻子?对,母亲再好也不能陪伴我一辈子,而伴我一生的只有妻子啊!所以当夜幕再次降临时,他又举起了砍刀走向母亲,这次他没多想,砍刀直下,随着一声还未清醒过来的惨叫“啊!”血溅得四处都是,他趁机掏出了母亲的心,走出家门。这时,也许天公发怒,下起了倾盆大雨,因为路滑,他一下子跌倒在地,那颗心,也摔出好远好远,当他爬起来捡起那颗心捧在手里时,热呼呼的,仿佛还一动一动的,好像在说:“孩子你摔疼了吗?”
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是,我们却能强烈地感受到母亲对我们的爱!
在中国历史中,流传了许多关于孝子的感人故事,但是不难发现,史书的记载中很少有爱护子女的楷模,这是为什么呢?事实就是如此,因为父母的爱总是默默无闻的,他们的爱不张扬,他们的爱融入到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这是他们的一种天性。而孝敬父母却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它要求我们克服私心,学会知恩图报,是一种人性。舐犊之情和反哺之情,这是动物都有的天性,如果为人儿女却不懂孝道,那就连低等动物都不如了。人比动物高级,不只是因为人可以倚仗自己的智力支配这个世界,还应该是因为人有比动物更复杂、更高级又更纯洁、更纯粹的情感。人类只有具备了这种“人性”,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人!
听说,在香港曾搞过一次问卷测试:“你最喜欢哪一首唐诗?”结果,不是李白、杜甫的诗,而是孟郊的《游子吟》。这首吟诵母爱、脍炙人口的名篇,千古传诵,诗短情长。
《游子吟》诵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这首诗中,慈母的爱子之情、儿女的孝敬之心,表达得朴素自然,亲切感人。“寸草”比喻儿女,“春晖”象征母爱。对春天阳光般的、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一位在工作上十分敬业的教师,阐述她的孝道观:“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孝顺,是儿女要把父母放在心里。不让父母生气,不让父母操心,把父母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前安排好,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在他们的身边,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段话质朴而又精辟。她强调了儿女尽孝的三个要素:一是“精神赡养”,二是“关爱提前”,三是“需求到位”。
感念父母恩,回报三春晖,作为儿女应懂得:行孝,不仅是“付出”,更重要的是“获得”。在尽孝心、行孝道的过程中,你懂得了感恩,懂得了责任,懂得了主动关心别人,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告诉我们:孝道是道德的根本,孝道是一切教育的源头。儿女行孝就是人生最基础的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使人以孝修身、以孝齐家、以孝治国,从而达到自我完善,为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在《孝的天平》一文中这样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复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的确,我们的爱是河流,父母的爱是海洋。无论我们多孝顺,都不及父母对我们的爱的百分之一。孝敬父母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我们做人的准则与本分,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爱,那还指望他去爱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