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古句新解”
荀子说:“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些善的表现,是人的后天作为。”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由人性恶立论,导出了“涂之人可以为禹”。孟、荀从相左的命题出发,走向了同一个终点上。当然,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他认为人是善良的;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则是因为他认为人是智慧的。荀子认为圣人是可学而致的,“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只要“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潜心学习,修德积善,就能够达到“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的圣人境界。这就从人性论的根底上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做了充分铺垫。可见,无论性善、性恶论,导出的都是丰富的道德修养理论,导出的都是主体对道德的自我追求和自我完善。
一个言性善,一个道性恶,出发点迥然相反,但结论却完全一致,都是强调后天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孟、荀的人性学说可以说是对司马迁所谓“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的最好诠释。
“伪”,如果我们按照荀子的本意将它正确地理解为“人为”,则其意义极其重大。实际上,不仅善和道德礼义是“伪”的结果,整个人类社会文明、整个人的文化也都是“伪”的结果。如果不“伪”,就没有社会历史的进步,也就没有今天我们所能享受的这一切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成果。
在原始蒙昧时期,人类尚未懂得“伪”,一切都是原始素朴的真,吃的都是自然野生的东西,茹毛饮血。后来渐渐懂得了“伪”,对野生的植物进行人为的选择和培育,使之成为更能适合人类需要的“庄稼”;对吃的东西进行人为的加工,发展出烹调艺术。这就是“伪”,就是文明的成就。你可以说“庄稼”已经不是自然界原始本真的植物,而是人类加工过的“伪”植物,但如果不“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天然的“真”植物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今的生物学家更是了不起的“伪”大师,他们的“伪”已经深入到植物、动物的基因里去了,“伪”造出了许多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动植物新品种。
再看看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世界里,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从思想理论到法律制度,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哪一项不是人类“伪”的结果?大概只有空气和水不是人类“伪”的成果。但即便在今天的空气和水里,也留下了一些人类“伪”的痕迹——污染。由此当然也就可以看到,“伪”在推进文明进步、创造人类文化的过程中,也使人类付出了许多代价,不过污染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也有不少哲人对人类之“伪”进行反思和批判。普通人在体验了人造丝、人造棉等化学合成的“伪”织物服装之后,不免总要怀念“真丝”、“真棉”的价值,尽管他们所说的“真丝”、“真棉”也已经是祖先们“伪”过一次的成果,并非自然界本来的原始的“真”。而一些思想敏锐的哲学家、思想家,也厌烦了人类之“伪”建构起来的思想文明,回过头来追寻返璞归真的境界。
佛学史上,由竺道生提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的佛性论,到禅宗的“顿悟成佛”,最终以“人皆可成佛”与儒家的“人皆可成圣”相峙相应、相辅相成,强化了性善论的主导地位。宋朝时期撰就的蒙学读物《三字经》正式把“人之初,性本善”写入启蒙教材,于是就有了王阳明“个个人心有仲尼”、“满街都是圣人”的惊人之语。
荀子首先从人的避害趋利之性和耳目声色之情出发,认为人性是恶的。荀子认为,人生而有贪得无厌、妒忌暴虐之性,生而有饮食男女、声色犬马之欲,如果放纵人的性情而不加节制,则必然产生争夺、淫乱!辞让忠信礼义廉耻将丧失殆尽,社会秩序也将陷入混乱、崩溃。
其次,从仁、义、礼、智等礼仪教化的起源上,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在荀子看来,木需要矫正才能直,钝金需要磨砺才能锋利,圣王制定了礼义法度,就是为了整饬、矫正、约束、引导人的恶性。
再次,从“其善者,伪也”这个角度出发,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荀子认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也就是说,能够模仿学习的东西就称为伪,“善”是后天的,是人们仿效圣王、化性起伪的结果。
由此,荀子进一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也就是说,在人性上,圣人与凡人并无二致;圣人之善是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而来的,这就是圣人的超凡脱俗之处。因而,同孟子一样,荀子也十分强调后天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荀子是不赞成庄子对一切人为的文明成果的批判的。荀子《解蔽》篇批评庄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所谓“天”就是庄子所崇尚的纯天然的“真”,而所谓“人”就是人为,就是“伪”。所以荀子这个批评其实也就等于说“庄子蔽于真而不知伪”。“真”固然有其价值,但“伪”也是不可缺少的,不能只知“真”不知“伪”。认识到“伪”的价值,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推动文明进步。
不过,我们这里要谈论的是荀子所说的“化性起伪”,也就是人对自己的“性”来“伪”,而不是对其他任何外在的东西。那么,人有没有可能自觉地以某种人为的方式来改造自己的自然本性?甚至不惜跟自己的自然本性发生某种程度的对抗呢?
应该说这是可能的,而且事实上很普遍。人有的时候很愿意为了自己所认可的价值(例如道德的、审美的价值等等)控制自己的本性和欲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肉体。例如所谓“舍生取义”,为了那个“义”连生命都可以不要,更何况只是克制一点欲望、改变一点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荀子认为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也是如此,个人只要通过学习,认可了儒家仁义道德的价值,就会自觉控制自己的某些欲望;如果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实践礼义,就可以使自然本性发生某种变化,使自己成为君子乃至于圣人。这也就是所谓的“化性起伪”。
美国哲人爱默生曾经说过:“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自己。”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后天的努力才会善良。善是阳光,善是雨露,善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善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其实,不管天生就善也好,“伪”也罢,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善心,鲜花就会开满你的人生小径!蜂围蝶绕,香飘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