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找对婆家嫁对郎
7997500000003

第3章 赢在起点,一开始就不要错

找对行业,最怕入错行

赢在起点,对于每个人即将踏实入职场的人来说,都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因为只有选对行业,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择职有如钓鱼。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你便开始了你的人生垂钓之旅。钓什么鱼呢?换句话说,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呢?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事业有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这种决策并非仅因为他们拥有某种特殊的天赋,而是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整体的规划,也就是现在国外非常流行的职业规划。

中国有句话: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理。其实在现代社会,不分男女都怕入错行,找对行业远比找对职位更重要。职训局观察,担心找不到工作,大学毕业生通常以职位为优先考虑、不计较行业;不过,选错行业,进入前景堪虑的公司,就算找对位子,饭碗也难保。

求职者应该摆脱“办公室情结”,不要一心想坐办公桌,尝试技术员及服务业的现场工作,或许能开发自我潜力,找到职场舞台。就像亚洲首富孙正义,他在二十四岁创业之前,他研究了四十种行业,他要研究找出哪种最赚钱的行业。最后选择了投身IT(信息技术)行业,成为互联网的最早一批投资商。

美国《财富》杂志和《福布斯》杂志访问目前连续十一年蝉联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时问:“比尔,你身为世界首富,你到底怎么样成为世界首富?因为只有你才可以告诉我们成为世界首富的秘诀。”

比尔·盖茨说:“事实上我之所以真正成为世界首富,除了知识,人脉,微软公司很会行销之外,有一个前提,是大部分人没有发现的,这个关键就叫做眼光好。”

也许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世界首富,但是透过学习世界首富的思考模式,我相信我们来经营我们的公司、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业绩应该可以倍增很多。有时候想想我们跟世界首富是同行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其实不仅世界首富,世界财富排行榜上前几名的都是IT行业的精英,而且大都是大学都没毕业的退学生。比如: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是哈佛大学的退学生,苹果电脑公司的乔布斯是退学生,戴尔电脑公司的戴尔是退学生,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艾里森也是耶鲁大学没读完就出来创业的成功者。为什么如此众多的退学生却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究其原因是除了他们聪明、敢闯、有冒险精神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选择了一个好的行业,因为其它行业也有退学生但取得如此成就的好像还没听说过。

对于求职者来说,第一步应该是“选对行业”,接着才是“找对位子”。

锁定高成长行业,从中精挑细选适合自己的“位子”;否则选对“位子”,选错行业,饭碗一样没保障。

选择职业是你实现目标的载体,所以,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把你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然而,真正清楚“一生要什么”的大学生实在太少了,正如一位雇佣过数千名员工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所说:“今天的年轻人求职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他们一开始雄心勃勃,充满了玫瑰般的梦想,但是过了而立之年,依然一事无成,于是变的沮丧、颓废,甚至麻木不仁。这种挫折感如同毒液般渗透进他们的心灵,以致于完全丧失了进取的锐气和拼搏的信心,最终归于平庸。”试想想,一个人在工作中只能赚到薪水,其他的一无所获,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一份职业既要符合自己的天赋和专业,同时又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该是多么的惬意!在过去,这只不过是一种梦想,而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却变成了一种可能而且可行的现实了。它不仅能给你的一生带来快乐,而且使你变得更有竞争力。

一位职场权威非常遗憾地说:“不少的年轻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一件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这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的未来的幸福和富足将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这话对我们来说可以称的上是金玉良言,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生活的目标,工作上努力不过是一味追求财富的积累,而一旦成达目标,却发现一切尽属虚空。沉重的付出只能带来微不足道的收获。

在我们对此茫然不知所措时,不妨沉静下来,什么也不做,找一个幽静的地方,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过去未来,聆听自己的心声,发现自己内在的真正的需求,了解自己的个性和能力。这种静下心来的沉思看起来什么也没做,但却是你人生规划的开始。

雷恩·吉尔森说过:“成功与失败的区别在于,成功者选择了正确,而失败者选择了错误。因此,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些天赋相差无几的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人生却迥然相异。”

然而,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谓鱼翅与熊掌不可兼得,亚当·斯密也曾说过: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而你要有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国王的权势。你选择做一件事,必然会放弃另外一件,那个被放弃的所带来的收益就是你的机会成本。譬如,你在被动的情况下选择了一个职业,通过自己勤奋努力取得了一定成就,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但是,现在你醒悟过来,意识到它并非自己所理想的职业,于是想跳槽转行,那么继续留在这个行业可能创造的价值就成了你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高,重新选择的难度就会越大。

职场发展犹如爬树一样,一旦发现树上所结的果实并非自己所需或者上面的枝干已经腐朽时,唯一的选择就是退下来,换一棵树或者朝另一个方向继续爬。在旧树干上爬得越高的人,退下来的难度也就越大,而且越是等待观望,所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做人是需要成本的,有好的人生选择,也有坏的人生选择,却没有不要成本的选择。付出的成本太高,就可能影响我们的选择,也会使我们的人生和职业生涯留下太多的缺憾。相反,如果一开始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选择正确的方向),就能降低个人选择的成本,创造更多的“利润”(人生价值)。

赵某是一家大型广告代理商的会计主管,他告诉我,虽然自己很喜爱广告,并且在广告行业呆了20年之久,可是,他还是意识到这个行业与自己的性格不合。

“我知道这份工作很不错,”他说,“收入也颇为丰厚,但是总觉得浑身不舒服,医生告诉我这是因为违反自我意志勉为其难工作造成的;他认为长此以往会对我的心脏、腹部以及其他器官造成慢性伤害。”

“我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但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多年前,我同样为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工作,负责一家饲料公司的策划,学到了很多饲养牛的知识,我学得越多我就越喜欢它。”

“但是,每当我想要放弃广告业,放弃现在的工作,就感到自己很笨。我在大学念了6年书,就是想要从事这一行,只有大傻瓜才会把3.5万元教育投资和20年的经验断送掉,改行去做其他事情。”

因此,我们从高中毕业选专业时就要开始自己的生涯规划,依据自己的生涯规划来进行正确的选择,在管理学中有一个原理,做正确的事,意思是一开始就为正确的方向。

行业挑选的三个原则

1.选择与自己专长或兴趣相关的行业:隔行如隔山,假如经营的事业非自己熟悉的行业,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手足无措的问题。

2.选择获利较高的行业:创业也是一种投资理财,如果选择的事业获利率不高,似乎就失去了创业的意义。

3.选择风险低、回收快的行业:由于创业初期资金较短缺,选择风险低、回收快的行业可以避免失败及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发生,刘原超表示,像是餐车的低成本、风险低、好上手的特性,是“被迫型创业者”一个不错的选择。切莫随波逐流,像是蛋挞、网络业就是最佳的负面例子。

南丁格尔说过:“我们第一段旅程,就是要自己找一席之地——不是在一个腐蚀心智的地方工作,也不是因为别人都那么做,或是这件工作能赚得生活所需,这个世界一定有一个地方适合我们每一个人,就像拼图游戏,我们就是其中的一块,在这一块地方,我们会感到很恰当,很舒服,就像是穿上一件我们以前穿过多年的旧夹克一样。”

我们选择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我们找到了我们适当的地方,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达成我们的目标,但这一切都是需要勇气的。

许多人在一个行业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即使选择是错误的,也不敢去改变它,那些人就是作家亨利所说的:“把生命导向平静的绝望的一群。”一个人的选择或许跟另一个人相同,但是一定要忠于自己的特性。

要改变方向是需要点胆量,你若找不到一个真正适合你的工作,你是不快乐的。比如说:你的工作不适合你,你就像买了一件不合身的夹克一样,不管你是拉拉袖子,改改扣子,都没有办法让这个不合身的夹克,舒服地穿在身上,唯一的办法是到服装店里,多选几件,然后找到合适你的那件。

心理学家卡乐·罗杰说:“我是自我的建筑师,从自我性格的接纳,我设定了我的目标和愿望,我不会因不明的压力,而成为牺牲者,我也不会成为别人的影子,或是由他们的经验来塑造我。”

出人头地,多美丽的字眼。无关乎学历、家世、背景,关键在于是否找对行业,这样一来,冷灶才能成热灶,自己才能变黑马。

不要“近视”眼

在现代职场中,有不少人只看眼利益,单纯的为了稳定的工作,为了较高的薪水,或者为了得到晋升机会等等这些眼前的利益而选择工作,错过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放弃了对自己职业发展长远的考虑。其实,这种人已经患了“职场近视症”。职场近视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缺乏远景目标

个人在选择职业或考虑是否跳槽等情况下,最需要明白的是:不要为现阶段的工资待遇、人际环境、老板的做事风格、组织氛围而跳槽,一切要为了职业生涯而考虑。即使现在的工作已经相对满意,但下一个成长台阶没有了,个人能力相对饱和后,根据职业生涯需要就必须跳出这个藩篱。

吕强是一家五百强制药公司的注册经理,平时工作比较忙,但还算顺心。业绩一直得到总公司的认可。最近认识了一位德资制药企业的总经理,对方坚决聘请吕强做自己的助理,薪水翻番,加上其它优惠条件,很具吸引力。面对再三邀请和优厚的条件,吕强想到未来的几年自己可以大赚一笔,损失一点年终奖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最后吕强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

吕强到新公司后发现待遇没有承诺的那么好,而且来年还必须从北京调到天津工作,职务和薪水也没有变化的可能,吕强后悔莫及。

大部分人在考虑跳槽时没有对职场价值规律进行研究,对于跳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的利弊权衡的不够。吕强作为医药行业的注册经理,除了专业知识和经验外,还拥有固定客户群,业内稳定的关系渠道等等都是优势竞争力所在。怎利用这些职业优势上升到更高平台才是关键所在,然而吕强为了一时冲动而跳槽,造成了跳槽失败的苦果。

2.没有生涯周期预算

跳槽需要周期,它就像一个工程项目,需要从前期包括估算风险在内的准备工作,到锁定适合目标,然后建立信息分析系统,选择合理实施方法等主流程上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最后拿到满意的offer,实现个人职业价值最大化。

张丽在广州一家大型企业从事人事管理,因为有相关资质的证书和经验,受到上司器重,最近还听说自己有被提升为人事经理的可能。自己当年是不知不觉走进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虽然没有感觉厌倦,但也感觉不到激情,凭着资历就这样做到退休都有可能。

张丽的一个朋友最近特聘她去自己的公司任人事总监,并应允酬金比张丽现在的上浮50%。朋友的热心让她也有点心动,虽然朋友的公司规模不大,但可能会有新的锻炼机会,而且薪酬还不错。这的张丽根本无法确定这样的跳槽对她的发展有没有实际意义,现阶段到底该不该跳槽。

张丽的例子有很多。从职业发展周期的角度看,张丽的抉择取决于以下因素:

首先,要明确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领域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其次,对于目前自己在该领域所拥有的能力属于怎样的市场层级,要有客观的评估。如果选择跳槽就需要考虑该岗位职责要求如何,有没有足够的资源让你学习。

能否赢得未来,关键要看以自己职业发展为圆心正确评估目前企业或跳槽目标企业是否能满足阶段性专业经验扩展和积累的需要。

3.由于竞争力分散造成身价下滑

在职业发展的任何阶段,职场人士都应该科学定位,从职业属性、职业技能机构和职业经验值等多方位确定个人核心竞争力。有了明确的职业定位才能在职业发展各个阶段保持冷静正确抉择,从而在面对困难和转机时才能运筹帷幄。

马可是机械自动化专业出身,毕业后被海南的一家汽车公司录用。两年后马可感觉前途不是十分明朗,再加上自己对技术没有深钻的兴趣,有种即将被淘汰的压抑感,马可选择了辞职。

马可后来又在一家机械制造公司做自动化的老本行工作,一面工作一面学习金融贸易专业,希望未来能够经商。工作做了不到半年他又因为兴趣问题再次辞职,金融和贸易学习因为太难也随之放弃。马可利用业余时间还自学了电脑平面处理,想着自己是不是可以做设计工作呢?

马可的“跳蚤”式的跳槽经历,让她跳来跳去一直跳不出围城,天南地北地闯还是没搞清自己职业发展的头绪。

马可的盲点在于缺乏职业定位和自我解剖,由于职业竞争力分散,无法形成核心体系,从而造成职业方向模糊,跳到哪里都失败的后果。

长时间患职场近视而不去治疗就会使你的职业发展陷入停滞进而下滑的尴尬局面在你只为眼前利益所驱动的时候,你已经付出了昂贵的青春成本,因为你没有看到不断提升职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实现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才是获得长久的高薪高职的方法,那么职场近视的并发症:“竞争力匮乏”将会在你身上很残酷的体现出来,直接点说就是你的职业发展始终在原地踏步,将必然遭遇职业危机。

总的来说,要治疗职场近视,首先要树立市场意识,分析自身职业能力优势及行业行情,进行科学的职业定位,进而为自己制定一套完整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培养自己的职业竞争力,积累职业含金量。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有位学者某日去报告厅为当地企业家培训班作学术报告,当他走进报告厅时台下早已坐满听课的经理和厂长们。便急忙走上讲台,从包中取出软盘插入多谋体教学工作台的微机中。不巧,电脑打不开这软盘,台下引起几许私语声。这位学者忙笑说:大家别急,我的讲稿同时下在u盘里。边说边取出u盘插入电脑,可惜电脑读不出u盘。行来台下一阵议论。学者忙说:这台电脑是连网的,我的讲稿也存入我邮箱中,待我上网打开邮箱咱们照样可以讲座。于是便上网查到自已邮箱。倒霉的是他的邮箱今天也打不开了,这时台下一片哗然。学者苦笑道:今天真是怪了,怎么不顺都赶到一块了?不过大家先不必着急,我还带来移动硬盘了,硬盘里我也备份了讲仪。说罢取出移动硬盘接好,投影屏上终于显示出讲仪标题:成功来源于充分的准备。此刻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上面的故事真伪不必去考证,但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充分的准备是抓住机会的基础。

然而,有人老是抱怨自己与机遇无缘,却看不到机遇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岗位就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最佳机遇。

著名诗人白居易初来长安时,虽然满腹经纶,但并不被人所识。一天,他来到当时社会名流顾况之处毛遂自荐。顾况一听他叫白居易,便讥讽说:“长安米贵,要在此地白白居住下来可不容易啊!”

但当他读完白居易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对白居易的看法就改变了。他刚一读开头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觉得很有诗味,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拍案叫绝,叹道:“有如此之才,白居亦易!”

如果白居易不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就不会受到顾况的赏识,那么他也不会在京城长安名声大扬,站稳脚跟。

人们常常抱怨自己与机会无缘,抱怨自己命运不济,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抱怨自己当初走错了一步……如果能把抱怨自己,发牢骚,等机遇的时间都用在提高自己的才能上,到时候机遇自然会来敲你的大门。

英国有个青年,从小在街上卖报,后来在书店和印刷厂当了7年工人,在这段时间里,他读了很多书,从而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听说英国皇家学院要为戴维教授选拔科研助手,便去选拔委员会报名,一位委员听说他是个装订工人,便嘲笑他说:“你是不是头脑发热了!”

年轻人又来到戴维教授的大门口,在门前徘徊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敲响了门,教授微笑地说:“门没有闩,请进来吧。”

“教授家的大门整天都不闩吗?”年轻人疑惑不解地问。

“干吗要闩上呢?”教授笑着说,“当你把别人闩在门外的时候,也就把自己闩在了屋里。”

教授听了年轻人的述说和要求后,写了一张纸条递给他说:“你告诉委员会那帮人,就说戴维老头同意你报名考试。”

这位装订工人经过激烈的选拔考试,出人意料地成了戴维教授的实验室助手。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发明了第一台感应发电机、发明了存储电能的方法、发现电解定律的法拉第。

纪伯伦说:“除了黑夜的道路,人们不可能到达黎明。”如果我们把黎明比作机遇,那么法拉第从来就没有抱怨过黑夜的漫长,也没有抱怨过黑夜的寒冷,而是执著地从那黑压压的云堆里去寻觅一丝希望,一线曙光。法拉第的机遇正像他自己所言:“努力了九十九分,包括去敲教授大门的那最后一分。”

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分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

你到人才交流中心去看看,那儿有数不尽的岗位,有说不完的机会等待着你。人不怕没机会,就怕没本事。据说,有一位陕北农村妇女,跟随女儿来到美国,到移民局办绿卡。移民局的官员看了她的申请表,问她:“你有何技术专长?”她回答:“我会剪纸画。”说着,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色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时间就剪出一群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图案。美国移民局的官员惊讶地称赞:“OK!OK!”这位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妇女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就被移民局通过了。旁边和她一起申请绿卡而被拒绝的人既羡慕,又嫉妒。正像美国著名文学家爱默生所说:“一个人如果拥有一种大家都需要的特长,不管他躲在哪个角落,终有一天会被人们发现。”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无数的机遇,每个人成功的机遇不同,但相同的是——成功的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校训就精辟地诠释了勤奋、机遇和成功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

奥尔·布尔的一件轶事流传甚广,它能够更好地说明这个道理。这位杰出的小提琴家,多年以来一直坚持不懈地练习拉琴。通过不断的练习,他的技艺早已成熟到后来他出名时的那个程度了,但是他始终还是默默无闻,不为大众所知。

不过,他的运气迟早会到来。

一次,当这个来自挪威的年轻乐手正在演奏的时候,著名女歌手玛丽·布朗恰巧从窗外经过。她听着奥尔·布尔的演奏如醉如痴,她从来没有想到小提琴能够演奏出如此优美动人的音乐,她赶紧询问了这个不知名乐手的姓名。随后不久,在一次影响力极大的演出中,由于她突然与剧场经理发生了分歧,不得不临时取消了自己的节目。在安排什么人到前台去救场时,她想到了奥尔·布尔。面对聚集起来的大批观众,奥尔·布尔演奏了一个多小时,就是这一个多小时,使奥尔·布尔登上了世界音乐殿堂的巅峰。对于奥尔·布尔而言,那一个小时便是机遇,只不过,他早已为此做好了准备。

成功的秘密在于,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你已经做好了把握住它的准备。对于那些懒惰者来说,再好的机遇,也是一文不值;对于那些没有做好准备的人来说,再大的机遇,也只会彰显他的无能和丑陋,使他变得荒唐可笑。

每个老板都是喜欢办事认真、不出差错的雇员。没有人希望总是像对待游手好闲的人或傻瓜那样,时时刻刻防备自己的雇员。就好像如果一个木匠必须亲眼看着徒弟的工作,才能肯定他没有做错的话;或是一个银行司库员必须亲自核查他的簿记员的账本,方能肯定准确无误的话,那么与其让别人来做,还不如自己亲自来做!所以,公司会马上炒这些不称职的雇员的鱿鱼,更不用说要给他们机会了。当一个人“撞上”了一个好职位的时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利用了什么有利的条件,而是因为他已经为得到那份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人生的赢家和输家只差别在一些小动作的准备上: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在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如果一个人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经营自己的专长上,结果会怎样?必然会有所成就!渥沦·哈特葛伦博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他在退休之前是一所大教堂的牧师。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听过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率地回答:“不知道。”

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5年内你就会成为最懂南非树蛙的人,你会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的人。”

年轻人当时不置可否,但他后来却常常想起博士的这番话,觉得这番话真的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

每一天,都要尽心尽力地工作,每一件小事情,都要力争高效地完成。尝试着超越自己,努力做一些份外的事情,不是为了看到老板的笑脸,而是为了自身的不断进步。即或是在同一个公司或同一个职位上,机遇没有光临,但在你为机会的来临而时时准备的行动中,你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扩展和加强,实际上,你已经为未来某一个时间创造出了另一个机遇。

伍迪·艾伦说过,许多人在生活中90%的时间都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度过的。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了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得在病痛中一点一点的流逝。

人生的赢家与输家之间的距离,并不如大多数人想像的是一道巨大的鸿沟,其实只差别在一些小动作的准备上: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在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

在实现理想时,你必须与自己做比较,看看明天有没有比今天更进步,即使只有一点点。

无论你的职场如何风云变幻,如何起起落落,都不要放弃对自己对职业的信心,仍然要做去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所谓有备而无患就是这个道理。否则,你更会在职场中落得一败涂地,输得一无所有。谨记: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

§§第二篇 相约成功,找对企业是前提

很多人认为自己无法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只好换来换去,希望能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但许多年过去了,仍然很迷惑。所以我们要认真选择,否则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哪片土地适合你生长,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你发展。和企业发展是一个道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在没有选择对明确的方向以前,单纯地谈速度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甚至有时等待优于行动。没有明确选择的行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瞎折腾,瞎折腾的结果就是无序导致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