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寻找阿房宫
阿房宫的传说诞生在公元前208年,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了,在那战火连绵的时代,动用70万人的劳力,依靠匪夷所思的设计,一座无与伦比的华美宫殿开始兴建起来,直到项羽的一把大火,将阿房宫整整烧了3个月,更有中国唐代的诗人杜牧还写下了《阿房宫赋》来渲染它的奢华……以至千百年来,人们对阿房宫的壮美华丽赞叹不已,也对焚烧秦始皇宫殿的大火津津乐道。
据考证,这座宫殿遗址就在今天的西安附近。
寻找阿房宫的遗址先要确定“房”这个地方在哪里,考古学家们根据史书的记载确定了阿房宫的大体位置。
位于中国西部的古都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公元2世纪,丝绸之路就是从西安出发,直达地中海东岸的,欧洲人关于中国的第一印象都和西安有关。
西安的任何一处古迹都会透露出这座古城的年龄,站在鼓楼大街上都可以看到闻名的钟楼和鼓楼,这是两座存在千年而仍然屹立不倒的建筑。西安曾经做过中国11个朝代的首都,在这座古城里,随时都可以感受到厚重的文化积淀,那么多的中国城市都在喜新厌旧,只有西安仍然聚集着将军的魂魄,战士的枯骨,还有帝王们的叹息。
我们寻找阿房宫的旅程将从这里开始。
如果阿房宫真的存在过,它一定会留下一些痕迹。
阿房宫的名字传递出了一些消息。传说中秦王嬴政爱上过一位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阿房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死去了,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嬴政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一座极度奢华的阿房宫。
考古学家们根据史书的记载确定了阿房宫的大体位置,而两本史书被公认为是最为权威的依据。
一本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说到秦始皇“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做前殿阿房……”这明确地指出在渭河南部,上林苑中,秦始皇在房这个地方建造朝宫,后人称阿房宫。
另一本《水经注·河水》中则记载了“池水北经镐京东,秦阿房宫西。”池水位于今天的丰镐村西,在它的东侧,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座东西走向、规模宏大的黄土高台,这可能就是阿房宫的前殿遗址。在这个遗址的东北方向一公里处,有一座宋代以后出现的村庄,称为“阿房村”,这个称谓的来历应该是来自于秦阿房宫的遗址。
实际的勘探并不像书本上那么简单。阿房宫遗址位于秦朝都城咸阳的上林苑故地,秦朝灭亡后,这里又成为了汉代上林苑的一部分,唐代的高祖李渊曾经命令在“阿房宫城”驻军。
2000年的历史风雨让遗址已经面目全非了。这座35万平方米的高台的西部被大古城、小古城压在下面,东部被另外两个村庄覆盖,更大的麻烦是在整个夯土台基上面还有1300多座墓葬。
对阿房宫的寻找要穿过这些覆盖物。
2002年10月,宫殿考古家李毓芳带领着考古队开始了他们的挖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介绍说:发现它的土层分了三层,第一层就是耕土层,土质比较松散,然后下面就是扰土层,它比较厚,颜色发黄,里头有现在的铁丝,有塑料布,塑料块,还有瓦片也出来了,是古代的瓦片,然后第三层就是文化层了,文化层的土质比扰土层的土质要稍微的松散,而且里面出来的全都是瓦片。
根据文化层出土瓦片的纹路,李毓芳可以断定他们来自秦代。
这座夯土台基正是阿房宫的遗存,但是找到阿房宫的台基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太多的谜题还要等着这座宫殿完全露出地面才能找到答案。
研究员李毓芳介绍说:我们在清理这个地面的时候就发现土特别瓷实,而且到了夯土层特别硬,就是打夯打的。
从巨大高台的东侧步行走到西侧大概需要20分钟的时间,一条小路考古队员们每天都要走上几遍,期待着有新的发现。而在2200年前,曾经有70万人走在同一片土地上,为始皇帝的宫殿忙碌着,他们很可能连续几年不能回家,甚至是永远不能再见到他们的亲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王晖介绍说:秦代的刑法很苛刻,他是轻罪重刑,就是秦代的法律没有具体地说判你多少年,实际上实行的是终身服役,也就是无期徒刑。
秦始皇时代动工修建的规模浩大的工程,是历代帝王中最多的。
刚刚结束了多年的征战,他又马上下令将原来六国的首都和各自修造的长城拆毁,然后统一修造抵御北面匈奴的长城。秦长城西起陇西东到辽东,东西长达万里,形成了后世明长城的基础。
他还以当时秦帝国的都城咸阳为中心,修成了三条驰道,一条向北通到了内蒙,一条通向东面的河北和山东,一条向南通两湖和江苏。弛道的建立,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政令的及时传达。
当时秦帝国可统计的人口有2000万人,为了完成这些庞大的工程,每年征发的徭役不下400万人,差不多天下丁男的一半都背井离乡,常年在外。在这些劳力中除了士兵、战俘,还有不少是囚犯,按照秦国的法律,只要是稍微触犯法律,就会被罚做终身的苦力,因为秦王朝需要大量的劳力,刚刚从战争中幸存下来的百姓们又被迫投入到这些工程中去。
秦始皇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在被这些工程慢慢拖垮。它们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几乎是难以计算的,杜牧的《阿房宫赋》曾描写到“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的建成几乎伐尽了蜀山中的树木。
但借助杜牧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这座宫殿的规模和辉煌——宫墙掩映当中,那撑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民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闪闪发光的钉子,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参差交错的瓦缝,比一身衣服上的丝缕还多;直列横纵的栏杆,比全国的城墙还多……文学的描写有修饰和夸张的成分,有时候很难区分哪些记载是事实哪些是传说。
也许杜牧的描述过于夸大,因为他毕竟是一位诗人。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描述了这座前殿的规模“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实际发现的夯土台基比司马迁描述得还要大一些,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虽然经过了2000多年岁月的冲洗,现存的高坡从地面到台面仍然有9米之高。
构成这巨大夯土台基的这些黄土从哪里来,劳工们又用了什么样的运输方式呢?
在西安北部不超过500公里的地方,就是黄土高原,每年春季的季风把黄土毫不吝惜地送往它的南部地区,西安当然也不能例外。经过500公里的长途跋涉,大的黄土颗粒自然地沉降在途中,到达西安附近的黄土颗粒已经非常细腻了。黄土高原和季风就是阿房宫最大的工程运输队。
但是,很显然,阿房宫的建设还需要那些2000年前的工匠们来完成。他们又是用什么样的技术把细细的黄土筑成高台呢?宫殿考古学家杨鸿勋从民间的传说中找到了蛛丝马迹。
今天,在西安的附近仍然有许多小作坊,取了当地的黄土塑造秦俑。这些黄土之中也许就埋藏了阿房宫的秘密。西安这片传奇的土地曾经有过那么多的战争,那么多旷古的工程,还有那么多人死去之后将他们的魂魄留在这里,与这些黄土叠加、凝铸在一起,幻化成关于秦始皇和阿房宫的传说。即便在今天,人们仍然在不断追寻着它的痕迹,而这位始皇帝把他的气质附加在一个又一个的谜题之中,吸引着人们来发现。
2000年之后的今天,这种气质仍然不能够被遮蔽,捧起遗址上的一抔黄土也许就会触摸到先秦帝国的玄色宫殿。
在继续寻找阿房宫的秘密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秦始皇的故事。
史书上说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国的王子子楚,公元前259年,这位秦国皇室的王子正作为人质被扣押在赵国的首都邯郸。当时的国家之间盛行一种做法,相互滞留对方的皇室成员作为人质,以此来作为两国之间互不侵犯的保证。一旦发生战争,首先被处死的就是这些王公贵族。在二十几个王子中,子楚不是长子,地位很低,于是被送到了赵国成为人质。他没有任何的自由,还要面临随时都可能降临的杀身之祸。不过,这一年,她的爱妾赵姬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嬴政,这也许是他唯一应该庆祝的事情。这个从出生起就是人质的孩子后来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帝国,他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的出生并没有带给子楚好运,赵国和秦国很快成了交战国。子楚险些被杀掉。在一位商人吕不韦的帮助下,他才从赵国逃回了秦国的都城咸阳,没有继承权的子楚成了秦国的国王,而他的大恩人吕不韦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秦国的宰相。
历史总是喜欢在一些关键时刻埋下一些伏笔,有些事情或许永远也得不到证实:为子楚生下嬴政的赵姬原来是吕不韦的小妾,吕不韦用商人的眼光看中了子楚,认为他早晚会成为秦国的国君,于是就把自己的爱妾送给了子楚。
一个鸿商巨贾刻意去奉承王公贵族来换取自己未来的荣华富贵,这本来也并不稀奇,但是没过多久,嬴政就出生了,后人因此猜测,这个孩子有可能就是吕不韦的骨肉。
公元前247年,子楚去世。当宰相吕不韦把年仅12岁的嬴政送上秦国国君的宝座时,他知道秦国的权利实际上已经落在自己的手里了。不过,吕不韦的财富和精明只给他换来了10年的荣华富贵,10年之后,只有22岁的嬴政为了夺回权力,用一瓶毒药解决了可能是他亲生父亲的吕不韦。
在考古界,关于嬴政和吕不韦的关系至今也没有得到证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嬴政童年时代作为人质的经历磨砺出了他异常坚韧的性格,也培养了他对权力的欲望,他更希望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在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贲在嬴政的授意下灭掉了燕国,领兵大举南下,一战俘获了齐王,最终统一了全中国。
38岁,这是嬴政建立秦帝国的年龄,同时他也宣布自己成为这个帝国的第一任皇帝秦始皇。这个从一出生就被当作人质、毫无地位的男孩,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他似乎是应该满足了,可是他没有。
嬴政自出生起就被王族中的种种权利斗争所围绕。他亲眼看到了子楚从一个不受器重的王子成为了秦庄襄王,嬴政自己又亲手完成了秦帝国的统一大业。这些经历使他对手中的权力更加珍惜。在建立秦帝国之后,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集权统治,他马上着手修建驰道和运河,一方面是打通了各省之间的贸易通道,更重要的也是铺平了军事上控制全国的道路。他把六国残余的贵族以及他们的后裔全部迁移到都城咸阳,以消灭这些贵族造反的野心。实际上,登上皇位的秦始皇也没有任何选择,他必须无时无刻地展现自己的权威,以威慑任何可能存在的反抗,阿房宫的规划和修建则无疑将这种帝王的威严和气度显得更加至高无上。
遗憾的是,阿房宫最终只是秦始皇心中的一座宫殿,他没能看到自己的宫殿落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东巡的路上,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传说中的仙岛,解开长生不老的秘密。这时的阿房宫还远远没有建造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就交给了他的儿子秦二世。
秦始皇除了给自己的儿子留下遍布全国的庞大工程之外,也留下了国家灭亡的隐患。昂贵的阿房宫建设,使百姓们无法再承受下去。很快,起义的浪潮席卷全国。楚国的贵族项羽逐渐成为这场反秦斗争中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项羽最终把自己胸中的怒火付诸了现实,在进入秦都城咸阳之后他下令将所有秦朝的宫殿建筑烧毁,就连令人骄傲的阿房宫也没能幸免,传说中大火整整烧了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介绍说:1号、2号和3号宫殿建筑遗址,都有被大火焚烧的痕迹,就是都把墙白都烧成了红颜色,还有大量的木柱灰,木柱子都烧成黑灰,还有火太大了烧成琉渣,像它的建筑材料瓦片也被火都烧成了红颜色。
毫无疑问,如果经历过大火,阿房宫遗址也应该留存了大量火烧的痕迹。李毓芳带领着她的考古队希望能够在阿房宫遗址上找到蛛丝马迹,但是工人们的探铲一次次地探下去,每一次带上来的只有夯土,没有火烧过的痕迹。在这之前的考古发现和阿房宫的传说还基本吻合,但是这一次,结果却截然不同了。
研究员李毓芳介绍说:除了东西部村庄覆压的地面以外,还有房屋和房屋之间的空地上,和花池里、猪圈旁、厕所旁全都进行了钻探,这么密集的钻探上面,一平方米5个钻孔,都没有发现一处有火烧的痕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赵志君介绍说:假设这个阿房宫确实建成了,又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的话,那么在阿房宫的废墟上就应该形成一个很厚的灰烬层,这个灰烬层肯定有很多没有完全烧尽的木炭,烧焦的木块呀,其中对我们来说,比较关心的就是非常非常细小的那些木屑,炭化的木屑。
李毓芳不知道她脚下究竟是巨大的宫殿还是其他出人意料的答案。要找出真相就必须找出更多的线索,李毓芳又顺利地找到了东墙,西墙,北墙,但是南墙却迟迟没有出现。
这样宏伟的宫殿不可能只有三面墙。她勘探了几乎所有的区域,却只在夯土台的南侧发现了路土的痕迹。
研究员李毓芳介绍说:他只建成了三面有墙,就是那个西面、北面和东面有墙,南墙没有发现,南墙还没有建成,另外在这个夯土台基南侧面我们发现全都是路土,呈坡状的路土,那这个路土也就是当时夯筑这个夯土台基的时候,这些劳动力给踩踏得成了路土,都是呈斜坡状的,说明这个夯土台基的后期工作都还没有完成。
尽管阿房宫的传奇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但是,探铲挖掘出来的却是和传说完全不同的结果。
研究员李毓芳认为,三面墙的里边没有一点宫殿建筑遗迹,首先没有秦代宫殿建筑倒塌的堆积层,更没有发现在建筑秦代宫殿时,建筑材料不可少的瓦当,另外呢,在这里边也没有发现一些个像殿址呀像壁柱啊,明柱啊,础石,墙壁,吃水井,排水设施等,这些宫殿建筑遗迹都没有。
现在,从考古发现来看,阿房宫永远留在了秦始皇的梦幻之中。
70万人的劳力在4年的时间里也只是完成一座夯土台基,而余下的那些设计精妙的建筑最终没有付诸实施。
这座传说中壮美的宫殿并没有被项羽焚毁,是因为它从来就没有建成过。
而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的阿房宫大火是杜撰出来的。
夯土台基和三面墙的遗迹就是这里仅存的一切。
2006年,关于阿房宫的谜团似乎已经被解开,考古学的新发现和结论是否意味着阿房宫的神秘传说将从此终结呢?
考古学的发现只是为我们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让我们看到阿房宫一个真实存在的台基,它的全部容颜和魅力却仍然深藏未露。与其说阿房宫从来没有建成,不如说它还在“建设”之中,因为延续了2000多年的传说,还会在未来以某种方式延续下去。
第二节 阿房宫为何未建成
近年来阿房宫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与秦二世在位时兴建的阿房宫是没有建成的“半拉子”工程,阿房宫遗址中也未发现火烧的遗迹,这与《史记》中“阿房宫未成”以及书中没有“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是相吻合的,即阿房宫没有建成。那么,秦阿房宫为什么没有建成,其两度修建“未成”的原因何在?
一、两度修建阿房宫的历程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扼要地记述了秦始皇、秦二世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果的历程: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郦山。”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至平原津而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其后公卿希得朝见,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束击盗者毋已。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戌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毋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赵高欲为乱……二世乃齐与望夷宫……(赵高)遣乐将吏卒千余人至望夷宫……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研读上述五段文字,可屡清秦始皇、二世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果的历程:
阿房宮从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年)开工修建。秦朝征调受过宫刑的刑徒和其他罪犯七十多万人分别修建阿房宮与骊山陵,并明确说明秦始皇时阿房宮没有建成,等建成后再另外选个好名字来命名它。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死,九月被葬于骊山陵。秦始皇去世时,阿房宫未修成,工程被迫停了下来,工地的刑徒都被调到骊山陵去填土。二世皇帝元年(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而此时的阿房宫工程已停工了7个月。为实现先帝的意愿,秦二世从陵墓工程中调出部分人力继续修筑阿房宫。七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二世皇帝二年(前208年)冬,陈胜派周章等部将打到戏水,有兵数十万。二世皇帝将骊山刑徒全部武装起来前去抵抗,骊山陵墓的封土工程也被迫停工。在当时天下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和战事危急的状态下,阿房宮工程即使不停工,也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施工下去了。于是,秦统治集团内部在阿房宮是否继续修建这个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劝阻二世皇帝停止修建阿房宫,触怒二世皇帝,被送交司法官署问罪,三人还因此丢了性命。可见这时的阿房宮工程还没有完成。二世皇帝三年(前207年)八月,赵高作乱,将二世劫持在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二世既死,阿房宫便成了“半拉子”工程。那么,秦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果的原因有哪些呢?
二、修建阿房宮未成的原因
依据司马迁对秦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果历程的记载,再结合阿房宫考古资料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可看出,秦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果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1.工程规模庞大
阿房宫工程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呢?《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独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这是《史记》里描述阿房宫兴建规模总体规划与布局的唯一一段文字,它告诉人们这座朝官的设计规模十分宏大,必须分期完成。一期工程是先造前殿阿房,它是未来整座朝宫的主体建筑,是主殿,是皇帝与朝臣议政的地方。单是这座前殿阿房宫,其规模就足以惊人:东西宽五百步,约合今700米,南北长五十丈,约合今115米,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殿上可以容纳一万人就坐,殿下可以立五丈高的旗帜。朝宫的二期工程是在前殿阿房宫及其附属建筑竣工后,以阿房宫为中心,在其周围架设天桥阁道并从殿前直达终南山,还在山顶修建宫阙。又在殿后修建复道,由阿房宫北渡渭水,连接咸阳宫殿,认为这仿佛就像天顶阁道星从北斗星横渡过银河而直达营室星一样。这是文献中的记载。而考古发掘出的阿房宫工程的规模有多大呢?
阿房宫考古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是从考证阿房宫前殿遗址开始的。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阿房宫前殿遗址位于今西安市以西13公里处的渭河以南,与秦都咸阳城隔渭水相望。从2002年10月到2004年11月,阿房宫考古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古发掘,得出的结果即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查清了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后,阿房宫考古第二阶段的任务是要查清整个阿房宫遗址的范围。为了查清阿房宫遗址究竟有多大,从2004年11月至2007年11月底,考古队在前殿遗址之外西至沣河6公里、北至渭河11公里、东至黄河2公里、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3.5公里,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考古工作,先后对纪阳寨遗址、传说是阿房宫的烽火台遗址、传说是阿房宫的上天台遗址、传说是秦阿房宫的磁石门遗址、秧歌台遗址等进行了勘探发掘,结果表明这些遗址或是战国时期秦国所修建之上林苑中的建筑,或是汉代上林苑的建筑,在135平方公里范围内均未发现与阿房宫前殿遗址同时代的秦代建筑遗址,从而确定了未修建完工的秦阿房宫的范围与现存的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是一致的,即阿房宫前殿遗址就是人们所说的阿房宫遗址。
那么,这个遗址的规模有多大呢?中国古时候的城墙与宫殿的地基都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的,就连宁夏固原地区的战国秦汉长城也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的,夯层坚硬,至今草木难生。由于朝宫是未来朝廷的新宫殿,前殿阿房又是未来整座朝宫的主体建筑,是主殿,是皇帝与朝臣议政的地方。为了彰显秦帝国一统天下的至高威仪,阿房宫工程的整体造型采取了高台式的建筑模式,即用黄土夯筑成一个巨大的台基来抬升整个阿房宫宫区的高度,前殿阿房等巍峨高耸的宫殿群就建造在这巨大的夯土台基之上。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比司马迁描述的前殿阿房的规模还要大一些,其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虽然经过两千多年雨水的冲刷,台基北部边缘的现存最高处仍高出秦代地面12米以上,整个遗址的占地面积达54万平方米,比占地69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只小五分之一左右,比天安门广场还大,其工程规模之大可想而知。仅从工程所用黄土数量上看便是十分惊人的。据考古队测量,将该遗址54万平方米的台基地面用黄土一层层地夯筑到12米高,所需黄土要达到650万立方米。而且为了使这些夯土坚硬、密实、不怕风化,夯筑之前,黄土都要经过筛子筛,然后倒入锅里炒熟,才能进行夯筑。根据《秦始皇本纪》记载,阿房宫从开工修建到秦灭亡,前后延续最多只有4年时间,除去中间一度停工7个月外,实际施工时间还要少得多。在当时落后的施工条件下完成这巨大的夯筑地基工程就已难度很大了,要想完成整个阿房宫工程是根本不可能的。
2.施工人力不足
阿房宫与骊山陵墓在秦代是并驾齐驱的两大建筑工程,骊山陵墓工程动工在前,阿房宫工程开工在后。《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槨,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这说明秦未统一六国之前,秦始皇刚刚登上王位的时候就已下令在骊山挖掘洞穴为自己修建骊山陵墓了。统一全国后,他又征发全国刑徒70多万人继续修造,挖地挖得极深,再灌进铜液把洞穴的空隙处填满,然后放下外棺,在墓室里藏满了陶制的宫殿、百官、珍奇宝物等随葬品。到公元前212年阿房宫工程开工时,骊山陵墓工地的70多万刑徒被分出一部分调往阿房宫工地,此后70万刑徒就被分为两部分,分别修建骊山陵与阿房宫两大建筑工程。
阿房宫的兴建自始至终存在着施工人力不足的问题。自公元前212年开工时起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突然病死这一年多的修建工期内,阿房宫工地的施工人数究竟有多少,《史记》里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总数是不会超过20万,或者会更少些。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病死在沙丘平台,九月葬于骊山陵墓。为了尽快埋葬秦始皇和集中人力对骊山陵墓进行封土的需要,二世便将阿房宫工地的刑徒全部调到了骊山陵工地。到第二年(前209年)四月,埋葬秦始皇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而此时的阿房宫工程已停工17个月。为实现先帝的意愿,二世皇帝从陵墓工程中抽出部分人力继续修筑阿房宫。
可是,二世皇帝从骊山陵墓工程中抽出这部分人力究竟有多少,《史记》里没有明确记载。但从《秦始皇本纪》“(二世皇帝)二年(前208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这段记载中“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一句可看出,当时骊山陵墓工地的施工人数一定是大大超过了阿房宫工地的施工人数,才使其成为被秦临时武装起来前去抵抗农民军的首选对象。而从《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前212年),先作前殿阿房……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的记载可知,为了解决建筑材料问题,秦始皇曾驱使一部分阿房宫工地的刑徒们或去北山开凿石料,或到蜀、楚等地去砍伐木材。而据南宋洪迈《容斋三笔》载“作阿房宫,……近山无大木,皆致之远方,两千人曳一柱,以木为轮,随而易之,计一柱之费已用工数十万。”
可见,在当时运输条件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去千里之外四川、湖北的深山里采集木材,没有数年时间是完成不了的。这样,阿房宫工地的刑徒被一分为四:一部分去四川、湖北采集木材;一部分去北山开凿石料;一部分外出取土,而取土工程中是要消耗大量人力的;剩余部分便留在工地夯筑地基,故留工地施工人数明显不足。
3.修建工期短
《秦始皇本纪》记载,阿房宫是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开始修建的,而三十七年(前210)七月秦始皇突然病死在出巡途中。为了尽快安葬秦始皇,秦二世不得不停止阿房宫工程,将修建阿房宫的人力全部调去抢修骊山陵墓。二世皇帝元年(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而此时的阿房宫工程已停工17个月。二世皇帝从陵墓工程中抽出部分劳力继续修筑阿房宫不久,七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二世皇帝二年(前208年)冬,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劝阻二世皇帝停止修建阿房宫未成。到了第二年(前207年)八月,秦二世自杀后,阿房宫停工了修建成为“半拉子”工程,可见阿房宫从开始修建到最后停工,前后延续最多只有4年时间,除去中间停工7个月外,实际施工时间仅3年左右。然而,与阿房宫工程并驾齐驱的骊山陵墓工程从秦始皇刚刚登上王位的时候起就开始修建了,修建工期已近40年。相比之下,规模庞大的阿房宫工程建设工期实在是太短了,在当时工程技术水平低下、施工几乎全靠人力的年代,想在3年左右时间里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谈何容易。
综上所述,秦代阿房宫在修建过程中,因其工程规模过于庞大,施工过程中人力又不足,加之修建工期前后仅有3年左右时间,工期太短,所以导致秦始皇、秦二世两度修建阿房宫均以“未成”而告终。
第三节 项羽不是纵火犯
《阿房宫赋》用“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这样的诗句形容阿房宫的富丽堂皇和宏伟壮阔。不过,阿房宫是怎么消失的,传说最多的一个版本是项羽烧的。不过,阿房宫遗址发掘现场的专家推断,阿房宫并非毁于大火。
从发掘的情况来看,考古人员一直没有找到碳灰的痕迹,因此专家初步断定,阿房宫并非毁于大火。同时,考古人员在发掘过程中一直没有发现一块秦代也就是当时的瓦当或瓦当残片,因此专家推测,秦代的阿房宫很可能没有完工就遭到了破坏。
我们应该给项羽平反!因为,未发现红烧土证明项羽并没有烧过阿房宫。再次审视司马迁的《史记》,专家发现,司马迁说项羽烧的是“秦宫室”,“秦宫室”原来是指秦咸阳宫而非阿房宫。
根据史书记载,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一二年),秦统一六国后,驱使七十余万人,开始在渭河的南岸营建阿房宫。始皇在位时仅建成了前殿,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续修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西至咸阳,东至临潼,离宫别馆,亭台楼阁连绵不绝,“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由此可见工程之浩大。
史传,秦末战乱,项羽攻入咸阳,放火焚烧,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从此灰飞烟灭,尽成灰烬。
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座大土台基,周长约三百一十米,高约二十米,全用夯土筑起,当地人称为“始皇上天台”。阿房村西南附近,夯土不断,形成一长方形台地,面积约二十六万平方米,当地称为“眉坞岭”。
这两处地方是阿房宫遗址内最显著的建筑遗迹。
第四节 传国玉玺迷踪
握有大权的始皇帝还缺少一个身份上的象征。之前的各国国君,在发布命令时都要用自己专有的玉玺来盖章,表明该命令确实出自君王之手,而非他人假冒。久而久之,玉玺也就成为了国君的象征。
如今统一了天下的秦始皇自然不能用普通的玉玺来表明自己至尊无上的身份,他的玺,一定要用最好的玉来雕刻,这块玉,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无价之宝——和氏璧!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楚厉王。厉王命令玉工辨识此玉真伪,然而老眼昏花玉工认为这不过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等周武王即位后,卞和又献玉,仍以欺君之罪再砍掉右脚。等到文王即位后,已没有脚可砍的卞和不敢再去了,只是抱着玉坐在荆山之下日夜痛哭。
文王挺奇怪:一个残疾人不去想办法谋生,反而抱块破石头日夜干嚎,是何缘故?于是便派人去问他:“脚没了就没了呗,你看那些打仗回来的,有几个是完整的?可人家不还是活得好好的,没一个像你这样哭的。你还像个爷们吗?”
卞和回答道:“我并不是哭我那双被砍掉的脚啊!我是哭宝玉被当成石头,诚实的人却被说成了骗子!”
一听这话,文王来了兴趣,找来全国最好的玉工,让他把石头剖开,果然在石头里面发现了宝玉。因为该玉是卞和所发现并进献的,所以将之称为和氏璧。
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威王便把和氏璧作为奖励赐了给他。得到如此贵重的奖赏,昭阳难免要炫耀一番,便在水渊畔大宴宾客,同赏宝玉。酒宴正酣,忽听有人大喊:“水里面有条金色的大鱼!”
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稀罕事,众人信以为真,全都跑到水边上去看。可看了半天,连个虾米都没见到,更别说什么金色的大鱼了。
回席后,昭阳突然发现和氏璧竟然不翼而飞,方知道刚才那一嗓子是调虎离山。当时听那一嗓子好像是门客张仪的声音,便怀疑是他把和氏璧偷了去。然而严刑拷打下的张仪什么也招不出来,一番仔细地搜查也没有什么发现。受到凌辱的张仪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开楚国跑到了魏国,随后又来到秦国。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前315),张仪被拜为秦相,已连横策略游说诸国联秦背齐。随后以使节身份进入楚国,瓦解了齐楚联盟。随后秦军拘怀王,克郢都,尽取楚汉中之地,让张仪终于得报此仇。
那块和氏璧究竟被谁偷走了呢?这是中国历史上至今尚未破解的一个谜团。只知道此璧后来被赵国的太监缨贤得到,随即便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听说后,给赵王写了封信,表示愿用15座城池来换这块璧。随后便上演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将相和”这一系列世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活剧。
秦王政十九年秦军破赵,得到和氏璧。天下一统后,秦始皇下令将此璧的三分之一雕刻成玉玺(传说有三分之一后来流传到九宫山张道陵张天师处,被他篆刻为天师印,最后落到了乾隆皇帝手中;另三分之一则不知所终),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用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并由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精研细磨,雕琢成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的玉玺,这就是最著名的“传国玉玺”或曰“传国玺”。之后的历代帝王都将此玺为视为帝王信物,奉为镇国之宝,得到它就象征着该帝王“受命于天”,失去它则意味着“气数已尽”。凡是登上帝位却没有此玺的,就被人讥笑为“白板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被世人所轻蔑。
传国玉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它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传说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突然风浪大起,始皇的龙舟眼看就要覆没。无奈之下,始皇帝只得将传国玉玺扔到湖中,用它来祭祀神灵,祈求风平浪静。说来也怪,玉玺刚一没入湖水,便风浪不起,秦始皇一行方得平安过湖。八年后,当秦始皇的使者夜行至华阴(今陕西华阴县)平舒道时,有人拿着玉玺站在道中,对他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话刚说完便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又回到了秦朝手中。
秦朝末年,战乱四起。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传国玉玺献给刘邦。建汉登基后,刘邦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中,成为皇权的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王政君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拿起玉玺砸向王舜。王舜一躲,玉玺砸到地上,被摔掉一角,王莽只好用黄金弥补,从此后,传国玉玺又被称之为“金镶玉玺”。
王莽的“新”政权被推翻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汉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后来回宫后发现玉玺失踪。随后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名宫女的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了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听说后,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了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被曹操战败,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命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此来证明他并不是“篡汉”,而确确实实是“受禅”,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265),司马炎依样画葫芦,在魏元帝手中夺过江山,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玉玺归晋。晋永嘉五年(311),前赵刘聪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玉玺又归前赵。19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到玉玺。他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又过了20年,再传冉魏,后来冉魏乞求东晋军救援时,传国玉玺被晋将领骗走,并派300精骑连夜护送到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玉玺又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进栖霞寺井中,寺内僧人将玉玺捞出收存,其后献给陈武帝。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大业十四年(618),隋炀帝杨广被缢死于江都(今扬州),隋朝灭亡,萧后带着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逃跑到漠北突厥那里。
唐朝初年,没有传国玉玺的太宗李世民不愿做白板皇帝,便刻了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用来装装样子,安慰一下自己。
贞观四年(630),唐将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离开突厥部落,返回中原,将传国玉玺交与朝廷。不再是白板皇帝的唐太宗龙颜大悦,将玉玺视为镇国之宝而珍藏起来。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天佑四年(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得传国玉玺,建后梁。16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过了13年,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就此下落不明。
后周太祖郭威称帝后,四处寻找传国玉玺,但终不能如愿以偿,无奈之下,只好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到了北宋。北宋哲宗时,有个名叫段义的农夫在耕田时挖出了传国玉玺,送至朝廷。经13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这就是始皇帝所制的传国玉玺。然而许多朝野的有识之士都怀疑这块玺其实是假的。北宋末年的徽宗喜好风雅,增刻印玺10方,当时便有人讥笑他是画蛇添足,其实徽宗真正的目的是要淡化传国玉玺的地位,日后若真的鉴定出手中的这方传国玉玺是个赝品,自己也好圆谎。
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破宋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徽钦二帝做了俘虏,传国玉玺被大金国掠走,其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世祖忽必烈驾崩。传国玉玺突然在元大都(今北京)的市场上出现,并被公开叫卖。权相伯颜得知后,命人以重金买到。传国玉玺至此落入元朝王室手中。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派大将徐达深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而最终还是无功而返。传国玉玺从此再也不知所终。
明朝时期,不时便会有传国玉玺现身的谣传出现,然而全都被证明为赝品。例如明孝宗时期,曾有人进献所谓的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到了明末,后金太宗皇太极得到一方据说是夺自元顺帝之手的传国玉玺,皇太极因此改国号“金”为“清”。
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39方,其中一方即是皇太极得到的传国玉玺。乾隆皇帝对考据学很是喜爱,也有所研究,在对这方传国玉玺研究了半天之后,钦定其为赝品。放在一堆御玺之中以假当真,滥竽充数。由于皇上亲口说它是赝品,其他人也就无法再对此玺评头论足了。
1924年11月,清廷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这方真伪尚未确定的传国玉玺也不见踪影。当时冯玉祥的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向溥仪追索玉玺,但溥仪两手一摊,鹿钟麟一无所获。虽然关于传国玉玺的下落至今还在搜索、研究之中,但仍未发现蛛丝马迹。
秦始皇不会想到,他原本用来当作自己身份象征的传国玉玺会在日后的中国政治舞台上掀起如此轩然大波,因为在他的心中,这方玉玺是要传至二世、三世,乃至万万世的;他更没有想到,这方仅仅是用来颁诏盖章的玉玺竟然成了日后帝王们合法登基的信物,并不惜为此动起刀枪,掀起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