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8000400000039

第39章 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3)

第二节 冷战后日本的政治与经济

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力量重新组合时期。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也面临着战后以来最重大的变化与挑战。“泡沫经济”使日本经历了战后以来历时最长的经济停滞;自民党长期一党执政的“1955体制”随着1993年自民党被赶下台而宣告结束,此后日本政坛政权更替频繁;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思潮抬头,日本正处在十字路口。

一、政局动荡与政治****化

(一)“1955年体制”的终结与日本政局的动荡

1993年7月,日本众议院大选揭晓,自民党只获得511席中的223席,未过半数,丢失了一党单独执政的法律依据。自民党一党长期执政时代的结束标志着“1955年体制”彻底崩溃,日本政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日本“1955年体制”的崩溃有其深刻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国际因素

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对立格局不复存在,美国对自民党不再独具青睐。克林顿就曾对1993年7月日本政局的变化表示欢迎,并评论到“日本发生的变化是好事,日本的政治体制必须变革。”外部威胁的下降也使日本民众不再因为惧怕苏联共产主义威胁而将选票投给自民党,对自民党几十年的政治僵化表现得极其厌倦,并希望改造换代。

(2)自民党长期以来政治腐败,派系争斗激烈,必然导致大权旁落

战后日本的“民主政治”实际上是典型的“金钱政治”,自民党执政时期,政客们同政府官僚特别是企业界结成了千丝万缕的利害关系,形成了“财界-官僚-政界”三位一体的政治体制。这种财-官-政的“铁三角”关系导致日本政治受贿丑闻不断出现,并日益泛滥,引起选民极大不满。

(3)自民党是由自由党和民主党两党合并而成的,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存在着激烈的派系斗争

从20世纪50年代号称“八大师团”的八大派到20世纪70年代的五大派,演变到20世纪90年代的三冢派、小渊派、小泽派、羽田派等。各派围绕着本派在自民党的权力和在党内的地位彼此争斗,引起民众极大反感,民众日益显示出对政治的不信任及对自民党为首的现存政党的不满。随着自民党内部矛盾的加深,年轻议员对党内元老当政、密实策划、论资排辈极为不满,他们对外要求日本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对内要求改变以元老为中心的领导体制,打出“根除腐败,彻底改革”等旗号,脱离自民党,另立新党。从此日本进入动荡时期。

(二)政治体制改革与大众政治理想

“1955年体制”崩溃后,日本面临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任务。重点改革腐败的中央官僚体制,在行政体制由集权向分权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由权威政治向大众政治转变的政治理想,制度创新成为日本摆脱政治困境的唯一出路。

官僚对战后日本复兴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长期的集中行政权力抑制了民间的活力和自主创新,引起国民的强烈不满。精简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指导”、“规制缓和”、发挥民间活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1997年乔本内阁正式批准了关于行政改革的最终审议报告,主要内容为:将中央政府机构的一府二十一厅改组为一府十二省厅;国务大臣由21人减至17人,大幅度削减各省厅下属机构及其定员。

20世纪90年代日本行政体制改革的另一重要课题就是地方分权。战后新宪法中明文规定了地方自治体的重要地位,但中央政府仍然通过“机关委任事务”、财政和税收、行政监督、向地方派遣官员等手段维持了中央集权体制。但随着大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民主参政意识的增强,要求扩大地方自治权力的呼声日益高涨。几年来日本进行了具有实质性的较大规模的地方分权改革。最终于1997年7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地方分权一揽子法案》,废止了战后一直实行的“机关委任事务”行政制度,使中央集权在转向地方分权的过程中,从体制上取得了突破。逐步缩减乃至废除中央政府的干预,扩大地方自治权,创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新规则,充实、完善地方行政体制。

大众价值观是社会意识中的核心部分,从其变化的方向可以把握社会主流意识的变动趋势。战后的民主化改革使天皇、国家至上的观念转为公司等工作场所至上的观念,即“个人中心主义”观念。长期稳定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开始动摇,对公司等共同体的忠心甚至变得令青年人讨厌。过去民众的投票选举及政治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等共同体的影响,这些年,各政党、工会、农协等政治和利益集团的影响力逐渐下降。

1999年,由50多名主流学者和社会名流组成的“21世纪日本的构想恳谈会”,经过近一年努力,向总理府提交了长达240页的题为《日本的新天地在日本崛起》的政策报告书,该书提出了“政治制度的创新理论”。主要观点为:要把以国民为中心的大众政治置于以往纵向机构的集团主义政治之上。提倡小政府,限定政府的作用,让民间单位按规则自由活动,由国家“统治”向“协治”转变,国民委任政府,政府接受国民的委托。日本政治的创新理论正是建立在日本国民意向的变化,即政治大众化趋势基础之上的理论。

尽管这种从集权向分权,从权威政治向大众政治的转变不像从幕藩体制到明治中央集权体制形成和战前天皇法西斯****到战后民主政治体制建立那样激烈、深刻和分明,但至少可以说是转变的新阶段。

(三)日本政治趋向****保守

冷战后日本政治趋向****保守化主要表现在:

(1)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成风,念念不忘天皇制

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政局动荡,经济持续衰退,广大国民普遍不满现实,极端右翼势力抬头,偏执的民族主义思潮上升,日本社会对右翼势力的制约减弱。许多日本政客也因此经常以参拜靖国神社活动拉选票。日本国内保守政治力量的领袖乔本龙太朗、小渊惠三、森喜郎和小泽一郎等人皆属于日本政界的“少壮派”,推崇“皇国史观”,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对日本战前的历史负罪感较轻,甚至对过去的侵略战争拒不承认,对天皇制念念不忘。小泉纯一郎在自民党内虽然属于激进的改革派,但思想偏右,民族主义色彩较浓。为迎合国内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2001年小泉纯一郎上台执政后,于8月13日执意参拜靖国神社。为保位,2002年4月小泉再次参拜靖国神社。

(2)不断制造“教科书事件”,为侵略历史翻案

日本政界的****思想和行为,在与民间右翼势力的互动中进一步鼓励了民间否定和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近年来修改中学历史教科书事件就是典型表现。日本中学的教科书每四年审定一次。从1982年起,日本文部省对送审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进行修改,多次淡化或删改侵略历史,激起了亚洲各国强烈反对。尤其是2001年日本文部省审议并通过了的由“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历史》、《公民》两本教科书书稿,这两本书在历史记述上普遍严重倒退,歪曲历史,甚至鼓吹侵略有理。而日本的主流媒体和大企业以及众多右翼团体则成为“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的坚强后盾,日本政治社会中历史修正主义大行其道。正因如此,小泉纯一郎才敢在教科书问题上,坚持认为日本必须坚持自己的审查制度,不该受到临近国家的牵制,声称日本已经通过了对新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审核,这一决定不会更改。

(3)出台右倾色彩较浓的政策法案,架空和平宪法,计划改宪

修宪问题最早可以追溯至岸信介内阁时期。1957年,岸信介内阁设立“宪法调查会”,试图修改宪法,只是由于“1955年体制”下,反改宪势力的强大而作罢。

1994年修改宪法的呼声再度高涨。1999年7月6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国会法改正案》,决定在国会设置“宪法调查会”。2000年1月20日,日本第147届国会开幕后,众参两院设立了宪法调查委员会,计划用5年时间正式开展有关宪法的讨论。日本修宪的目的与实质在于和平宪法的第九条,日本政府认为这一条严重阻碍了日本的向外“发展”。实际上日本早已突破了和平宪法第九条的限制,1990了在宪法未修改之时,就通过了PKO法案,参与海湾战争,不断增加军费,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和“日之丸、君之代”国旗、国歌法等一系列法案,早已经把和平宪法的实质架空。所谓修改宪法只不过是对这些行为进行法律上的追认而已。

(4)极力发展军事力量,妄图充当军事大国

20世纪90年代日本连续10年保持军费总额世界第二、人均军费世界第一的状态。同时,在军事战略上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部署,制定了新的《防卫合作大纲》,通过了向海外派兵的《联合国维持和平合作法案》(PKO法案),与美国签署了《安全保障共同宣言》和《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通过《周边事态法案》,加紧与美国签署研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同时日本还设立机构,对军事情报和实战问题进行研究。2000年3月中旬,日本防卫厅设立了以防卫厅长官为会长,由该厅次官、防卫局长和陆上、海上、航空自卫队幕僚组成的研究会,以便为应付“周边事态”等而出动自卫队做准备。少数极右势力还公开叫喊要发展核武器,成为核大国。

(四)日本政治****化的原因

日本政治****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战后日本缺少一个对侵略战争进行认真反省、对战争责任进行真正清算的历史过程

日本战败后,有不少日本人对刚刚结束的那场战争是有犯罪感和内疚感的,但美国出于一己之私的占领政策,没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没有对战争犯罪进行彻底地追究,致使很多与侵略战争有联系的人,甚至战争罪犯********执政。战后上台的许多日本政治家甚至首相,都曾参与过指导战争的活动,其政治理念、战争观和意识形态与战前相比,并无变化,使国民中原有的战争犯罪感和内疚感、责任感日益淡薄,从而对否定侵略战争、美化天皇制的言行渐渐失去了抵制和批判的能力。

(2)民众对日本走向政治大国政策的认同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大国的日本,谋求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作为”,自民党政权成功地领导了战后日本经济复兴与繁荣,使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并且谋求在政治和军事上也成为大国,深得民众对自民党政策的认同。

(3)国际环境导致日本经济萧条

冷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结束,使日本的保守与革新的对立失去了根据,而原来革新政党的政策主张具有非现实性的一面,以及在日本经济上升时期依靠倡导提高社会福利来获得民众支持的做法,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萧条时期已行不通。

(4)日本国内对政治****化批评的狭隘性

日本国内对政治****化的批评,大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不太在乎是否是道义上、公理上的本质批评。由于日本国内对政治****化批评的狭隘性和非本质性,使得日本****化的推进无所顾忌而大行其道。

目前,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猖獗,在日本右翼势力的影响下,日本国民的大多数已经能够容忍政府和右翼的行为。对中国及其邻国在历史问题上的批评及其反感,缺乏起码的反省。日本国内的这股****势力,使东南亚的和平与安全受到巨大威胁。

二、经济不景气与经济结构改革

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的破灭导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日本经济也因此积累了许多矛盾,只有经过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日本经济才能有望实现新的发展。

(一)“泡沫经济”的破灭

所谓“泡沫经济”,一般是指在不切实际的盈利预期和投机狂热的驱动下,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超常规猛涨为特征的虚假繁荣。

1985年秋,西方五国财团会议后,日本政府为了应付日元升值的冲击,实行“超缓和”金融政策,从1986年到1987年连续5次调低公定利率,使之由5%降至2.5%的历史最低水平,致使大量过剩资本投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行业,带动了股价和地价矿查狂涨。从1986年11月起,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平成景气”时代。据统计,1985年底至1989年,日本的土地资产总额由1000万亿一跃而为2130万亿日元,股票时价总额亦由同期的214万亿日元剧增至890万亿日元,4年间分别增加1.1倍和2.7倍。到1988年日本经济已明显出现“过热”,“泡沫经济”随之出现。

日本政府为减少通货膨胀危险,抑制土地投机,采取金融紧缩政策。1989年5月至1990年7月,连续5次上调公定利率,由原来的2.5%上升到6%。结果股价暴跌,地价下降11.6%,房地产市场彻底崩盘。至此,“泡沫经济”彻底破灭,日本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从1991年3月到1999年4月,近十年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长期停滞状态,并因此积累了深刻的经济矛盾。日本经济要恢复元气,就必须进行经济结构改革。